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设计能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从形式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合作”。这是构成语文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主旨,得到情感价值观的收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问题的设计引导成为关键。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质,在课堂沟通交流时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有价值,既不能无故而问,也不能难到学生答不上来。就一篇新授课文来说,第一个问题浅而精,让学生从教师精彩的导入能迅速进行文本中找到答案。如我在讲曾平《身后的眼睛》时,第一问:“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其结果怎样”来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一个七岁的孩子在与饥饿的野猪对峙中,战胜了野猪获胜”的故事。这样就把主要人物,事件,结果提炼出来。问题的价值还体现在让课堂教学有生气和乐趣,有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能猎涉到学生好奇心。七年级下《月迹》,孩子在奶奶的指引下去找月亮的足迹,他们在寻找中还找到了什么?找到了院子中的桂树,知道了嫦娥想象到月亮里的样子,月亮很多,并在每个人的心里,月亮像印章……,做为读者你从孩子的表现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丰富极了,发现孩子的志趣,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丰富的想象力,细心观察等等。总之,在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和实施中,让我感受到了课堂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
  问题设计的立足点在学生个体。教学过程虽然讲究科学性和严密性,但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正在生长,成长的人。虽然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说法,但教育的对象学生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的知识面,经验体会,独立思考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他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备思路发展下去。因此在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并面向全体学生,甚至可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上来。在教八年级刘心武《错过》时,问:错过在日常生活中太正常了,说说你错过哪些,当时心情怎样?学生踊跃发言,表达时神态与语气中都带有懊悔,沮丧,痛苦之情。因为这些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当然有感触。问二:有过这些经历,那再次遇到时,你该怎样去做?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其中学生说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宁愿做过不要错过……,这些精彩的对答,让人难忘。生活中错过随时随地都在人们生活中发生,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失去的,因为错过了就造成永远的失去,成了过错。此问题又把学生带入了他们生活经历中去,有些学生举出对亲人的逝去的悲痛,对自己自尊的打击,对友人的远去,对美好年华的流逝等等。在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知道“不能错过生命中最关键的东西”
  。就这样,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提升,尊重并展示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整个教学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又是和文本,作者有效交流对话的一个过程。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问题和固定答案,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说答案,学生抄记的模式,学生的思想被禁锢。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应该是个开放的,充满创造的过程。同时就语文教学来看,面对的是一群涉世不深,又富有朝气的学生,他们的社会阅历是有限的,有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饱尽沧桑,境界深邃的作者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理解层面,人生阅历的距离客观存在。因此,在问题设计中考虑学生及时代背景等现实问题,允许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这个创造过程有时更能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在阅读张抗抗《梦幻同里》一文中,就“退思园”的主人任兰生的评价。学生精彩的辩论,有人认为他生活奢侈,有人认为他生活有情趣,有人认为他退而未思,有人认为他比其他贪官强百倍,各抒理由。在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你出这个问题是让大家争论,争论就是思想上的辩论,这个辩论与文中结尾处的“冥思苦想的思辩色彩”相吻合。我太佩服这同学,因为我事先并没有这样想,是他一语道破天机,让作者深邃的思想得到化解和吸收,让教者深切体味到了每一节课都有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创造的踪迹。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都是语言为媒介进行的,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依赖于语言,文本的语言,教师教学的语言,学生表达的语言,语言成了教学过程得到实现的载体。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语言既要做到问题明确,又要起内容上过渡连接的作用。有时不必非 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疑问词,可以换一种更为柔切自然的语言来表达问题,例一《错过》。作者要我们对待错过有正确的态度,可以用文中两个问题概括。
  例二,错过是人生常态,又能丰富人的情感和提升人的能力,那我们是不是就放纵人生错过任意的东西?
  例三,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能错过的,请品味作者的表述。
  这样就文中并至结尾连贯起来。
  在当下教学课堂中,提倡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而教学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结果和能力发展,这就要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引导既要科学又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让整个课堂有生命力的运行着。
其他文献
望江南 超然合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眷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
摘 要: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体育游戏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建设步骤以及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 游戏 课程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5 -01     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认为,体育教学不只是一种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活动能力,还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自由的主体共同
在鱼类世界里,有这样一类鱼儿,它们天生喜欢争斗。你总是可以看到它們在追逐打闹,更甚者会相互厮杀缠斗。因为这个习性,它们便得来一个名字—“斗鱼”。作为同类,斗鱼为什么如此喜欢争斗呢?   斗鱼常见于亚洲及非洲的淡水中。多数种类的雄鱼会构筑、保护、维持一个由黏液组成的泡沫所构成的浮水巢,因而也常被称为“筑泡巢鱼”。斗鱼约有70 种,一些种类由于适合观赏,常常被饲养在水族箱里。要解释它们喜欢争斗的行为
机会不会在犹豫中停留。   有只鸟在笼子里生活了很久,它经常会透过笼子的围栏眺望窗外的草地和树木,它能看见其他鸟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于是常常冥想:不知阳光照在背上是否温暖,不知风儿吹在羽间是否和煦,不知上下飞腾地蚊子是否快乐。   当鸟儿思绪万千时,它的心也激动得扑扑直跳。它会坐在栖木的更高处,深深地呼吸,感受想象所带来的兴奋。   有时会有另一只鸟儿落窗台上稍事休息,并朝笼中鸟张望。它会侧
摘 要: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对于西方文化意识的渗透是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渗透;兴趣;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2 -01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和了解文化差异的必
摘 要:自主学习同时也是以目标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启发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若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1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陈旧的、
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党的领导通过党的执政来实现。但是,执政与领导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领导和执政的第一个区别在于:前者的外延比后者的外延宽泛,执政是紧紧围绕政权展开的,而领导的范围更广一些,可以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公共组织和社团等。  执政成本概念是把成本概念引入政治学中的执政领域而形成的,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执政成本: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为取得预期的执政
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中。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
数学很重要,学生都知道,但他们绝大部分知道的仅仅是数学对考试的重要,即对升学的重要。所以,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不是对数学本身产生了兴趣,而是在老师、家长的说教与压力下被动的学习。有小部分是在与同学的成绩排名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研究表明,事物本身对人的吸引力才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巨大动
摘 要:新教育环境促使我们寻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如何使这种模式以落实,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呢?本文就物理课堂效率阐述了几点见解。  关键词:物理;课堂效率;见解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5 -01   物理学是其它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物理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科学意识,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为国家培养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