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一贯被评论界指认为女权主义者,但安吉拉的“女权主义”却显得与众不同。安吉拉的女权主义只出现在她对作品女性人物的态度上,以及她对女性社会角色的理解中。安吉拉是一位重新审定女性价值的作家,她把女性从传统的鄙视与误解中剥离出来,解析出女性在传统生活方式下所散发出的坚强勇敢的性格,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女英雄,这就是安吉拉笔下富有英雄色彩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英国女作家 安吉拉·卡特 女英雄形象
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一贯被评论界指认为女权主义者,但安吉拉的“女权主义”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安吉拉并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女权运动,她没有写下关于女权主义的专著,也没有在公开场所大谈女子的种种权利,她的女权主义只出现在她对作品女性人物的态度上,以及她对女性社会角色的理解里。英国作家兼史学家、神话故事收集者玛莉娜·华纳曾为安吉拉的《精怪故事集》所写的后记里评论云:“安吉拉·卡特对女性的偏护之情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燃烧,却从来没有将她引向任何形式的女权主义……她颠倒了一切劝诫性质的民间故事,摇出它们曾经表达的对女性的恐惧和厌恶,从中创造出一套新的价值观,颂扬一套新的价值,颂扬坚强、坦率、热情、性别特征显著,永远都不屈服的女性。”玛莉娜·华纳的话为安吉拉的女权主义贴上了精准的标签:她是一位重新审定女性价值的作家,她把女性从传统的鄙视与误解里剥离出来,解析出女性在传统生活方式下所散发出的坚强勇敢、永不屈服的特征,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女英雄。
安吉拉笔下的确出现了不少富有英雄色彩的女性,她们活跃在安吉拉对往昔生活充满关注的作品里,常常带着一种普通女性所不具备的热情与坚定。这些人物就像安吉拉本人一样,“从不羞愧,毫不畏惧,像雌狐一样听觉敏锐,同时又具有不露声色的清醒判断”(玛莉娜·华纳语),在种种艰难的时刻保持着足够的清醒,能够用惊人之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特质就成为了安吉拉式的女英雄的灵魂。
一 骑士式的女英雄
安吉拉曾于21岁时(1961年)在布里斯托大学专习中世纪文学,在那个时期她养成了对民俗学的兴趣和对往昔时光的关注。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的这段时期里,欧洲经历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古代史在此时落下层层帷幕,随之而来的文艺复兴又带来欧洲的文化重生。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中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萌芽、发展之后,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民众开始感受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发生在此阶段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西欧直接接触到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这场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发动的战争,也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形成了欧洲社会的骑士阶层与骑士崇拜。于是,盛行在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使读者看到了骑士罗曼蒂克的风采:他们言行得体,举止优雅,性情谦卑,并热烈地追求浪漫爱情。至12世纪,骑士精神的意义转变为人生的整体规范,骑士的基本守则如下:保护老弱妇孺,为公义而战,对抗不平与邪恶,热爱家园。
很显然,安吉拉是这种“骑士风范”与“骑士文学”的崇拜者,安吉拉有意识地将她的许多作品放置于一种模糊不清的、带有中世纪色调的背景之中,这当然不是为了对那段时光的单纯回忆,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洋溢着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浪漫、温馨与美学意义。安吉拉1971年开始的日本之行让她更懂得了男人与女人交往的真谛:男性与女性是站在两种不同立场上的生物,他们表面上在厮杀,常常斗得鲜血淋漓,在两性争斗里却又包含着一种低调的难分难舍。正是在这种表面看来激烈残忍的两性厮杀之中,安吉拉的清澈目光与华丽文笔为读者捕捉到了中世纪女骑士的身影,给读者留存了“祖母式”的生活光彩。
《染血之室》(也译作《血窟》)就是颂扬这类女骑士的代表作品。在中篇小说《染血之室》里,安吉拉塑造了两位女英雄:一位是年仅17岁的小女孩“我”,一位是小女孩的妈妈——敢于面对灾难的勇敢母亲。作者有意识地将两位女英雄写得各有特色,在小说的前半部分里安吉拉用很长的篇幅来渲染小女孩的性格,这位只有“补了又补的内衣,褪色的条纹布,哔叽布裙”的贫寒女孩,在她“天真而封闭”的生活里,从没有遇到诱惑与爱情,因此才保存了使富可敌国的“他”(一位杀人恶魔)垂涎的纯真,才得以进入到有着“黄金水龙头”的城堡。就是这位独闯魔窟的女孩子,面对血淋淋的刑具和一把咻咻作响的利剑,表现出了足够的镇静和智慧,她缜密的想法与从容坚定的应对,都使她沾染上了中世纪女英雄的色彩。
直到小说的最后,安吉拉才把女孩勇敢无畏的母亲推至前台,这位机敏的、有着果敢行为与清晰判断的中年女人,在女儿马上被斩首的瞬间如女骑士般骑马飞奔而至。这位长着“白色鬃狮”的中年女人,“一手抓着缰绳拉住那匹人立起来的马,另一只手握着父亲的左轮,身后是野蛮而冷漠的大海浪涛”,她能“将子弹不偏不倚射进我丈夫(指书中的杀人魔鬼)的胸膛”,将女儿救出险境。这精彩的一幕,完全保留了传统的中世纪骑士所有的本领:精湛的马术、高超的武艺、复仇的心态、保护弱小的勇敢,再加上母亲青年时代敢于搏虎、敢于为爱情而离开富足家族的壮举,都使母亲这一人物毫无疑问地成为完美的女骑士。
二 精灵式的女英雄
在编辑整理自己所收藏的精怪故事时,安吉拉对往昔的日子又进行了一次深情的注目。她说:“我带来的这些故事并不是出于怀旧,那是段艰辛、残酷的过去,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充满敌意。”安吉拉深深地认识到,生活于中世纪的女性是艰难的,她们在贫乏的物质生活里,还必须面对来自于大自然的、来自于男性世界的、来自于社会风俗和生育与疾病的种种难关。于是,在这个对女性充满危机感的世界里,在面对种种无法超越的苦难时,女性只有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才能超越现实:她们期待有一位异常的精灵,用她的超能力来战胜或移走自然界里的危机,用她的神力来扭转女性所面对的困境。这些精灵不但身体轻灵,出没于河水、森林、草原和空中,而且还具有超人的勇敢和智慧,在多种场合化险为夷,这就是安吉拉笔下的精灵式女英雄的来源。 通常,精灵式的女英雄都是美丽的青年女子,她们有着姣好的面貌和纯洁的身体(安吉拉很注重女子的纯洁),也是生活里的普通人。只是在大自然界的灾难突然降落至这些女子身上时,安吉拉就让她们以精灵式的能量来对抗妖魔。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与狼为伴》。一个美丽的、身穿红斗蓬的女孩要独自走进冬季的丛林,那里的环境是“狼变得又瘦又饥,身上几乎没有肉,你简直可以隔着皮毛去数出肋骨”、“在杳无人迹的森林,你永远身处险境。在高大松树间的门户,四周全是纠结蓬乱树桠,旅人一不小心就会受困,仿佛连植物都跟住在这里的狼群阴谋”。但这个小精灵般的红衣小女子要在凶险的大自然,与一个“眼睛由内发出独有的光芒,大得像小盘子,装满希腊火药的小盘子”的男性狼人相对。在发生过那多么的关于狼人的传说的丛林里,在二十多只狼群包围的旷野之中,女孩以一种处子的圣洁和精灵般的机智与狼人周旋。这个勇敢的女精灵把山野里野狼的嚎叫关在窗外,使时间进入了“一片沉寂,一切沉寂”之中。“她会让他那令人生畏的头靠在自己的大腿上,为他挑毛皮里的虱子”,然后“睡在温柔的狼爪间”。这种情形,完全符合古代传说中的关于精灵与妖魔的故事模式,在纯洁的精灵面前,妖魔的力气往往会丧尽,最终会屈服于精灵的魔力之下。
另一个精灵般的女英雄是《老虎新娘》中的小新娘,在这个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童话里,一个不谱世事的小孤女被嗜赌的父亲输给了一个叫做“野兽”的男人(也可能是一只老虎)。当“野兽”提出了用无数的珍宝来换取看一下她祼体时,勇敢的处女却抱定“这身肌肤是我在世上唯一的资产,今天我将做出第一笔投资”决心,用骄傲而不羞怯的心态,挺身走向“野兽”的如“死一般的世界”和“焚烧殆尽的星球”般的空旷宫殿。而在女孩子纯洁的裸体面前,“四周满是冬季悲哀的棕与深褐,沼泽厌倦地向宽大的河流伸展而去”,威武的“野兽”垂下了他硕大的头,“风已停息,一切恢复正常”。女孩原本可以随着父亲离开这里,而最后的结局更加令人吃惊,重获自由的女孩自愿选择离开嗜赌的父亲而留下来陪伴她的“老虎新郞”,倾听着他那“低沉呼噜的甜美雷声撼动了整座古老房顶,震得窗扇拍撞不停直到崩裂”,也心甘情愿地让老虎用他那“砂纸般粗刮人的舌头”舔掉自己纯洁的肌肤,重新生长出一身光滑的兽毛,从而实现了处子与老虎的真正融合。这说明,这位女英雄已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了重新的选择,她选择放弃人间污秽的生活,情愿做一只奔走在丛林里的真正精灵。
三 女巫式的女英雄
在欧洲的大多数童话里,女巫是指那些使用魔术、念咒、妖术、毒药的女性。女巫大多是长着鹰钩鼻的老太婆,她们身上披着肮脏的黑色斗篷,居住在枯树洞里或是山洞里,喜欢喃喃自语,在大锅中煮着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有毒的东西。因此,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女巫”,当然以贬义的据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她的智慧与狡猾,女巫也有了临危不惧、处事不惊,甚至还可以在危难之中扭转乾坤的本领。所以,在传统的童话故事里,女巫往往是一个既智慧又邪恶的女性,而在危难关头,女巫往往会挺身而出,给人以指引,化解掉一场灾难。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女性在完全没有主意的情况下,她们需要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阻止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争斗,需要利用一些看似不正当的狡猾来改变女人卑下的、任人宰割的结局,“女巫”就是具有这种能量的女性,尽管她们又老又丑。
安吉拉认为,只有在非官方文化中出现的女性,才会有如此多姿多彩的身影,才会懂得如何用女性的理念去摆平这个世道。这种情形也成了安吉拉的《精怪故事集》中许多老年女性的性格特征。例如,《待在树杈上的姑娘》中的母亲,就是一位具有神奇魔力的女性。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被别人抢走,她让自己的女儿住在高高的树上,一遇到危险,就会用歌声召唤母亲回来。母亲会高喊着:“虽然你们人多势众,但我还是会用大针把你们都缝起来”,使敌人纷纷倒下。又如,在《凯特姨妈的魔粉》里,凯特姨妈也是掌握了巫术的老女人,她用自己的魔粉使执拗的父亲同意了女儿的婚礼,成全了杰克和米妮的幸福。只有在这种危难的、女人无法用自身力量来掌控的时刻,女巫才被当成救世主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女巫身体里所蕴含的正能量,其实是中世纪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扭曲式的表白。
综上所述,安吉拉用她耀眼而迷人的想象力和夸张大气的言辞,塑造出一系列的“亦好亦坏”的女英雄形象。在一个个乌托邦式的空间里,再加上哥特式的阴郁氛围,安吉拉式的女英雄不负读者所望迸发出令人眩晕的乐观与机智,将“那种英雄乐观主义的氛围在极不可能的情况下聚拢过来,她(安吉拉)拥有了一个真正作家为读者重新创造世界的天赋。”(玛莉娜·华纳语)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王晓英、杨靖主编:《她世界:西方女性文学百部名著赏析》,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安吉拉·卡特,郑冉然译:《精怪故事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安吉拉·卡特,严韵译:《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曹莉,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关键词:英国女作家 安吉拉·卡特 女英雄形象
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一贯被评论界指认为女权主义者,但安吉拉的“女权主义”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安吉拉并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女权运动,她没有写下关于女权主义的专著,也没有在公开场所大谈女子的种种权利,她的女权主义只出现在她对作品女性人物的态度上,以及她对女性社会角色的理解里。英国作家兼史学家、神话故事收集者玛莉娜·华纳曾为安吉拉的《精怪故事集》所写的后记里评论云:“安吉拉·卡特对女性的偏护之情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燃烧,却从来没有将她引向任何形式的女权主义……她颠倒了一切劝诫性质的民间故事,摇出它们曾经表达的对女性的恐惧和厌恶,从中创造出一套新的价值观,颂扬一套新的价值,颂扬坚强、坦率、热情、性别特征显著,永远都不屈服的女性。”玛莉娜·华纳的话为安吉拉的女权主义贴上了精准的标签:她是一位重新审定女性价值的作家,她把女性从传统的鄙视与误解里剥离出来,解析出女性在传统生活方式下所散发出的坚强勇敢、永不屈服的特征,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女英雄。
安吉拉笔下的确出现了不少富有英雄色彩的女性,她们活跃在安吉拉对往昔生活充满关注的作品里,常常带着一种普通女性所不具备的热情与坚定。这些人物就像安吉拉本人一样,“从不羞愧,毫不畏惧,像雌狐一样听觉敏锐,同时又具有不露声色的清醒判断”(玛莉娜·华纳语),在种种艰难的时刻保持着足够的清醒,能够用惊人之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特质就成为了安吉拉式的女英雄的灵魂。
一 骑士式的女英雄
安吉拉曾于21岁时(1961年)在布里斯托大学专习中世纪文学,在那个时期她养成了对民俗学的兴趣和对往昔时光的关注。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的这段时期里,欧洲经历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古代史在此时落下层层帷幕,随之而来的文艺复兴又带来欧洲的文化重生。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中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萌芽、发展之后,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民众开始感受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发生在此阶段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西欧直接接触到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这场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发动的战争,也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形成了欧洲社会的骑士阶层与骑士崇拜。于是,盛行在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使读者看到了骑士罗曼蒂克的风采:他们言行得体,举止优雅,性情谦卑,并热烈地追求浪漫爱情。至12世纪,骑士精神的意义转变为人生的整体规范,骑士的基本守则如下:保护老弱妇孺,为公义而战,对抗不平与邪恶,热爱家园。
很显然,安吉拉是这种“骑士风范”与“骑士文学”的崇拜者,安吉拉有意识地将她的许多作品放置于一种模糊不清的、带有中世纪色调的背景之中,这当然不是为了对那段时光的单纯回忆,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洋溢着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浪漫、温馨与美学意义。安吉拉1971年开始的日本之行让她更懂得了男人与女人交往的真谛:男性与女性是站在两种不同立场上的生物,他们表面上在厮杀,常常斗得鲜血淋漓,在两性争斗里却又包含着一种低调的难分难舍。正是在这种表面看来激烈残忍的两性厮杀之中,安吉拉的清澈目光与华丽文笔为读者捕捉到了中世纪女骑士的身影,给读者留存了“祖母式”的生活光彩。
《染血之室》(也译作《血窟》)就是颂扬这类女骑士的代表作品。在中篇小说《染血之室》里,安吉拉塑造了两位女英雄:一位是年仅17岁的小女孩“我”,一位是小女孩的妈妈——敢于面对灾难的勇敢母亲。作者有意识地将两位女英雄写得各有特色,在小说的前半部分里安吉拉用很长的篇幅来渲染小女孩的性格,这位只有“补了又补的内衣,褪色的条纹布,哔叽布裙”的贫寒女孩,在她“天真而封闭”的生活里,从没有遇到诱惑与爱情,因此才保存了使富可敌国的“他”(一位杀人恶魔)垂涎的纯真,才得以进入到有着“黄金水龙头”的城堡。就是这位独闯魔窟的女孩子,面对血淋淋的刑具和一把咻咻作响的利剑,表现出了足够的镇静和智慧,她缜密的想法与从容坚定的应对,都使她沾染上了中世纪女英雄的色彩。
直到小说的最后,安吉拉才把女孩勇敢无畏的母亲推至前台,这位机敏的、有着果敢行为与清晰判断的中年女人,在女儿马上被斩首的瞬间如女骑士般骑马飞奔而至。这位长着“白色鬃狮”的中年女人,“一手抓着缰绳拉住那匹人立起来的马,另一只手握着父亲的左轮,身后是野蛮而冷漠的大海浪涛”,她能“将子弹不偏不倚射进我丈夫(指书中的杀人魔鬼)的胸膛”,将女儿救出险境。这精彩的一幕,完全保留了传统的中世纪骑士所有的本领:精湛的马术、高超的武艺、复仇的心态、保护弱小的勇敢,再加上母亲青年时代敢于搏虎、敢于为爱情而离开富足家族的壮举,都使母亲这一人物毫无疑问地成为完美的女骑士。
二 精灵式的女英雄
在编辑整理自己所收藏的精怪故事时,安吉拉对往昔的日子又进行了一次深情的注目。她说:“我带来的这些故事并不是出于怀旧,那是段艰辛、残酷的过去,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充满敌意。”安吉拉深深地认识到,生活于中世纪的女性是艰难的,她们在贫乏的物质生活里,还必须面对来自于大自然的、来自于男性世界的、来自于社会风俗和生育与疾病的种种难关。于是,在这个对女性充满危机感的世界里,在面对种种无法超越的苦难时,女性只有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才能超越现实:她们期待有一位异常的精灵,用她的超能力来战胜或移走自然界里的危机,用她的神力来扭转女性所面对的困境。这些精灵不但身体轻灵,出没于河水、森林、草原和空中,而且还具有超人的勇敢和智慧,在多种场合化险为夷,这就是安吉拉笔下的精灵式女英雄的来源。 通常,精灵式的女英雄都是美丽的青年女子,她们有着姣好的面貌和纯洁的身体(安吉拉很注重女子的纯洁),也是生活里的普通人。只是在大自然界的灾难突然降落至这些女子身上时,安吉拉就让她们以精灵式的能量来对抗妖魔。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与狼为伴》。一个美丽的、身穿红斗蓬的女孩要独自走进冬季的丛林,那里的环境是“狼变得又瘦又饥,身上几乎没有肉,你简直可以隔着皮毛去数出肋骨”、“在杳无人迹的森林,你永远身处险境。在高大松树间的门户,四周全是纠结蓬乱树桠,旅人一不小心就会受困,仿佛连植物都跟住在这里的狼群阴谋”。但这个小精灵般的红衣小女子要在凶险的大自然,与一个“眼睛由内发出独有的光芒,大得像小盘子,装满希腊火药的小盘子”的男性狼人相对。在发生过那多么的关于狼人的传说的丛林里,在二十多只狼群包围的旷野之中,女孩以一种处子的圣洁和精灵般的机智与狼人周旋。这个勇敢的女精灵把山野里野狼的嚎叫关在窗外,使时间进入了“一片沉寂,一切沉寂”之中。“她会让他那令人生畏的头靠在自己的大腿上,为他挑毛皮里的虱子”,然后“睡在温柔的狼爪间”。这种情形,完全符合古代传说中的关于精灵与妖魔的故事模式,在纯洁的精灵面前,妖魔的力气往往会丧尽,最终会屈服于精灵的魔力之下。
另一个精灵般的女英雄是《老虎新娘》中的小新娘,在这个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童话里,一个不谱世事的小孤女被嗜赌的父亲输给了一个叫做“野兽”的男人(也可能是一只老虎)。当“野兽”提出了用无数的珍宝来换取看一下她祼体时,勇敢的处女却抱定“这身肌肤是我在世上唯一的资产,今天我将做出第一笔投资”决心,用骄傲而不羞怯的心态,挺身走向“野兽”的如“死一般的世界”和“焚烧殆尽的星球”般的空旷宫殿。而在女孩子纯洁的裸体面前,“四周满是冬季悲哀的棕与深褐,沼泽厌倦地向宽大的河流伸展而去”,威武的“野兽”垂下了他硕大的头,“风已停息,一切恢复正常”。女孩原本可以随着父亲离开这里,而最后的结局更加令人吃惊,重获自由的女孩自愿选择离开嗜赌的父亲而留下来陪伴她的“老虎新郞”,倾听着他那“低沉呼噜的甜美雷声撼动了整座古老房顶,震得窗扇拍撞不停直到崩裂”,也心甘情愿地让老虎用他那“砂纸般粗刮人的舌头”舔掉自己纯洁的肌肤,重新生长出一身光滑的兽毛,从而实现了处子与老虎的真正融合。这说明,这位女英雄已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了重新的选择,她选择放弃人间污秽的生活,情愿做一只奔走在丛林里的真正精灵。
三 女巫式的女英雄
在欧洲的大多数童话里,女巫是指那些使用魔术、念咒、妖术、毒药的女性。女巫大多是长着鹰钩鼻的老太婆,她们身上披着肮脏的黑色斗篷,居住在枯树洞里或是山洞里,喜欢喃喃自语,在大锅中煮着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有毒的东西。因此,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女巫”,当然以贬义的据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她的智慧与狡猾,女巫也有了临危不惧、处事不惊,甚至还可以在危难之中扭转乾坤的本领。所以,在传统的童话故事里,女巫往往是一个既智慧又邪恶的女性,而在危难关头,女巫往往会挺身而出,给人以指引,化解掉一场灾难。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女性在完全没有主意的情况下,她们需要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阻止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争斗,需要利用一些看似不正当的狡猾来改变女人卑下的、任人宰割的结局,“女巫”就是具有这种能量的女性,尽管她们又老又丑。
安吉拉认为,只有在非官方文化中出现的女性,才会有如此多姿多彩的身影,才会懂得如何用女性的理念去摆平这个世道。这种情形也成了安吉拉的《精怪故事集》中许多老年女性的性格特征。例如,《待在树杈上的姑娘》中的母亲,就是一位具有神奇魔力的女性。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被别人抢走,她让自己的女儿住在高高的树上,一遇到危险,就会用歌声召唤母亲回来。母亲会高喊着:“虽然你们人多势众,但我还是会用大针把你们都缝起来”,使敌人纷纷倒下。又如,在《凯特姨妈的魔粉》里,凯特姨妈也是掌握了巫术的老女人,她用自己的魔粉使执拗的父亲同意了女儿的婚礼,成全了杰克和米妮的幸福。只有在这种危难的、女人无法用自身力量来掌控的时刻,女巫才被当成救世主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女巫身体里所蕴含的正能量,其实是中世纪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扭曲式的表白。
综上所述,安吉拉用她耀眼而迷人的想象力和夸张大气的言辞,塑造出一系列的“亦好亦坏”的女英雄形象。在一个个乌托邦式的空间里,再加上哥特式的阴郁氛围,安吉拉式的女英雄不负读者所望迸发出令人眩晕的乐观与机智,将“那种英雄乐观主义的氛围在极不可能的情况下聚拢过来,她(安吉拉)拥有了一个真正作家为读者重新创造世界的天赋。”(玛莉娜·华纳语)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王晓英、杨靖主编:《她世界:西方女性文学百部名著赏析》,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安吉拉·卡特,郑冉然译:《精怪故事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安吉拉·卡特,严韵译:《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曹莉,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