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teau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灵活就业形式在我国就业形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再就业并扩大就业途径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的大规模增长,也给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关键词:灵活就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一、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理论分析
  (一)灵活就业相关概念界定
  1.灵活就业的概念
  灵活就业,简单来说就是指在除却正规形式就业之外的其他的就业形式,具体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方式的总称。
  2.灵活就业的人员构成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灵活就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将灵活就业人员的构成分为以下几类:(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人员,和个体经营户;主要采用小规模私营企业的工人,或者从事季节工、临时工等劳务活动的劳动者;(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从农村转入城镇就业的劳动力,这部分人主要指从事装修、建筑、安装劳动,或保洁、保安、家政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性职业的劳动者;(3)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的新的就业群体,主要包括知识阶层和大学毕业生,这部分人一般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或特殊技能,比如金融保险、律师等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
  3.灵活就业的基本特点
  按照上述定义,灵活就业具有以下特点:(1)主要分布在传统的非正规的经济部门;(2)就业包容性强;(3)劳动关系不稳定;(4)收入不稳定;(5)工作时间不固定。
  (二)我国养老保险相关原理
  1.养老保险的概念。所谓养老保险,也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国家、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了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能够依法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之后,或因为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不得不退出劳动岗位之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
  2.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1)保障原则。保障原则是指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来保障退休者的基本生活,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国家的保障使劳动者在职时能安心工作,免除其对老年生活的担忧。(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以此来体现社会公平。(3)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指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时一定要符合最低成本的要求。
  (三)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的意义
  1.有助于扩大就业,解除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的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体系,就劳动者现在来说可以消除灵他们的顾虑,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对于年老后的劳动者来说,也能解除他们养老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2.实现社会养老、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完善与发展,迫切需要把灵活就业这一群体纳入覆盖范围,倘若无法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养老保险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原则,就是要切实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使劳动者在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会因为没有工作能力而急剧下降。所以如果我们不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那么这部分人群就只能一直游离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由此带来的市场风险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会使我们的社会失去公平,并且还将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小、参保率低
  总体来看,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但在参保人数增长的同时,由于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使大量存在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相对来说还是很低。
  (二)参保缴费基数与缴费率较高,缴费年限设置不合理
  灵活就业群体中大部分人收入不高,在社会中属于较低收入群体。根据各政府出台的政策,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的缴费比率占18%左右,国发38号文件则将缴费比例统一为20%,其中只有8%能计入个人账户。这个参保的缴费基数是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所承受不了的。
  (三)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转保接续难,断缴弃缴现象严重
  灵活就业群体具有较差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流动性,往往是跨地区流动。但我国目前在制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政策时并不统一,这导致灵活就业者在更换工作地点时,转移自己的社会保险就遇到很多困难。
  (四)政策宣传不力及就业者的观念误区
  多数灵活就业人员对养老保险的知识政策不够了解,也缺乏途径了解。由于劳动保障机构对这部分群体的参保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灵活就业者不了解我国关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规定,有些人甚至都仅仅只是听说过养老保险这一名词,他们不能很准确的了解政策,使得他们意识不到参加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五)缺乏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专门法律规定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中,灵活就业很少有专门的规定。虽然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当前主要面对灵活就业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的具体法律规定涉及面太窄,成文法太少,已有的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
  三、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
  逐步解决灵活就业人员日益突出的养老风险问题,并将这一群体尽快纳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是深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放宽参保条件,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
  我国应该适当将参保条件放宽,扩大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范围,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范围。这样既可以把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又能使目前的养老保险资金得以积累和实现很好的周转,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新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缴费基数和费率,调整缴费年限与待遇
  设定具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率时,要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情况,要在他们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将待遇水平与缴费时间相挂钩。
  (三)解决养老金转移接续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时,社会保障部门可以考虑将其全部缴费转出。具体来说,可以制定符合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实行落地登记制度,允许灵活就业人员离开本市时,能够将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账户基金全部转移,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养老金的转移接续问题。
  (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转变灵活就业人员的观念
  普及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具体来说,政府可以组织人员进社区、工厂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较为密集的地方进行养老保险宣传,让灵活就业人员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原理、目的、参保方法以及以后能享受的待遇。通过宣传让灵活就业人员逐步改变自身的观念,树立良好的参保意识,从而推进灵活就业群体的参保率的提高。
  (五)加快灵活就业群体参保的立法进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加快立法步伐,加强法制建设,改变我国现有“条例”无“法律”的现状,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能够有法可依,也使得政策比较确定,不会朝令夕改。(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美遐,韩思文.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2] 王娟.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0.2
其他文献
1前言rn缺铁性贫血(IDA)是有各种因素造成体内铁的缺乏,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红细胞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一类小细胞、低色素性性贫血[1].缺铁性贫
期刊
语文课堂为何要模块化教学。如果把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当做一个系统。那么完成每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模块化教学就是把这一系统的工程划分成
就业乃民生之本,直接关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民工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就业质量的提高对实现我国全面小康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在河北省小微企业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交流日趋紧密,对于英语学习的现状而言,读写能力是重要的评判标准.高中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不但是知识的一次升华,也是对小学和初中英语的
为表彰外国专家为海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推动海南省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经有关单位推荐和专家评审,海南省政府批准授予8位
6月17日-6月23日,在第29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松江区发改委联合区经委、区机管局组织开展主题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建设绿色生态美松江”的系列活动.rn6月17日,由松江区
期刊
智能手机在高校中广泛运用,大学生对其有着较大的依懒性,并因此对高校课堂造成了一定干扰,高校思政课堂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但是手机媒体的普及,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
闵行区各街镇围绕“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主题从五月份开始积极开展各类节能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n5月31日,虹桥镇阿拉城举行“美丽虹桥,美丽生态”我们在行动——
期刊
节能宣传周期间,静安区生态环境局、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联合主办的“美丽静安我是行动者”静安区2019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园区音乐广场举行.静安区人大常委会
期刊
情态动词在高考中一直是一个重点考查的项目.情态动词表示特定语气是高考的热点.试题的立意不偏不怪,但是有效信息越来越隐蔽,情景越来越生动、真实.因此,解答情态动词类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