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发挥“引路者”的作用。努力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本文在分析有效教学内涵与标准的基础上,从教师角色和课堂有效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有效 管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有效教学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且要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改变低效的高中数学课堂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也是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和归宿。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范畴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完成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标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具有以下标准:一是学生具有自主性,教师具有激励性。有效教学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通过赋权、期望等手段和民主的机制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主导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能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创造,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二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效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发展其新的知识与技能,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三是能够在教学中反思。有效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在经验中汲取精华,不断充实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有效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一)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程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是权威,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怎么说,学生就得怎么做。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课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正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首先都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要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组合,在小组内部责任要确定到每个学生‘其次要注意调控,按照最近发展区原理,循序渐进,通过设置分级学习目标,让师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要有作为,开展有效地讨论。
(二)有效教学课堂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上。学生所学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信息等,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采取以下策略:
1、引趣激趣策略: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有趣味感、新鲜感,能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如利用刁尼秀斯之耳的故事作为背景介绍椭圆的光学性质,学生都抱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求知欲一旦被调动了就不愁教学的效率了。同时,在课堂中注意引用部分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如讲授“充要条件“时,为了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数学的思维”,增加对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和信心,设计如下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问题:请试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①水滴石穿;②骄兵必败;③名师出高徒。
2、设置坡度策略: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达到掌握知识、激活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设计如下问题链:已知椭圆C:x2/4+y2/2=1,直线l=ax+b,①请你具体给出一组a,b的值,使直线与椭圆相交;②直线与椭圆C相交时,a,b应满足什么关系;③若a十b=1,试判定直线与椭圆C的位置关系。
问题①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可以从“形”的角度直觉探索“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去寻找一组符合题意的a,b值,而且还能从“数“的角度引发思考,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从而在解决②小题时,水到渠成,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动的状况。
3、巧设悬念策略: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况,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诱发学生思维,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数学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有效教学最终是通过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来表现的。为此教师要做到:一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二是以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或任务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自主定向;三是让学生有意义地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体验和探索,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董林伟.事先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J].中学数学月刊,2007.6.
[2] 肖成全.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 殷伟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2007.9.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有效 管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有效教学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且要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改变低效的高中数学课堂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也是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和归宿。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范畴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完成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标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具有以下标准:一是学生具有自主性,教师具有激励性。有效教学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通过赋权、期望等手段和民主的机制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主导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能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创造,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二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效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发展其新的知识与技能,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三是能够在教学中反思。有效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在经验中汲取精华,不断充实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有效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一)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程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是权威,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怎么说,学生就得怎么做。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课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正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首先都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要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组合,在小组内部责任要确定到每个学生‘其次要注意调控,按照最近发展区原理,循序渐进,通过设置分级学习目标,让师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要有作为,开展有效地讨论。
(二)有效教学课堂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上。学生所学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信息等,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采取以下策略:
1、引趣激趣策略: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有趣味感、新鲜感,能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如利用刁尼秀斯之耳的故事作为背景介绍椭圆的光学性质,学生都抱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求知欲一旦被调动了就不愁教学的效率了。同时,在课堂中注意引用部分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如讲授“充要条件“时,为了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数学的思维”,增加对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和信心,设计如下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问题:请试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①水滴石穿;②骄兵必败;③名师出高徒。
2、设置坡度策略: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达到掌握知识、激活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设计如下问题链:已知椭圆C:x2/4+y2/2=1,直线l=ax+b,①请你具体给出一组a,b的值,使直线与椭圆相交;②直线与椭圆C相交时,a,b应满足什么关系;③若a十b=1,试判定直线与椭圆C的位置关系。
问题①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可以从“形”的角度直觉探索“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去寻找一组符合题意的a,b值,而且还能从“数“的角度引发思考,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从而在解决②小题时,水到渠成,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动的状况。
3、巧设悬念策略: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况,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诱发学生思维,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数学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有效教学最终是通过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来表现的。为此教师要做到:一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二是以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或任务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自主定向;三是让学生有意义地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体验和探索,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董林伟.事先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J].中学数学月刊,2007.6.
[2] 肖成全.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 殷伟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