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原来的学生、教师、文本间的“三维”变成了现在的“四维”,这是因为潜心与编者对话是阅读教学变得更为敞亮的重要环节。
一、与编者对话——让文本解读更敞亮
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具深度。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文章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如果与作者对话,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展现“凄婉”的情境,文足童年的自由恰恰与她现实的凄惨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不少教师教课结束的时候总要加上“凄婉”的尾巴,挖掘作者的悲惨命运,以“凄婉”的情感基调收尾。这样的解读可不可以?我觉得完全可以,因为遵循作者的写作意图,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解读在我看来是有遗憾的——忽略了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作为选文,编者做了取舍,入选后就带有了编者的意图,承载了编者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追求。苏教版教材将此篇文章放到了“亲情依依”这一主题单元中,毫无疑问,课文“我”与祖父的亲情就不能忽略,也是不该忽略的,那种只见“园子”,不见“祖父”的解读是有偏颇的。同时,这一单元也洋溢着“爱”的主题,让同学们只感受这篇文章中传递的“自由快乐”,感受童年的欢快美妙,应该是编者的目的所在。再者,课后思考题中也有编者意图的明显体现,除第一项是一贯的描红临写外,另外两项都与“快乐”相关:一是摘抄写得最有趣的句子,另一项是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更欣赏将这篇课文解读为“追求童年的记忆,珍惜美好的童年”一类文章,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背后去寻找“凄婉”的影子。
二、与编者对话——让教学目标更敞亮
“课标”的学段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编者的意图也应该是让目标得以落实更为敞亮的凭借。面对课文,大家不妨想想:这样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个年级学习?敞亮的是学段的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什么要将这几篇课文放到一起学习?敞亮的是单元目标。编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文章?必须教什么?可以教什么?可能教什么?敞亮的是课时的目标。例如,《牛郎织女》这样的课文在教参上只有三个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三个目标没有问题,但似乎随便一篇故事类文章都能通用。作为《牛郎织女》这样的具有个性的文章显然“个性目标”被“大众化目标”屏蔽了。站在编者的角度与编者对话后就会发现: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让我们读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分析一下故事中人物形象那样简单,这是一篇民间故事,编者当然还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篇课文,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激发对民间故事的探索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因此,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等具有个性化的目标就应运而生了,教学目标因此变得敞亮起来,这样的目标也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过程。
三、与编者对话——让教学过程更敞亮
当一篇文章改编成教材之后,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编者的意图,拓宽教学视野,让教学过程变得敞亮。例如,苏教版六上《鞋匠的儿子》一文,感受人物的宽容,体会人物的优秀品格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抓参议员的情感变化过程,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体会林肯的个性品质成了常规的主教学过程。如果我们再从编者选编此文的目的出发,就会发现要体会人物的优秀品格,这样的选文太多太多,光介绍美国总统优秀品格的文章就有很多,那编者为什么选这篇文章进入六年级的教材呢?这篇文章,林肯的演讲贯穿全文,课后思考题也有:“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课后思考题无疑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拓宽了我们教学的视野——仔细研究一下林肯的演讲内容,究竟有哪些语言特色?凭什么去打动那些傲慢的参议员?课堂上,让学生从演讲中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从演讲中寻找林肯的语言表达艺术,自然成了教学的新视点,也为教学另辟蹊径提供了依据。学生挖掘了林肯表达中“正话反说”“虚话实说”“明话暗说”“轻话重说”“表情助说”等表达艺术,课堂教学在视野的拓宽中变得趣味盎然。
四、与编者对话——让阅读境界更敞亮
与编者对话,也应该渐渐发展成为高年级学生的一项阅读自觉,敞亮学生的阅读境界。进入高年级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换成编者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文章作为我们的课文?让学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现在学生读课文应逐渐形成三个层次:初读课文——我眼中的阅读;精读课文——作者眼中的阅读;再读课文——编者眼中的阅读。例如,苏教版六上《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与《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和《学与问》《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放在一起,这是因为缺少了与编者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就能开掘阅读的深度。
生: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这篇课文是讲大自然的,为什么放在这一单元介绍呢?
师:真的是很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哦,我们不妨共同来研究一下。
生:其实大自然也是一本书,本单元都是讲读书方法的,这些方法对我们去读大自然这本书也很有帮助。
师:你一句话就解开了我们的疑问。那么再读读这一节,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这句跟《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联系,这书本就是“源头活水”,可以使我们很快掌握很多大自然的“语言”。
生:我从“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和“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这两句话中想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只有将看到的书本知识与在大自然中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为真知识。
生:“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跟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学与问》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致的。
你会发现,上则案例中,让学生释“疑”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的过程,学生明白了编者安排的意图,并从单元的其他课文找出了相互联系的依据,这样的过程自然开掘了阅读的深度,敞亮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符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
“与编者对话”应该成为一种自觉意识。确立目标,选择教学方式等都要考虑编者的意图。“与编者对话”也要逐渐成为高年级学生阅读课文时的自发意识,开掘阅读的深度,寻求作为教材的深度价值,因此“与编者对话”,能开拓一片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一、与编者对话——让文本解读更敞亮
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具深度。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文章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如果与作者对话,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展现“凄婉”的情境,文足童年的自由恰恰与她现实的凄惨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不少教师教课结束的时候总要加上“凄婉”的尾巴,挖掘作者的悲惨命运,以“凄婉”的情感基调收尾。这样的解读可不可以?我觉得完全可以,因为遵循作者的写作意图,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解读在我看来是有遗憾的——忽略了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作为选文,编者做了取舍,入选后就带有了编者的意图,承载了编者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追求。苏教版教材将此篇文章放到了“亲情依依”这一主题单元中,毫无疑问,课文“我”与祖父的亲情就不能忽略,也是不该忽略的,那种只见“园子”,不见“祖父”的解读是有偏颇的。同时,这一单元也洋溢着“爱”的主题,让同学们只感受这篇文章中传递的“自由快乐”,感受童年的欢快美妙,应该是编者的目的所在。再者,课后思考题中也有编者意图的明显体现,除第一项是一贯的描红临写外,另外两项都与“快乐”相关:一是摘抄写得最有趣的句子,另一项是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更欣赏将这篇课文解读为“追求童年的记忆,珍惜美好的童年”一类文章,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背后去寻找“凄婉”的影子。
二、与编者对话——让教学目标更敞亮
“课标”的学段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编者的意图也应该是让目标得以落实更为敞亮的凭借。面对课文,大家不妨想想:这样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个年级学习?敞亮的是学段的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什么要将这几篇课文放到一起学习?敞亮的是单元目标。编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文章?必须教什么?可以教什么?可能教什么?敞亮的是课时的目标。例如,《牛郎织女》这样的课文在教参上只有三个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三个目标没有问题,但似乎随便一篇故事类文章都能通用。作为《牛郎织女》这样的具有个性的文章显然“个性目标”被“大众化目标”屏蔽了。站在编者的角度与编者对话后就会发现: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让我们读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分析一下故事中人物形象那样简单,这是一篇民间故事,编者当然还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篇课文,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激发对民间故事的探索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因此,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等具有个性化的目标就应运而生了,教学目标因此变得敞亮起来,这样的目标也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过程。
三、与编者对话——让教学过程更敞亮
当一篇文章改编成教材之后,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编者的意图,拓宽教学视野,让教学过程变得敞亮。例如,苏教版六上《鞋匠的儿子》一文,感受人物的宽容,体会人物的优秀品格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抓参议员的情感变化过程,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体会林肯的个性品质成了常规的主教学过程。如果我们再从编者选编此文的目的出发,就会发现要体会人物的优秀品格,这样的选文太多太多,光介绍美国总统优秀品格的文章就有很多,那编者为什么选这篇文章进入六年级的教材呢?这篇文章,林肯的演讲贯穿全文,课后思考题也有:“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课后思考题无疑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拓宽了我们教学的视野——仔细研究一下林肯的演讲内容,究竟有哪些语言特色?凭什么去打动那些傲慢的参议员?课堂上,让学生从演讲中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从演讲中寻找林肯的语言表达艺术,自然成了教学的新视点,也为教学另辟蹊径提供了依据。学生挖掘了林肯表达中“正话反说”“虚话实说”“明话暗说”“轻话重说”“表情助说”等表达艺术,课堂教学在视野的拓宽中变得趣味盎然。
四、与编者对话——让阅读境界更敞亮
与编者对话,也应该渐渐发展成为高年级学生的一项阅读自觉,敞亮学生的阅读境界。进入高年级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换成编者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文章作为我们的课文?让学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现在学生读课文应逐渐形成三个层次:初读课文——我眼中的阅读;精读课文——作者眼中的阅读;再读课文——编者眼中的阅读。例如,苏教版六上《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与《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和《学与问》《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放在一起,这是因为缺少了与编者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就能开掘阅读的深度。
生: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这篇课文是讲大自然的,为什么放在这一单元介绍呢?
师:真的是很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哦,我们不妨共同来研究一下。
生:其实大自然也是一本书,本单元都是讲读书方法的,这些方法对我们去读大自然这本书也很有帮助。
师:你一句话就解开了我们的疑问。那么再读读这一节,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这句跟《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联系,这书本就是“源头活水”,可以使我们很快掌握很多大自然的“语言”。
生:我从“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和“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这两句话中想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只有将看到的书本知识与在大自然中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为真知识。
生:“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跟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学与问》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致的。
你会发现,上则案例中,让学生释“疑”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的过程,学生明白了编者安排的意图,并从单元的其他课文找出了相互联系的依据,这样的过程自然开掘了阅读的深度,敞亮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符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
“与编者对话”应该成为一种自觉意识。确立目标,选择教学方式等都要考虑编者的意图。“与编者对话”也要逐渐成为高年级学生阅读课文时的自发意识,开掘阅读的深度,寻求作为教材的深度价值,因此“与编者对话”,能开拓一片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