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带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只有将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才能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形态新方式,保持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
近年来,海曙区围绕基层党建工作“资源深度统筹、管理深度创新、决策深度契合”目标,打造以“锋领e家”党建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多种信息化手段并用的党建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推动党员智慧管理、学习全网覆盖、作用实时发挥、责任精准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
运用集成管理系统 实现党员管理“全过程”
2013年创设“锋领e家”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区党员纳入系统管理,构建“锋领指数考评”和“锋领e家”双轨并行的绩效管理模式。
制定管理标准。出台《海曙区党员“锋领指数”考评管理办法》,将“锋领指数”细化为四大类34项指标赋予相应分值,按照机关事业、两新、社区、农村等6类群体设定基准分值,实行分类量化管理。以党内各项制度为依据,细化组织生活、党费缴纳、党员发展等党务工作的阶段任务,精确时间节点,严格审批流程。
应用集成技术。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整合集成到统一的管理系统内,简化数据采集,为每位党员定制专属二维码,通过手机APP签到、党务事项推送、党费在线缴纳等功能,实现党员活动全程留痕,党务事项在线提醒,确保党员义务便捷履行,党员行为轨迹全程记录。
落实工作保障。每年通过财政补助和党费拨款的形式,投入党员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招录配备各级党务工作者,设立四级系统管理员3000余名,强化业务轮训,全面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党员的人财物保障。
运用资源共享网络 引导党员学习“全方位”
充分运用微信和网络等信息资源,通过多种信息平台整合党员教育培训资源,确保党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参加各类学习活动。
理论学习一端推送。以“锋领汇”微信平台为主阵地,重点推送党建理论知识、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作进展以及基层党组织党员先进典型等内容,打造传达基层党建最新精神、展示基层党建特色成果、分享党务心得经验的新媒介。
组织生活一键到位。创建28家区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囊括红色洗礼、党性拓展、区情展示等多个主题,全部推行“必选科目+附加课程”的菜单模式。同步开发“海曙新红图”网上平台,实现基地信息线上展示、支部预约线上对接、组织生活线上记录,有效确保基层支部主题党日过得便捷、过出成效、过成常态。
远教电教一网覆盖。依托区—镇乡(街道)—村社(商圈)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远教站点,配备电教网络,组建“红色拍客联盟”,拍摄播放身边的感动和正能量故事,强化正面引导,柔性传播党的声音、党的工作。
运用信息交互终端 推进党员服务“全天候”
开发“甬·志愿”手机管理平台,实现资源众筹、服务对接、公益组团、交流沟通等功能,搭建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供需“桥梁”,打造“指尖上的志愿服务”。
服務供给众筹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优势,在手机APP开设公益集市、公益众筹等栏目,面向社会公众筹集资源,通过向社会筹爱心、向企业筹物资,200多万元资金和4500多件公益物品在线上集聚,为服务供给提供持续保障。
服务需求快速对接。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线下收集服务需求,线上开辟对接专栏,运用服务项目派转、需求自动匹配等功能,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管理“一站式”、对接“一点通”。例如,平台开通立微心愿功能,形成“征集—发布—对接”流水线模式,面向全区党员志愿者更新推送基层微心愿,大大畅通了群众微小需求的认领渠道。平台自上线以来,成功对接3200多个微心愿。
服务考评精准规范。坚持以透明运作、绩效评价为手段,对所有项目的立项、核实、对接、监督和评估进行一站式信息化管理。设置爱心企业排行榜和党员奉献社会积分排行榜,激发公益企业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区3万多名党员志愿者、1100多支党员领衔的志愿团队常年活跃在服务最前线。
运用数据分析技术 促进党建责任“全覆盖”
通过各类信息平台的数据管理,加大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基层党建传统优势相结合,推出信息化责任落实督查整转机制,实现软弱落后党组织和警示党员跟踪清零。
实施基础党务“三色预警”。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把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党费、规范组织关系管理、开好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等情况纳入实时监测范围。根据不同情况,定期向支部书记和分管领导推送绿、黄、红三色警示灯,促进整改落实。
开展支部建设指挥监测。以各领域基层党建标准为指标,根据基础规范的线上亮灯情况,组建以镇乡(街道)部门分管领导为核心,优秀党务工作者为主导,党建智囊团队为补充的骨干团队,构建“监测—预警—整顿—提升”工作机制,加强对软弱落后党组织和警示党员等的个体指导帮扶。
强化党建工作履责问责。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评,围绕基础党务、书记领办项目等重点工作,创设指标、分解责任,确保各单位的基层党建履责情况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谢 霞
近年来,海曙区围绕基层党建工作“资源深度统筹、管理深度创新、决策深度契合”目标,打造以“锋领e家”党建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多种信息化手段并用的党建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推动党员智慧管理、学习全网覆盖、作用实时发挥、责任精准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
运用集成管理系统 实现党员管理“全过程”
2013年创设“锋领e家”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区党员纳入系统管理,构建“锋领指数考评”和“锋领e家”双轨并行的绩效管理模式。
制定管理标准。出台《海曙区党员“锋领指数”考评管理办法》,将“锋领指数”细化为四大类34项指标赋予相应分值,按照机关事业、两新、社区、农村等6类群体设定基准分值,实行分类量化管理。以党内各项制度为依据,细化组织生活、党费缴纳、党员发展等党务工作的阶段任务,精确时间节点,严格审批流程。
应用集成技术。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整合集成到统一的管理系统内,简化数据采集,为每位党员定制专属二维码,通过手机APP签到、党务事项推送、党费在线缴纳等功能,实现党员活动全程留痕,党务事项在线提醒,确保党员义务便捷履行,党员行为轨迹全程记录。
落实工作保障。每年通过财政补助和党费拨款的形式,投入党员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招录配备各级党务工作者,设立四级系统管理员3000余名,强化业务轮训,全面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党员的人财物保障。
运用资源共享网络 引导党员学习“全方位”
充分运用微信和网络等信息资源,通过多种信息平台整合党员教育培训资源,确保党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参加各类学习活动。
理论学习一端推送。以“锋领汇”微信平台为主阵地,重点推送党建理论知识、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作进展以及基层党组织党员先进典型等内容,打造传达基层党建最新精神、展示基层党建特色成果、分享党务心得经验的新媒介。
组织生活一键到位。创建28家区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囊括红色洗礼、党性拓展、区情展示等多个主题,全部推行“必选科目+附加课程”的菜单模式。同步开发“海曙新红图”网上平台,实现基地信息线上展示、支部预约线上对接、组织生活线上记录,有效确保基层支部主题党日过得便捷、过出成效、过成常态。
远教电教一网覆盖。依托区—镇乡(街道)—村社(商圈)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远教站点,配备电教网络,组建“红色拍客联盟”,拍摄播放身边的感动和正能量故事,强化正面引导,柔性传播党的声音、党的工作。
运用信息交互终端 推进党员服务“全天候”
开发“甬·志愿”手机管理平台,实现资源众筹、服务对接、公益组团、交流沟通等功能,搭建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供需“桥梁”,打造“指尖上的志愿服务”。
服務供给众筹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优势,在手机APP开设公益集市、公益众筹等栏目,面向社会公众筹集资源,通过向社会筹爱心、向企业筹物资,200多万元资金和4500多件公益物品在线上集聚,为服务供给提供持续保障。
服务需求快速对接。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线下收集服务需求,线上开辟对接专栏,运用服务项目派转、需求自动匹配等功能,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管理“一站式”、对接“一点通”。例如,平台开通立微心愿功能,形成“征集—发布—对接”流水线模式,面向全区党员志愿者更新推送基层微心愿,大大畅通了群众微小需求的认领渠道。平台自上线以来,成功对接3200多个微心愿。
服务考评精准规范。坚持以透明运作、绩效评价为手段,对所有项目的立项、核实、对接、监督和评估进行一站式信息化管理。设置爱心企业排行榜和党员奉献社会积分排行榜,激发公益企业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区3万多名党员志愿者、1100多支党员领衔的志愿团队常年活跃在服务最前线。
运用数据分析技术 促进党建责任“全覆盖”
通过各类信息平台的数据管理,加大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基层党建传统优势相结合,推出信息化责任落实督查整转机制,实现软弱落后党组织和警示党员跟踪清零。
实施基础党务“三色预警”。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把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党费、规范组织关系管理、开好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等情况纳入实时监测范围。根据不同情况,定期向支部书记和分管领导推送绿、黄、红三色警示灯,促进整改落实。
开展支部建设指挥监测。以各领域基层党建标准为指标,根据基础规范的线上亮灯情况,组建以镇乡(街道)部门分管领导为核心,优秀党务工作者为主导,党建智囊团队为补充的骨干团队,构建“监测—预警—整顿—提升”工作机制,加强对软弱落后党组织和警示党员等的个体指导帮扶。
强化党建工作履责问责。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评,围绕基础党务、书记领办项目等重点工作,创设指标、分解责任,确保各单位的基层党建履责情况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谢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