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在波动性高糖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持续性高糖及波动性高糖对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组、持续性高糖组、持续性高糖+NAC组、波动性高糖组和波动性高糖+NAC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FITC/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DCFH-DA探针观察各组氧化应激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持续高糖组和波动性高糖组细胞增殖下降(P<0.01),波动性高糖组细胞增殖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持续性高糖组和波动性高糖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波动性高糖组较持续性高糖组细胞凋亡更显著(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持续高糖组和波动性高糖组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Bax表达增加(P<0.05或P<0.01)。与持续性高糖组比较,波动性高糖组Bcl-2表达减少(P<0.05),Bax表达增多(P<0.05)。持续性高糖及波动性高糖组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量增多,波动性高糖组更加明显。NAC抑制ROS生成、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并且减少了细胞凋亡。

结论

波动性高糖比持续性高糖更能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从而导致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下降、凋亡增多。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贵阳市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3年糖尿病累积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云岩区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共10 140人,并于2014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2次调查对象均进行相同标准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测定。最终5 958名基线及随访资料完整且基线无糖尿病的研究对象被纳入到分析当中。结果研究人群中糖尿病3年累积发病率为6.
期刊
目的研究胰升糖素样肽1(GLP-1)激动剂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株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H/R+GLP-1组、H/R+GLP-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组。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凋亡率、培养基中心肌酶含量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动物模型,给予GLP-1激动剂、PI3K抑制剂干预并
2011年5月~10月在贵阳市城区云岩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居住5年及以上者10 140名,年龄40~80岁,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甲状腺功能。结果显示,入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7 743名,代谢综合征(MS)为40.3%,其中男性27.4%,女性45.6%。MS组TSH水平高于非MS组[(2.63±1.01)对
催乳素是调控细胞生长发育的一种多肽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催乳素还参与糖代谢调控,与血糖稳态密切相关。本文就催乳素与胰岛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对催乳素及其受体的认识、催乳素与糖代谢调控、催乳素与胰岛β细胞增殖、凋亡和分泌的关系。
期刊
报道1例病因诊断困难的绝经后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思路和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为绝经后女性,因多毛而发现血睾酮水平明显升高(6.4 nmol/L),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不高。CT和盆腔超声未见肾上腺及卵巢占位,PET检查未见高代谢病灶。肾上腺和卵巢静脉取血没有阳性发现。虽临床怀疑卵巢肿瘤产生雄激素,但患者拒绝手术探查。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由于能量摄入过剩促使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的葡萄糖重吸收,直接排出过剩的能量,从而在整体水平上缓解这种能量过剩所产生的代谢压力。代谢压力的缓解进一步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使心血管与肾脏获益。
目的分析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3年后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对济宁市社区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纳入数据完整者3 766人,其中筛选出代谢正常人群875人,再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MHO)组127人、代谢正常型超重(MHOW)组386人、代谢正常型体重正常(MHNW)组362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