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除其它方面原因之外,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主张文学艺术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李梦阳提出“真诗乃在民间”,即是说真正上乘的诗歌应该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中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艺术及其起源的看法异曲同工,相通相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相通相容;李梦阳;文学观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81-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除其它方面原因之外,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中国哲学、文学等也同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李约瑟曾大胆断言:“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西欧,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写过许多有关中国的文章,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有个绰号就为“中国皇帝”,可见马克思一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喜好。再者,普罗米修斯不畏宙斯,为人间暗送火种;马克思也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这与李梦阳不畏权贵的思想也相类似。
李梦阳是有明一代研究唐诗的重要学者,中国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李梦阳等人曾发动“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运动,名为复古,其实是希望出现像秦汉和盛唐那样的文风。李梦阳后来还提出“真诗乃在民间”,就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相通相容。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主张文学艺术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正如毛泽东所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就相当于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中的“民间”,李梦阳所说的“民间”除了包含民间生活之外,也包含更深的意义,即人与人之间及其现实关系。
历来对“真诗乃在民间”往往有所忽视,一味看重了李梦阳等人发动的复古运动。例如《中国通史》中写道:“李梦阳的文学理论,……沿着提倡古之高格的方向,……但是,从强调‘情以发之’出发,他却又得出了‘今真诗乃在民间’的结论。他在《诗集自序》中写道:‘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曰:‘礼失而求之野。’今真诗乃在民间。’”虽然李梦阳身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不可能允许他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提出更全面而又深刻的观点,但是从中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通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李梦阳所说的“天地自然”、“群”都是客观现实的同义语,也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及其环境。李梦阳认为,真正上乘的诗歌应该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中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艺术的起源的看法也异曲同工。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在20世纪也不断得到不谋而合的印证。
马克思多次提及的“市民社会”,其实也与李梦阳所说的“民间”有许多相互一致的地方。“市民社会”和“民间”都是现实的客观基础。我们知道,“市民社会”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对其论述也不尽一致。例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往往在同一个层面上运用市民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不管怎么说,市民社会却是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现实关系。而李梦阳所说的“民间”也同样存在这方面的含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艺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来决定。正如恩格斯写道:“……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论断对文艺的相关问题作了科学的说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李梦阳的“真诗乃在民间”,既然真诗来自民间,那么民间就理所当然也会决定着真诗的成型。可见,李梦阳的“真诗乃在民间”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异曲同工,相通相容。
当然,从某个角度而言,经济基础一般是通过包括社会心理、个人情感等在内的一系列中间因素来影响文学创作的。客观现实没有给李梦阳创造这样的理论条件,让他提出更完备的文学主张,但李梦阳凭着创作经验和亲身体会,不可能不曾体会到这些,更何况,作诗也是需要有兴会的,兴会来临时的那种感觉,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会感觉到。譬如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赤脚跑到大街上,趴在地上与大地亲昵。不管是兴会,还是心理作用,它們都需要现实生活的土壤来培育。总归一句话,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环境,而且也往往与心理、情感的作用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 Joseph Needham.the Foretime of Today’s China[A].Centurial Weekly[J].London :1960,Vol.Ⅴ,2th ed.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白寿彝、王毓铨.中国通史:第9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
郭卓茂,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相通相容;李梦阳;文学观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81-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除其它方面原因之外,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中国哲学、文学等也同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李约瑟曾大胆断言:“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西欧,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写过许多有关中国的文章,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有个绰号就为“中国皇帝”,可见马克思一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喜好。再者,普罗米修斯不畏宙斯,为人间暗送火种;马克思也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这与李梦阳不畏权贵的思想也相类似。
李梦阳是有明一代研究唐诗的重要学者,中国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李梦阳等人曾发动“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运动,名为复古,其实是希望出现像秦汉和盛唐那样的文风。李梦阳后来还提出“真诗乃在民间”,就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相通相容。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主张文学艺术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正如毛泽东所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就相当于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中的“民间”,李梦阳所说的“民间”除了包含民间生活之外,也包含更深的意义,即人与人之间及其现实关系。
历来对“真诗乃在民间”往往有所忽视,一味看重了李梦阳等人发动的复古运动。例如《中国通史》中写道:“李梦阳的文学理论,……沿着提倡古之高格的方向,……但是,从强调‘情以发之’出发,他却又得出了‘今真诗乃在民间’的结论。他在《诗集自序》中写道:‘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曰:‘礼失而求之野。’今真诗乃在民间。’”虽然李梦阳身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不可能允许他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提出更全面而又深刻的观点,但是从中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通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李梦阳所说的“天地自然”、“群”都是客观现实的同义语,也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及其环境。李梦阳认为,真正上乘的诗歌应该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中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艺术的起源的看法也异曲同工。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在20世纪也不断得到不谋而合的印证。
马克思多次提及的“市民社会”,其实也与李梦阳所说的“民间”有许多相互一致的地方。“市民社会”和“民间”都是现实的客观基础。我们知道,“市民社会”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对其论述也不尽一致。例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往往在同一个层面上运用市民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不管怎么说,市民社会却是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现实关系。而李梦阳所说的“民间”也同样存在这方面的含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艺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来决定。正如恩格斯写道:“……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论断对文艺的相关问题作了科学的说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李梦阳的“真诗乃在民间”,既然真诗来自民间,那么民间就理所当然也会决定着真诗的成型。可见,李梦阳的“真诗乃在民间”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异曲同工,相通相容。
当然,从某个角度而言,经济基础一般是通过包括社会心理、个人情感等在内的一系列中间因素来影响文学创作的。客观现实没有给李梦阳创造这样的理论条件,让他提出更完备的文学主张,但李梦阳凭着创作经验和亲身体会,不可能不曾体会到这些,更何况,作诗也是需要有兴会的,兴会来临时的那种感觉,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会感觉到。譬如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赤脚跑到大街上,趴在地上与大地亲昵。不管是兴会,还是心理作用,它們都需要现实生活的土壤来培育。总归一句话,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环境,而且也往往与心理、情感的作用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 Joseph Needham.the Foretime of Today’s China[A].Centurial Weekly[J].London :1960,Vol.Ⅴ,2th ed.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白寿彝、王毓铨.中国通史:第9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
郭卓茂,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