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结合被监督对象的职责,加强对行使权力情况的日常监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表现等,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从提高纪检工作质量的角度,对开展日常监督模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日常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开展日常监督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纪检工作;日常监督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结合被监督对象的职责,加强对行使权力情况的日常监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表现等,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打虎拍蝇”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强化监督,尤其是加强日常监督,是纪检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提高纪检工作质量的集中体现。做好纪检日常监督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如何解决问题,高质量开展纪检日常监督,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日常监督的内容和意义
(一)日常监督的内容。对于纪检工作来说,日常监督的对象是党员,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监督对象行使职权的过程进行监督。具体来说,日常监督包括对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如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情况的监督等;包括对监督对象在工作中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如纪委负责人列席重要会议、定期对监督对象履职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等;包括利用舆情、信访等渠道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的日常监督,如接到信访举报后开展的谈话提醒、约谈函询等;包括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日常教育,如组织开展的党风廉政教育、廉洁文化活动等;包括对落实巡视整改责任的监督,例如对落实中央巡视整改、集团公司内部巡视整改等情况的监督等。日常监督的关键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这就要求日常监督要把“常”和“长”两个字的要求作为重中之重。对纪检机关来说,在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中,监督是基础,日常监督是监督工作范畴中的基础性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发挥日常监督及时纠偏的作用,把监督过程规范化、具体化,把日常监督做“常”做“长”,不断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日常监督的意义。强化日常监督是降低廉洁风险的需要。近年来,从发现的一些问题来看,都是由小错到大错、由犯错到犯罪,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日常监督就是通过抓早抓小、提前预防,用“防疫疫苗”替代“苦口良药”,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从而有效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错误。监督是纪检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监督抓到位并且常态化了,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案要案的发生。加强日常监督,最大限度防止干部由好同志变成阶下囚,是必须要抓实、抓好的一项工作。事实说明,日常监督工作,只要多积尺寸之功,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架设“警戒线”,打好“预防针”,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大多能及时发现干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将潜在的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
强化日常监督是高质量开展纪检工作的需要。高质量开展纪检工作,要不断强化各级纪检机构的监督执纪问责能力,尤其是监督能力。提高监督能力,特别是强化日常监督,符合提高纪检工作的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是纪检机构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標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把主要精力过多放在执纪审查上,日常监督的职能就难免被弱化,从而很难及时主动、提前发现问题线索,难以做到抓早抓小,其结果,必然是疲于应对问题。当前,各级纪检机构的主要精力正在由以往的执纪审查向加强监督尤其是日常监督转移,设置专门负责监督的部门、处室,加强日常监督职能,机动灵活地开展监督,专司“发现问题”这一职责,以往那种由于人手不足、力量不够等现实条件约束导致的重审查、轻监督现象有了一定改观。只有充分发挥日常监督的作用,纪检机构才能在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才能有效落实中央提出的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做到防微杜渐,抓好源头治理,使政治生态不断向好发展。
二、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晰、工作方法创新性不足、监督合力发挥不够、队伍专业化不强等原因,全面加强纪检日常监督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监督责任划分不清晰。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日常监督概念理解不清晰、对履职责任的一些错误的传统认识等原因,纪检机构的日常监督职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例如,将职能部门本应履行的职能监督职责与纪检机构的日常监督混淆,或者是将党委、党支部应该履行的监督职能与纪检机构的日常监督职责混淆,造成“纪委包打天下”的情形,影响了纪检机构日常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监督工作实效性不足。对于基层纪检机构而言,日常监督工作的轴心基本上是为了完成党委和上级纪委布置的各项任务,对除此之外的与监督业务相关的其他工作关注较少。例如在对“关键少数”人员的整体情况分析、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统筹研判方面,关注度和关联度都不能满足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的工作需要。另外,日常监督的方法与控制手段也比较单一,大多是看材料、听汇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明察暗访的比较少,结合新技术提升监督水平的实践不多,监督手段的有效性不足,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三)监督合力发挥不充分。面对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的要求,监督合力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受审计、巡视、纪检等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各监督主体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衔接。无论是日常的工作交流沟通机制建设,还是针对重点领域的专项监督合作,抑或是发现问题的信息共享,都还存在很多难题,基本处于“拼盘式”合作的层面,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另外,不同的监督主体对同一问题表现的关注角度不一样,开展监督工作的依据也不尽相同,发现问题后,大多从自身专业领域角度分析研判问题,缺少统筹。 (四)监督队伍专业化不强。目前纪检工作在专业建设、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专业化不强的问题。例如,有的培训教材的专业性不够完善、科学,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有的培训形式仅限于岗前培训和零散的工作培训,缺乏规范的、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目标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另外,基层的纪检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工作岗位调入纪检队伍,虽然专业面比较宽泛,但是聚焦到纪检工作本身来说,平均专业化水平并不高,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都一定程度存在不足。
三、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的对策和实施途径
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需要在压实责任、提升实效、加强合力、提高能力四个方面下功夫。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和监督事项,将责任压实;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强纪检机构日常监督工作的实效;要加强统筹,加强各部门的监督合力;要不断强化纪检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一)强化担当,压紧压实监督责任。明确并压实纪检部门的日常监督责任。在部门职责中明确其所承担的日常监督职能,建立纪检部门日常监督工作机制,细化日常监督的工作内容。明确并压实纪委委员的日常监督责任。对纪委委员日常监督责任的划分要更加细化具体,具备可操作性,避免只是泛泛规定,难以执行落实。通过建立纪委委员监督责任清单制度、监督责任履行情况定期汇报制度等,可以有效促进纪委委员履行日常监督责任。明确并压实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日常监督责任。要注意重点明确纪检委员的监督事项,最好采用监督责任事项清单等具体形式,对责任予以明确,增强落实责任的可操作性,同时结合组织纪检委员签订责任书、颁发责任令等形式,确保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责任有依据、有动力、有效力。
(二)多措并举,切实增强工作实效。用好用活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为日常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抓住“关
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提醒谈话和谈话函询,红脸出汗,从严、从实、从细做好谈话、函询工作,及时“治病树”,防止出“烂树”,抓好“关键节点”的日常监督。在春节、“五一”“十一”等国家节假日期间,要对党员干部早提醒、确保压力传导到底、责任落实到位。抓好廉洁教育提醒和监督检查,重点关注易发多发问题的环节,提高监督效率,结合明察暗访的方式,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紧盯重点领域,抓好关键业务环节的日常监督。关注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外协合作、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的部门和人员。发挥舆论监督的支持作用,确保舆论监督权力的充分行使。
(三)加强统筹,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完善日常监督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纪检机构与巡视、审计、信访等其他监督部门的统筹衔接,建立定期沟通的工作机制,构建沟通内容整体框架,推动監督部门之间的职能、人员、工作的深入融合。完善对日常监督形势的动态评估研判机制。运用日常监督工作协调平台,加强对日常监督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对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环节的评估研判。结合以往发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各监督部门结合自身分管领域的相关要求,对这些问题的典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不断聚焦日常监督工作方向和内容。
(四)完善监督信息的交流共享机制。加强对信息的共享和深度分析,突破“拼盘”协作方式,充分借助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信访、审计、财务、采购等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实现监督信息共享,并适当使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识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抓早抓小,防止“小病”变“大病”。
(五)提升能力,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纪检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组织纪检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相关法律,厚植纪检队伍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加强对财务、采购、审计等其他领域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纪检监督工作能力。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平台。促进纪委委员和纪检部门的沟通交流、纪检部门和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沟通交流、纪检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以及不同单位纪检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等,通过交流提升能力。强化自我监督,同时落实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一方面,对不担当、不作为的纪检干部从严处理;另一方面,正确看待敢于担当负责的纪检干部在工作开展中的一些问题,确保纪检干部敢监督、愿监督、会监督。
四、结语
日常监督的内涵很宽泛,本文仅从提高纪检工作质量的角度,对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基层单位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事实上,日常监督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与党内法规、上级工作要求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对照党内法规和上级要求,密切联系工作实际,采取适合的监督思路,综合运用各种日常监督手段,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日常监督工作。
【关键词】纪检工作;日常监督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结合被监督对象的职责,加强对行使权力情况的日常监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表现等,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打虎拍蝇”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强化监督,尤其是加强日常监督,是纪检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提高纪检工作质量的集中体现。做好纪检日常监督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如何解决问题,高质量开展纪检日常监督,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日常监督的内容和意义
(一)日常监督的内容。对于纪检工作来说,日常监督的对象是党员,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监督对象行使职权的过程进行监督。具体来说,日常监督包括对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如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情况的监督等;包括对监督对象在工作中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如纪委负责人列席重要会议、定期对监督对象履职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等;包括利用舆情、信访等渠道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的日常监督,如接到信访举报后开展的谈话提醒、约谈函询等;包括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日常教育,如组织开展的党风廉政教育、廉洁文化活动等;包括对落实巡视整改责任的监督,例如对落实中央巡视整改、集团公司内部巡视整改等情况的监督等。日常监督的关键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这就要求日常监督要把“常”和“长”两个字的要求作为重中之重。对纪检机关来说,在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中,监督是基础,日常监督是监督工作范畴中的基础性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发挥日常监督及时纠偏的作用,把监督过程规范化、具体化,把日常监督做“常”做“长”,不断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日常监督的意义。强化日常监督是降低廉洁风险的需要。近年来,从发现的一些问题来看,都是由小错到大错、由犯错到犯罪,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日常监督就是通过抓早抓小、提前预防,用“防疫疫苗”替代“苦口良药”,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从而有效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错误。监督是纪检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监督抓到位并且常态化了,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案要案的发生。加强日常监督,最大限度防止干部由好同志变成阶下囚,是必须要抓实、抓好的一项工作。事实说明,日常监督工作,只要多积尺寸之功,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架设“警戒线”,打好“预防针”,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大多能及时发现干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将潜在的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
强化日常监督是高质量开展纪检工作的需要。高质量开展纪检工作,要不断强化各级纪检机构的监督执纪问责能力,尤其是监督能力。提高监督能力,特别是强化日常监督,符合提高纪检工作的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是纪检机构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標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把主要精力过多放在执纪审查上,日常监督的职能就难免被弱化,从而很难及时主动、提前发现问题线索,难以做到抓早抓小,其结果,必然是疲于应对问题。当前,各级纪检机构的主要精力正在由以往的执纪审查向加强监督尤其是日常监督转移,设置专门负责监督的部门、处室,加强日常监督职能,机动灵活地开展监督,专司“发现问题”这一职责,以往那种由于人手不足、力量不够等现实条件约束导致的重审查、轻监督现象有了一定改观。只有充分发挥日常监督的作用,纪检机构才能在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才能有效落实中央提出的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做到防微杜渐,抓好源头治理,使政治生态不断向好发展。
二、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晰、工作方法创新性不足、监督合力发挥不够、队伍专业化不强等原因,全面加强纪检日常监督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监督责任划分不清晰。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日常监督概念理解不清晰、对履职责任的一些错误的传统认识等原因,纪检机构的日常监督职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例如,将职能部门本应履行的职能监督职责与纪检机构的日常监督混淆,或者是将党委、党支部应该履行的监督职能与纪检机构的日常监督职责混淆,造成“纪委包打天下”的情形,影响了纪检机构日常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监督工作实效性不足。对于基层纪检机构而言,日常监督工作的轴心基本上是为了完成党委和上级纪委布置的各项任务,对除此之外的与监督业务相关的其他工作关注较少。例如在对“关键少数”人员的整体情况分析、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统筹研判方面,关注度和关联度都不能满足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的工作需要。另外,日常监督的方法与控制手段也比较单一,大多是看材料、听汇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明察暗访的比较少,结合新技术提升监督水平的实践不多,监督手段的有效性不足,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三)监督合力发挥不充分。面对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的要求,监督合力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受审计、巡视、纪检等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各监督主体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衔接。无论是日常的工作交流沟通机制建设,还是针对重点领域的专项监督合作,抑或是发现问题的信息共享,都还存在很多难题,基本处于“拼盘式”合作的层面,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另外,不同的监督主体对同一问题表现的关注角度不一样,开展监督工作的依据也不尽相同,发现问题后,大多从自身专业领域角度分析研判问题,缺少统筹。 (四)监督队伍专业化不强。目前纪检工作在专业建设、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专业化不强的问题。例如,有的培训教材的专业性不够完善、科学,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有的培训形式仅限于岗前培训和零散的工作培训,缺乏规范的、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目标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另外,基层的纪检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工作岗位调入纪检队伍,虽然专业面比较宽泛,但是聚焦到纪检工作本身来说,平均专业化水平并不高,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都一定程度存在不足。
三、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的对策和实施途径
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需要在压实责任、提升实效、加强合力、提高能力四个方面下功夫。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和监督事项,将责任压实;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强纪检机构日常监督工作的实效;要加强统筹,加强各部门的监督合力;要不断强化纪检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一)强化担当,压紧压实监督责任。明确并压实纪检部门的日常监督责任。在部门职责中明确其所承担的日常监督职能,建立纪检部门日常监督工作机制,细化日常监督的工作内容。明确并压实纪委委员的日常监督责任。对纪委委员日常监督责任的划分要更加细化具体,具备可操作性,避免只是泛泛规定,难以执行落实。通过建立纪委委员监督责任清单制度、监督责任履行情况定期汇报制度等,可以有效促进纪委委员履行日常监督责任。明确并压实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日常监督责任。要注意重点明确纪检委员的监督事项,最好采用监督责任事项清单等具体形式,对责任予以明确,增强落实责任的可操作性,同时结合组织纪检委员签订责任书、颁发责任令等形式,确保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责任有依据、有动力、有效力。
(二)多措并举,切实增强工作实效。用好用活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为日常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抓住“关
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提醒谈话和谈话函询,红脸出汗,从严、从实、从细做好谈话、函询工作,及时“治病树”,防止出“烂树”,抓好“关键节点”的日常监督。在春节、“五一”“十一”等国家节假日期间,要对党员干部早提醒、确保压力传导到底、责任落实到位。抓好廉洁教育提醒和监督检查,重点关注易发多发问题的环节,提高监督效率,结合明察暗访的方式,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紧盯重点领域,抓好关键业务环节的日常监督。关注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外协合作、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的部门和人员。发挥舆论监督的支持作用,确保舆论监督权力的充分行使。
(三)加强统筹,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完善日常监督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纪检机构与巡视、审计、信访等其他监督部门的统筹衔接,建立定期沟通的工作机制,构建沟通内容整体框架,推动監督部门之间的职能、人员、工作的深入融合。完善对日常监督形势的动态评估研判机制。运用日常监督工作协调平台,加强对日常监督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对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环节的评估研判。结合以往发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各监督部门结合自身分管领域的相关要求,对这些问题的典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不断聚焦日常监督工作方向和内容。
(四)完善监督信息的交流共享机制。加强对信息的共享和深度分析,突破“拼盘”协作方式,充分借助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信访、审计、财务、采购等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实现监督信息共享,并适当使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识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抓早抓小,防止“小病”变“大病”。
(五)提升能力,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纪检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组织纪检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相关法律,厚植纪检队伍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加强对财务、采购、审计等其他领域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纪检监督工作能力。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平台。促进纪委委员和纪检部门的沟通交流、纪检部门和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沟通交流、纪检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以及不同单位纪检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等,通过交流提升能力。强化自我监督,同时落实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一方面,对不担当、不作为的纪检干部从严处理;另一方面,正确看待敢于担当负责的纪检干部在工作开展中的一些问题,确保纪检干部敢监督、愿监督、会监督。
四、结语
日常监督的内涵很宽泛,本文仅从提高纪检工作质量的角度,对高质量开展日常监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基层单位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事实上,日常监督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与党内法规、上级工作要求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对照党内法规和上级要求,密切联系工作实际,采取适合的监督思路,综合运用各种日常监督手段,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日常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