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语文要素 实现优化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老早在几十年前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应该接受不同层次的语言要素建构范例,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部编版语文教材就一改过去传统的泛人文主题,采取“双线组织结构单元”编排,即宽泛的人文主题(隐线)和系列的语文要素(显线)结构起单元内容和训练,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的体现。
  图表显示一年级上下册每单元阅读课文的语文要素训练点:
  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部编版教材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等。学习要点更明确了,知识体系更清晰了,操作性更强了。
  一、凸显语文要素的“个体性”——优化一课教学
  选入教材的每篇文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独立的语文要素呈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个语文要素的个体独立性,落实在语言实践中,着力训练,夯实语文基础。学生通过这些语文要素点的训练,积少成多,才能汇聚成自己语文知识的长河。相对第二、三学段,第一学段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没有单元导语提示,也没有明显的组织形式,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去进行前后联系,根据教材中课后练习题和文中的泡泡提示,确定相关教学内容,优化一课教学。
  如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课后第二题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这是因为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不同读音,读好“一”的读音,是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必要前提。于是教材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根据这里的练习提示,教师可以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一”字变调训练来优化教学: 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有意识地突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 字”。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一”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一片片”“一群”“一会儿”“一字”分类出示,教师范读、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通过“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分组赛读等方式进一步读准字音。第四步,熟读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一”字的不同读音。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感性的实践,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明白变调规律,只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第14课《要下雨了》第六自然段中吐了个“泡泡”:“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闷’的意思。”这个“泡泡提示”告诉教师,这课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熟读第六自然段,再问问“小鱼儿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有的会说“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很少,所以我要出来透口气。”有的会说“要下雨了,我感觉水里不能呼吸,所以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课文里用哪个词来表示这样的感觉?学生很自然就找到“闷”。这时让学生总结“闷”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再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你有没有感到“闷”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利用生活中的体验,进一步体会“闷”的感觉,强化对词语的感受,培养在语境中识字的能力,也为后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做好铺垫。
  依据一课一个语文要素,凸显一课语文要素的个体性,合理地优化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就使学生语文学习时不是模模糊糊一片天,改变了以前语文课堂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没有教好的現象,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二、凸显语文要素的整组性——优化单元教学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人文主题是相同的,语文要素的编排也是具体的,但是不一定会在每一篇课文中清晰标识,让教师和学生一看就知道本节训练点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单元整组意识,把语文要素的学习贯穿到整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去,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如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教材中只在第6课《树和喜鹊》中用“泡泡”提出,“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此处是指导学生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这个方法并不仅仅用在学习“孤单”这个词语上,也并不是只在此文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而是要承前启后, 前后联系。在前一篇课文中学习到这个语文要素,到了后一篇课文中还要继续巩固这个语文要素,运用这种学习到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识字能力,帮助学生阅读。
  《树和喜鹊》的前一篇课文是《小公鸡和小鸭子》,课后习题“读一读,比一比”有这样2组句式出示: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教学时就要融合到课文的前后,如学习“偷偷地”这句话时,可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进行,当小公鸡说也要去的时候,小鸭子是怎么说的呢?“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此处小鸭子说的话,小公鸡会相信吗?引导学生揣摩小公鸡的心理,假如小公鸡非要下到河里去捉鱼的话,它会告诉小鸭子吗?当然不会的,所以小公鸡不能告诉小鸭子,只能怎么样?学生自然知道只有暗暗地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下了水,正如文中用到的一个词语“偷偷地”,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的心理,了解“偷偷地”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再对比朗读这2句话,发现这样一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公鸡?原来这只小公鸡太调皮,太淘气了。   理解“飞快地”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结合前面写的“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此处引导学生体会,如果一个人喊救命,说明此时此刻遇到了危险,这时必须要怎样?如果你慢腾腾地结果会怎样呢?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学生自然地体会到小鸭子着急的心情,所以“飞快地”游过去。课后练习这2组句式的呈现,就是引导学生练习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语文要素,体会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到了《树和喜鹊》这一课,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就不再是陌生的了。“孤单”一词就可以引导学生到第1自然中去找一找,找到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了解“孤单”表示只有一个;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让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第7课《怎么都快乐》诗歌时,诗中的“独自、静悄悄、有劲”这几个词语都是学生陌生的词语,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有助学生理解诗歌,这时就可以运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诗歌中的“一人”就是“独自”,没有伙伴的陪同。看书、画画、搭积木都是一人安静地在做着,“静悄悄”就是安静的意思。一个人玩有意思吗?长时间一个人玩有意思吗?没有,必须互动起来,“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那才是“有劲”的事,此处文中没有明显的提示,但是教师必须要有语文要素的整组意识,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一步进行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
  这样通过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语文要素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序推进,稳步落实,逐步形成能力。
  三、凸显语文要素的层递性——优化整册教学
  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教材一下的学习有一上的基础,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的学习有前一篇课文的基础。部编版教材对语文要素的安排,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在每一个学段、年级甚至一册书的前后单元,都是依照由浅渐深、由易到难的一个螺旋上升的序列,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如一年级“提取信息、根据信息推断”这一语文要素,部编本语文从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青蛙写诗》开始提出,“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这是要求学生圈画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是提取信息的起步。接着第三单元的第11课《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这是在进一步训练圈画信息的能力,承接第11课。这2课中,除了逗号和句号要求圈画,其余没有明确,只提出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信息。在落实这些训练题时,不要只停留在一问一答,想到一个就回答一个的层面,可以借助圈圈画画的手段,培养低年级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圈圈画画,又可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比如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不先“读读圈圈”,学生往往是找到一句回答一句,分三句来说。在“读圈”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更容易按课文顺序完整地用一句话来回答了。
  第四单元的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练习,“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这里不仅要圈画信息,还要把2个相关的信息用一句话串联起来;要求说清楚两个要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符号,分别圈画有关信息,既可以借助不同符号按问题顺序回答,又可以按哪位画家画了什么来回答,促进学生表达的多样性。
  第13课《乌鸦喝水》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此时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要用2句以上的话来说出信息链,加大了训练难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明显地突出课文学习时就“信息提取”这一语文要素连续进行专项训练,从圈词到画句,到用一两句话说出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關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这是在一册书中体现出语文要素的层递性。
  到了一年级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第14课《要下雨了》,“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这一层面的训练是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要求,是继续学习“提取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找到课文中相关的直接信息说一说,促进阅读理解。从第16课《一分钟》课后练习提示,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这是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之后,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训练逻辑思维,把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简单的推断;难度加大,句与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运用。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从文本“通知”中寻找缺少的信息到实际生活的“通知”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通知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要着眼在课文几个反复的情节上。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读到的情节内容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建立完整性的信息意识,继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第18课《小猴子下山》是这单元的最后一篇,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的信息整合,要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表达,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这样训练学生先提取相关信息,再运用这些信息看图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为以后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课文、讲故事作铺垫。
  由上可以看出,教材中语文要素是逐步分解、细化在每一单元每一课中的。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语文要素的层递性,有针对性地实施语文要素教学,运用语文要素助力阅读教学,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上门户网站看新闻、在BBS上发帖子、回帖子或者在某个网站写blog、上商业网站购物、用Google或者百度查资料、用MSN或者QQ和朋友聊天、上游戏网站玩电游,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并已经把它们视为当然。但不知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可能因此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关键词时代,一个不同于后工业社会的时代。  人类的生活因为几次大的技术革新而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曾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宋诗整理与研究、《燕行录》研究、东亚学术与文化研究,以及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等教学与科研工作。撰著与古籍整理有《乾嘉考据学研究》《〈汉学师承记〉笺释》(上、下)《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大学国文
诗圣杜甫,以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沉郁顿挫的诗风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千百年来备受诗家尊崇。在我的想象中,杜甫应该是不苟言笑,细腻严谨,上忧朝廷,下虑百姓,是一位心怀天下、志向远大且高高在上需仰望才见的诗界泰斗。然而,诗人《客至》一诗的出现,似一股清泉,也似田野吹来的夹杂着泥土芳香的一缕凉风,洗涤我对杜甫固有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另一位至真至诚、至性至情的“凡人”。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
1892年11月25日于巴黎索邦大学,顾拜旦做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演讲,宣言中赞赏了媒体的作用。他说:“一种关心帮助体育界的专业刊物诞生了,无数报刊应运而生。芝加哥举行的一场棒球比赛,或是帕拉马塔河上的一场划船角逐,其输赢结果都可以传遍全世界,占据泰晤士报的重要版面。”  1904年,许多中国报刊简短报道了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这应当是中国媒体第一次报道奥运会的新闻。《大公报》曾在一篇关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解剖利器对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解读与阐释,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刘传霞教授的新著《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在充分吸收、融会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和突破。  女性主义理论自产生到被广泛运用到社会、文化和文学批评从而逐步扩大影响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围绕其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和意义价值等方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吕叔湘写了几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被称为‘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学者的努力,近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从无到有,从草创到逐步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第1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尤其是近几年,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已经成为汉语学界的重镇,不断涌现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在这一形势下,对“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总结
最近在周口店附近发现的4万年前的史前人类化石,其体质特征表明东亚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种并不都是来自非洲的。这个发现对于前些年风行一时的世界各个人种“走出非洲”假说,形成了新的质疑;也给有关中国人种来源的想象带来新的刺激,让人们有理由打破一源说,再次面对多源交融的复杂局面。如果说史前悠远的石器时代人种问题实在不好说,那么就看看略近一些的,如安阳殷墟人口的种族成分,也显示出非常高的多元特征。读李济的《关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评论三联书店出版的《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以为这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世界百年沧桑鉴往知来的文明史大著。  我是学生物化学的,因赵梅此文去读《冷眼向洋》,在得益之余,感到对此书的评论还应该把太史公第三句话也加上,即“成一家之言”。  七年之后,经作者修订,《冷眼向洋》由三联书店重新出版。  《冷眼向洋》直面世界百
赵珩原来无名,我觉得,他现在成名了。因为他写了两本在我看来可以在人们的书架子上立得住的书。一本是谈饮馔掌故的《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一本是谈近五十年来社会文化变迁的《彀外谭屑——近五十年闻见摭忆》。有了这两本书,赵珩在林林总总的历史文化随笔作家中,可以算是一位卓然特出的人物了。  他写的东西有点像邓云乡,谈琐细的历史,如数家珍,而文情之清雅,又似乎胜过邓云乡。云乡公是我的忘年交,他故去时
《申江胜景图》两册乃是手绘石印的风景图画,光绪十年(1884)九月由《申报》的点石斋印书局出版,每一图配诗一首。这种形式笔者所见最早是明代的“春意儿”,似乎是中国文人认为俗的画配上“诗”会风雅些。书前有黄逢甲写的序,序中说“尊文阁主人延画师吴君友如,博观约取绘图若干幅,图缀以诗,釐成卷帙,以供好奇者卧游之具,图成而申江之胜已集”,可知图是海上画师吴友如画的。题诗的人没有说明,我想该不会是“尊文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