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说教课程,需要将之融入各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基。本文对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将数学课程助力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培养更多契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120
  德育教育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首要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深远发展十分有利。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及契机,但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
  1.忽视德育教育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任务,自己没有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会将时间与精力都用到对知识的传授方面,从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学科内容的结合。在此种教育背景下,学生虽然能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但却会存在道德素养低下的情况,很难实现对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这与新课改教育目标相背离。
  2.教师缺乏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深挖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虽然有一些德育教育素材,但这些素材通常以隐性的方式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挖教材的意识及能力,从而开展有效的德育渗透活动。但从当前部分教师的德育教育来看,往往忽视对数学教材中隐性素材的挖掘,认为数学课程之中没有明显的德育教育素材,从而导致德育教育缺乏,或者德育教育过于表面,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3.德育教育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符合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较低,而且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差异性,或者层次性的德育渗透方法,这样才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不具有此教育意识,总是开展统一的德育教育或德育渗透活动,难以达成预设的德育教育效果。所以,这样的德育教育并不具有实质性。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深挖教材中的隐性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材中的隐性因素,在教学准备之时,需要对教材中的隐性因素进行挖掘,从而将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比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七巧板”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祖冲之的相关故事,让学生在直观的观看之中感受其刻苦钻研的精神,从而对其进行有效学习。另外,在进行此部分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将“中国梦”理念融入其中,让学生从小具有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又如,在学习“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时,根据此部分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为了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小丽,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家里总共有5个人,请问如何分最公平呢?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小丽的妈妈呢?在趣味故事的引导之下,学生为了帮助小丽妈妈,其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讨论活跃生动,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进入层次性的分数学习中。
  2.注重拓展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对教材中的隐性因素挖掘外,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在拓展学习中受到德育教育,让学生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比如在教学《面积》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国土面积,让学生对各省份的面积进行了解,这样学生便会感受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国家,既能够让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进行理解,又能够实现对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培养。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围绕教材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外,还需要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在对学生全面教育的背景下,实现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根据当前社会中的“白色污染”环境问题,教师可以设计“白色污染”的调查和访问活动,调查一周内每个家庭使用和扔掉塑料袋的数量,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制作条形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展示,这样不需要教师有过多的语言,学生便可以意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主动提出可行的建议,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各方面的思想品质都能够得到培養,这对于学生品质素养的全面提升十分有利。
  三、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效果,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有利。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也需要主动肩负起德育教育的重任,加强对创新德育教育途径的探索,最大限度将德育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红卫.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1.
  [2]姜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J].中华少年,2018(21):282.
  [3]徐建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29):1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小学3414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初中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追求教学的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强身健体的方法,带动学生获取到良好的發展。  关键词:多元化路径;初中;武术教学;创新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117  在武术类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本身是比较复杂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身体上的各种形式之外,更加看重的是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文主要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进行讨论,阐述了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应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进行引导、诱导、开导、疏导、指导和辅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智慧,使学生能采取和保持有意义的学习心向,积极、主动地完成知识的“获得”过程。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
“量子力学”课程是物理学师范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学习和理解现代物理学时非常重要的支撑课程。本文结合“量子力学”的课程特点和科学方法论,对在“量子力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实践教学中开发和融入思政元素的一些具体案例和思考。
摘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获得更多的机会有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和定义得到了改变,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通过改革培养具有良好听说读写能力的人才。开放性思维引入初中英语教学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思想和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基于开放性思维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开放性思维;
摘要:数学科目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而言至关重要。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解题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身可以掌握解题思路与方式是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本篇文章以高中数学解题为基础,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促进与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以便于加强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