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对家长和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提高家长和儿童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提高预防接种率。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带领孩子前来进行预防接种的4360例家长作为观察对象,将1月-6月前来接种的2180例家长作为对照组,7月-12月之间前来接种的218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儿童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不进行知识讲解,观察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家长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对于预防接种知识有着很大的提高,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工作,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护理的过程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增强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科学认识,避免消除家长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不正确思想认识,提高预防接种率,减少儿童在预防接种工作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医疗纠纷,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知识传播;预防接种;应用
预防接种工作是指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实施有计划的疫苗注射行为,使儿童集体中产生对身体有益的免疫反应,进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减少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方式。预防接种护理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但是当前很多家长对于儿童免疫接种存在许多不科学以及不正确的认识,影响到儿童接种率和健康。所以在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科学、正确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知识传播和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现场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带领孩子前来进行预防接种的4360例家长作为观察对象,1月-6月前来接种的2180例家长作为对照组,同年7月-12月之间前来接种的2180例儿童家长作为观察组。通过统计分析,两组儿童和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营造良好的接种现场教育氛围
通过在接种现场使用宣传栏、绘制板报以及多媒体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将重点内容放在免疫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免疫的正确流程、实施接种的日期、接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在门诊大厅的注射室、登记点张贴醒目的照片等,方便家长阅读和学习。
1.2.2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认识直接对家长的预防接种认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2】,接种中心应当每月、每旬以及每年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讲座以及开展培训活动,尤其是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宣传过程中注意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开展活动,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进行沟通过程中注意语言不要生涩难懂,使用通俗的语句与之沟通。注意沟通技巧,营造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在交流过程中多倾听家长的诉说,运用提问的技巧获取到需要的信息,掌握家长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及对预防接种行为的态度。
1.2.3对家长的健康教育
在接种之前指导家长认真阅读预防接种须知的内容,了解疫苗接种程序以及接种所预防的疾病,讲解进行接种对于疾病预防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让家长了解疫苗接种的剂量、次数以及接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家长还需要向护理人员反映儿童在近期的健康情况,有无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非第一次进行接种的儿童,家长向护士说明儿童在接种之后一周内是否出现异常的情况;对于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护理人员提前向家长发放知情同意书,让家长充分认识接种疫苗的目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等。接种之后指导家长陪伴儿童在大厅休息半个小时,观察未出现不良反应才能够离开。某些生物制品疫苗在接种之后儿童的穿刺点会出现红肿现象,或者是出现发热、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3】,家长仔细观察,让儿童多饮水,如果症状没有消失或者出现加重则需要及时求医。
1.2.4对儿童实施心理护理
儿童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儿童对于接种都有一定惧怕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儿童的心理护理。首先是环境的布置,应当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一致,尽量的活泼、生动;在接种过程中与儿童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基于儿童的性别和年龄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采用SPSS15.0软件对相关资料实施统计处理,以P<0.05作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家长对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
2.2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在接种过程中的主动配合性等指标结果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在接种过程中的主动配合率等指标比较
2.3儿童接种率比较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比较
3、讨论
3.1在儿童免疫接种护理工作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传播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能夠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4】。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家长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研究同时还发现,虽然在日常的预防接种护理工作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但是还存在部分家长不能掌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所以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还应当进一步进行研究,掌握家长不能掌握预防接种知识的原因,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改进。由于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只有家长了解和掌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才能够树立正确的预防接种意识,指导预防接种对孩子产生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儿童疾病的预防意识,同时也会促进疫苗接种率的上升。
3.2通过在预防接种现场进行疫苗相关知识的教育活动,还能够提高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配合性,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家长的主动配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在掌握相关的知识后对于预防接种工作心中有底,错误以及不科学的想法得到破除,积极的配合工作人员为儿童进行接种;同时,在现场为家长讲解疫苗的禁忌症之后,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原因是家长及时的将儿童的情况与禁忌症的相关表现进行对比,出现异常的儿童采取暂缓接种或是禁止接种的措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因此降低。
3.3虽然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要高于对照组儿童,但是根据数据可以发现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还是偏低,与一类疫苗对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现象除了接种现场的知识宣传工作之外,儿童家长的认识水平、文化程度等都会对二类疫苗的认识造成差异【5】。因此,在今后的预防接种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二类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认识,进而改善接种率,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素质会对宣传教育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当前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才能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更好。
对免疫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有基于长远的角度来看,进行周密的组织和计划,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收获更好的效果,帮助家长加深对接种的认识,改善家长的认知水平,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邱夏香,钟传兰,胡文镇等.知识传播及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现场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2012,6(6):274-276.
[2] 汪德群.福利院养老护理员标准预防知识认知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2):2675-2677. .
[3] 田刻平,安如俊,黄辉等.护理实习生对身后器官捐赠知识掌握水平及态度的现况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70-71.
[4] 尹建华,骆跃.3367例中小学生群体接种麻疹疫苗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58-59.
[5] 葛明芬.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9):55-55,67.
关键词:知识传播;预防接种;应用
预防接种工作是指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实施有计划的疫苗注射行为,使儿童集体中产生对身体有益的免疫反应,进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减少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方式。预防接种护理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但是当前很多家长对于儿童免疫接种存在许多不科学以及不正确的认识,影响到儿童接种率和健康。所以在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科学、正确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知识传播和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现场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带领孩子前来进行预防接种的4360例家长作为观察对象,1月-6月前来接种的2180例家长作为对照组,同年7月-12月之间前来接种的2180例儿童家长作为观察组。通过统计分析,两组儿童和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营造良好的接种现场教育氛围
通过在接种现场使用宣传栏、绘制板报以及多媒体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将重点内容放在免疫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免疫的正确流程、实施接种的日期、接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在门诊大厅的注射室、登记点张贴醒目的照片等,方便家长阅读和学习。
1.2.2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认识直接对家长的预防接种认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2】,接种中心应当每月、每旬以及每年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讲座以及开展培训活动,尤其是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宣传过程中注意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开展活动,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进行沟通过程中注意语言不要生涩难懂,使用通俗的语句与之沟通。注意沟通技巧,营造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在交流过程中多倾听家长的诉说,运用提问的技巧获取到需要的信息,掌握家长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及对预防接种行为的态度。
1.2.3对家长的健康教育
在接种之前指导家长认真阅读预防接种须知的内容,了解疫苗接种程序以及接种所预防的疾病,讲解进行接种对于疾病预防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让家长了解疫苗接种的剂量、次数以及接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家长还需要向护理人员反映儿童在近期的健康情况,有无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非第一次进行接种的儿童,家长向护士说明儿童在接种之后一周内是否出现异常的情况;对于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护理人员提前向家长发放知情同意书,让家长充分认识接种疫苗的目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等。接种之后指导家长陪伴儿童在大厅休息半个小时,观察未出现不良反应才能够离开。某些生物制品疫苗在接种之后儿童的穿刺点会出现红肿现象,或者是出现发热、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3】,家长仔细观察,让儿童多饮水,如果症状没有消失或者出现加重则需要及时求医。
1.2.4对儿童实施心理护理
儿童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儿童对于接种都有一定惧怕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儿童的心理护理。首先是环境的布置,应当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一致,尽量的活泼、生动;在接种过程中与儿童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基于儿童的性别和年龄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采用SPSS15.0软件对相关资料实施统计处理,以P<0.05作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家长对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
2.2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在接种过程中的主动配合性等指标结果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在接种过程中的主动配合率等指标比较
2.3儿童接种率比较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比较
3、讨论
3.1在儿童免疫接种护理工作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传播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能夠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4】。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家长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研究同时还发现,虽然在日常的预防接种护理工作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但是还存在部分家长不能掌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所以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还应当进一步进行研究,掌握家长不能掌握预防接种知识的原因,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改进。由于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只有家长了解和掌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才能够树立正确的预防接种意识,指导预防接种对孩子产生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儿童疾病的预防意识,同时也会促进疫苗接种率的上升。
3.2通过在预防接种现场进行疫苗相关知识的教育活动,还能够提高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配合性,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家长的主动配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在掌握相关的知识后对于预防接种工作心中有底,错误以及不科学的想法得到破除,积极的配合工作人员为儿童进行接种;同时,在现场为家长讲解疫苗的禁忌症之后,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原因是家长及时的将儿童的情况与禁忌症的相关表现进行对比,出现异常的儿童采取暂缓接种或是禁止接种的措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因此降低。
3.3虽然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要高于对照组儿童,但是根据数据可以发现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还是偏低,与一类疫苗对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现象除了接种现场的知识宣传工作之外,儿童家长的认识水平、文化程度等都会对二类疫苗的认识造成差异【5】。因此,在今后的预防接种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二类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认识,进而改善接种率,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素质会对宣传教育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当前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才能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更好。
对免疫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有基于长远的角度来看,进行周密的组织和计划,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收获更好的效果,帮助家长加深对接种的认识,改善家长的认知水平,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邱夏香,钟传兰,胡文镇等.知识传播及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现场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2012,6(6):274-276.
[2] 汪德群.福利院养老护理员标准预防知识认知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2):2675-2677. .
[3] 田刻平,安如俊,黄辉等.护理实习生对身后器官捐赠知识掌握水平及态度的现况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70-71.
[4] 尹建华,骆跃.3367例中小学生群体接种麻疹疫苗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58-59.
[5] 葛明芬.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9):55-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