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课程中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包含一定比例的理论知识。课程结构中应含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在更深层次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他的技能水平,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提高他的学识和分析能力。本文以《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为例,探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基础课知识与专业课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之间应有合理的衔接。
【关键词】 理论知识 职业能力 行星轮系 行星排
中图分类号:[G40-013.9]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应以培训职业能力为目标。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维修类工作的职业能力,在课程中体现为:汽车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强调以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际动手拆装、调整、保养汽车的各传动系统总成,对手动与自动变速器进行拆装维修,使学生真正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保养维修技能,以满足社会对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要求。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任务来设计教学任务。本课程以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其日常维护和调整方法,能解决其常见故障为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传动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各总成拆装、日常检测、维护与调整、常见故障排除等不同的任务。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其中结构与原理知识教师讲授,各总成拆装、日常检测、维护与调整、常见故障排除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下是笔者在暑期“卫宇行4s店”实习锻炼过程中的一些调研结果及体会。
教师企业锻炼实习的目的之一,是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实际,把具体工作要求体现在教中学,体现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使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更贴近。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的观摩了解。我们了解到,汽车电子类高职生毕业后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及其岗位要求。
汽车维修分为机械、电气。其技术人才定义为高级技师。包括电器、语言、外语(查看资料)、汽车构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要求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培训其他人员的能力,看汽车电器图,拆装整车,安装维修,检验电器部件,电器执行机构的基本知识。计算机,通讯,诊断能力,设备仪器的使用,驾驶能力,汽车专业英语的熟练应用。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发现、解决、改善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编程(解码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汽车专用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概括为:基础、专业、动手方面的知識及其能力。具有考证取证能力,管理能力。管理沟通,组织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等等。希望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基础知识较好者。
汽车类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在本职业岗位的工作发展将是,技工,高级技工,工程师(或技师)。主要工作有:电器调整,维修诊断等。根据目前观察及统计,要成为一名高级技师,在认真努力工作的前提下,中职生大概需要7年,高职生大约需要3-5年。
实践教学及理论教学应尽量贴近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贴近实际工作要求。培养目标应符合一线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其能力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者,能正确使用汽车拆装维修工具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拆装,能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锁止离合器、制动器、液压控制阀板的结构特点,说明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动路线。指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在各挡位的动力传动路线。
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行星齿轮变速器由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挡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行星齿轮机构的作用是改变传动比和传动方向,即构成不同的挡位。换挡机构的作用是实现挡位的变换。
将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三者之间以不同方式组合,可得到各种传动比,这是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的自动变速器所以能实现自动变速的根本所在,而这种速比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行星齿轮机构转矩关系推导出来的。
本文仅以单排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及三行星排simpson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路线的分析为例,探讨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及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成因。
自动变速器的传动路线,包括:液力变矩器,由不同个行星排组成的行星齿轮变速传动链。课程教学中出现学生不能对齿轮传动的路线进行正确分析分析。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能掌握分析方法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理论知识基础差,此种原因占大多数;不能把已学知识用于实际分析;分析方法应用不熟练,似是而非;表达能力差,说不出来。理论知识基础应包括,单行星排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基本传动方式。行星齿轮传动的几种输出方式,及其控制方式。例如: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制动器的动作原理。执行原件的动作原理。
在这里仅针对第一种学生不能正确分析“齿轮传动的路线”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应强调“”公式的应用,分析。应使用强化记忆方法,对照图形多练习。
由于不能掌握运动特性方程“”的公式应用,就不可能得出“小传大,减速增距”,“大传小,增速减矩”的分析结论。当然就不可能理解自动变速器变速的原理。在实际操作或实训过程中,也不可能根据变速器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在基础课知识与专业课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之间应有合理的衔接。在机械基础课中,齿轮传动知识及其传动比计算的教学内容应与单行星排的实际结构知识联系起来。机械基础课中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通常只介绍一般公式:,而不介绍单行星排的“”公式,也不讲的概念。使得学生无法理解同是行星轮系,而计算方法不同,容易产生错觉。“”公式,是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的自动变速器所以能实现自动变速的根本所在,而这种速比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行星齿轮机构转矩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实只是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析,对象都是行星齿轮机构的分析计算方法。所以,在基础课程中应该初步讲解单行星排的结构及其分析计算方法。在后续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中,讲授运动特性方程“”公式时,结合公式:,内齿圈转速,行星架转速时,进一步说明行星架当量齿数的概念以及的概念。
由行星轮组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按照组成的行星齿轮组数分类,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分为单行星排和多排两种。在汽车自动变速器中通常采用2个或3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应用单行星排的知识来分析三行星排的辛普森自动变速器。进而达到可以分析传动路线的目的。
高职教育课程中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应保证一定比例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内容应能达到实用全面,而不应断裂。课程结构中应含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在更深层次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他的技能水平,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提高他的学识和分析能力。本文仅以《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为例,探讨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基础课知识与专业课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之间应有合理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张升本 机械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1
[2]田晋跃 车辆自动变速器构造原理与设计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
【关键词】 理论知识 职业能力 行星轮系 行星排
中图分类号:[G40-013.9]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应以培训职业能力为目标。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维修类工作的职业能力,在课程中体现为:汽车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强调以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际动手拆装、调整、保养汽车的各传动系统总成,对手动与自动变速器进行拆装维修,使学生真正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保养维修技能,以满足社会对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要求。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任务来设计教学任务。本课程以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其日常维护和调整方法,能解决其常见故障为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传动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各总成拆装、日常检测、维护与调整、常见故障排除等不同的任务。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其中结构与原理知识教师讲授,各总成拆装、日常检测、维护与调整、常见故障排除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下是笔者在暑期“卫宇行4s店”实习锻炼过程中的一些调研结果及体会。
教师企业锻炼实习的目的之一,是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实际,把具体工作要求体现在教中学,体现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使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更贴近。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的观摩了解。我们了解到,汽车电子类高职生毕业后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及其岗位要求。
汽车维修分为机械、电气。其技术人才定义为高级技师。包括电器、语言、外语(查看资料)、汽车构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要求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培训其他人员的能力,看汽车电器图,拆装整车,安装维修,检验电器部件,电器执行机构的基本知识。计算机,通讯,诊断能力,设备仪器的使用,驾驶能力,汽车专业英语的熟练应用。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发现、解决、改善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编程(解码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汽车专用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概括为:基础、专业、动手方面的知識及其能力。具有考证取证能力,管理能力。管理沟通,组织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等等。希望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基础知识较好者。
汽车类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在本职业岗位的工作发展将是,技工,高级技工,工程师(或技师)。主要工作有:电器调整,维修诊断等。根据目前观察及统计,要成为一名高级技师,在认真努力工作的前提下,中职生大概需要7年,高职生大约需要3-5年。
实践教学及理论教学应尽量贴近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贴近实际工作要求。培养目标应符合一线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其能力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者,能正确使用汽车拆装维修工具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拆装,能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锁止离合器、制动器、液压控制阀板的结构特点,说明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动路线。指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在各挡位的动力传动路线。
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行星齿轮变速器由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挡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行星齿轮机构的作用是改变传动比和传动方向,即构成不同的挡位。换挡机构的作用是实现挡位的变换。
将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三者之间以不同方式组合,可得到各种传动比,这是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的自动变速器所以能实现自动变速的根本所在,而这种速比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行星齿轮机构转矩关系推导出来的。
本文仅以单排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及三行星排simpson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路线的分析为例,探讨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及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成因。
自动变速器的传动路线,包括:液力变矩器,由不同个行星排组成的行星齿轮变速传动链。课程教学中出现学生不能对齿轮传动的路线进行正确分析分析。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能掌握分析方法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理论知识基础差,此种原因占大多数;不能把已学知识用于实际分析;分析方法应用不熟练,似是而非;表达能力差,说不出来。理论知识基础应包括,单行星排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基本传动方式。行星齿轮传动的几种输出方式,及其控制方式。例如: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制动器的动作原理。执行原件的动作原理。
在这里仅针对第一种学生不能正确分析“齿轮传动的路线”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应强调“”公式的应用,分析。应使用强化记忆方法,对照图形多练习。
由于不能掌握运动特性方程“”的公式应用,就不可能得出“小传大,减速增距”,“大传小,增速减矩”的分析结论。当然就不可能理解自动变速器变速的原理。在实际操作或实训过程中,也不可能根据变速器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在基础课知识与专业课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之间应有合理的衔接。在机械基础课中,齿轮传动知识及其传动比计算的教学内容应与单行星排的实际结构知识联系起来。机械基础课中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通常只介绍一般公式:,而不介绍单行星排的“”公式,也不讲的概念。使得学生无法理解同是行星轮系,而计算方法不同,容易产生错觉。“”公式,是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的自动变速器所以能实现自动变速的根本所在,而这种速比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行星齿轮机构转矩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实只是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析,对象都是行星齿轮机构的分析计算方法。所以,在基础课程中应该初步讲解单行星排的结构及其分析计算方法。在后续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中,讲授运动特性方程“”公式时,结合公式:,内齿圈转速,行星架转速时,进一步说明行星架当量齿数的概念以及的概念。
由行星轮组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按照组成的行星齿轮组数分类,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分为单行星排和多排两种。在汽车自动变速器中通常采用2个或3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应用单行星排的知识来分析三行星排的辛普森自动变速器。进而达到可以分析传动路线的目的。
高职教育课程中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应保证一定比例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内容应能达到实用全面,而不应断裂。课程结构中应含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在更深层次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他的技能水平,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提高他的学识和分析能力。本文仅以《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课程为例,探讨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基础课知识与专业课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之间应有合理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张升本 机械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1
[2]田晋跃 车辆自动变速器构造原理与设计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