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是设计系列课程的知识基础,设计实践是原理课程的目的。文章在分析了教材与现实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课程之间脱节、教学内容脱节四种现状以及课程的新发展后,提出以建筑物,人、建筑师为本系列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将课程体系化。将课程内容分为原理、方法、常识三个层级,分级与设计系列课程和理论系列课程对接。在强调实践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原理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 CDIO模式 设计实践
[作者简介]张巍(1975-),男,山东淄博人,烟台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教育。(山东 烟台26400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36-02
一、原理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
建筑学是职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明确严格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主要的专业系列课,承担着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学科主要知识体系和指导设计实践的任务,直接面向设计系列课程。但是现在越来越发现原理课程的指导作用不足,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今后的职业实践和职业发展帮助很小,教学效果较差。总结下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四种脱节的状况:
1 教材与现实脱节。现在使用的原理课程统编教材内容大多形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框架更老,甚至有些内容是六七十年代的。这些教材无论是思想和内容都与设计行业的现实相去较远,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要求,原理课程缺乏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教材,处于基本停止使用的状态,教学失去权威。
2 教学与实践脱节。设计实践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原理课程没有有效地突出设计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与专业能力,有的课程甚至没有涉及实践的内容。无法让教学反映设计实践和职业实践的需求,课程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职业实践中不能有效运用,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3 课程之间脱节。原理课程由于缺乏系统的建设,无法很好地形成与设计课程的对接。深层原因是没有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原理课程与设计课程无法实现关联和互动,教学的资源也不能进行深层次整合,教学中零敲碎打的知识点之间无法形成关联,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4 教学内容的脱节。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压缩整体课时,原理课程也不例外。并且原理课程教学知识点分散,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到大量的知识,由于没有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很难将这么多分散的教学内容串在一起。
二、原理课程的新发展
(一)课程外延和教学目标的扩展
建筑设计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建筑物、人、建筑师。相应的,原理课程的内容应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目标,由传统的所谓三大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扩展为对设计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所有课程,包括与建筑物相关的原理课程,原有的构造、结构、材料、物理等技术类课程,与人有关的环境心理学课程,与建筑师有关的建筑师业务实践、城市规划原理。场地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被整合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共同为设计实践服务。而传统的三大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是涉及与人有关的问题,具有相当的片面性,无法指导设计实践的全过程。
(二)CDIO模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扩展
CDIO模式从2005年引入我国之后发展迅速,其目标是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吸收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国际工程教育共识的课程体系。在CDIO能力大纲中,将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分为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高级工程基础知识三个层次,这对原理课程组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础知识循环出现,必须掌握;核心知识多次出现,重点掌握;高级知识适当出现,基本了解。这是重点突出、层级明确的知识框架,适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重点也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要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在行业标准的规定下,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与特色,自行制定具体专业的本校培养标准,这些标准的实现也都需要相应的原理课程体系来支撑。
三、原理课程体系的建构
(--)建构的目标
1 课程之间的对接。原理课程应放在建筑学自身的学科体系中来寻找其定位,以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来组织课程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分层级,与设计系列课程、理论系列课程共同构成一个网状的、层级清晰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要求课程群之间以及课程之间都存在不同层次的对接关系。这样,在既能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能反映建筑学学科的教育特点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建设原理课程。
2 科学性与开放性。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结构。它时时处处在与社会、科技、文化、人等相互作用中,发生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充实、变换或更新着课程体系的内容,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设计实践不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知识迅速膨胀的现在,如何容纳和组织这些专业知识,不是不断地增加新的课程,而是首先实现知识的体系化。课程体系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的,这种开放性是以清晰的课程体系的组织为前提的。
(二)课程体系的组织
原理课程的体系是以三个基本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础组织的:建筑物问题作为设计的对象,依据设计目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机能与功能两条线索;人的问题作为设计的服务对象,依据人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需求和行为两个线索;建筑师的问题作为设计的职业要求,依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职能与技能两个线索。六条线索交织,共同构成原理课程的体系,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个目标下各有其核心课程,同时,与其他线索又有相互交叉与叠合,这就说明每门独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这是原理课程的重要特点。从短期来看,需要依据三个目标对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从远期来看,需要以这个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原理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整合。
(三)原理课程的知识体系
1 知识体系的层级结构。原理课程提供了有关设计实践的相关的基础知识框架,设计课程则是在这个框架下的实践。知识体系是设计原理与设计实践对接的基础。建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层级性的结构特征,其原因是设计对象的复杂性以及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原理课程的内容从教学目标和应用范围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原理、方法、常识,其中,原理层次是认识的基础和设计的方向,方法层次是操作的手段和实现的过程,常识层次是实现的条件和技术的保证。 2 知识体系是实现对接的基础。原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中,设计原理部分是与理论系列课程的接口,设计方法和设计常识则是与基于实践的设计系列课程的接口,可以对设计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这样设计原理系列课程实现了与理论系列课程和设计系列课程的互相对接,原理类课程与设计课程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形成网络化体系。在各系列课程模块内部形成纵向的知识递进层次,以强化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横向协同,细化原理课程教学模块与设计课程等的关联性支持,形成横向的知识互补与融合,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创新思辨能力。
(四)突出的教学重点
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有阶段性,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原理课程提供了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原理系列课程的体系化明确了各层级的差异。层级化使各层级下的教学重点得到强化与突出,教学目标也会更清晰,学生更易掌握相关设计知识;指导实践。例如,流线设计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相应的在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有动线设计的概念。流线反映的是连续人流的活动特征,动线则是单个的、少量的人的活动方式。这与其各自的目标与对象相吻合,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在设计方法上的差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才是设计原理的意义。
设计方法类的内容是直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的,重点要突出设计的操作性。至于设计常识类,可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教学中不应强求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实践进行自主学习。突出的教学重点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
四、结论
原理课程为设计课程提供知识基础,这是原理课程的基本目标。在这个目标下需要原理课程进行体系化的建构,明确的层级关系是原理课程的组织基础,突出的教学重点是主要教学方法。
这种根据知识层级的差异分级组织的课程体系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把自己的所学与设计实践对接,为进一步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也能够提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帮助学生跳出单个问题去认识其背后更加本质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学生无论在学校的学习中还是在其后的职业发展中都能够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 CDIO模式 设计实践
[作者简介]张巍(1975-),男,山东淄博人,烟台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教育。(山东 烟台26400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36-02
一、原理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
建筑学是职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明确严格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主要的专业系列课,承担着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学科主要知识体系和指导设计实践的任务,直接面向设计系列课程。但是现在越来越发现原理课程的指导作用不足,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今后的职业实践和职业发展帮助很小,教学效果较差。总结下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四种脱节的状况:
1 教材与现实脱节。现在使用的原理课程统编教材内容大多形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框架更老,甚至有些内容是六七十年代的。这些教材无论是思想和内容都与设计行业的现实相去较远,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要求,原理课程缺乏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教材,处于基本停止使用的状态,教学失去权威。
2 教学与实践脱节。设计实践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原理课程没有有效地突出设计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与专业能力,有的课程甚至没有涉及实践的内容。无法让教学反映设计实践和职业实践的需求,课程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职业实践中不能有效运用,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3 课程之间脱节。原理课程由于缺乏系统的建设,无法很好地形成与设计课程的对接。深层原因是没有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原理课程与设计课程无法实现关联和互动,教学的资源也不能进行深层次整合,教学中零敲碎打的知识点之间无法形成关联,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4 教学内容的脱节。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压缩整体课时,原理课程也不例外。并且原理课程教学知识点分散,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到大量的知识,由于没有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很难将这么多分散的教学内容串在一起。
二、原理课程的新发展
(一)课程外延和教学目标的扩展
建筑设计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建筑物、人、建筑师。相应的,原理课程的内容应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目标,由传统的所谓三大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扩展为对设计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所有课程,包括与建筑物相关的原理课程,原有的构造、结构、材料、物理等技术类课程,与人有关的环境心理学课程,与建筑师有关的建筑师业务实践、城市规划原理。场地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被整合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共同为设计实践服务。而传统的三大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是涉及与人有关的问题,具有相当的片面性,无法指导设计实践的全过程。
(二)CDIO模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扩展
CDIO模式从2005年引入我国之后发展迅速,其目标是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吸收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国际工程教育共识的课程体系。在CDIO能力大纲中,将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分为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高级工程基础知识三个层次,这对原理课程组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础知识循环出现,必须掌握;核心知识多次出现,重点掌握;高级知识适当出现,基本了解。这是重点突出、层级明确的知识框架,适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重点也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要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在行业标准的规定下,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与特色,自行制定具体专业的本校培养标准,这些标准的实现也都需要相应的原理课程体系来支撑。
三、原理课程体系的建构
(--)建构的目标
1 课程之间的对接。原理课程应放在建筑学自身的学科体系中来寻找其定位,以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来组织课程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分层级,与设计系列课程、理论系列课程共同构成一个网状的、层级清晰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要求课程群之间以及课程之间都存在不同层次的对接关系。这样,在既能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能反映建筑学学科的教育特点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建设原理课程。
2 科学性与开放性。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结构。它时时处处在与社会、科技、文化、人等相互作用中,发生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充实、变换或更新着课程体系的内容,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设计实践不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知识迅速膨胀的现在,如何容纳和组织这些专业知识,不是不断地增加新的课程,而是首先实现知识的体系化。课程体系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的,这种开放性是以清晰的课程体系的组织为前提的。
(二)课程体系的组织
原理课程的体系是以三个基本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础组织的:建筑物问题作为设计的对象,依据设计目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机能与功能两条线索;人的问题作为设计的服务对象,依据人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需求和行为两个线索;建筑师的问题作为设计的职业要求,依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职能与技能两个线索。六条线索交织,共同构成原理课程的体系,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个目标下各有其核心课程,同时,与其他线索又有相互交叉与叠合,这就说明每门独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这是原理课程的重要特点。从短期来看,需要依据三个目标对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从远期来看,需要以这个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原理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整合。
(三)原理课程的知识体系
1 知识体系的层级结构。原理课程提供了有关设计实践的相关的基础知识框架,设计课程则是在这个框架下的实践。知识体系是设计原理与设计实践对接的基础。建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层级性的结构特征,其原因是设计对象的复杂性以及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原理课程的内容从教学目标和应用范围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原理、方法、常识,其中,原理层次是认识的基础和设计的方向,方法层次是操作的手段和实现的过程,常识层次是实现的条件和技术的保证。 2 知识体系是实现对接的基础。原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中,设计原理部分是与理论系列课程的接口,设计方法和设计常识则是与基于实践的设计系列课程的接口,可以对设计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这样设计原理系列课程实现了与理论系列课程和设计系列课程的互相对接,原理类课程与设计课程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形成网络化体系。在各系列课程模块内部形成纵向的知识递进层次,以强化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横向协同,细化原理课程教学模块与设计课程等的关联性支持,形成横向的知识互补与融合,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创新思辨能力。
(四)突出的教学重点
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有阶段性,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原理课程提供了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原理系列课程的体系化明确了各层级的差异。层级化使各层级下的教学重点得到强化与突出,教学目标也会更清晰,学生更易掌握相关设计知识;指导实践。例如,流线设计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相应的在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有动线设计的概念。流线反映的是连续人流的活动特征,动线则是单个的、少量的人的活动方式。这与其各自的目标与对象相吻合,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在设计方法上的差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才是设计原理的意义。
设计方法类的内容是直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的,重点要突出设计的操作性。至于设计常识类,可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教学中不应强求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实践进行自主学习。突出的教学重点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
四、结论
原理课程为设计课程提供知识基础,这是原理课程的基本目标。在这个目标下需要原理课程进行体系化的建构,明确的层级关系是原理课程的组织基础,突出的教学重点是主要教学方法。
这种根据知识层级的差异分级组织的课程体系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把自己的所学与设计实践对接,为进一步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也能够提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帮助学生跳出单个问题去认识其背后更加本质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学生无论在学校的学习中还是在其后的职业发展中都能够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