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探讨了如何在读写结合的平台上利用和整合教材资源,为学生搭建写作语言、篇章结构、衔接手段的写作支架,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材料;英语写作;写作支架;读写结合
一、 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读是以理解为主的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写是以表达为主的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以读促写。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中,除了基本的表述事实与观点,将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达情感等较高要求也列入其中。但目前学生对英语写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在写作过程中,问题突出表现为:词汇缺乏、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以及过渡生硬。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通过活用阅读文本,在读写结合的平台上搭建写作语言、篇章结构、衔接手段支架,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 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应为学习者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适当介入,为他们构建新知识的概念框架。这种理论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那就是学生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支架式教学理论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时空。
读写结合,简单地说,就是以写作为目标而设计的阅读教学。在这过程中,以运用为目的的语言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内驱力,巩固了教学效果,更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阅读的策略,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个阅读的过程为写作策略与写作能力的获得提供了支架与训练平台。
三、 策略探究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供的文本话题多样,体裁广泛,是写作教学最佳的素材来源,教师应认真研读,充分挖掘其中的读写结合点,为高质量的文本输出搭建不同元素的支架。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架。本文主要从写作语言、篇章结构及连接手段这三个方面来探索适合学生水平的支架搭建。
(一) 立足文本,搭建写作语言的支架
话题性语言的缺乏是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教师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关注的最根本问题,是读写结合课的重点所在。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挖掘教材阅读材料中所提供的丰富语言资源。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不同,笔者从两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 积累话题词块,为写作夯实基础
词块指的是复现率比较高的、可以作为整体储存和使用的词语程式。换言之,词块就是被频繁使用的多个单词的组合,这些词汇组合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义。
在人教版的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话题,同时每个单元都有许多以话题为中心的词块。这些话题词块可以在学生表达相关话题时丰富他们的语言,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流利度以及提升他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此外,在某个话题下的联想能很好地集合相关词块,在教师的指引下将这些话题词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工具,真正达到语言综合运用的功能。
例如,人教版 Module 1 Unit 1讨论的话题是“友谊”。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文复述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取话题词块,然后师生集中讨论加以筛选。这个单元提取的有关于友谊的话题词块主要有: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develop a friendship with;get along well with;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communicate with;keep me spellbound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话题词块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写作提供灵活选词和恰当表达的空间,并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话题词块写短文,巩固所学词块,打好语言基本功,旨在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2. 活用复杂句式,为写作增色添彩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遣词造句,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英语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尽量使用相对高级的表达方式来增加语篇的表达效果,提升语篇的表达档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句式运用上,学生就不可以简单机械地使用同样的句式和重复的用词,而是应该基于实际情形充分运用所学的各种句式,从而提升文章的品位。教材中的语篇中有着丰富的相对高级的复杂句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多种高级的复杂句式,并通过写作训练来强化使用。
以人教版必修一 Unit 1的Reading为例,这篇课文写得非常优美,到处都是值得学生记忆和模仿的一些经典复杂句式,如: 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these any longer because nature is one thing that really must be experienced.(固定句式;定语从句)像这样的复杂句式在整个教材阅读文本中那是俯拾皆是。在英语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有选择地使用经典的或高级的复杂句式结构,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句式,更能为写作增色添彩。
(二) 剖析结构,搭建谋篇布局的支架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谋篇布局不合理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教师常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整篇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内的层次常常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在阅读中,写作前,利用教材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剖析语篇结构,逐步发展学生驾驭语篇结构、理清文脉以及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借鉴性模仿文本结构是培养学生篇章意识的一种基础方法。
1. 借鉴性模仿文本结构,积累语篇模式 我们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体裁丰富多样,而且不同的体裁都有相对应的结构模式。所以在英语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积累不同体裁的篇章模式,指引学生从微观上分析段落内容层次的展开,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的谋篇布局,通过规律总结,教师设计相应的仿写任务,从而使学生达到合理布局语篇结构,增强写作能力。
以人教版Module 3 Unit 1的Reading为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阅读语篇分成三部分,然后引导学生用一个单词来概括每一部分的主旨大意,Origin,Activities,Meaning跃然纸上,借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介绍某个节日的书面表达。
2. 批判性阅读文本结构,增强框架意识
在学生对主要的几种类型的文章结构形成初步概念之后,我们应该重新确立最近发展区,进一步的增强他们的篇章框架意识,让他们批判地来看待阅读材料中的结构。
笔者对人教版 Module 2 Unit 5 Music阅读课尝试了以下设计:
在明确了文章写作的主题之后,教师提问:How will you outlin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a band? 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话题对文章结构进行大胆的预测。这是一篇介绍乐队的文章,因此大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预测文章的结构为:Para 1: introduction.Para 2: How the band develops.Para 3: Comment.而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发现文章的实际结构并非如此。此时,老师可以提出评判性的问题:Is the passage really well structured? Is it better to add a conclusive paragraph? 因为有前面的预测性问题作为铺垫,学生应该觉得有话可说。在学生表达完他们的观点之后,老师可以追问:If a conclusive paragraph is necessary,then what shall we write here? 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提到可以对乐队进行简要的评价,或点题,或简要说明乐队成功的理由。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尝试为文章补充一个结尾。这也为最后的写作搭好了支架,做好了铺垫。学生习作可以设计成用自己理想的结构改写课文或写一篇相似的文章。
(三) 厘清关系,搭建衔接手段的支架
众所周知,只有好的逻辑才能造就好的文章,那必然就得有能够把文章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的语篇衔接手段,很多学生确实可以写出语法完全正确,内容充实的文章,但往往句际和段际之间缺乏相应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作者是怎样通过衔接手段使句际和段际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语篇连贯的,以此培养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衔接手段的意识。语篇的连贯既可以通过显性衔接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语义关联即隐性衔接机制来完成。
1. 整理显性连接,助力文笔连贯
当一段文字通过明显的连接性词语,使语篇内不同成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一目了然、清晰可辨時,这种衔接手段即为语篇的显性衔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语篇的不同文体对篇章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语篇的衔接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关注一些表示因果、转折、对比、列举等关系的常用衔接词,并在书面表达时加以灵活使用。这样才能改善和提高学生作文的衔接效果。
以人教版Module 7 Unit 1的Reading课文中的第一段为例,在这一短短的段落当中就运用到了表示结果的连接副词so,表示增补意义的连接副词in addition,表示转折的连接副词but,以及能够准确表达态度的副词unfortunately。通过这些连接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本段中句间有着恰到好处的起承转合,语篇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据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类衔接词,同时设计相应的写作训练任务。给学生创设相应情境,使其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分析段落自身的结构其实就可以发现好的衔接语,巧妙运用衔接语可以给文章增色,助力文笔连贯。
2. 挖掘隐性连接,达到行文流畅
张德禄在《英语的衔接》导读中提出了“隐性连接”的概念。他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是语篇和语境衔接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隐性特点,可以称为隐性衔接机制。隐性连接指不用明显的语篇连接标记,而是靠语境和语义关系而实现句间或段落间衔接和连贯的语言现象。虽然英语语篇中显性连接最常用,但隐性连接现象也很普遍。
以人教版 Module 3 Unit 2中的Reading Task为例。通过观察发现,这几个句子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连接词,但语义和逻辑关系却非常明确。第一个句子和后面几个句子之间构成明显的因果关系,第一句说对于麦当劳在我们这个社区建一个餐厅作者表示非常担忧,后面几个句子阐述了作者为什么如此担忧的理由。
由此可见,整理和挖掘语篇中的显性和隐性衔接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提高语篇衔接意识,从而为能写出文笔连贯、衔接自然、行文流畅的文章提供保证。
四、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孤立写作教学,而是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充分活用教材中的文本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的渗透,通过为学生搭建语言知识、篇章结构、衔接手段的写作支架,强化学生对英语篇章结构的理解,培养他们谋篇布局的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7-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戴军熔.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五个基本视角[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5):32-39.
作者简介:林中华,一级教师,浙江省温岭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阅读材料;英语写作;写作支架;读写结合
一、 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读是以理解为主的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写是以表达为主的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以读促写。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中,除了基本的表述事实与观点,将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达情感等较高要求也列入其中。但目前学生对英语写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在写作过程中,问题突出表现为:词汇缺乏、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以及过渡生硬。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通过活用阅读文本,在读写结合的平台上搭建写作语言、篇章结构、衔接手段支架,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 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应为学习者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适当介入,为他们构建新知识的概念框架。这种理论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那就是学生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支架式教学理论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时空。
读写结合,简单地说,就是以写作为目标而设计的阅读教学。在这过程中,以运用为目的的语言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内驱力,巩固了教学效果,更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阅读的策略,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个阅读的过程为写作策略与写作能力的获得提供了支架与训练平台。
三、 策略探究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供的文本话题多样,体裁广泛,是写作教学最佳的素材来源,教师应认真研读,充分挖掘其中的读写结合点,为高质量的文本输出搭建不同元素的支架。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架。本文主要从写作语言、篇章结构及连接手段这三个方面来探索适合学生水平的支架搭建。
(一) 立足文本,搭建写作语言的支架
话题性语言的缺乏是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教师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关注的最根本问题,是读写结合课的重点所在。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挖掘教材阅读材料中所提供的丰富语言资源。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不同,笔者从两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 积累话题词块,为写作夯实基础
词块指的是复现率比较高的、可以作为整体储存和使用的词语程式。换言之,词块就是被频繁使用的多个单词的组合,这些词汇组合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义。
在人教版的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话题,同时每个单元都有许多以话题为中心的词块。这些话题词块可以在学生表达相关话题时丰富他们的语言,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流利度以及提升他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此外,在某个话题下的联想能很好地集合相关词块,在教师的指引下将这些话题词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工具,真正达到语言综合运用的功能。
例如,人教版 Module 1 Unit 1讨论的话题是“友谊”。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文复述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取话题词块,然后师生集中讨论加以筛选。这个单元提取的有关于友谊的话题词块主要有: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develop a friendship with;get along well with;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communicate with;keep me spellbound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话题词块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写作提供灵活选词和恰当表达的空间,并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话题词块写短文,巩固所学词块,打好语言基本功,旨在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2. 活用复杂句式,为写作增色添彩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遣词造句,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英语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尽量使用相对高级的表达方式来增加语篇的表达效果,提升语篇的表达档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句式运用上,学生就不可以简单机械地使用同样的句式和重复的用词,而是应该基于实际情形充分运用所学的各种句式,从而提升文章的品位。教材中的语篇中有着丰富的相对高级的复杂句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多种高级的复杂句式,并通过写作训练来强化使用。
以人教版必修一 Unit 1的Reading为例,这篇课文写得非常优美,到处都是值得学生记忆和模仿的一些经典复杂句式,如: 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these any longer because nature is one thing that really must be experienced.(固定句式;定语从句)像这样的复杂句式在整个教材阅读文本中那是俯拾皆是。在英语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有选择地使用经典的或高级的复杂句式结构,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句式,更能为写作增色添彩。
(二) 剖析结构,搭建谋篇布局的支架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谋篇布局不合理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教师常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整篇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内的层次常常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在阅读中,写作前,利用教材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剖析语篇结构,逐步发展学生驾驭语篇结构、理清文脉以及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借鉴性模仿文本结构是培养学生篇章意识的一种基础方法。
1. 借鉴性模仿文本结构,积累语篇模式 我们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体裁丰富多样,而且不同的体裁都有相对应的结构模式。所以在英语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积累不同体裁的篇章模式,指引学生从微观上分析段落内容层次的展开,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的谋篇布局,通过规律总结,教师设计相应的仿写任务,从而使学生达到合理布局语篇结构,增强写作能力。
以人教版Module 3 Unit 1的Reading为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阅读语篇分成三部分,然后引导学生用一个单词来概括每一部分的主旨大意,Origin,Activities,Meaning跃然纸上,借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介绍某个节日的书面表达。
2. 批判性阅读文本结构,增强框架意识
在学生对主要的几种类型的文章结构形成初步概念之后,我们应该重新确立最近发展区,进一步的增强他们的篇章框架意识,让他们批判地来看待阅读材料中的结构。
笔者对人教版 Module 2 Unit 5 Music阅读课尝试了以下设计:
在明确了文章写作的主题之后,教师提问:How will you outlin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a band? 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话题对文章结构进行大胆的预测。这是一篇介绍乐队的文章,因此大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预测文章的结构为:Para 1: introduction.Para 2: How the band develops.Para 3: Comment.而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发现文章的实际结构并非如此。此时,老师可以提出评判性的问题:Is the passage really well structured? Is it better to add a conclusive paragraph? 因为有前面的预测性问题作为铺垫,学生应该觉得有话可说。在学生表达完他们的观点之后,老师可以追问:If a conclusive paragraph is necessary,then what shall we write here? 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提到可以对乐队进行简要的评价,或点题,或简要说明乐队成功的理由。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尝试为文章补充一个结尾。这也为最后的写作搭好了支架,做好了铺垫。学生习作可以设计成用自己理想的结构改写课文或写一篇相似的文章。
(三) 厘清关系,搭建衔接手段的支架
众所周知,只有好的逻辑才能造就好的文章,那必然就得有能够把文章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的语篇衔接手段,很多学生确实可以写出语法完全正确,内容充实的文章,但往往句际和段际之间缺乏相应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作者是怎样通过衔接手段使句际和段际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语篇连贯的,以此培养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衔接手段的意识。语篇的连贯既可以通过显性衔接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语义关联即隐性衔接机制来完成。
1. 整理显性连接,助力文笔连贯
当一段文字通过明显的连接性词语,使语篇内不同成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一目了然、清晰可辨時,这种衔接手段即为语篇的显性衔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语篇的不同文体对篇章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语篇的衔接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关注一些表示因果、转折、对比、列举等关系的常用衔接词,并在书面表达时加以灵活使用。这样才能改善和提高学生作文的衔接效果。
以人教版Module 7 Unit 1的Reading课文中的第一段为例,在这一短短的段落当中就运用到了表示结果的连接副词so,表示增补意义的连接副词in addition,表示转折的连接副词but,以及能够准确表达态度的副词unfortunately。通过这些连接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本段中句间有着恰到好处的起承转合,语篇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据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类衔接词,同时设计相应的写作训练任务。给学生创设相应情境,使其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分析段落自身的结构其实就可以发现好的衔接语,巧妙运用衔接语可以给文章增色,助力文笔连贯。
2. 挖掘隐性连接,达到行文流畅
张德禄在《英语的衔接》导读中提出了“隐性连接”的概念。他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是语篇和语境衔接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隐性特点,可以称为隐性衔接机制。隐性连接指不用明显的语篇连接标记,而是靠语境和语义关系而实现句间或段落间衔接和连贯的语言现象。虽然英语语篇中显性连接最常用,但隐性连接现象也很普遍。
以人教版 Module 3 Unit 2中的Reading Task为例。通过观察发现,这几个句子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连接词,但语义和逻辑关系却非常明确。第一个句子和后面几个句子之间构成明显的因果关系,第一句说对于麦当劳在我们这个社区建一个餐厅作者表示非常担忧,后面几个句子阐述了作者为什么如此担忧的理由。
由此可见,整理和挖掘语篇中的显性和隐性衔接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提高语篇衔接意识,从而为能写出文笔连贯、衔接自然、行文流畅的文章提供保证。
四、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孤立写作教学,而是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充分活用教材中的文本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的渗透,通过为学生搭建语言知识、篇章结构、衔接手段的写作支架,强化学生对英语篇章结构的理解,培养他们谋篇布局的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7-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戴军熔.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五个基本视角[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5):32-39.
作者简介:林中华,一级教师,浙江省温岭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