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枫树上的童话》是一篇即将选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的童话。这篇童话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此篇童话又与一般的童话不同。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件之外的。而《枫树上的童话》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创造诗意的栖居方式。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有效性
正文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
(一)入情入境,走进童话
1、以故事导入情境
通常我们在导入时一般都不超过五分钟,受时间的限制,最简洁的引入可以尝试图片、音乐、故事、实验等情境。以故事导入情境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教学片断一】
1、结合图片教学渡口、渡船、撑着渡船。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你们想去吗?(出示图片)
师:山村里有一条宽宽的大河,河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师:河的旁边有一个渡口(出示渡口),渡口就是摆渡的地方,可以让人们从河的这一边来到另一边,这样的地方就是渡口。
师:在渡口旁经常会停着很多渡船。(屏幕出示渡船,出示字卡渡船)
师:人们可以撑着渡船到河对岸的树林里去砍柴。(屏幕出示撑着,字卡出示撑。
2、以情感升华情境
《枫树上的童话》全文都渗透着作者对喜鹊浓浓的喜爱之情。
出示: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还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师:你们觉得这两句话哪里比较有意思啊?
生1:我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我在心中称呼他是我的喜鹊弟弟。师评:你觉得这种称呼很有趣是吗?你有没有这样称呼过喜鹊啊!看来我是多么喜欢喜鹊啊!
师:谁再来说说?生2:我把喜鹊当成了家人。
师:看来,我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只小喜鹊。我喜欢喜鹊到什么程度了啊?喜欢到想让自己也变成喜鹊了呢!你呢?你想跟作者一样也变成喜鹊吗?赶快跟你的喜鹊弟弟、喜鹊阿姨打打招呼吧!(选择你喜欢的喜鹊,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二)角色朗读,表演童话
就童话文本而言,角色朗读或者表演应该算是最经常的教学策略。
【教学片断二】
喜鹊阿姨教道:“鹊!鹊!鹊!……”。
喜鹊弟弟们也跟着学“鹊,鹊,鹊……”
师:我是喜鹊阿姨,你们是喜鹊弟弟,现在我要教你们学拼音了哦,准备好了吗?
师:请你跟我学!
师:这样学拼音有趣吗?生:有趣!那就同桌两个人来读一读,一人是喜鹊阿姨,一人是喜鹊弟弟。
通过分角色朗读,孩子们真切地寻觅到了童趣,体味到了童真,也让孩子们纯真的童心通过无忌的童言表达了出来,让孩子灵动地走进童话的世界,享受童话般的课堂生活。
(三)想象对话,创造童话
1、展开想象,对话童话
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的虚构性与拟人化的特征。因此,要进入这个虚幻的童话世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与幻想能力。因此我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片断三】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她的鸟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师: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喜鹊阿姨还教小喜鹊很多很多的本领呢!
师:你太聪明了!把这个省略号送给你!
师:那么除了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喜鹊弟弟还会学哪些本领呢?你能想象一下吗?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说吗?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吧?
生:喜鹊弟弟一会儿捉虫,一会儿飞翔。
学生通过不断地想象,把自己化尽了童话故事当中。在幻想里,成为童话角色中的一员,获得了想象中的成就感、解放感、自由感。
2、诗意生命,创造童话
虽然童话的故事是虚拟的,但它的美妙诗意却是真实的,诗意和情感在我们灵魂里产生的感动是真实的。
【教学片断五】
师:喜鹊们的话是谁听懂的?
生:“我”听懂的。
师:为什么“我”能听懂喜鹊们的话呢?
生:“我”喜欢喜鹊,经常去看他们。
师:“我”是一个带着童真、童趣去看世界的孩子,可以说这个童话是“我”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其实童话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它不是只发生在童话书里,童话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手里。你看见童话了吗?你摸到童话了吗?你想追求童话世界里的美好、自由、快乐吗?
生:想。
师:读读这两句话吧!
出示: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还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再出示: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 )(什么东西)是我的( )。
师:你能学着“我”的想象来想象吗?
生: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铅笔是我的铅笔弟弟。
生:我还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橡皮是我的橡皮妹妹。
师:你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了吗?
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引导,不停地想象说话,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师:童话就在我们身边,美好、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带着童话般的眼睛来看世界,你就会相信童话,你就可以童话般地生活着。
“童话就像一个太阳,让整个人类有了长大和生活的光亮。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话了。”这是梅子涵先生对童话诗意而温暖的解读。虽然仅靠一篇童话课文的教学,远不能让孩子牢牢地牵着童话的手,但足以让童话的阳光照进孩子们充满童真、童趣的心灵窗口。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在童年种植童话的种子,开展每天读童话的行动,把每本书里的童话尽量读广、读远、读出自我,让童话之树不断葱茏、茂盛。最后让童话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无形而无法离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3版
[2]《相信童话》 梅子涵 少年儿童出版社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有效性
正文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
(一)入情入境,走进童话
1、以故事导入情境
通常我们在导入时一般都不超过五分钟,受时间的限制,最简洁的引入可以尝试图片、音乐、故事、实验等情境。以故事导入情境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教学片断一】
1、结合图片教学渡口、渡船、撑着渡船。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你们想去吗?(出示图片)
师:山村里有一条宽宽的大河,河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师:河的旁边有一个渡口(出示渡口),渡口就是摆渡的地方,可以让人们从河的这一边来到另一边,这样的地方就是渡口。
师:在渡口旁经常会停着很多渡船。(屏幕出示渡船,出示字卡渡船)
师:人们可以撑着渡船到河对岸的树林里去砍柴。(屏幕出示撑着,字卡出示撑。
2、以情感升华情境
《枫树上的童话》全文都渗透着作者对喜鹊浓浓的喜爱之情。
出示: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还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师:你们觉得这两句话哪里比较有意思啊?
生1:我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我在心中称呼他是我的喜鹊弟弟。师评:你觉得这种称呼很有趣是吗?你有没有这样称呼过喜鹊啊!看来我是多么喜欢喜鹊啊!
师:谁再来说说?生2:我把喜鹊当成了家人。
师:看来,我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只小喜鹊。我喜欢喜鹊到什么程度了啊?喜欢到想让自己也变成喜鹊了呢!你呢?你想跟作者一样也变成喜鹊吗?赶快跟你的喜鹊弟弟、喜鹊阿姨打打招呼吧!(选择你喜欢的喜鹊,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二)角色朗读,表演童话
就童话文本而言,角色朗读或者表演应该算是最经常的教学策略。
【教学片断二】
喜鹊阿姨教道:“鹊!鹊!鹊!……”。
喜鹊弟弟们也跟着学“鹊,鹊,鹊……”
师:我是喜鹊阿姨,你们是喜鹊弟弟,现在我要教你们学拼音了哦,准备好了吗?
师:请你跟我学!
师:这样学拼音有趣吗?生:有趣!那就同桌两个人来读一读,一人是喜鹊阿姨,一人是喜鹊弟弟。
通过分角色朗读,孩子们真切地寻觅到了童趣,体味到了童真,也让孩子们纯真的童心通过无忌的童言表达了出来,让孩子灵动地走进童话的世界,享受童话般的课堂生活。
(三)想象对话,创造童话
1、展开想象,对话童话
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的虚构性与拟人化的特征。因此,要进入这个虚幻的童话世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与幻想能力。因此我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片断三】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她的鸟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师: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喜鹊阿姨还教小喜鹊很多很多的本领呢!
师:你太聪明了!把这个省略号送给你!
师:那么除了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喜鹊弟弟还会学哪些本领呢?你能想象一下吗?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说吗?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吧?
生:喜鹊弟弟一会儿捉虫,一会儿飞翔。
学生通过不断地想象,把自己化尽了童话故事当中。在幻想里,成为童话角色中的一员,获得了想象中的成就感、解放感、自由感。
2、诗意生命,创造童话
虽然童话的故事是虚拟的,但它的美妙诗意却是真实的,诗意和情感在我们灵魂里产生的感动是真实的。
【教学片断五】
师:喜鹊们的话是谁听懂的?
生:“我”听懂的。
师:为什么“我”能听懂喜鹊们的话呢?
生:“我”喜欢喜鹊,经常去看他们。
师:“我”是一个带着童真、童趣去看世界的孩子,可以说这个童话是“我”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其实童话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它不是只发生在童话书里,童话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手里。你看见童话了吗?你摸到童话了吗?你想追求童话世界里的美好、自由、快乐吗?
生:想。
师:读读这两句话吧!
出示: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还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再出示: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 )(什么东西)是我的( )。
师:你能学着“我”的想象来想象吗?
生: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铅笔是我的铅笔弟弟。
生:我还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橡皮是我的橡皮妹妹。
师:你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了吗?
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引导,不停地想象说话,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师:童话就在我们身边,美好、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带着童话般的眼睛来看世界,你就会相信童话,你就可以童话般地生活着。
“童话就像一个太阳,让整个人类有了长大和生活的光亮。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话了。”这是梅子涵先生对童话诗意而温暖的解读。虽然仅靠一篇童话课文的教学,远不能让孩子牢牢地牵着童话的手,但足以让童话的阳光照进孩子们充满童真、童趣的心灵窗口。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在童年种植童话的种子,开展每天读童话的行动,把每本书里的童话尽量读广、读远、读出自我,让童话之树不断葱茏、茂盛。最后让童话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无形而无法离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3版
[2]《相信童话》 梅子涵 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