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發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1.利用生活原型直接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2.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就会使学生对数学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了。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我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一样多,最后我引出:人分物品,分得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入中,我指着讲台问学生:“如果让你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吗?”学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着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循环了吗?”我就顺势引出“循环”二字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而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3.利用生活模型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学生放学后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依照圆柱制作起来,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4.利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我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绵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立即回答是13只。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又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子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作好了铺垫。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在学生在独立举例后,我要求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其他文献
围绕《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及上海市的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积极对接上海市“科创中心”及“四个品牌”建设,坚持应用基础研究
面对当今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隐性知识是大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知识,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必须很好地获取与转化隐性知识
随着宽带互联网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C2C电子商务模式便以其信息交流迅速、商品品种丰富、交易成本低等特点,迅速带动了整个网购市场的扩张和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C2C电子
“弹性”教学,就是教师以开放的视野、灵活的思维、动态的教案、多变的手段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弹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自主意识,教师在重视学生个
寝室生活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非凡.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回应、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寝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及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120例HCC、
提高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绩效,对于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创新资源的稀缺和限制,以及创新活动的风险性,企业网络的建立以及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企业除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努力满足客户需求之外,对自身产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MHK考试对预科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考试,该文通过对近五年的MHK成绩的分析,发现阅读对学生MHK考试成绩的影响仅次于口语,由此引发了对预科汉语阅读教学的思考,希望能通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