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战略决战 珍贵的历史启示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被称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以60万兵力,对阵国民党军队80万兵力作战,歼敌55.5万人。至此,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精锐兵团,解放了长江以北的豫皖苏广大地区,造成了“饮马长江、解放全国”的有利态势,蒋介石被迫宣告“引退”,南京国民党政权也随之处于风雨飘摇、土崩瓦解之中。淮海战役以其辉煌的战绩和重大的战略意义,同辽沈、平津战役一起。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高屋建瓴、决胜千里的高超战略运筹艺术,充分展示了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参战部队各级指挥员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精湛组织指挥才能,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充分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它是中国革命光荣历史中的一座巍巍丰碑。这一战争舞台上的伟大实践和它所蕴含的智慧和经验,也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淮海战役中革命前辈善抓机遇勇于创新的超凡智慧和胆略,启迪我们以高昂的改革精神抓住新机遇推进新发展
  
  淮海战役是充满着创造性的伟大战争实践。从统帅部的决策、总前委的指挥到广大指战员的作战行动,无不贯穿着抢抓机遇、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央军委最初采纳粟裕同志提出的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时,用意是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不久,中原野战军攻占郑州、开封。造成了与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的态势,辽沈战役的胜利又在全国范围内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就在国民党军摇摆于“退守淮河”和“固守徐州”之间时,中央军委再次采纳粟裕等人提出的就地歼灭徐州敌军主力的建议,不惜以60万对80万,吃“夹生饭”,断然作出将“小淮海”适时演变成“南线战略决战”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握住了这一重大战略决战时机,胜利实施了淮海战役,从而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在战役三个作战阶段中,各级指挥员和广大官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量敌用兵,灵活运用军事打击、战场起义和政治攻势等手段,创造了“堑壕战术”、“特大威力炮”、“战壕广播”等新颖战法,顺利推进战役发展,扩大了预期战果。
  革命前辈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强烈机遇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天依然闪耀着熠熠光辉。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高扬解放思想的大旗,抓住了一个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观念、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我们国家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省也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站到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上。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的道路上还会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面前,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按照省委提出的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永远保持开拓进取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解放思想提出了新要求,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面向新的实际,善于把各种条件、困难和挑战转化为机遇,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能探索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经验,努力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二、淮海战役中参战部队顾全大局密切协同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启迪我们以坚强的全局观念服从大局保证大局
  
  当年淮海战役的前辈们胸怀解放全中国的宏伟目标,将每一场战役、每一次战斗与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局联系起米,自觉服从大局,一切为了大局,处处顾全大局,从而在组织指挥上形成一盘棋。在力量运用上攥成一个拳,演出了战争史上威武雄壮的活剧。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下,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密切协同、联合作战,充分发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整体作战的强大威力,产生了1加1大于2的用兵效果。当中原野战军以简陋的武器装备走出大别山,与来势汹汹的黄维兵团进行决战时,邓小平同志说:“只要歼灭了南线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当淮海战役进入同歼杜聿明集团时,平津战役已拉开了帷幕。为实现中央军委将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华北战场歼灭,对社聿明集团推迟总攻、围而不打的决策,总前委坚决服从大局,及时调整作战计划。这样,虽然大大增加了前线粮食弹药供应的困难和敌军突围的压力,但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大局,广大指战员一切行动听指挥,时守冰天雪地,不惜流血牺牲,保证了中央战略意图的网满实现。
  在大局下行动,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是我们党的巨大政治优势,是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也是建设中同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成功抗击了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成功战胜了汶川大地震,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些重大实践证明,全党一致、全国齐心、众志成城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重要阶段的关键时刻。当前。又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和挑战。尤其需要牢同树立大局观念。自觉做到在大局下行动。要站在保稳定、保发展、保民生的高度,深刻领会和贯彻中央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发展的目标、部署和方式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自觉为党和国家分忧,越是困难矛盾突出越要服从全局要求,越是任务繁重艰巨越要勇挑重担,努力为全局的稳定和发展多做工作,多作贡献。
  
  三、淮海战役中各级指挥员民主决策集思广益的领导作风和艺术,启迪我们以科学精神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
  
  淮海战役中,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驾驭全局,运筹帷幄。统帅部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对实际情况的真实掌握和对来自一线的意见和建议的尊重和重视。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几次重大调整,战役中事关全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的时机选择和临机处置,都是统帅部与战区指挥员磋商互动的结果。总前委和战役各级指挥员也十分注意听取和尊重基层官兵的意见,战役中许多行之有效的作战手段和动员群众的办法措施,都是在部队和群众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形成的。淮海战役作为我党我军在重大战役中实行民主决策的光辉典范,也在我军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改革发展任重道远。今天,我们面临着许多前人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我们既要 面临层出不穷的机遇和挑战,又要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此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造福人民。这就要求领导者自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努力实现领导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更加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问计于民,善纳群言,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听真话,察实情,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减少主观盲目性;更加注重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把困难预计得更多一些,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密一些,防止决策失误;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手段不断推进决策民主化进程。形成更加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淮海战役中党和军队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根本宗旨和法宝,启迪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达到543万人,还有100多个民兵团执行战地勤务和后方治安。一共出动41万辆小车、20多万副担架、30多万副挑子、10多万头牲畜,还设立110处粮站和150处伤员转运站。供应前线粮食9.6亿斤、运送伤员11万多人,协助部队运输物资弹药1000多万吨。陈毅同志曾形象地称颂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苏鲁豫皖四省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群众车轮滚滚支援前线的生动实践,源于他们对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度信任和由衷拥护。当年的土地改革,使亿万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也使他们认识到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并由此焕发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和“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的极大激情。解放区的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在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发动群众的同时,认真执行“耕战互助”和“合理负担”的方针政策,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支前积极性。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人民对革命战争的拥护支持,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创导和培育、为成千上万革命先烈所实践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学习淮海战役的宝贵历史经验,就是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革命的初衷,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在新的征途上把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好。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人民期盼的事情办好,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不断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人民的支持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淮海战役的历史经验光耀千秋!
  淮海战役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刘卫东
其他文献
2006年6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对我省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既予以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回顾这项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其中凝结了全省上下有关领导、主管部门、各有关方面特别是农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与巨大奉献。    政府投入,拓宽筹资渠道    全省河塘疏浚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省级财政为此专门拿出1.5亿元,市级财政同步补助5800万元,大大激发了群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和服务;同时,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将刺激农村金融需求向多元化发展,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拓展了空间。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支持,但尽管最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容逐年增加,江苏各级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看,全省农村金融发展依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表了关于增强“三个意识”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优良传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革命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近年来,我们苏州市围绕让老百姓放心消费的目标,大力推进诚信市场建设,全市消费环境的安全度、经营者的诚信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有效提升。2006年“3·15”期间,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中消协调研组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分别对我市诚信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营造好让百姓放心的诚信市场环境上,我们的做法是:  加强领导,明确方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诚信建设
期刊
2006年11月,中央党校和徐州市委、市政府在徐州市铜山县联合组织了一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层论坛,与会专家经过调研,把铜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概括为“铜山实践”,对他们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铜山实践”到底拥有什么样的“真经”?在苏北大地上,这种建设模式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特别是老百姓是怎么看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慕名来到铜山县,走访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的胜阳和潘楼两个村,经
期刊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推动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全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凝聚了人心,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成为团结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力杠杆。    制定全面小康指标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    2002
期刊
我们启东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充分发挥精神文明联创共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创建之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科学统筹 城乡联动    在联创共建中,我们把物质支持、智力支持和新风传播有机结合在同一载体中,把农村自身力量和城市带动、工业反哺以及社会奉献力量统一在同一活动中,把解决农民的实际生活问题、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基础建设统筹在同一时段
期刊
日前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2008年组织工作,明确今年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省委书记梁保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各级组织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大局,做好组织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
期刊
近年来,我们宿迁市人事部门立足区域实际,切实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优就业政策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服务措施。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利的大背景下,我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有序开展,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均持续提升,既起到了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也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    发挥市场功能
期刊
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当代江苏青年始终和祖国共奋进、与改革同成长,是改革开放坚定的支持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建设性力量。为了解当代江苏青年的发展状况,共青团江苏省委会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于2008年5月至6月在全省青年中开展了“改革开放30年与当代江苏青年发展状况”专题调研活动。共发放问卷42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31份,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