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课程是其核心要素。回顾湖南省已开展的几个周期的培训课程,从培训单位的内容安排到全省的宏观计划,一是体现了各个时期教师成长的普遍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如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通用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新课程培训等;二是课程设置的统一性,所有教师在同一周期内统一学习共同的公共课,同一学科的教师学习同样的学科内容。很显然,这是一种基于普遍性理念的自上而下的院校培养式课程体系。如果照此范式思维,我们就面临着构建今后每一个周期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计划的难题。而且既使勉强构建了,也很难满足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立足教师个性化需求,构建能满足教师终身学习需要的课程机制。
一、建立教师本位的课程结构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这应该是教师培训的直接目的,即教师培训要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学习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事业要求转化为学习需求,如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推进等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二是由自我提升的追求而产生的学习需求,如由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的追求而产生的学习需求。第一类需求具有普遍性特征,而第二类需求更具有个性化特征。据此,我们应以学分制为手段,构建具有“规定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
课程具体结构为:“规定课程 自选课程 校本课程”。规定课程指国家、省、市、县规定教师在一个周期内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其规定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有关政策要求,如新课程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主任培训要求等。这部分课程所占学分依各周期情况而定,但总的来说应呈下降趋势。自选课程指由教师自由选择的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择菜单为全国及省、市、县向教师提供的各类教师教育资源,如国家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资源等。这部分课程所占学分应尽量多一些,以增强教师学习的针对性和自主性。校本课程指教师任职学校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以校本研修的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学习的相关内容组成的课程。这部分课程既是学校的需要,又是教师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论对学校发展,还是对教师提高都能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成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分上给予一定的比例,交由学校管理。
二、建立自下而上的选课制度
过去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是自上而下的:国家介绍课程资源;省里颁发课程计划;培训院校制定课程表,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结构要求建立自下而上的教师选课制度。我们正在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案是:①省里规定三个课程模块的学分值;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及湖南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明确省级规定性课程;向全省教师推介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要求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市级负责高中,县级负责小学、初中),补充规定课程,并组织教师选择学习资源(规定课程)、学习课程和资源(自选课程)。②教师任职学校组织教师选择课程及学习资源(初看、选定);制定学校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将教师选课结果和校本研修计划报所属教师培训机构。以上工作一般一年进行一次。③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具体组织、指导中小学校的选课;审查、确认教师的选课结果,并报省备案。
三、构建服务教师学习的继续教育模式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远程教育,教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或音像资料等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性等都需要相应的支持。为此,我们构建了“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远程教育为主要手段,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的继续教育模式,全方位服务教师的学习。各中小学校要树立校本培训的理念,把培训提高本校的教师素质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一是为教师上网学习创造条件,并组织管理教师的选课、学习活动;二是组织教师开展好校本研修活动;三是配合教师培训机构做好教师学习的辅导工作和教学管理、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要转变职能,强化对教师学习的指导、服务。一是根据教师选修的课程指导、督促教师上网学习,并定期布置作业、检查作业;二是定期在网上与教师交流,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三是参加、指导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四是做好教师学习的教学管理及考核、学分认定登记等工作。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一是负责优秀课程资源的引进和组织建设工作,并向全省推介;二是负责全省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辅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三是调研了解、检查指导各地培训工作;四是组织推介交流各地经验成果,研究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
以上课程机制设计,湖南省正在实验中。企望通过实验研究,总结经验方法,予以完善,以构建适应教师终身学习需要的、能充分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式。在此特撰此文,希望和同行、专家探讨。
(责任编辑:郭呈祥)
一、建立教师本位的课程结构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这应该是教师培训的直接目的,即教师培训要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学习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事业要求转化为学习需求,如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推进等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二是由自我提升的追求而产生的学习需求,如由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的追求而产生的学习需求。第一类需求具有普遍性特征,而第二类需求更具有个性化特征。据此,我们应以学分制为手段,构建具有“规定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
课程具体结构为:“规定课程 自选课程 校本课程”。规定课程指国家、省、市、县规定教师在一个周期内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其规定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有关政策要求,如新课程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主任培训要求等。这部分课程所占学分依各周期情况而定,但总的来说应呈下降趋势。自选课程指由教师自由选择的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择菜单为全国及省、市、县向教师提供的各类教师教育资源,如国家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资源等。这部分课程所占学分应尽量多一些,以增强教师学习的针对性和自主性。校本课程指教师任职学校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以校本研修的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学习的相关内容组成的课程。这部分课程既是学校的需要,又是教师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论对学校发展,还是对教师提高都能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成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分上给予一定的比例,交由学校管理。
二、建立自下而上的选课制度
过去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是自上而下的:国家介绍课程资源;省里颁发课程计划;培训院校制定课程表,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结构要求建立自下而上的教师选课制度。我们正在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案是:①省里规定三个课程模块的学分值;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及湖南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明确省级规定性课程;向全省教师推介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要求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市级负责高中,县级负责小学、初中),补充规定课程,并组织教师选择学习资源(规定课程)、学习课程和资源(自选课程)。②教师任职学校组织教师选择课程及学习资源(初看、选定);制定学校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将教师选课结果和校本研修计划报所属教师培训机构。以上工作一般一年进行一次。③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具体组织、指导中小学校的选课;审查、确认教师的选课结果,并报省备案。
三、构建服务教师学习的继续教育模式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远程教育,教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或音像资料等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性等都需要相应的支持。为此,我们构建了“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远程教育为主要手段,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的继续教育模式,全方位服务教师的学习。各中小学校要树立校本培训的理念,把培训提高本校的教师素质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一是为教师上网学习创造条件,并组织管理教师的选课、学习活动;二是组织教师开展好校本研修活动;三是配合教师培训机构做好教师学习的辅导工作和教学管理、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要转变职能,强化对教师学习的指导、服务。一是根据教师选修的课程指导、督促教师上网学习,并定期布置作业、检查作业;二是定期在网上与教师交流,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三是参加、指导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四是做好教师学习的教学管理及考核、学分认定登记等工作。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一是负责优秀课程资源的引进和组织建设工作,并向全省推介;二是负责全省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辅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三是调研了解、检查指导各地培训工作;四是组织推介交流各地经验成果,研究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
以上课程机制设计,湖南省正在实验中。企望通过实验研究,总结经验方法,予以完善,以构建适应教师终身学习需要的、能充分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式。在此特撰此文,希望和同行、专家探讨。
(责任编辑:郭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