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中职音乐教师们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中职的音乐必修课,一个星期只有一节,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时间里学习和掌握欣赏到更多的音乐,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中职音乐教学实践,经过对比与思考,归纳出针对人体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来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方法。笔者认为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是具有研究意义的,而且真正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才具有实用价值!
一、用眼睛“看”音乐,学生脑海中充满画面感
张丽芬在《运用动态视觉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中提到:“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中应该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视觉因素。除了歌曲内容或歌曲本身直接与视觉有关的动态视像外,对一些与自然、地区或民族有关的歌曲要尽量地寻找有关的影像资料,如风情、风光等资料,进行适当地裁剪制成所需的动态影像在教学中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动画设计、编排,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动画的形式来学习音乐或音乐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而且,由于动画是根据教学内容创制的动态影像,比较容易和教学内容及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易取得预定的效果。另外,在歌曲和乐曲欣赏学习中,一些纯文字、纯音响的指示,如乐器介绍、作者生平、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以及戏曲、民歌的介绍,都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上加以图片或动态的具象元素,使枯燥乏味的一些文字说明更加形象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较常使用的一个教学导入就是用图片和相关音乐、文化的照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上课伊始,老师先准备一系列与歌曲、音乐相关的图片或照片给学生观看欣赏,使学生脑海中初步形成一种画面感或者至少了解到相关歌曲的相关文化,使抽象的音乐首先提供具象的基础。
二、用耳朵“听”音乐,音响让学生形成旋律记忆感
谚语说得好: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聆听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德国音乐家舒曼说:“音乐教育,听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诸多音乐名人的观点可见,音乐教学活动离不开聆听,它是音乐教学的必经之路。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是通过每一首曲子,每一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里,听者每听一次就受到一次感染,增加一次记忆与联想。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当一段音乐听了90次之后,一个人会终身牢记这段音乐,这就是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为什么学生对于比教材歌曲在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复杂得多的流行歌曲,不需要老师教唱却能演唱得非常熟练和准确呢?就是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及一些公共场所总在不停地播放这些歌曲,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在接受“弥漫性”的熏陶。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和利用音乐“弥漫性”特点,引起和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或者至少短时间内学生记住了旋律。
三、用嘴巴“唱”音乐,亲身经历发出声音的过程
唱,包含老师的范唱和学生不同形式的演唱。
(一)教师的范唱
大学教材中,由范晓君、王朝霞主编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一书中也提到教师范唱的重要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可以给学生树立起最直观的艺术形象,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许教师的范唱并不完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显得非常的亲切和真实。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歌唱学习的范例,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由此可見,教师的范唱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学生演唱
在课堂上如果有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进行独唱,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要求,不管唱的如何,都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哪怕是他跑调了,也应该表扬他敢于站起来独唱的勇气。也许就是这样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学生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是在学生掌握旋律的基础上再来进行识谱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改变以前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厌倦枯燥的识谱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用肢体“触”音乐,用肢体感受和触摸
姚淑琴在《妙用通感,让音乐欣赏教学神采飞扬》中举例提到:“妙用触觉,让学生在触摸中感受音乐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比如在欣赏声乐曲聆听女高音的声音时,让学生尝试着搬起重物并大声演唱,体验到高音时声音共鸣时的感觉,学生异常兴奋,并对能唱到如此音域的歌手表现了崇敬之意。”或者有同学能唱出这样的音高,也让学生自信且觉得有趣不已。歌唱技巧训练时运用各种感官触觉,把抽象、枯燥的发声技巧具体有形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想象突然被吓了一跳的尖叫声来感受假声的位置;闻花香的感觉体会唱歌的吸气方式;嘴巴均匀吐气把一张薄小纸条吹着贴在墙上来练习控制气息的方法等等来代替抽象的唱歌技巧理论,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便容易多了,自然也会使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应该在聆听器乐曲的时候,将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可以亲手摸一摸乐器,亲自玩一玩尝试奏响乐器;在学习相关各少数名族的舞蹈或者歌曲的时候,穿着他们的特色服饰和学生们一起手舞足蹈……当触觉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耳朵竖起来、身体动起来、脑子转起来,这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笔者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方法才有研究与实践意义,而这些方法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了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得到更多的收获和美的享受!以上是笔者单单从感官方面(看、听、唱、触)来浅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将提高教学效率这一个大方向缩小到容易理解、可行性高的范围,以致于可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应用,用实例说明方法的效果和作用。不断有新的思考和尝试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于音乐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都是为了让音乐教学取得保质保量并且高效的成功!
一、用眼睛“看”音乐,学生脑海中充满画面感
张丽芬在《运用动态视觉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中提到:“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中应该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视觉因素。除了歌曲内容或歌曲本身直接与视觉有关的动态视像外,对一些与自然、地区或民族有关的歌曲要尽量地寻找有关的影像资料,如风情、风光等资料,进行适当地裁剪制成所需的动态影像在教学中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动画设计、编排,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动画的形式来学习音乐或音乐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而且,由于动画是根据教学内容创制的动态影像,比较容易和教学内容及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易取得预定的效果。另外,在歌曲和乐曲欣赏学习中,一些纯文字、纯音响的指示,如乐器介绍、作者生平、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以及戏曲、民歌的介绍,都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上加以图片或动态的具象元素,使枯燥乏味的一些文字说明更加形象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较常使用的一个教学导入就是用图片和相关音乐、文化的照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上课伊始,老师先准备一系列与歌曲、音乐相关的图片或照片给学生观看欣赏,使学生脑海中初步形成一种画面感或者至少了解到相关歌曲的相关文化,使抽象的音乐首先提供具象的基础。
二、用耳朵“听”音乐,音响让学生形成旋律记忆感
谚语说得好: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聆听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德国音乐家舒曼说:“音乐教育,听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诸多音乐名人的观点可见,音乐教学活动离不开聆听,它是音乐教学的必经之路。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是通过每一首曲子,每一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里,听者每听一次就受到一次感染,增加一次记忆与联想。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当一段音乐听了90次之后,一个人会终身牢记这段音乐,这就是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为什么学生对于比教材歌曲在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复杂得多的流行歌曲,不需要老师教唱却能演唱得非常熟练和准确呢?就是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及一些公共场所总在不停地播放这些歌曲,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在接受“弥漫性”的熏陶。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和利用音乐“弥漫性”特点,引起和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或者至少短时间内学生记住了旋律。
三、用嘴巴“唱”音乐,亲身经历发出声音的过程
唱,包含老师的范唱和学生不同形式的演唱。
(一)教师的范唱
大学教材中,由范晓君、王朝霞主编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一书中也提到教师范唱的重要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可以给学生树立起最直观的艺术形象,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许教师的范唱并不完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显得非常的亲切和真实。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歌唱学习的范例,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由此可見,教师的范唱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学生演唱
在课堂上如果有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进行独唱,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要求,不管唱的如何,都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哪怕是他跑调了,也应该表扬他敢于站起来独唱的勇气。也许就是这样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学生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是在学生掌握旋律的基础上再来进行识谱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改变以前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厌倦枯燥的识谱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用肢体“触”音乐,用肢体感受和触摸
姚淑琴在《妙用通感,让音乐欣赏教学神采飞扬》中举例提到:“妙用触觉,让学生在触摸中感受音乐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比如在欣赏声乐曲聆听女高音的声音时,让学生尝试着搬起重物并大声演唱,体验到高音时声音共鸣时的感觉,学生异常兴奋,并对能唱到如此音域的歌手表现了崇敬之意。”或者有同学能唱出这样的音高,也让学生自信且觉得有趣不已。歌唱技巧训练时运用各种感官触觉,把抽象、枯燥的发声技巧具体有形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想象突然被吓了一跳的尖叫声来感受假声的位置;闻花香的感觉体会唱歌的吸气方式;嘴巴均匀吐气把一张薄小纸条吹着贴在墙上来练习控制气息的方法等等来代替抽象的唱歌技巧理论,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便容易多了,自然也会使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应该在聆听器乐曲的时候,将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可以亲手摸一摸乐器,亲自玩一玩尝试奏响乐器;在学习相关各少数名族的舞蹈或者歌曲的时候,穿着他们的特色服饰和学生们一起手舞足蹈……当触觉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耳朵竖起来、身体动起来、脑子转起来,这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笔者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方法才有研究与实践意义,而这些方法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了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得到更多的收获和美的享受!以上是笔者单单从感官方面(看、听、唱、触)来浅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将提高教学效率这一个大方向缩小到容易理解、可行性高的范围,以致于可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应用,用实例说明方法的效果和作用。不断有新的思考和尝试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于音乐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都是为了让音乐教学取得保质保量并且高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