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江南 超然合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眷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这道题的解答情况可想而知:全年级中仅有25%的学生得到了该题的2分,还有较多学生得0分,有且仅有0.5%的人得4分。没人得满分。对此,我总在想,这样一种超前的“贴近高考、瞄准高考”有何意义?除了能算作“盲人摸象”,还能算作什么?除了能打击学生信心并让学生很早就产生高中语文难学的情绪外,还能有什么作用?我茫然。当然,这道题对于已经历过高考总复习的高三学生而言也许是“好题”,但是,要那些刚刚入学的高中新生能比较有思路、有话语地答出这道题。恐怕每一个在一线教过书的老师都不敢妄下结论。因为。新生们对苏轼的人生以及他创作中要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和风格实在知之甚少,要读懂该词很难;现行江苏高中新课程教材体系也是把《唐宋诗词(选读)》安排在高二(下)。可以说,学生对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对解答诗歌的基本“套路”了解得微乎其微。
探路:高中基础年级诗歌鉴赏训练题究竟该如何设置才算比较科学、合理?这两年,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选取诗面浅易的典型素材
古典诗歌的语言既体现了古代语言的特点,又体现了诗歌语言的跳跃、省略、倒装等特征。但很多高中新生在理解古典诗歌字、词、句时,不是遵循其语言特点并从具体语境、意境出发,而是以现代汉语思维习惯进行想当然的理解,结果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高中新生头几次的诗歌鉴赏训练宜选择一些代表诗歌。它们应该是字面理解难度不大,意象意境比较显豁,而且还最好具有诗歌语言的上述特征。因为这样选材,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来读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新生做诗歌鉴赏题的信心。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请分别分析诗中两组意象“片云”、“孤月”和“落日”、“秋风”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得读懂该诗大意,否则,就难以把两组意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写出来。这首诗的首联“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是讲江汉有一位沦落人正思归不得归。乾坤(即天地)之间的“我”简直就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它的常规序路是“江汉客思归,乾坤(有/是)一腐儒”。颔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是讲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它的常规序路是“(自己)共天(边)片云远,永夜(中)同月孤”。这些现象,都正体现了古典诗歌语言跳跃、省略、倒装等特征。如果我们在高中起始阶段能首先选取这样的诗歌加以训练,就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感知诗歌语言的特殊思维习惯。同时也不至于影响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兴趣。
附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二、设置着眼整体的宏观试题
诗歌往往通过“意象”这个载体来“言志”,它们凝炼精粹,因此,这又使得诗句常常呈现“语不接而意接”的现象。鉴赏时,学生如果只是通过字面提供的物象试图把握诗意,那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就可能会是局部的、零碎的。所以,我以为,对于初步接触诗歌鉴赏的高中新生来说,通过设置着眼整体的宏观试题来引导学生作答前浏览作品、整体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其办法是充分驾驭标题、序言、注解以及作者的思想状况和人生际遇等信息,甚至延及诗人的风格流派。总之,要综合起来,宏观推断。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租:cu,过去;逝。
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前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少高中新生拿到诗歌时,并不是按照标题一作者一诗面一注解,然后再回到诗面的阅读过程,而往往是狭隘地、功利性地看诗面,结果把握到的“诗意”比较零碎松散。就这首诗而言,我们可以从一幅“秋夜图”中,看到明净秋空、皓洁秋月之下的绿竹、庭院、朗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等物象。这是一个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它清静、凉爽。学生鉴赏时,如果是“一叶障目”,没有习惯性地宏观读诗,莫不会猜想诗人要抒发心中的闲适心境?但其实不是。要解决这种鉴赏误差,除了课上提醒赏诗步骤外,最佳的办法可能就是设置“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之类的宏观题,从而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标题、序言、注解以及作者思想状况和人生际遇甚至包括诗人的风格流派等信息充分驾驭,整体着眼。如上所述,把《倦夜》前六句信息加上“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两句综合起来,宏观揣摩,便不难发现在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不能酣眠应该是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不然,怎么会是“倦夜”呢?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这样,《倦夜》的“语不接”就并不妨碍“意接”了。
附 参考答案:以“倦夜”为题,突出表现诗人为“万事干戈里”彻夜难眠,表达了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训练套路鲜明的答题思路
虽然高考时诗歌鉴赏题千变万化,但基础年级训练套路鲜明的答题思路很重要,它就好比我们成人为蹒跚学步的幼儿提供扶持一样。如果学生在鉴赏初期就逐步形成答题的基本套路,那今后考试中即使遇到了一些发问变式,也能做到“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该重点训练的发问模式及其解答套路有:
1 发问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套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可用两个双音节词,如恬静优美、生机勃勃、孤寂冷清、雄浑开阔等。③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忌空洞,宜具体。
2 发问模式: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解答套路:①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技巧)。②结合诗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技巧)的,亦即诗句中这种手法(技巧)的具体内容。③这种手法(技巧)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及其运用效果。
3 发问模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套路:①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雄浑豪放、多用口语等。②引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这种语言特色对于表达诗人某种感情的效果。
4 发问模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套路: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5 发问模式: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答套路:①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表义和含义。②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③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注:1--3种模式原本就是从诗歌整体着眼,作答前理当对诗歌宏观把握;4--5种模式虽然从局部人手。但其实也应该总体领会诗歌,才能居高临下,作出正确回答。)
确实,万事都得循序渐进,不可违背规律;万物都得讲究规范,不可杂乱无章。按照以上所述三个步骤设题考查诗歌鉴赏,就应该能在基础年级训练到位。它虽然不能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解答诗歌的“万能钥匙”,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把学生赏诗的良好思维习惯培养起来,就好比“授之以渔”,还用愁学生找不到“鱼”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眷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这道题的解答情况可想而知:全年级中仅有25%的学生得到了该题的2分,还有较多学生得0分,有且仅有0.5%的人得4分。没人得满分。对此,我总在想,这样一种超前的“贴近高考、瞄准高考”有何意义?除了能算作“盲人摸象”,还能算作什么?除了能打击学生信心并让学生很早就产生高中语文难学的情绪外,还能有什么作用?我茫然。当然,这道题对于已经历过高考总复习的高三学生而言也许是“好题”,但是,要那些刚刚入学的高中新生能比较有思路、有话语地答出这道题。恐怕每一个在一线教过书的老师都不敢妄下结论。因为。新生们对苏轼的人生以及他创作中要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和风格实在知之甚少,要读懂该词很难;现行江苏高中新课程教材体系也是把《唐宋诗词(选读)》安排在高二(下)。可以说,学生对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对解答诗歌的基本“套路”了解得微乎其微。
探路:高中基础年级诗歌鉴赏训练题究竟该如何设置才算比较科学、合理?这两年,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选取诗面浅易的典型素材
古典诗歌的语言既体现了古代语言的特点,又体现了诗歌语言的跳跃、省略、倒装等特征。但很多高中新生在理解古典诗歌字、词、句时,不是遵循其语言特点并从具体语境、意境出发,而是以现代汉语思维习惯进行想当然的理解,结果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高中新生头几次的诗歌鉴赏训练宜选择一些代表诗歌。它们应该是字面理解难度不大,意象意境比较显豁,而且还最好具有诗歌语言的上述特征。因为这样选材,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来读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新生做诗歌鉴赏题的信心。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请分别分析诗中两组意象“片云”、“孤月”和“落日”、“秋风”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得读懂该诗大意,否则,就难以把两组意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写出来。这首诗的首联“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是讲江汉有一位沦落人正思归不得归。乾坤(即天地)之间的“我”简直就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它的常规序路是“江汉客思归,乾坤(有/是)一腐儒”。颔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是讲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它的常规序路是“(自己)共天(边)片云远,永夜(中)同月孤”。这些现象,都正体现了古典诗歌语言跳跃、省略、倒装等特征。如果我们在高中起始阶段能首先选取这样的诗歌加以训练,就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感知诗歌语言的特殊思维习惯。同时也不至于影响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兴趣。
附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二、设置着眼整体的宏观试题
诗歌往往通过“意象”这个载体来“言志”,它们凝炼精粹,因此,这又使得诗句常常呈现“语不接而意接”的现象。鉴赏时,学生如果只是通过字面提供的物象试图把握诗意,那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就可能会是局部的、零碎的。所以,我以为,对于初步接触诗歌鉴赏的高中新生来说,通过设置着眼整体的宏观试题来引导学生作答前浏览作品、整体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其办法是充分驾驭标题、序言、注解以及作者的思想状况和人生际遇等信息,甚至延及诗人的风格流派。总之,要综合起来,宏观推断。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租:cu,过去;逝。
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前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少高中新生拿到诗歌时,并不是按照标题一作者一诗面一注解,然后再回到诗面的阅读过程,而往往是狭隘地、功利性地看诗面,结果把握到的“诗意”比较零碎松散。就这首诗而言,我们可以从一幅“秋夜图”中,看到明净秋空、皓洁秋月之下的绿竹、庭院、朗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等物象。这是一个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它清静、凉爽。学生鉴赏时,如果是“一叶障目”,没有习惯性地宏观读诗,莫不会猜想诗人要抒发心中的闲适心境?但其实不是。要解决这种鉴赏误差,除了课上提醒赏诗步骤外,最佳的办法可能就是设置“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之类的宏观题,从而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标题、序言、注解以及作者思想状况和人生际遇甚至包括诗人的风格流派等信息充分驾驭,整体着眼。如上所述,把《倦夜》前六句信息加上“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两句综合起来,宏观揣摩,便不难发现在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不能酣眠应该是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不然,怎么会是“倦夜”呢?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这样,《倦夜》的“语不接”就并不妨碍“意接”了。
附 参考答案:以“倦夜”为题,突出表现诗人为“万事干戈里”彻夜难眠,表达了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训练套路鲜明的答题思路
虽然高考时诗歌鉴赏题千变万化,但基础年级训练套路鲜明的答题思路很重要,它就好比我们成人为蹒跚学步的幼儿提供扶持一样。如果学生在鉴赏初期就逐步形成答题的基本套路,那今后考试中即使遇到了一些发问变式,也能做到“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该重点训练的发问模式及其解答套路有:
1 发问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套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可用两个双音节词,如恬静优美、生机勃勃、孤寂冷清、雄浑开阔等。③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忌空洞,宜具体。
2 发问模式: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解答套路:①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技巧)。②结合诗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技巧)的,亦即诗句中这种手法(技巧)的具体内容。③这种手法(技巧)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及其运用效果。
3 发问模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套路:①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雄浑豪放、多用口语等。②引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这种语言特色对于表达诗人某种感情的效果。
4 发问模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套路: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5 发问模式: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答套路:①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表义和含义。②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③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注:1--3种模式原本就是从诗歌整体着眼,作答前理当对诗歌宏观把握;4--5种模式虽然从局部人手。但其实也应该总体领会诗歌,才能居高临下,作出正确回答。)
确实,万事都得循序渐进,不可违背规律;万物都得讲究规范,不可杂乱无章。按照以上所述三个步骤设题考查诗歌鉴赏,就应该能在基础年级训练到位。它虽然不能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解答诗歌的“万能钥匙”,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把学生赏诗的良好思维习惯培养起来,就好比“授之以渔”,还用愁学生找不到“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