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一线教学,反思自我课堂教学,纵观他人课堂呈现,发现当下的语文课之所以令学生困倦,教学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跟教师的“舍不得”息息相关。
一、舍不得课文
教学一篇课文,从字词到句段到篇章,从作者到写法到拓展,从问到说到写,一一涉猎、无一漏网。教师之用心显而易见,然而是否真正为学生所需?课堂教学和做菜存在着逻辑形式上的共通之处: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做法。那么体裁不同、内容迥异的课文呢?语文的综合性是其显著的特色,但是我以为奉课文为“圣经”的教学审视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文化知识积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它不是“为学生的教学”,而是“为教师的教学”。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常规教学一般是这样的:先学习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再学习这一株柳树的外形特点,然后再去学习作者对这一株柳生长过程的猜测和想象,最后学习灞河柳的衬托。然而,非要这样吗?请看特级教师李琳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觉得通常会写什么内容呢?
生:我觉得会写青海高原的那一株柳树的特点。
生:还会写青海高原的环境。
师:这两样谁都要写,读者也都渴望知道。打开课文,作家陈忠实这两项内容写到了吗?分别在哪几小节?
(生找到,朗读)
师:作者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写了什么呢?
生:作者还猜测并想象了这株柳树是怎么生长的。
生:还写了作者家乡灞河边的柳树。
生:还写了柳树的精神。
师: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不仅写了一般人会写的青海高原的环境、这株大柳树的样子,他还写了猜测和想象,写了家乡灞河的柳,结尾还总结了柳树的精神。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学习一般人不会写到的猜测、想象和对家乡灞河柳的描写这两个部分。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教学片段,然而稍加思考,就可以从以上教学片段,看到教师把握教材的智慧——“舍得”课文。她大胆地舍去了对青海高原环境和柳树外形特点的详细讲析,而独具慧眼地将课堂教学重心落在了“学习一般人不会写到的猜测、想象和对家乡灞河柳的描写这两个部分”。为什么要这样?我想,源自于教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要教;学生不会,通过自己朗读能够学会的不需要教。显然,对于本文而言,学生新奇的、不会的、需要的,恰恰是一般人不会写到的另外两项内容——对这株柳树生长过程的猜测、想象和对家乡灞河柳的描写。从整节课的教学来看,也正因为教师的“舍”,学生集中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学习这篇课文的独到之处,便有了独到的“得”——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自己的猜测、想象?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去写灞河的柳?作者的独具慧眼,作者的创意方法,作者的横生妙笔都给予了学生一次独特的感悟,这是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所得,是学习其他课文给予不了的。可见,教师的“舍”使这篇课文真正的、独到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有了彰显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得”更为丰厚和独特了。
二、舍不得学生
有人说:把孩子当孩子,别把孩子当孩子。粗看似乎有点矛盾,但细细一品便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道德教育的层面看,前者表达出更多的关爱与宽容,后者则充分体现出教育者对儿童的信任和尊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把孩子当孩子。教师舍不得学生,总是怕学生学不会,因此反复讲、反复强调。张爱玲的《弯路》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篇文章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深刻的启迪,那就是放手。放手是一种信任的表现,信任学生有接受的水平、研究的能力、思考的深度、创意的空间。舍得的课堂教学又是怎样的呢?黄兰老师的《猴王出世》给了我们些许启迪。
《猴王出世》是一篇文言文,这是学生与古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节课上,黄老师没有煞费苦心设计和包办代替,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请看几个环节:
1.古语概括。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上,黄老师鼓励学生用章回小说的形式,给学生大胆表达的空间。最后,有的学生说,今天印象深刻的收获之一,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概括出“仙石蹦出石猴,洞天跳出猴王”这样古语昧十足的章回题目。
2.形象品悟。教师选择孙悟空的语言、动作等充分和学生对话,在一次次的鼓励和启发中,逐渐品悟出孙悟空是一个兼备猴、人、神为一体的独特人物形象,打破了学生心目中固有的“神”的形象,大大开阔了学生品悟人物形象的眼界。
3.语言赏析。古语和今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表达形式上。教者精选文中这样一段话:“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采用指名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品析出语言之“精”,由“我进去!我进去!”“没水!没水!”“都随我进来!进来!”等对话,品析吴承恩笔下的语言之“活”。
不难看出,对于首次接触古文的学生而言,上述三个环节意味着三次挑战。然而教师“舍得”学生,让学生立足于已有的言语储备和知识积累之上,在教师指导下,展现了一节“促学生研究”的课堂。好奇心、求知欲,爱挑战是学生的天性,也正是这些天性使他们拥有研究的能力。在这节课上,教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最终使得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在这节课上,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美猴王的形象,也不仅仅是吴承恩语言的“精”和“活”,还有对古文的兴趣,对自我研究的自信力。
“舍得”课文,教者和学生把握的是精髓;“舍得”学生,学生的行走会更有力量。舍得,让儿童得到了更广阔、更有内蕴的研究空间;舍得,是教师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勇气。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
一、舍不得课文
教学一篇课文,从字词到句段到篇章,从作者到写法到拓展,从问到说到写,一一涉猎、无一漏网。教师之用心显而易见,然而是否真正为学生所需?课堂教学和做菜存在着逻辑形式上的共通之处: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做法。那么体裁不同、内容迥异的课文呢?语文的综合性是其显著的特色,但是我以为奉课文为“圣经”的教学审视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文化知识积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它不是“为学生的教学”,而是“为教师的教学”。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常规教学一般是这样的:先学习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再学习这一株柳树的外形特点,然后再去学习作者对这一株柳生长过程的猜测和想象,最后学习灞河柳的衬托。然而,非要这样吗?请看特级教师李琳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觉得通常会写什么内容呢?
生:我觉得会写青海高原的那一株柳树的特点。
生:还会写青海高原的环境。
师:这两样谁都要写,读者也都渴望知道。打开课文,作家陈忠实这两项内容写到了吗?分别在哪几小节?
(生找到,朗读)
师:作者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写了什么呢?
生:作者还猜测并想象了这株柳树是怎么生长的。
生:还写了作者家乡灞河边的柳树。
生:还写了柳树的精神。
师: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不仅写了一般人会写的青海高原的环境、这株大柳树的样子,他还写了猜测和想象,写了家乡灞河的柳,结尾还总结了柳树的精神。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学习一般人不会写到的猜测、想象和对家乡灞河柳的描写这两个部分。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极为平常的教学片段,然而稍加思考,就可以从以上教学片段,看到教师把握教材的智慧——“舍得”课文。她大胆地舍去了对青海高原环境和柳树外形特点的详细讲析,而独具慧眼地将课堂教学重心落在了“学习一般人不会写到的猜测、想象和对家乡灞河柳的描写这两个部分”。为什么要这样?我想,源自于教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要教;学生不会,通过自己朗读能够学会的不需要教。显然,对于本文而言,学生新奇的、不会的、需要的,恰恰是一般人不会写到的另外两项内容——对这株柳树生长过程的猜测、想象和对家乡灞河柳的描写。从整节课的教学来看,也正因为教师的“舍”,学生集中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学习这篇课文的独到之处,便有了独到的“得”——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自己的猜测、想象?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去写灞河的柳?作者的独具慧眼,作者的创意方法,作者的横生妙笔都给予了学生一次独特的感悟,这是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所得,是学习其他课文给予不了的。可见,教师的“舍”使这篇课文真正的、独到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有了彰显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得”更为丰厚和独特了。
二、舍不得学生
有人说:把孩子当孩子,别把孩子当孩子。粗看似乎有点矛盾,但细细一品便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道德教育的层面看,前者表达出更多的关爱与宽容,后者则充分体现出教育者对儿童的信任和尊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把孩子当孩子。教师舍不得学生,总是怕学生学不会,因此反复讲、反复强调。张爱玲的《弯路》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篇文章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深刻的启迪,那就是放手。放手是一种信任的表现,信任学生有接受的水平、研究的能力、思考的深度、创意的空间。舍得的课堂教学又是怎样的呢?黄兰老师的《猴王出世》给了我们些许启迪。
《猴王出世》是一篇文言文,这是学生与古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节课上,黄老师没有煞费苦心设计和包办代替,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请看几个环节:
1.古语概括。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上,黄老师鼓励学生用章回小说的形式,给学生大胆表达的空间。最后,有的学生说,今天印象深刻的收获之一,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概括出“仙石蹦出石猴,洞天跳出猴王”这样古语昧十足的章回题目。
2.形象品悟。教师选择孙悟空的语言、动作等充分和学生对话,在一次次的鼓励和启发中,逐渐品悟出孙悟空是一个兼备猴、人、神为一体的独特人物形象,打破了学生心目中固有的“神”的形象,大大开阔了学生品悟人物形象的眼界。
3.语言赏析。古语和今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表达形式上。教者精选文中这样一段话:“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采用指名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品析出语言之“精”,由“我进去!我进去!”“没水!没水!”“都随我进来!进来!”等对话,品析吴承恩笔下的语言之“活”。
不难看出,对于首次接触古文的学生而言,上述三个环节意味着三次挑战。然而教师“舍得”学生,让学生立足于已有的言语储备和知识积累之上,在教师指导下,展现了一节“促学生研究”的课堂。好奇心、求知欲,爱挑战是学生的天性,也正是这些天性使他们拥有研究的能力。在这节课上,教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最终使得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在这节课上,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美猴王的形象,也不仅仅是吴承恩语言的“精”和“活”,还有对古文的兴趣,对自我研究的自信力。
“舍得”课文,教者和学生把握的是精髓;“舍得”学生,学生的行走会更有力量。舍得,让儿童得到了更广阔、更有内蕴的研究空间;舍得,是教师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勇气。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