朱奎:鬼村的神奇现实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灵魂和活着的人们的故事》最吸引人之处是它荒诞诡异的故事本身。小说从头至尾鬼话连篇,从鬼村的来路到鬼村的去处,生与死混淆,现实与魔幻穿插,村庄与荒冢并置,人与鬼的世界相生相伴,以异质感的生命感受,夸张的象征和隐喻的笔法,表达对乡关何处的乡土现实的思考。
  文学创作以魔幻的方法表现中国乡土现实,当代作家并不乏想象力,如莫言《生死疲劳》、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秦腔》、迟子建《群山之巅》等等,都是当代文学创作的范例。更何况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从创作伊始,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实践始终是佳作叠出想象力惊人,《爸爸爸》《小鲍庄》《透明的红萝卜》《青黄》《世事如烟》等等,呈现出作家超凡的象征手段。这些作品滋养着后续作家的想象力,同时也是一个个必须超越的文学创作的路标。因此《老灵魂和活着的人们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处理起来并非易事,作家朱奎显然是有着文学传统记忆的作家,但同时中国的乡土文化记忆同样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就如作品的开头,《老灵魂和活着的人们的故事》的故事从何写起?作家有着深刻的思考,鬼村的来路是一个置死地而后生的问题,依然是中国人活着的命题。但如何活着对于底层老百姓却是一个艰难的话题。鬼村的高祖一开始并不住在鬼村地界,苛捐杂税猛如虎,早已经使这个挑担卖油的林姓高祖一路摇摇晃晃疲于奔命,作品写到他某一天走下来焦渴难耐,恍恍惚惚一脚踏入繁华鬼市,惊醒过来却是满目荒坟,慌不择路一路奔跑,停下来喘口气时,却发现脚下是一片沃野,自此就有了紧邻荒冢的鬼村,也有了高祖的张姓邻居居住的下鬼村,林张两姓在鬼村开始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先民自发迁徙的原因背后都有人口增长之下对新的土地和财富的渴望。如同韩少功《爸爸爸》中描写鸡头寨打冤家失败后“过寨”一样,是远古先民迁徙脚步生命记忆的回声,也是农耕民族拼命活下去的合理欲求,乡土的裂变衰落都与权力纷争、利益分配密切相关。因为生命的坚轫是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趋利避害会使人们本能趋奉权力。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与神秘文化都会与土地、宗亲、宗法缠绕一起,正是这样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促使作家把这种对土地、财富、权利的渴望通过文学象征进行赋型,在作品中自然化为魔幻神奇的情节。这就是风水先生所说的鬼村是乌纱圈子轿杠村,风水宝地主出官,而下鬼村地势是龟型,龟头伸向了鬼村,吸收了精气,所以下鬼村风水主子孙兴旺。作者有心把两个鬼村的地形地貌通过文化赋型引向了权力崇拜与生殖崇拜。风水先生因势利导从此成为两村心结变为不断打斗纷争的理由。鬼村因为轿杠被下鬼村的道路阻塞折断,而只能在戏台上扮假官,下鬼村因龟头被砍,慢慢人丁变得稀落,从此两村有了世仇,经常聚众打斗,年轻的后生们不断变成村旁荒冢里面的新坟。作家通过两个鬼村之间不可化解的世仇,探讨了权力与生殖渴望对乡民集体无意识的制约性,甚至以文学的表达方式,把鬼村和下鬼村的生存理由画成了一幅简笔画——升官和生娃的根本欲望,此外再别无他意,借助高度的象喻性,使鬼村的荒诞不断显形。比如文中不断出现的人鬼同框并置的画面,往往是两村人打得昏天黑地时才发现是在一片荒冢之中,可见作家通过他们的愚昧挣扎和毁灭,来表现人类命运最为原始的形态,显现作家人文思考的哲学深度。鬼村有意采用了人鬼难辨的虚幻现实。创作目的意指鬼村的封闭落后停滞僵化,人们保守落后而又嗜血的本性,多少代人并无变化,的确是鲁迅先生所言的一座极难破损的铁屋子。
  小说以虚击实,神秘怪异的鬼气森森的世界,只不过是对接现实的虚幻写作。在作家勾勒的神奇现实世界里,任何鬼都要现形于阳间,在人间行走,民间就有鬼打墙之说。当鬼村的人们发现他们在打斗中走不出坟圈子时,就是一道看不见的精神魔障,罩住了自己的眼睛,人就只能坐井观天。世界就只有鬼村的乌纱轿杠和下鬼村的龟头存在,权力和生殖作为集体无意识,操纵了人们的日常行为。表面上生存目的明确,鬼村与下鬼村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实是一己之私而天地狭窄愚昧残忍,如同作家笔下发红的太阳和血色的池塘,血光照亮了生命本身。这样的生命激情如果转换成乌托邦式的激情,必将会燃烧整个世界。鬼村和下鬼村都在誓死捍卫中,自然而然地分成两派。在下鬼村揪斗鬼村牛鬼蛇神的革命行动中,鬼村民兵子弹齐发,下鬼村的农民倒下了一片。“革命”之于鬼村的农民们依然是假公济私大打出手,与远古初民打冤家的动机如出一辙,真实中显现荒诞,使人们不得不审视在历史过程中,那些被风暴席卷的疯狂的人们并非是身不由己,往往是坚信中的愚昧、善良中的残忍,从一己之私和权欲的疯狂来看,小人物也并非是无辜者的牺牲,也有乱世中忘却道德良知和身不由己的罪与罚。
  鬼村的存在喻示的荒诞是现实的反映,也因此构成特有的反讽艺术效果。作家亦真亦幻的鬼村世界,实质上体现着作家深刻的现实思考,也是作家超凡想象的一次艺术实践。如果把鬼村看作是一个象喻系统,在这个圆圈中,除了传统文化惰性使人们在思维惯性中鬼打墙之外,就是作者隐秘的叙述动机,作者是要以鬼村鬼市鬼戏构建起一个超现实的神奇世界。这是一个认死理不回头自有其乡土伦理价值体系的社会结构,也因而呈现出闭环之下日渐溃败的乡村现实,旧死而不能新生的乡土大地,无一不指向当下现实中正在转型的农村焦虑。作家看见了现代性衍进下农村的现实问题,故而试图在象征暗示中也想寻觅出一条出路。或者是一个致力于变革的敢于吃螃蟹的人。世界上无所谓有无路,但是必须有一个真正上路的人。
  这线希望由作品中人物林石开担当起来,两个鬼村不断上演恩怨分明的真刀实枪的大戏,林石开却真的搭起舞台唱起戏来,可谓是戏里人生人生戏外,假戏真做的林石开是希望两个鬼村能唱一出文明大戏。这个人物的设置是在目睹了太多的死亡之后的生命自我觉醒,体现出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之情。但他对于鬼村和下鬼村的村民来说,他的和事佬想法和做法始终是一个外来植入的过程。没有人相信他超越现实时空的想法,比如他支持理解女儿林花和下鬼村青年谈恋爱,但又对老父亲不敢抗争。最终面对女儿和小伙的双双殉情,他绝望而又不甘心,因为年轻人的死没有改变人们的观念,更促使林石开一定要为两村和好作出行动的心愿。他拼了老命也要把这出戏唱完。舞台再次搭起来,把两个鬼村的人聚到一处,可是戏没唱完,又是台下大打出手,林石开只能以点着了的草垛来警示这世上瞎眼蒙心的人。小说结尾一句“林石开被埋了,戏终于没有唱成”,预示出鬼村秩序依旧,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鬼村的世仇却无所破解。
  新仇旧恨的村民永远在自己对世界的想象中打转撞墙。新生与旧死并无区别,就如同鬼村和荒冢连成了一片神奇的世界,这是被现代文明遗忘的土地。乡关何处?是近年来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现代性进程,对乡土感发的忧患意识。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历史大转折之际,尤其是对于当下的农村,面临农业生产转型的时代迫力中,而鬼村作者思路很深广,以鬼村的来龙去脉呈现出中国乡土社会与土地密切咬合的文化心理结构,挖掘权力欲望对人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无意识一旦演化为带有图腾崇拜式的风水文化,就成为制造悲剧的动力。
  鬼村的封闭保守,林石开和解愿望的困境绝望,正是鬼村所隐喻的农耕社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困境。鬼村内外的人和鬼都爱听戏看戏,但是鬼村现实的这出大戏如何唱?小说结尾林石开绝望地死去,下鬼村也有人送行,似乎撬开了一线生机。但是林石开不惜以火自焚警示世人的壮烈之举,不难看出作家内心的无奈和忧虑。鬼村连绵不断上演的仇杀,象征了传统乡土社会在新时代冲击下的挣扎和困顿,看来,作品是想告诉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价值體系和伦理建构,在今天只能是原地踏步。就像作品描写鬼村的人时常会发现自己在荒冢堆里鬼打墙一样,永远走不出旧有的世界。
  《老灵魂和活着的人们的故事》以神秘诡异的叙事方式,显示出作者对象征手法的深刻理解,折射了时代变迁中农村的困境。村民中不断死亡没有新生的希望透露出现实的残酷和生存的严峻。鬼气森森的小说氛围,掩藏着作者有关生命意义的严肃思考。或许人们就是在东撞西撞的鬼打墙似的原地转圈中,演绎着小人物命运困窘的人生故事。只不过是《老灵魂和活着的人们的故事》血红太阳下生存的人们却透示出生命的丝丝凉气。
  在大时代不可预知的命运面前,孤魂野鬼乡关何处?
  作者简介:郭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协会员。
其他文献
乌裕尔河的上游有一道闸门,这道闸门是控制跃进水库水源的总开关,所以也叫河口。水库也有一道闸门,春天插秧的时候,水库的水灌溉着附近的万亩稻田。邋遢的老倪长了一个红鼻子,嘴里醉醺醺地喷着一股酒气。这个即将离休的糟老头子成了河道上的守河人,单位的男女老少都叫他“河口老倪”。  河口不远处是老倪的孤单小院,小院里鸡鸭鹅狗一样不少,芦苇泡子里的野鸭、野鸡也时常光顾,和家禽们嬉戏。老倪饲养的一只大雁也很乖,听
期刊
一  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华北京都,到洞庭潇湘。出生后,我就一路漂泊,人生的帆就这样被裹挟在命运的风中漂泊,我不知道今生的扁舟会泊在哪片江湖的岸边。怎么也没想到,不经意间,就在秦巴江汉间这个汽车之城安顿了今生。  不知是哪一天,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于车城的高楼上一抬头,就看到武当天柱峰。似乎在金光妙相中有一种神示,竟对自己漂泊的人生有了些隐约的觉悟。  真武为玄武,原是北方水神,他护佑乾坤生灵
期刊
出差回来,发现新家没有椅子,他去超市买了个独凳,小馆子最常见的塑料凳子,他以为八九块就能买到,没料到六十六块九。贵倒在其次,这点钱不会影响他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某天流落街头,是突然袭上心头的轻悲:生活不在你的掌握之中。轻悲不以生硬蛮横和粗鲁傲慢出现,而是在不经意间让你败兴,让你情绪低落。你可以反驳,但懒得反驳。不去反驳不是因为选择宽容,而是选择得过且过。  关于轻悲,这似乎就是一个使人轻悲的时代。就
期刊
陶 春:这篇东西可以视为“结构-后结构”主义的诸多理论的文本践行诸多片段,已初显其貌:索绪尔的语言共时观,雅各布森与特鲁别茨柯对音位学的革命性阐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以具体形象经验替代抽象逻辑的原始思维即类比,其中包括以古希腊俄狄浦斯神话系列为对象,所做的堪称经典的对叙述结构的基本原型的“二项”数据分栏透析,即寻找结构中的深层结构,假定一个先于叙事而存在的不变的,甚至是恒定的,超验色彩的基本故事。到
期刊
假定小说的域是实数。现在要向无理数进军。已有的小说则是实数这个域当中的有理数。  每一篇小说都是一条原理或公理。这保证了小说结构上的自足。也就是去掉了故事之后,我们需要回到更本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事物的原理——LOGOS。它主要为艺术的客观性一面提供了通道。这条通道就是小说必须扔掉那种自我满足的领域,而必须承纳一切。小说有其叙事规律和结构事实,这些规律也当作客观性加以发挥。小说和诗歌之客观性的一
期刊
克军不是专业的画家。  克军的画, 属于比较“规矩”的那种,即创作时恪守作画的基本技法,不造次,不招摇,老老实实地按照自己的构思表现自己心中的风光风物。虽然画的是油画,但对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論了然于胸,在“规矩”的画作中呈现出有内涵、有张力的个性,于不动声色之中,律动着生命的呼唤。  克军的画,大多是自然风光,尤以森林为最。黑龙江自然地理,像什么大粮仓、大油田、大界河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所有值得怀念与值得期待的景色里,我最爱的是那一袭纯净深邃的藏蓝。那是一种威严又庄重的色彩,那是随处可见人民警察的背影,那是維护社会安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决与果敢,那是一心服务,那是一直奉献,那是一句誓言,那是一种坚持,那是一份担当,那是“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使命,那是肩负“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热血,那是用青春不悔的宣言铸成的金色年华,那是即便生命可以从头再
期刊
2016年初的一个下午,我打开了厚厚的一本《地学思想史》。在读到“土壤学思想史”这一章节时,一个段落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在伦敦北部郊区,有一个叫洛桑的农业试验站,他们所从事的有关土壤学的各项研究中,有一个同一地块连年种植同一种植物的经典项目,名为‘布罗德巴尔克冬小麦试验’。这一项目从1843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  即使我们回国很久之后我和老蒋还会时不时地聊起这段笔记和与此相关的种种。
期刊
1  回家的路这么难走。  一进村,宇文英就指挥开了车夫。他家房子所在的位置,他心中是有数的。家乡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房子还是他离开时的布局。马车直接赶到了他家的院门口。未下车之前,他就把车夫所要的车费给了人家。他把行囊拎到手里,很轻,似乎感觉不到多少重量。映入眼帘的是东边的门楼和西边的门楼。这是东西两座院子的门楼。西院是父母住的,东院是六弟一家的。门楼修造得相当高大,高处的琉璃上醒目的四个大字:
期刊
庐山  庐山,史称匡山或匡庐。相传殷、周时有匡姓兄弟结庐在此而得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为古老变质岩断块山,主峰汉阳峰,海拔一千四百七十四米。这里不仅群峰林立,飞瀑流泉,林木葱茏,云海弥漫,集雄奇秀丽于一体,而且也是政治、文化、科学以及儒、释、道的发祥地,成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汽车自九江沿庐山公路蜿蜒而上,此时已是晚上九点,窗外一片昏暗,导游安排夜住牯岭,次日早起,去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