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老早在几十年前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应该接受不同层次的语言要素建构范例,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部编版语文教材就一改过去传统的泛人文主题,采取“双线组织结构单元”编排,即宽泛的人文主题(隐线)和系列的语文要素(显线)结构起单元内容和训练,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的体现。
图表显示一年级上下册每单元阅读课文的语文要素训练点:
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部编版教材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等。学习要点更明确了,知识体系更清晰了,操作性更强了。
一、凸显语文要素的“个体性”——优化一课教学
选入教材的每篇文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独立的语文要素呈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个语文要素的个体独立性,落实在语言实践中,着力训练,夯实语文基础。学生通过这些语文要素点的训练,积少成多,才能汇聚成自己语文知识的长河。相对第二、三学段,第一学段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没有单元导语提示,也没有明显的组织形式,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去进行前后联系,根据教材中课后练习题和文中的泡泡提示,确定相关教学内容,优化一课教学。
如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课后第二题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这是因为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不同读音,读好“一”的读音,是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必要前提。于是教材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根据这里的练习提示,教师可以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一”字变调训练来优化教学: 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有意识地突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 字”。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一”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一片片”“一群”“一会儿”“一字”分类出示,教师范读、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通过“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分组赛读等方式进一步读准字音。第四步,熟读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一”字的不同读音。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感性的实践,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明白变调规律,只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第14课《要下雨了》第六自然段中吐了个“泡泡”:“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闷’的意思。”这个“泡泡提示”告诉教师,这课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熟读第六自然段,再问问“小鱼儿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有的会说“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很少,所以我要出来透口气。”有的会说“要下雨了,我感觉水里不能呼吸,所以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课文里用哪个词来表示这样的感觉?学生很自然就找到“闷”。这时让学生总结“闷”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再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你有没有感到“闷”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利用生活中的体验,进一步体会“闷”的感觉,强化对词语的感受,培养在语境中识字的能力,也为后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做好铺垫。
依据一课一个语文要素,凸显一课语文要素的个体性,合理地优化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就使学生语文学习时不是模模糊糊一片天,改变了以前语文课堂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没有教好的現象,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二、凸显语文要素的整组性——优化单元教学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人文主题是相同的,语文要素的编排也是具体的,但是不一定会在每一篇课文中清晰标识,让教师和学生一看就知道本节训练点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单元整组意识,把语文要素的学习贯穿到整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去,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如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教材中只在第6课《树和喜鹊》中用“泡泡”提出,“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此处是指导学生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这个方法并不仅仅用在学习“孤单”这个词语上,也并不是只在此文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而是要承前启后, 前后联系。在前一篇课文中学习到这个语文要素,到了后一篇课文中还要继续巩固这个语文要素,运用这种学习到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识字能力,帮助学生阅读。
《树和喜鹊》的前一篇课文是《小公鸡和小鸭子》,课后习题“读一读,比一比”有这样2组句式出示: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教学时就要融合到课文的前后,如学习“偷偷地”这句话时,可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进行,当小公鸡说也要去的时候,小鸭子是怎么说的呢?“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此处小鸭子说的话,小公鸡会相信吗?引导学生揣摩小公鸡的心理,假如小公鸡非要下到河里去捉鱼的话,它会告诉小鸭子吗?当然不会的,所以小公鸡不能告诉小鸭子,只能怎么样?学生自然知道只有暗暗地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下了水,正如文中用到的一个词语“偷偷地”,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的心理,了解“偷偷地”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再对比朗读这2句话,发现这样一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公鸡?原来这只小公鸡太调皮,太淘气了。 理解“飞快地”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结合前面写的“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此处引导学生体会,如果一个人喊救命,说明此时此刻遇到了危险,这时必须要怎样?如果你慢腾腾地结果会怎样呢?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学生自然地体会到小鸭子着急的心情,所以“飞快地”游过去。课后练习这2组句式的呈现,就是引导学生练习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语文要素,体会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到了《树和喜鹊》这一课,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就不再是陌生的了。“孤单”一词就可以引导学生到第1自然中去找一找,找到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了解“孤单”表示只有一个;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让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第7课《怎么都快乐》诗歌时,诗中的“独自、静悄悄、有劲”这几个词语都是学生陌生的词语,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有助学生理解诗歌,这时就可以运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诗歌中的“一人”就是“独自”,没有伙伴的陪同。看书、画画、搭积木都是一人安静地在做着,“静悄悄”就是安静的意思。一个人玩有意思吗?长时间一个人玩有意思吗?没有,必须互动起来,“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那才是“有劲”的事,此处文中没有明显的提示,但是教师必须要有语文要素的整组意识,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一步进行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
这样通过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语文要素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序推进,稳步落实,逐步形成能力。
三、凸显语文要素的层递性——优化整册教学
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教材一下的学习有一上的基础,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的学习有前一篇课文的基础。部编版教材对语文要素的安排,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在每一个学段、年级甚至一册书的前后单元,都是依照由浅渐深、由易到难的一个螺旋上升的序列,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如一年级“提取信息、根据信息推断”这一语文要素,部编本语文从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青蛙写诗》开始提出,“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这是要求学生圈画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是提取信息的起步。接着第三单元的第11课《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这是在进一步训练圈画信息的能力,承接第11课。这2课中,除了逗号和句号要求圈画,其余没有明确,只提出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信息。在落实这些训练题时,不要只停留在一问一答,想到一个就回答一个的层面,可以借助圈圈画画的手段,培养低年级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圈圈画画,又可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比如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不先“读读圈圈”,学生往往是找到一句回答一句,分三句来说。在“读圈”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更容易按课文顺序完整地用一句话来回答了。
第四单元的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练习,“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这里不仅要圈画信息,还要把2个相关的信息用一句话串联起来;要求说清楚两个要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符号,分别圈画有关信息,既可以借助不同符号按问题顺序回答,又可以按哪位画家画了什么来回答,促进学生表达的多样性。
第13课《乌鸦喝水》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此时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要用2句以上的话来说出信息链,加大了训练难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明显地突出课文学习时就“信息提取”这一语文要素连续进行专项训练,从圈词到画句,到用一两句话说出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關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这是在一册书中体现出语文要素的层递性。
到了一年级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第14课《要下雨了》,“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这一层面的训练是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要求,是继续学习“提取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找到课文中相关的直接信息说一说,促进阅读理解。从第16课《一分钟》课后练习提示,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这是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之后,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训练逻辑思维,把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简单的推断;难度加大,句与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运用。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从文本“通知”中寻找缺少的信息到实际生活的“通知”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通知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要着眼在课文几个反复的情节上。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读到的情节内容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建立完整性的信息意识,继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第18课《小猴子下山》是这单元的最后一篇,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的信息整合,要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表达,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这样训练学生先提取相关信息,再运用这些信息看图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为以后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课文、讲故事作铺垫。
由上可以看出,教材中语文要素是逐步分解、细化在每一单元每一课中的。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语文要素的层递性,有针对性地实施语文要素教学,运用语文要素助力阅读教学,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图表显示一年级上下册每单元阅读课文的语文要素训练点:
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部编版教材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等。学习要点更明确了,知识体系更清晰了,操作性更强了。
一、凸显语文要素的“个体性”——优化一课教学
选入教材的每篇文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独立的语文要素呈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个语文要素的个体独立性,落实在语言实践中,着力训练,夯实语文基础。学生通过这些语文要素点的训练,积少成多,才能汇聚成自己语文知识的长河。相对第二、三学段,第一学段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没有单元导语提示,也没有明显的组织形式,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去进行前后联系,根据教材中课后练习题和文中的泡泡提示,确定相关教学内容,优化一课教学。
如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课后第二题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这是因为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不同读音,读好“一”的读音,是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必要前提。于是教材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根据这里的练习提示,教师可以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一”字变调训练来优化教学: 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有意识地突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 字”。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一”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一片片”“一群”“一会儿”“一字”分类出示,教师范读、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通过“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分组赛读等方式进一步读准字音。第四步,熟读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一”字的不同读音。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感性的实践,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明白变调规律,只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第14课《要下雨了》第六自然段中吐了个“泡泡”:“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闷’的意思。”这个“泡泡提示”告诉教师,这课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熟读第六自然段,再问问“小鱼儿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有的会说“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很少,所以我要出来透口气。”有的会说“要下雨了,我感觉水里不能呼吸,所以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课文里用哪个词来表示这样的感觉?学生很自然就找到“闷”。这时让学生总结“闷”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再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你有没有感到“闷”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利用生活中的体验,进一步体会“闷”的感觉,强化对词语的感受,培养在语境中识字的能力,也为后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做好铺垫。
依据一课一个语文要素,凸显一课语文要素的个体性,合理地优化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就使学生语文学习时不是模模糊糊一片天,改变了以前语文课堂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没有教好的現象,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二、凸显语文要素的整组性——优化单元教学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人文主题是相同的,语文要素的编排也是具体的,但是不一定会在每一篇课文中清晰标识,让教师和学生一看就知道本节训练点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单元整组意识,把语文要素的学习贯穿到整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去,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如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教材中只在第6课《树和喜鹊》中用“泡泡”提出,“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此处是指导学生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这个方法并不仅仅用在学习“孤单”这个词语上,也并不是只在此文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而是要承前启后, 前后联系。在前一篇课文中学习到这个语文要素,到了后一篇课文中还要继续巩固这个语文要素,运用这种学习到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识字能力,帮助学生阅读。
《树和喜鹊》的前一篇课文是《小公鸡和小鸭子》,课后习题“读一读,比一比”有这样2组句式出示: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教学时就要融合到课文的前后,如学习“偷偷地”这句话时,可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进行,当小公鸡说也要去的时候,小鸭子是怎么说的呢?“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此处小鸭子说的话,小公鸡会相信吗?引导学生揣摩小公鸡的心理,假如小公鸡非要下到河里去捉鱼的话,它会告诉小鸭子吗?当然不会的,所以小公鸡不能告诉小鸭子,只能怎么样?学生自然知道只有暗暗地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下了水,正如文中用到的一个词语“偷偷地”,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的心理,了解“偷偷地”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再对比朗读这2句话,发现这样一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公鸡?原来这只小公鸡太调皮,太淘气了。 理解“飞快地”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结合前面写的“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此处引导学生体会,如果一个人喊救命,说明此时此刻遇到了危险,这时必须要怎样?如果你慢腾腾地结果会怎样呢?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学生自然地体会到小鸭子着急的心情,所以“飞快地”游过去。课后练习这2组句式的呈现,就是引导学生练习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语文要素,体会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到了《树和喜鹊》这一课,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就不再是陌生的了。“孤单”一词就可以引导学生到第1自然中去找一找,找到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了解“孤单”表示只有一个;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让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第7课《怎么都快乐》诗歌时,诗中的“独自、静悄悄、有劲”这几个词语都是学生陌生的词语,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有助学生理解诗歌,这时就可以运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诗歌中的“一人”就是“独自”,没有伙伴的陪同。看书、画画、搭积木都是一人安静地在做着,“静悄悄”就是安静的意思。一个人玩有意思吗?长时间一个人玩有意思吗?没有,必须互动起来,“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那才是“有劲”的事,此处文中没有明显的提示,但是教师必须要有语文要素的整组意识,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一步进行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
这样通过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语文要素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序推进,稳步落实,逐步形成能力。
三、凸显语文要素的层递性——优化整册教学
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教材一下的学习有一上的基础,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的学习有前一篇课文的基础。部编版教材对语文要素的安排,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在每一个学段、年级甚至一册书的前后单元,都是依照由浅渐深、由易到难的一个螺旋上升的序列,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如一年级“提取信息、根据信息推断”这一语文要素,部编本语文从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青蛙写诗》开始提出,“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这是要求学生圈画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是提取信息的起步。接着第三单元的第11课《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这是在进一步训练圈画信息的能力,承接第11课。这2课中,除了逗号和句号要求圈画,其余没有明确,只提出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信息。在落实这些训练题时,不要只停留在一问一答,想到一个就回答一个的层面,可以借助圈圈画画的手段,培养低年级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圈圈画画,又可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比如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不先“读读圈圈”,学生往往是找到一句回答一句,分三句来说。在“读圈”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更容易按课文顺序完整地用一句话来回答了。
第四单元的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练习,“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这里不仅要圈画信息,还要把2个相关的信息用一句话串联起来;要求说清楚两个要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符号,分别圈画有关信息,既可以借助不同符号按问题顺序回答,又可以按哪位画家画了什么来回答,促进学生表达的多样性。
第13课《乌鸦喝水》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此时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要用2句以上的话来说出信息链,加大了训练难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明显地突出课文学习时就“信息提取”这一语文要素连续进行专项训练,从圈词到画句,到用一两句话说出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關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这是在一册书中体现出语文要素的层递性。
到了一年级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第14课《要下雨了》,“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这一层面的训练是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要求,是继续学习“提取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找到课文中相关的直接信息说一说,促进阅读理解。从第16课《一分钟》课后练习提示,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这是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之后,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训练逻辑思维,把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简单的推断;难度加大,句与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运用。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从文本“通知”中寻找缺少的信息到实际生活的“通知”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通知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要着眼在课文几个反复的情节上。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读到的情节内容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建立完整性的信息意识,继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第18课《小猴子下山》是这单元的最后一篇,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的信息整合,要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表达,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这样训练学生先提取相关信息,再运用这些信息看图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为以后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课文、讲故事作铺垫。
由上可以看出,教材中语文要素是逐步分解、细化在每一单元每一课中的。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语文要素的层递性,有针对性地实施语文要素教学,运用语文要素助力阅读教学,有效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