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山交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是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开发的功能比较完善的道路安全评价系统。本文将IHSDM应用于公路局部路段的安全性评价,介绍了IHSDM的应用流程,并对IHSDM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评价路段的安全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IHSDM;事故分析
1 概述
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interactive highway safety design model,IHSDM)是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提出的公路安全评价系统。IHSDM将人、车、路等各个因素对道路安全的影响设计成一个个子模型,共同组成完整的IHSDM,各子模型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此外IHSDM是与CAD集成在一起的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能帮助道路设计人员从道路安全的角度评价设计方案并在设计阶段对方案进行调整。
目前,IHSDM包含了政策评价模块(Policy Review Module)、事故预测模块(Crash Prediction Module)、设计一致性模块(Design Consistency Module)、交通分析模块(Traffic Analysis Module)、驾使员/车辆模块(Driver/Vehicle Module)。本文结合公路设计中某一特定路段,应用IHSDM模型中的政策评价模块、事故预测模块、设计一致性模块进行分析。
2 应用路段介绍
本文示例路段位于苏州东南部的丘陵山区的一条二级公路,桩号范围为K7+800~K8+300,该段为设计车速40km/h的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路面宽10m,路基宽11.5m。此段K8+035处路线左侧有一别墅,老路线形指标较低,圆曲线最小半径仅为43米。路线平、纵面指标(如图1、图2所示),本文拟对该路段进行安全性评价。
图1 评价路段的路线平面图
图2 评价路段的路线纵断面图
HSDM数据量很大,并涉及到路线、路面、交通等多个专业,在使用时应注意各个专业的协作以及数据录入的准确性[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
1、路线的平、纵断面数据,此数据可以通过编辑评价道路的模型,以表单方式输入,也可以通过Geopak、Inroads等国外道路设计软件的直接提取;
2、公路的总体指标(如地形、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运营速度、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等);
3、横断面数据(如横坡、车道宽、路面类型、路肩宽度及是否铺装、爬坡车道、超车车道等);
4、路侧宽容区的断面数据(如路侧宽容区的宽度,坡度、路侧障碍物位置等);
5、政策评价模块的特定数据;
6、交通分析模块的特定数据;
7、评价路段历史年事故数据。
3 评价过程
3.1 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主要是根据美国一些设计设计标准规范对路段的参数进行评价。本文采用规范的是美国公路与运输标准(AASHTO2004版)的规范进行评价,文中仅对安全设计比较重要的圆曲线半径、停车视距、超车视距进行了评价,其余不多作介绍。
1、圆曲线半径的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根据AASHTO2004规范,设计车速为40km/h时,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可为41m,而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以下简称《路线》),设计车速为40 km/h时,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极限值为60m。
表1 圆曲线半径的评价结果
Stations Radius of
Curve Effective
Design Speed Comment
Start End Road
(m) Policy
(m) (km/h)
7+826.437 7+963.031 135 41 63 Road value is within controlling criteria
8+001.830 8+071.372 43 41 40 Road value is within controlling criteria
8+116.511 8+263.727 340 41 93 Road value is within controlling criteria
另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老路虽然满足AASHTO2004的规范要求,但是前后圆曲线半径对应的有效设计速度差距较大,即圆曲线半径指标不均衡。
2、停车视距的评价
该路段停车视距的评价结果均能满足AASHTO2004的规范要求(50m),而我国《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40 km/h时停车视距为40m。
此外,位于R=43m的圆曲线之前,停车视距会突降(如图3所示)。
图3 路段停车视距检查图
3、超车视距的评价
AASHTO对超车视距的要求较高,设计速度40 km/h时,超车视距为270m,我国《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40 km/h时超车视距一般值为200m。
如图4所示,由于在K7+960~K8+120处路侧别墅的影响,以及圆曲线半径较小,因此位于别墅之前超车视距不满足AASHTO的要求。
图4 路段超车视距检查图
图5 路段事故率预测图
3.2 事故预测
事故预测模块通过预测某一类型路段上可能的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来评价、检验道路的安全性。应用事故预测模块对本路段2015年至2035年的事故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如图5所示。IHSDM的事故预测模块中不
摘要: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是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开发的功能比较完善的道路安全评价系统。本文将IHSDM应用于公路局部路段的安全性评价,介绍了IHSDM的应用流程,并对IHSDM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评价路段的安全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IHSDM;事故分析
1 概述
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interactive highway safety design model,IHSDM)是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提出的公路安全评价系统。IHSDM将人、车、路等各个因素对道路安全的影响设计成一个个子模型,共同组成完整的IHSDM,各子模型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此外IHSDM是与CAD集成在一起的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能帮助道路设计人员从道路安全的角度评价设计方案并在设计阶段对方案进行调整。
目前,IHSDM包含了政策评价模块(Policy Review Module)、事故预测模块(Crash Prediction Module)、设计一致性模块(Design Consistency Module)、交通分析模块(Traffic Analysis Module)、驾使员/车辆模块(Driver/Vehicle Module)。本文结合公路设计中某一特定路段,应用IHSDM模型中的政策评价模块、事故预测模块、设计一致性模块进行分析。
2 应用路段介绍
本文示例路段位于苏州东南部的丘陵山区的一条二级公路,桩号范围为K7+800~K8+300,该段为设计车速40km/h的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路面宽10m,路基宽11.5m。此段K8+035处路线左侧有一别墅,老路线形指标较低,圆曲线最小半径仅为43米。路线平、纵面指标(如图1、图2所示),本文拟对该路段进行安全性评价。
图1 评价路段的路线平面图
图2 评价路段的路线纵断面图
HSDM数据量很大,并涉及到路线、路面、交通等多个专业,在使用时应注意各个专业的协作以及数据录入的准确性[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
1、路线的平、纵断面数据,此数据可以通过编辑评价道路的模型,以表单方式输入,也可以通过Geopak、Inroads等国外道路设计软件的直接提取;
2、公路的总体指标(如地形、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运营速度、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等);
3、横断面数据(如横坡、车道宽、路面类型、路肩宽度及是否铺装、爬坡车道、超车车道等);
4、路侧宽容区的断面数据(如路侧宽容区的宽度,坡度、路侧障碍物位置等);
5、政策评价模块的特定数据;
6、交通分析模块的特定数据;
7、评价路段历史年事故数据。
3 评价过程
3.1 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主要是根据美国一些设计设计标准规范对路段的参数进行评价。本文采用规范的是美国公路与运输标准(AASHTO2004版)的规范进行评价,文中仅对安全设计比较重要的圆曲线半径、停车视距、超车视距进行了评价,其余不多作介绍。
1、圆曲线半径的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根据AASHTO2004规范,设计车速为40km/h时,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可为41m,而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以下简称《路线》),设计车速为40 km/h时,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极限值为60m。
表1 圆曲线半径的评价结果
Stations Radius of
Curve Effective
Design Speed Comment
Start End Road
(m) Policy
(m) (km/h)
7+826.437 7+963.031 135 41 63 Road value is within controlling criteria
8+001.830 8+071.372 43 41 40 Road value is within controlling criteria
8+116.511 8+263.727 340 41 93 Road value is within controlling criteria
另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老路虽然满足AASHTO2004的规范要求,但是前后圆曲线半径对应的有效设计速度差距较大,即圆曲线半径指标不均衡。
2、停车视距的评价
该路段停车视距的评价结果均能满足AASHTO2004的规范要求(50m),而我国《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40 km/h时停车视距为40m。
此外,位于R=43m的圆曲线之前,停车视距会突降(如图3所示)。
图3 路段停车视距检查图
3、超车视距的评价
AASHTO对超车视距的要求较高,设计速度40 km/h时,超车视距为270m,我国《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速度为40 km/h时超车视距一般值为200m。
如图4所示,由于在K7+960~K8+120处路侧别墅的影响,以及圆曲线半径较小,因此位于别墅之前超车视距不满足AASHTO的要求。
图4 路段超车视距检查图
图5 路段事故率预测图
3.2 事故预测
事故预测模块通过预测某一类型路段上可能的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来评价、检验道路的安全性。应用事故预测模块对本路段2015年至2035年的事故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如图5所示。IHSDM的事故预测模块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