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北京打造城市品牌的现状与优势,定立“首善”的城市品牌目标,然后进一步从“宜业”“宜游”“宜商”“宜学”“宜居”五个方面,探讨在城市品牌的打造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提出对北京城市品牌打造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首善;优势;劣势;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72-01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最多的名胜古迹,是中国“硅谷”中关村的所在,也是高等学府云集的地方,还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拥有太多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品牌的因素,正因此,在选择中迷失了方向,一直没有找到打造城市品牌的落脚点,这一现象是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首先,如果仅选出一个主题来作为城市品牌,选出的那一项相较其他项目来讲都没有太明显的优势,这样勉强的决定必然会引起当地民众反对,进而不利于品牌被全国乃至全世界接受。
其次,如果北京选其中一项进行主打,其他的优势由于没有“正名”而易于被忽略,会造成北京现有优势的流失,这对北京整体的发展无疑是一大损失。
众口难调的局面业已形成,城市品牌定位的悖论将长期阻止城市品牌建设的脚步,随着经济的建设,这分歧会越来越大。为解此悖论,可以转变思路,以“全选”解决困境。
早在90年代,北京就提出過建设“首善”城市,笔者的观点,是对“首善”的延续。北京的“首善”可以从“宜业”“宜游”“宜商”“宜学”“宜居”五个方面去打造。而在这五个方向上,北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打造全国的“首善”之地的目标并不遥远。
在2007年中国城市论坛发布《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报告中,北京在参评的全部287个城市中,位列城市品牌价值第一。在该项测评中,北京是全国最“宜业”,最“宜游”的城市,在“宜商”“宜学”方面也位列前茅,虽然“宜居”方面稍显不足,与第一名深圳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只要加以整改,可以达到“宜居”的标准。笔者认为,只要在就业和旅游方面继续保持,在商业和科教方面再加一定努力,并着重打造“宜居”城市,改善现有的缺陷,打造中国首善之地并不遥远。
具体说来,北京之所以成为最“宜业”城市,是因为北京一直非常重视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6年,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并且下发了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自谋职业鼓励政策等15个方面的配套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除此之外,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失业率低,在几个硬指标上都做得很好。笔者认为,在后奥运时代,北京应该利用奥运会的后续效应,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凭借由此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北京最“宜业”城市的地位保持到底。
在最“宜游”城市方面,北京的游览胜地由于数目众多,高质量的也很多,在许多有绝对优势的同类景点的光芒下,如国子监、白云观等古迹确是相形见绌,但是就其自身价值来看,仍是国内名列前茅,过于重视主流景区的宣传与建设而忽略了这些景点未免可惜,而今后应当加强,争取将每一滴文化都发扬光大,使得古迹景点遍地开花,一方面保持并扩大了“宜游”这一优势,另一方面也作为城市品牌的一个落脚点,建设像巴黎一般随处都见文物古迹的文化名城。
在“宜商”城市方面,北京是众多大型金融机构以及世界大型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其进出口贸易额以及国内贸易额也在持续增长,今后的发展中,笔者认为应该打造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缓解交通拥堵,形成合理有序流动,这样不仅能减少堵车现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能在城市口碑方面减少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提高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间接吸引投资。
在“宜学”方面,北京由于是众多知名高校的所在地,而成为全国学术的中心,作为只要继续保持优势,作为全国的“宜学”之都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在笔者看来,北京的高校虽然在国内有巨大的优势,但是一旦登上国际竞技的舞台,我国最高等的学府也不过是全世界百名开外的高校,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这无疑是北京乃至我国在科教方面的一根软肋。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北京的各大名校不要固步自封,应当看见其与国际名校间的差距,加大科研与创新力度,用更好的软硬件设施和经济待遇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加盟,不要任由每年大量的国内优秀学生外流,试着提高自己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从而打造国际级的“宜学”城市。
最后,在“宜居”方面,近年来北京的环境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对部分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的整改,以求达到全市高质量环境的普及。另一方面,在后奥运时代,对环境的保护也不可松懈,应当将奥运期间的优质环境保持到底。最后,还应当加大新城的建设力度,提高北京对人口的容量,缓解城区的人口压力,通过疏散人口集聚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北京的宜居程度。
以上五个部分,为打造北京的“首善”品牌奠定了的基础,然而,要树立城市品牌,还应当对城市品牌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城市定位的理论体系,笔者建议从利益、消费者、感情、文化、个性五个方面,对“首善”品牌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品牌建设体系。只要因势利导,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改进,打造当之无愧的“首善”之都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蒋三庚.学者观点[J].北京CBD与城市品牌.2006,2.
[2]陈晓凤.城市建设[J].城市究竟为谁而建?.2006,12.
关键词:首善;优势;劣势;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72-01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最多的名胜古迹,是中国“硅谷”中关村的所在,也是高等学府云集的地方,还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拥有太多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品牌的因素,正因此,在选择中迷失了方向,一直没有找到打造城市品牌的落脚点,这一现象是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首先,如果仅选出一个主题来作为城市品牌,选出的那一项相较其他项目来讲都没有太明显的优势,这样勉强的决定必然会引起当地民众反对,进而不利于品牌被全国乃至全世界接受。
其次,如果北京选其中一项进行主打,其他的优势由于没有“正名”而易于被忽略,会造成北京现有优势的流失,这对北京整体的发展无疑是一大损失。
众口难调的局面业已形成,城市品牌定位的悖论将长期阻止城市品牌建设的脚步,随着经济的建设,这分歧会越来越大。为解此悖论,可以转变思路,以“全选”解决困境。
早在90年代,北京就提出過建设“首善”城市,笔者的观点,是对“首善”的延续。北京的“首善”可以从“宜业”“宜游”“宜商”“宜学”“宜居”五个方面去打造。而在这五个方向上,北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打造全国的“首善”之地的目标并不遥远。
在2007年中国城市论坛发布《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报告中,北京在参评的全部287个城市中,位列城市品牌价值第一。在该项测评中,北京是全国最“宜业”,最“宜游”的城市,在“宜商”“宜学”方面也位列前茅,虽然“宜居”方面稍显不足,与第一名深圳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只要加以整改,可以达到“宜居”的标准。笔者认为,只要在就业和旅游方面继续保持,在商业和科教方面再加一定努力,并着重打造“宜居”城市,改善现有的缺陷,打造中国首善之地并不遥远。
具体说来,北京之所以成为最“宜业”城市,是因为北京一直非常重视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6年,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并且下发了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自谋职业鼓励政策等15个方面的配套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除此之外,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失业率低,在几个硬指标上都做得很好。笔者认为,在后奥运时代,北京应该利用奥运会的后续效应,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凭借由此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北京最“宜业”城市的地位保持到底。
在最“宜游”城市方面,北京的游览胜地由于数目众多,高质量的也很多,在许多有绝对优势的同类景点的光芒下,如国子监、白云观等古迹确是相形见绌,但是就其自身价值来看,仍是国内名列前茅,过于重视主流景区的宣传与建设而忽略了这些景点未免可惜,而今后应当加强,争取将每一滴文化都发扬光大,使得古迹景点遍地开花,一方面保持并扩大了“宜游”这一优势,另一方面也作为城市品牌的一个落脚点,建设像巴黎一般随处都见文物古迹的文化名城。
在“宜商”城市方面,北京是众多大型金融机构以及世界大型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其进出口贸易额以及国内贸易额也在持续增长,今后的发展中,笔者认为应该打造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缓解交通拥堵,形成合理有序流动,这样不仅能减少堵车现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能在城市口碑方面减少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提高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间接吸引投资。
在“宜学”方面,北京由于是众多知名高校的所在地,而成为全国学术的中心,作为只要继续保持优势,作为全国的“宜学”之都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在笔者看来,北京的高校虽然在国内有巨大的优势,但是一旦登上国际竞技的舞台,我国最高等的学府也不过是全世界百名开外的高校,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这无疑是北京乃至我国在科教方面的一根软肋。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北京的各大名校不要固步自封,应当看见其与国际名校间的差距,加大科研与创新力度,用更好的软硬件设施和经济待遇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加盟,不要任由每年大量的国内优秀学生外流,试着提高自己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从而打造国际级的“宜学”城市。
最后,在“宜居”方面,近年来北京的环境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对部分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的整改,以求达到全市高质量环境的普及。另一方面,在后奥运时代,对环境的保护也不可松懈,应当将奥运期间的优质环境保持到底。最后,还应当加大新城的建设力度,提高北京对人口的容量,缓解城区的人口压力,通过疏散人口集聚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北京的宜居程度。
以上五个部分,为打造北京的“首善”品牌奠定了的基础,然而,要树立城市品牌,还应当对城市品牌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城市定位的理论体系,笔者建议从利益、消费者、感情、文化、个性五个方面,对“首善”品牌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品牌建设体系。只要因势利导,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改进,打造当之无愧的“首善”之都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蒋三庚.学者观点[J].北京CBD与城市品牌.2006,2.
[2]陈晓凤.城市建设[J].城市究竟为谁而建?.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