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感动世界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新浪网转载了一家报纸的文章,汶川地震中那个把死去的妻子背回家的男子结婚了。一时间,曾经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的网民们愤怒、忧伤、担心、祝福……构成了一幅当今中国人世相百态的婚恋观,让人深思,让人遐想,让人更加担忧的是那些继续在演绎婚姻家庭的更多的人们。
  
  


  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上的泥水工吴家芳如今是一位名人,一位感动了世界的四川男人。汶川大地震后,国外有媒体刊登了一张照片,一名男子把在地震中遇难的妻子绑在背上,用摩托车载回家。这张照片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震撼了世界。
  这张照片中的男子就是吴家芳,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和家园的幸存者。2008年11月,他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他可能比预想的要提早一年也就是2009年就能重建自己的家园。
  带来这一切改变的还是这张照片。
  
  16封求爱信
  
  地震给很多人造成的创伤在短期之内都无法抚平,吴家芳说, “走到哪里都是妻子的身影,脑子里时刻都是她的样子,我感觉她没有离开我。”
  自从妻子去世之后,短期之内吴家芳并没有考虑重新组建家庭。尽管妻子的娘家人非常理解他,甚至也劝他要重新找个人结合。破碎的家园、毁灭的家庭,在未来还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需要有一个女人来与他分担这个“家”的苦乐。
  但随着媒体的大量报道,吴家芳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包括很多女性,到2008年11月,有来自安徽、四川和广东等多个省市的16个人拿起笔向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吴家芳写信“求爱”。这些人中有公司文员、医院护士,甚至移民香港的内地人。吴家芳对于这些求爱信并未动心,毕竟离地震过后才不到半年的时间,他还没有完全从妻子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一个来自深圳的女子的执著认真重新开启了吴家芳尘封的心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
  
  10月16日,吴家芳接到了一个来自深圳的陌生女子的电话。这个女子自我介绍名叫刘如蓉,成都人,45岁,在深圳的一家公司打工。
  刘如蓉也是在报纸和深圳电视上看到了吴家芳的故事,然后被深深打动。于是刘如蓉打电话到深圳电视台,然而,电视台以这是“吴家芳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电话。刘如蓉没有放弃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吴家芳的电话。拿到号码后,刘如蓉立即拨通了吴家芳的电话,坦诚的交流让两人一见如故。
  “虽然此前很多人写信过来,有的也打过电话,但觉得她是真的非常地关心我。”吴家芳说。
  此后的一两个星期,两个人基本是天天通电话。11月8日,刘玉蓉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第二天回绵竹看看吴家芳。因为此前的印象还主要是通过报纸上的介绍和电话里的沟通,至于生活中吴家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刘如蓉心里也没底。
  11月9日,吴家芳先骑摩托再转公交早早地到了成都双流机场,飞机抵达后,刘如蓉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吴家芳。
  不过当双方的手第一次握在一起时,刘如蓉却感觉到了一阵阵心痛。由于长年的泥工工作,吴家芳的手脱了几层皮。刘如蓉说,“我当时眼泪就流出来了,以前只听说过他对爱人的真心,这次却感受到了他的辛苦。”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重新开始了一段美丽的故事。
  
  骑着摩托迎来新娘
  
  当刘如蓉坐着摩托车,第一次跨进吴家芳那个被震垮后破碎的家时,她再次被这个“家”的温暖所打动。
  这一天,吴家芳去世妻子的娘家人正好都在吴家,事先她们并不知道“三哥”(石华琼在家排第三)要带一个女人回家。
  家里所有人都对一个陌生女人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敌意,而是非常热情。刘如蓉说,“她们对我非常的好,把我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
  虽然石华琼去世才半年,但是她娘家的妹妹还是非常关心三哥一家的未来,他们并不介意三哥重新找个伴侣,同时他们还邀请刘如蓉多住几天。石家的宽容与理解让刘如蓉感觉到了安心与温暖。
  刘如蓉坦承,虽然见到了吴家芳,但是此时,双方都还没有进一步的打算。
  然而,经过一个星期的短暂接触,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感觉彼此已经有了依赖。当刘如蓉10天假期结束就要回到深圳时,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结婚。
  18日,刘如蓉和吴家芳在当地民政局登记结婚。没有喜宴,没有婚礼,地震后的结合来得有些简朴但又如此的实在。
  “我看中的是吴家芳这个人,他对以前的妻子能那样的好,相信对我也会一样。”刘如蓉说,虽然自己也觉得婚结得有些“太快”,但是她相信缘分,不会后悔。
  “我现在是一所无有,她还愿意嫁给我,我能随时感觉她关心我,所以我也会永远对她好。”吴家芳说,虽然此前自己从未想过重新结婚的事,但刘如蓉的实在与关心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
  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刘如蓉匆忙地回到了深圳,这次她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就是挣钱,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能把“家”重新建起来。
  之后,吴家芳又天天在工地上忙碌着,原本他打算在后年的时候,看能不能把家重新建好,因为建房需要10来万元,国家补贴1.6万元之后,靠他一个人的努力,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筹得建房的钱。
  现在,他把这个目标提前到明年了,因为现在有了两个人一起努力,重要的是,他想给妻子一个完整的家。
  
  忆亡妻:贫贱不弃 生死不离
  
  “在我最穷的时候,她没有嫌弃我,我就应当用一生来回报她,就要永远对她好。”回忆起遇难的妻子,吴家芳眼里噙着泪水。
  吴家芳的选择很正确。23年来,对于贫穷与困苦,石华琼从未抱怨过。在地震前的一个星期,两人坐在一桌吃饭,石华琼突然对着吴家芳说:“来世还要嫁给你。”
  说这话时,并没有特别的场景,这是23年数千个日子中太普通的一天。吴家芳事后想来,这句没有来由的话中,难道隐含命运的安排?
  5月12日中午,他们仍在一起吃过中饭,石华琼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后又打扮得漂漂亮亮,临出门前又回去拿了一个红色的发夹别在头上。
  吴家芳发动摩托车在院子里等着,干完活后的石华琼跳到摩托车的后座,双手紧紧地搂着老公的腰,她要去汉旺镇上为手机充费,吴家芳则要去水泥厂干活。
  下午2时28分,一场8级大地震撼天动地,充完值后在茶楼看人打牌的石华琼未能幸免于难。
  5月14日,吴家芳从家里找来了一套红色的衣服,这也是妻子平时最喜欢的衣服,他要把妻子背回家。
  他轻轻地擦掉妻子脸上的灰尘,帮她穿上这套红色的衣服。然后,武警战士一起帮他把石华琼从10多米高的废墟上抬下来。
  吴家芳把妻子的手环绕着绑在自己的腰上,脸紧贴着自己的背,这个姿势一如从前。他发动摩托车,背着妻子回家。
  地震后的四川,到处是废墟。吴家芳回到破碎的家里,甚至都找不到用来安置妻子的棺木。于是他用家里的存料,亲自动手为妻子做了副棺材。然后,他又把妻子安葬在家门口的地里。
  “把她安放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天天看到她了,感觉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100天里,吴家芳没有出过门,天天陪着妻子。
  
  对话吴家芳新婚妻子刘如蓉
  
  记者:怎么想到要去联系他?
  刘如蓉:我本来就是成都人,看到他的真实故事后,觉得吴家芳这个人不错,有责任心有责任感。我当初就想,如果要结婚就要找像吴家芳这样的男人。看完关于他的报道后,我对他也有些好奇,觉得应该从朋友的角度去关心一下他,于是想方设法联系上他,但是没想到后来真的会和他结婚。
  记者:看中他的是什么?
  刘如蓉:我就看中他这个人,看了媒体的报道后,就觉得他对家庭很负责,即使他一无所有,我都无所谓。
  IP:121.10.0.*(广东东莞)
  国人就是喜欢什么痴情一生,终身不娶,死去活来。迂腐无知,一群脑残网虫。都是受电影电视的影响太深。
  IP:60.14.191.*(黑龙江)
  是个爷们,放下过去,好好新生活,我祝福你。
  IP:202.101.11.*(上海)
  生活原本如此,那么浪漫只有小说里面了。普通人大家都一样。
  IP:221.217.11.*(北京)
  那些冷眼讽刺的人有没有换位思考,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无论对前妻的爱有多深,但总是阴阳两隔,你要让生者更好地活着吧!
  IP:61.139.95.*(四川)
  如果他真的傻的话,我希望这样的傻人在我们的社会中能多点、再多点;如果要再这些人的前面加一个数字,我希望是一万!一万万!!一万万万!!!真心地祝福他及他的家人,一生平安!祝地震灾区的人民一生平安!!
  IP:61.191.22.*(安徽合肥)
  小心眼的人看什么事情都不满意,你活着真累。
  IP:221.201.231.*(辽宁大连)
  还有哦,人家刚死了妻子,就那么多女人争先勾搭他,再怎样一个好男人能抵抗得了吗?
  IP:221.220.157.*(北京)
  真诚祝福,也希望他们不要忘了因地震灾难而远去的亡妻,坚强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对亡妻最好的回报,相信深爱他的亡妻在天堂也会感到欣慰、祝福他们的。
  IP:222.198.52.*(重庆)
  看到这个新闻,就知道有人会骂。难道一定要别人像古代守着贞节牌坊的女人那样,为你们的道德追求牺牲自己?
  IP:125.107.68.*(浙江绍兴)
  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祝福!
  IP:222.70.156.*(上海)
  你懂什么?人没有必要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中。强烈支持结婚,忘掉那段痛苦的过去吧,希望他幸福。你说这话表明你没有爱。
  IP:222.143.24.*(河南郑州)
  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就是有责任心,我觉得吴是条汉子,也支持他得到真爱!
  IP:58.17.118.*(江西赣州)
  可以理解,活着的人没有必要为死去的人受活罪,一个人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的苦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很多人说他虚伪,难道为了死去的妻子 一辈子单身就是高尚吗?
  广东手机用户
  人生是现实的,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生活,我们不能怀疑地震那一刻的真情,那决不是做秀。再婚与时间无关,我们应该给予祝福,还有鲜花,献给他地震发生那一刻所给予她妻子的尊严。
  IP:121.43.54.*(河北):
  不要用封建道德去约束男人,就像不要用封建道德去约束女人一样,宽容一些,他又没有伤害谁。
  IP:116.21.233.*(广东广州)
  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男人,大家不要把人家想成神。祝福他吧,希望每一个从大灾中幸存下来的同胞都幸福。
  
  (孙良编)
  
  你也可以感动世界 沙耕
  
  读罢这些消息,心里沉甸甸的。不是说担心吴家芳和刘如蓉未来的婚姻生活怎么样,而是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来看待他们这种特殊的婚姻关系。
  细细想来吴家芳这个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农民,由于他做了一件本来就是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是媒体发现了他,可能他今天的生活,今天的婚姻不会被社会所关注,甚至不会被一些人唾骂。他究竟做错了什么?就像一个网友说的:他伤害了谁吗?
  当下社会里,我们的国人真的有一个怪毛病,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不知是这么多年来受到的伤害太多,还是市场经济给我们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人们仿佛认为只有自己的品性永远最高尚:大人物担忧小人物素质不高,小人物怀疑大人物不纯粹;领导喝斥员工,员工埋怨领导;穷人指责富人,富人轻视穷人;最后连许多家庭成员彼此也在产生龃龉。这次汶川地震,真的震毁了我们长久以来的这种道德优越感,因为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些平日在我们眼里平凡的人,并不纯粹的人,并不高尚的人,甚至庸俗的人,在地震中做出的使人荡气回肠的事迹,突然间让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我们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因为多少年来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高尚的行为和精神就是诞生在高尚的人群里,往往与平凡人无关。看看社会给我们树立的正面人物,几乎没有一个暴露出人性的弱点和自身的错误。不是这些人没有弱点,而是我们的社会不愿意把这些东西披露给人们,到后来我们没法再去相信英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于是,我们心目中就失去了正面的偶像,只留下那些畸形的、残缺的、短时间让我们崇拜的英雄人物,大约过一段时间就换下一批,以社会的变迁而定。
  对于吴家芳这样的普通农民,我们怎么也没法把他与那一张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照片联系起来。你说这个男人感动了世界,有人说那是被娘家人逼去做的;你说他对前妻是有感情的,有人又说以前两人经常在家吵架,感情不好;你说他在前妻坟前守了100天,有人又说怎么会半年以后又去娶一个女人回来;你说人家二人现在感情还好,准备好好生活下去,又有人风言风语大有不看到笑话誓不休的味道……
  也不知现在的人真的是被欺骗太多,还是自身心态有问题,为什么老是看不惯许多东西(虽然有很多东西确实让我们看不惯)。按照有些人的心态,曾经吸毒酗酒的奥巴马怎么也不可能与美国的总统联系起来,可以说他连当村长的资格都没有,如果能,美国人民真是彻头彻尾的一群糊涂虫。
  按照事实的真相,我们确实很难考证吴家芳背回亡妻的真实背景。就按最坏的说法,他是娘家人逼去背回来的,他在家是一个软蛋,那又怎么了?能把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认真负责得背回来,只有像吴家芳这样的普通人才能做到,换成大城市的“达官贵人”,不是说把死人不能运走,而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亲自把死去的亲人背回去。这才是感动世界的真正意义。
  我相信吴家芳这样的中国农民的婚姻,也许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恩爱,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但是,如果丈夫可以这样毫无顾忌地给一个女人留下她的尊严,就是这样一个行为,就足以弥补生活中的很多缺点与错误。
  吴家芳半年后结婚应该也是正常的,没有值得指责的地方。有资料显示,汶川地震后,震区的离婚率同期比较增加了30 %,自杀率一直上升,出现了灾后自杀小高峰,生活的突然失衡,给灾区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有专家指出,震后的灾区,人们的心理重建比物质的重建更困难。
  吴家芳是一个普通农民,也是一个正当壮年的中年男子,如果为了表现他对亡妻的感情,他应该什么时候结婚更合适?这样的要求本身就没有意义。我们暂且不去分析一个普通农民的心理环境,就看眼前灾区人的精神需求,也不是我们可以用传统道德来衡量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包容、鼓励,更多的是树立生活的信心。当我们身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环境里时,我们又怎么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怎么可以用那些早该摒弃的所谓道德来对他们加以评判?
  吴家芳与刘如蓉结婚后,我们也不能保证他们俩就真能是我们想象中的恩爱夫妻,也许就像普通人一样相爱、生活,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但是,不管未来怎样,这么一个轰动的事件,至少是他们爱情生活中的大事,让一个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中留下美好的记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祝福。他们也有权利制造浪漫,他们也有权利追求那些“高尚人”的爱情故事,难道我们内心深处就没有一点看到一个普通农民演绎了许多人无法演绎的爱情故事,而去贬低他们的酸溜溜的心态吗?
  一时的感动也难得,一世的感动更可贵。我们要相信,原来人性的闪光与人的权力和身份无关,与人的地位和财富无关。我们没有理由再去埋怨,再去自傲,再去冷嘲热讽,人性的光芒是生命的本身,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开发,愿意去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生活中的英雄,都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感人的故事。
其他文献
张国立:生于台北,毕业于辅仁大学。现任台湾《时报周刊》社长兼总编辑。著有《亚当和那根他妈的肋骨》、《我真的热爱女人》等。      无论多么的热恋,多么亲密的关系,两个人都融成一体了,却依然有话讲不出来。     一个女孩每天写日记,她写的方式很特别,只记载和男朋友的爱情,有的很长,长达十多页,有的很简单,只有两三行。我发现前面的部分都很长,到了后面则愈短——“我等了他一天电话,他都没打来。”或者
期刊
什么都可以被量化,唯独爱,无法平摊。    分钱还是分感情?    我和许岳的AA制婚姻,在我们第一次约会时就商定好了。  那是2006年4月,在大学城的四季风咖啡馆里,从共同的偶像波伏娃和萨特,到对于现代婚姻家庭不稳定因素的讨论,我们很多观点都不谋而合。分开的时候,账单我们各自付了38.5元。侍应生眼神有点诧异,我和许岳相视一笑。  我和许岳最大的共同点是:都希望自己能在婚姻里享受与对方相同的公
期刊
凌晓棠:资深员工。著名业余专栏作家,某家庭主要成员之一。      如果每个人多余的感情都不放在身边认识的人身上,哪会有小三。    看过《暗算》,狂迷柳云龙。领导不解,批,离谱,你30大几了作迷恋状,幼稚得不合时宜。就是因为我30大几,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才懂得迷恋不相干人的好处。迷恋,是内心活动,能天天保持“转千湾转千滩……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仍愿翻百千浪”。我幼稚的年月只会喜欢身边的人, 那是
期刊
请控制情绪,珍惜自己,理智而清醒地做出让自己和孩子幸福的选择,努力做一个优雅而自信的女人。    我和老公恋爱三年,结婚两年。虽说平时常有小吵小闹,但在所有朋友眼里也是恩爱的小两口。  前年,我怀孕了,正当我们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时,老公被单位派到上海工作,而且一去就是三年。依依不舍中,我送老公奔赴了新的工作岗位。  孩子出生时,他从上海回来看我。虽然他守在医院照顾我,我却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心并不在我
期刊
幼年时在家中享受到无条件之爱,才能一生自信开朗。    我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布兰纳德镇附近。每年冬天,当地的居民及观光客会把车开上已结冻的湖面钓鱼。这些人甚至在厚厚的冰层上聚成“鱼棚社区”。   我十五、十六岁的两个儿子一直吵着要我带他们去冰钓。我告诉他们我实在是外行。  像这种冰钓嗜好,或是其它家庭传统,都是一代传一代的。除非是童年经验,否则长大后很难成为嗜好。童年的重要性,在于奠定了我们的生命
期刊
经过几番较量,她就可以长“记性”了。    曼曼如今3岁。两个月前,她很爱发脾气,不如她的愿就哭。   比如,她喜欢看《天线宝宝》,看的时候很靠近电视。我们心疼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就劝她坐到沙发上,妈妈通常会讲看电视的危害,她哪里听得进。我就采取了进一步行动:挡住电视,指令就五个字:回到沙发上!她一看,哭了起来。其实,哭只是她的第一步,如果我让开的话,她立刻就收住哭声,不再为我浪费半颗眼泪。这个办
期刊
不要故意摔盘子,盘子都是些小气鬼!    不仅不应摔盘子,所有摔了之后会变成一小片一小片,四处滚动,不好收拾的东西都不应该摔。比如围棋子啦(跟围棋爱好者共同生活者要注意)、装满纽扣的罐子啦(跟裁缝共同生活者要注意),之类之类的。  因为这些东西,虽然摔起来的时候,可以听到砰的一声响,可以看到玻璃或者陶瓷渣子四处溅开,可以看到棋子蹦蹦跳跳在地板上弹好多下。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很具有震撼力,并
期刊
孩子能够意识到对别人的宽容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远远超过任何学科考试的满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儿子在北京的一所小学读六年级,新近写了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我进步了》,老师的评语是“文不对题”。儿子平常的作文基本是优,这次怎么了?老师的批语使我想了解儿子的作文是否真的离题万里?  读过之后,我感到很震惊。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一时竟然不知道怎样给出结论。如果老师是在百忙中得出这样的评语,作为
期刊
别让错误成为心结。    一个多月前,女儿有一次考试,考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改自己的考卷。于是,她和另外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就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偷偷摸摸把错的改正过来。谁料到后来老师说,这次考卷事先她都全部复印了,只要发现有改正的,一律判零分。  女儿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欲哭无泪,原本90多分就在一念之间变成了0分,问题是老师还说了一句话更叫女儿痛彻心扉,老师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改考卷的都是成
期刊
儿子一直惦记着歌德巴赫猜想。他爸爸敷衍了事、不懂装懂地告诉他,歌德巴赫猜想就是证明1+1=2。儿子再问,他像大部分父母在这种时候的做法一样,打击他:“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把基础打好,不要去考虑这些你没有办法理解的东西。”  我不喜欢他这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对孩子学习上的自发精神的最大打击。父母们一面拼命打击孩子的学习精神,一面抱怨孩子不爱学习。  我说,我也不懂歌德巴赫猜想,不过,我知道它至少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