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工具课程,通常包括识字、写字、谈话、听话、阅读、写作等方面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训练,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与健全人格等多项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具体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健全人格。所谓人格,就是人的思想品德、文化底蕴等的综合表现,也可简单理解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品德的综合。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后天”密不可分的。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定型,对于许多问题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偏颇和疑问。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的人格给予定型和催化的作用。在这个定型和催化作用中,学校教育显得举足轻重,而语文学科又因其自身的文道统一和人文性而表现出更加特殊的作用。语文教师作为这项工程的实践者,为人师表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
一、借助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要完成人格的塑造,给学生一个学习参照的范本。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其自身的浩然正气。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尤其是面对当前不良风气的冲击,教师更应激浊扬清,在思想品德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语文教师还应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风貌,或温文尔雅,或热情豪放,或端庄,或洒脱……中华文化提供了人格精华的营养,教师应不断汲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显示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独特魅力。藤野先生曾给青年鲁迅带来巨大的人格力量,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会给学生留下很多深刻的印象。优秀的教师,言谈举止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步的起点。初中生年纪较小,心理上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有时候信心不足。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和作者的故事等方面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如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比较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愚公之所以能移山,关键在于树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信心,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移山成功。让学生横向思维,认识今天我们要搬掉学习上的“大山”,摘掉“差生”这顶帽子,就必须有信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迎头赶上。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教学中,我允许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不要人云亦云,以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辨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写作中,不以条条框框规范学生,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思绪如天马行空,小小的习作也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材凝聚着民族文化,积淀着特有的民族素质和思想道德,所以,语文教材本身就是闪烁着人格魅力的作品精粹。它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契机和切入点,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这些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磨砺坚强的意志,完善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这种升华的感情释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首先要有爱自己父母的基础,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又何谈爱祖国、爱人民呢!”如《斑羚飞度》中,老斑羚在绝境中求生自救,赢得种族生存,用生命铸就辉煌。动物尚且有着群体意识、整体精神,何况人类呢?学习这些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形式,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艺术魅力,撞击学生的心灵之钟,点燃“真、善、美”的火把。
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当代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长大的,是家里的小皇帝,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情感单纯。在教学中,我常通过语文课丰富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生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要求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其中包含的“父亲”对儿子的感情,明确了这种拳拳的父爱。上完这课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一篇反映父母亲情的文章,学生普遍能写出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来,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当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还必须注重实际效果,不能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些优秀人物仅仅停留在敬佩和赞叹的水平上。如今的青少年,有思维活跃、热衷追求美好事物的特点,但不能将现实中追求的任务与课文中的任务虚实以对。所以,由课文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还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借助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要完成人格的塑造,给学生一个学习参照的范本。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其自身的浩然正气。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尤其是面对当前不良风气的冲击,教师更应激浊扬清,在思想品德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语文教师还应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风貌,或温文尔雅,或热情豪放,或端庄,或洒脱……中华文化提供了人格精华的营养,教师应不断汲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显示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独特魅力。藤野先生曾给青年鲁迅带来巨大的人格力量,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会给学生留下很多深刻的印象。优秀的教师,言谈举止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步的起点。初中生年纪较小,心理上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有时候信心不足。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和作者的故事等方面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如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比较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愚公之所以能移山,关键在于树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信心,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移山成功。让学生横向思维,认识今天我们要搬掉学习上的“大山”,摘掉“差生”这顶帽子,就必须有信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迎头赶上。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教学中,我允许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不要人云亦云,以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辨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写作中,不以条条框框规范学生,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思绪如天马行空,小小的习作也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材凝聚着民族文化,积淀着特有的民族素质和思想道德,所以,语文教材本身就是闪烁着人格魅力的作品精粹。它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契机和切入点,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这些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磨砺坚强的意志,完善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这种升华的感情释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首先要有爱自己父母的基础,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又何谈爱祖国、爱人民呢!”如《斑羚飞度》中,老斑羚在绝境中求生自救,赢得种族生存,用生命铸就辉煌。动物尚且有着群体意识、整体精神,何况人类呢?学习这些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形式,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艺术魅力,撞击学生的心灵之钟,点燃“真、善、美”的火把。
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当代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长大的,是家里的小皇帝,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情感单纯。在教学中,我常通过语文课丰富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生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要求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其中包含的“父亲”对儿子的感情,明确了这种拳拳的父爱。上完这课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一篇反映父母亲情的文章,学生普遍能写出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来,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当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还必须注重实际效果,不能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些优秀人物仅仅停留在敬佩和赞叹的水平上。如今的青少年,有思维活跃、热衷追求美好事物的特点,但不能将现实中追求的任务与课文中的任务虚实以对。所以,由课文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还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