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会计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知识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形势以不可阻挡之势迎面而来。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给会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必然给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有不少岗位因技能要求高而无人胜任,显示出“高级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没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显示出“人才过剩”。高等教育的人才“过剩”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当今人才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所以,作为会计教育的一个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就要准确地进行目标定位,找出在当前会计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环境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世界经济无疑会加快一体化进程。这将给我国的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包括会计职业教育。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已经大大增加了对高新技术人才及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贸易、会计、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级的会计人员即会计精英,是国际化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备所在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国际会计准则、财务预算、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技能。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要求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员还要具备综合能力,如职业判断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会计教育的普遍化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由于急需大量的会计人员,各高校纷纷增设会计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致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近几年供过于求,而且因培养目标不明确,会计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既不专,素质、能力也不适应现实需要。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大部分培养的是专科学历会计人才,也就是普通的技能型人才。它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学历的会计教育目标——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也不同于中专学历的会计教育目标——高素质的劳动者。
本科学生是经过多年积累、严格选拔才被录取的,其基础知识较扎实,其个人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在大学期间,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而且能够设想自己较为现实的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这是人生的关键一步,需要客观的选择。选择前者,其目标即为精英教育,学校要为他们未来继续深造创造一定的条件;选择后者,可以确定为大众教育,学校应将他们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在企业将是从事管理工作的。
然而,科学社会就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的岗位很多,也很复杂,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否侧,对企业既是一种成本浪费,也不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更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于学生、于企业都是不利的。所以,中专(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正好居于两者之间,专科(高职高专)阶段的会计职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即具备传统的算账、记账、报账工作所需的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数据处理等企业日常的会计工作,即达到相关岗位的目标,胜任相关岗位的需要。高技能会计人才就是该阶段的正确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同时具备手工处理技术和微机操作技术,以便将来适应实际业务的需要。学校应加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相关业务与技术的实践操作练习,提高动手能力。
三、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规范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和学生就业普遍困难很多,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方便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导致课程交叉严重,缺乏理沦依据,使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上会计核算内容不断变化,有些院校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水平不高,学校缺乏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也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考试而考试,过多的是应付性学习,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忽视了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而现行的职业会计教育,一般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把传授会计知识放在了教学工作的首位,过分依赖课本,组织学生反复进行模拟工作练习,反复进行珠算演练,向学生灌输了许许多多的原理、制度和准则,认为这样就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由于定位很低,没有适应会计发展趋势,导致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需要灵活进行职业判断的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有待创新
虽然信息传媒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但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很多职业会计学教育还停留在老师上课讲讲,学生下课练练的简单交流模式,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知识很好地贯彻应用到教学当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与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对学生实习指导流于形式,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关键的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基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务动手能力。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要贯彻“实践、实用”的原则。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
高职高专的招生对象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大多数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较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企业的供、产、销等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知之甚少。由此限定了他们对会计教材内容的理解效果,即对会计理论的自学能力较低,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只能侧重于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使之具备实际的操作技术,能够胜任日常的会计工作。高深的会计理论、前瞻性的学术观点等他们日后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关注。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加大对实习设备的投入力度,将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落实。基地建设要选择能够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的项目。实习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地方和行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普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加强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所作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教育应侧重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会计职业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这种职业的意义、要求,能珍惜并献身于该项事业,为之精诚工作。还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持续、不断的培养训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断积累。以期达到能力的形成。
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作为培养实用型中等会计人才的会计职业教育,要特别强调培养提高教育对象的能力和素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宽广,对教育对象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实践证明,职业会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表现在基础理论方面,更主要的还表现在能力素质方面。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施动者和被动者,只有捉高人对会计职业道德教
题的认识,才能使我们所制定的一些内容和措施毫无折扣地得以实施。否则,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徒劳的。现阶段,在会计教学的体系中,会计实务是教师教的重点,也是学生学的重点。在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老师让自学,学生不去学的怪圈。这已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会计人员肩负着提供会计信息、审核和监督会计信息的重大职责。要对企业负责,要对广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负责,职业教育一定要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始,使会计人员在受到单位负责人的不当干预时,能够作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选择。只有使会计人员重视自己的从业资格,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四)强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从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大部分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最低的也是大学本科学历。既通晓会计理论,又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在教学方面,大多数已有较深厚的实际教学经验。职业学校应重新审视自己的会计教育队伍,全面摸清教师教育能力的底数,量才使用,科学安排教师任课,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高等院校的教师兼课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广泛应用现代化传媒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职业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
我国正处存建设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觇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2l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就全国总体而言,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在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格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财会通讯,2003-1.
[2]聂惠芬,袁毅.关于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科技广场,2007-12.
[3]吴戈.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00,3.
[4]王庆春,黄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思路[J].经济师,2008-1.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环境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世界经济无疑会加快一体化进程。这将给我国的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包括会计职业教育。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已经大大增加了对高新技术人才及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贸易、会计、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级的会计人员即会计精英,是国际化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备所在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国际会计准则、财务预算、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技能。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要求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员还要具备综合能力,如职业判断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会计教育的普遍化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由于急需大量的会计人员,各高校纷纷增设会计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致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近几年供过于求,而且因培养目标不明确,会计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既不专,素质、能力也不适应现实需要。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大部分培养的是专科学历会计人才,也就是普通的技能型人才。它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学历的会计教育目标——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也不同于中专学历的会计教育目标——高素质的劳动者。
本科学生是经过多年积累、严格选拔才被录取的,其基础知识较扎实,其个人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在大学期间,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而且能够设想自己较为现实的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这是人生的关键一步,需要客观的选择。选择前者,其目标即为精英教育,学校要为他们未来继续深造创造一定的条件;选择后者,可以确定为大众教育,学校应将他们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在企业将是从事管理工作的。
然而,科学社会就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的岗位很多,也很复杂,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否侧,对企业既是一种成本浪费,也不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更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于学生、于企业都是不利的。所以,中专(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正好居于两者之间,专科(高职高专)阶段的会计职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即具备传统的算账、记账、报账工作所需的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数据处理等企业日常的会计工作,即达到相关岗位的目标,胜任相关岗位的需要。高技能会计人才就是该阶段的正确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同时具备手工处理技术和微机操作技术,以便将来适应实际业务的需要。学校应加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相关业务与技术的实践操作练习,提高动手能力。
三、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规范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和学生就业普遍困难很多,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方便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导致课程交叉严重,缺乏理沦依据,使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上会计核算内容不断变化,有些院校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水平不高,学校缺乏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也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考试而考试,过多的是应付性学习,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忽视了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而现行的职业会计教育,一般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把传授会计知识放在了教学工作的首位,过分依赖课本,组织学生反复进行模拟工作练习,反复进行珠算演练,向学生灌输了许许多多的原理、制度和准则,认为这样就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由于定位很低,没有适应会计发展趋势,导致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需要灵活进行职业判断的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有待创新
虽然信息传媒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但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很多职业会计学教育还停留在老师上课讲讲,学生下课练练的简单交流模式,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知识很好地贯彻应用到教学当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与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对学生实习指导流于形式,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关键的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基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务动手能力。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要贯彻“实践、实用”的原则。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
高职高专的招生对象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大多数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较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企业的供、产、销等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知之甚少。由此限定了他们对会计教材内容的理解效果,即对会计理论的自学能力较低,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只能侧重于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使之具备实际的操作技术,能够胜任日常的会计工作。高深的会计理论、前瞻性的学术观点等他们日后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关注。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加大对实习设备的投入力度,将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落实。基地建设要选择能够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的项目。实习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地方和行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普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加强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所作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教育应侧重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会计职业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这种职业的意义、要求,能珍惜并献身于该项事业,为之精诚工作。还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持续、不断的培养训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断积累。以期达到能力的形成。
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作为培养实用型中等会计人才的会计职业教育,要特别强调培养提高教育对象的能力和素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宽广,对教育对象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实践证明,职业会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表现在基础理论方面,更主要的还表现在能力素质方面。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施动者和被动者,只有捉高人对会计职业道德教
题的认识,才能使我们所制定的一些内容和措施毫无折扣地得以实施。否则,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徒劳的。现阶段,在会计教学的体系中,会计实务是教师教的重点,也是学生学的重点。在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老师让自学,学生不去学的怪圈。这已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会计人员肩负着提供会计信息、审核和监督会计信息的重大职责。要对企业负责,要对广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负责,职业教育一定要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始,使会计人员在受到单位负责人的不当干预时,能够作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选择。只有使会计人员重视自己的从业资格,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四)强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从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大部分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最低的也是大学本科学历。既通晓会计理论,又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在教学方面,大多数已有较深厚的实际教学经验。职业学校应重新审视自己的会计教育队伍,全面摸清教师教育能力的底数,量才使用,科学安排教师任课,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高等院校的教师兼课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广泛应用现代化传媒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职业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
我国正处存建设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觇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2l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就全国总体而言,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在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格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财会通讯,2003-1.
[2]聂惠芬,袁毅.关于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科技广场,2007-12.
[3]吴戈.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00,3.
[4]王庆春,黄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思路[J].经济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