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最后十分钟的精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校的一次英语教研组的活动中,8位英语教师参与填写了一份关于“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的调查表。如下:
  其中,8位教师都认为课堂教学的3个环节都应使用情境教学法;1人认为自己在备课中可以很容易地创设各个教学环节的情境;3人认为目前自己还只能在开场环节的情境创设时感到轻松;4人认为目前自己只能在新授环节的情境创设时感到轻松;1人认为自己在创设开场部分情境时存在困难:1人认为自己在创设新授环节情境时存在困难;5人认为自己在创设拓展环节情境时存在较大困难。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校大部分英语教师对独立创设开场及新授环节的情境较有信心,而对于拓展环节的情境创设则较没有把握。事实上,尽管拓展环节往往只占据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但因其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及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的作用,都应该足以让教师在备课时将其视为相当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但这个环节的情境创设是否应该和其他环节的情境统一?或者还可以另有设计?以下,我想谈谈对小学英语课堂“拓展环节”情境创设的思考。
  
  一、前后呼应,将拓展情境设计得有据可依。
  
  所谓前后呼应,即将最后要在拓展时出现的情境,于开场时就预先出现一下,做好铺垫。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到拓展环节的情境出现时,学生不会觉得突然,反而能很快明白自己马上要做什么。
  我曾经上过一节公开课——《牛津小学英语6B》第七单元“A letter to a penfriend”,由于是去外校借班上课,所以我把拓展环节的情境设计为:我自己学校的几个孩子想要和我的这批新学生交笔友,于是他们把自己的自然信息设计成了一张张信息卡,装在信封里,让我带来。在开场时,我就将我本校这几个孩子的照片呈现了出来,并告诉我的新学生们,这几个孩子想要和他们交笔友,并托我带来了一些礼物,一会儿我会分发给他们。
  当这节课进行到拓展环节的时候,由于开场时我已有所铺垫,所以当学生们拿到我分发给他们的一张张五彩缤纷的信封时,感到十分兴奋,没有显得不知所措。他们渴望马上打开信封,看看究竟是谁想要和自己交笔友。出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他们更加渴望去了解别人的笔友的信息并愿意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笔友信息。整个拓展情境和开场时的情境铺垫相呼应,这样的拓展情境有利于实现本课时“询问和介绍笔友信息”这一教学目标。
  
  二、顺水推舟,将拓展情境设计得自然而出。
  
  顺水推舟,在这里的意思是拓展情境不是另一个独立的情境,而是由新授环节的情境延伸而来。最大的优点是承接自然。往往可以产生源于前“境”又高于前“境”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备“The English Club”第一课时的拓展环节时,我设计了两个拓展练习。拓展练习一是在本课时的主情境“英语俱乐部”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几个其他的学生们感兴趣的俱乐部,让他们说出自己想参加的俱乐部,并点击进入该俱乐部,查看已有的会员信息并向大家描述出来。拓展练习二也是在主情境“英语俱乐部”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一个范例,向自己想要加入的俱乐部写一封申请信。
  两个拓展练习都是在新授环节主情境的基础上延伸的情境,实现了本课时以“描述他人和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国籍等信息”为主旨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设计中又加上了以前学过的关于爱好、地址等自然信息的描述。从而扩大了训练的知识面。由拓展练习一过渡到拓展练习二,即训练的重点由口述过渡到动笔写一篇小短文,这样的设计从不同程度上使训练的难度呈阶梯性上升。
  
  三、提升高度,将拓展情境设计得紧跟时代,贴近时事。
  
  先看一看以下3个拓展案例:
  案例一:
  某课时的拓展环节为猜猜“他是谁”。教师逐条呈现出笔友的信息,最后通过一些关键信息,学生猜到他们分别是姚明、刘翔和周杰伦。学生们在整个猜测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都在认真阅读英文信息传递的意思,当得到答案后全班都显得非常兴奋。
  案例二:
  某课时的教学主要情境为“谈论天气”,教师将拓展环节的情境地点从文中的美国纽约,跳转到咱们的首都北京。将情境创设为:奥运就要到了,我们如何向外国友人介绍北京的天气状况?
  案例三:
  同样是“英语俱乐部”那一课,有一位老师将拓展环节这样设计:幻灯片呈现了汶川地震灾区一名受灾的儿童的照片,教师问学生们愿不愿意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于是教师就领着学生们进入了“情境”:我们要一起加入“红十字支援者俱乐部”。
  以上三例均为成功的拓展案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时代感强,贴近时事。通过学生参与拓展的过程,教师对他们直接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英语课的拓展练习中生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并促进学生形成关爱他人的意识。爱国主义情结在一堂小小的英语课中,在一个拓展情境中得到展现与升华。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拓展环节的情境创设需要遵循几点原则:一要符合儿童心理,迎合学生兴趣;二要大胆创新形式,丰富课外知识;三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训练重点;四要提供词句支撑,控制训练难度。
  尽管拓展环节可能只占课堂时间的最后十分钟,但这十分钟会不会成为一个做给别人看的空架子或者是毫无乐趣和新意的一个机械的环节,完全取决于老师在课前的思考和上课时的临场调控能力。在平时的教科研探索中,我们就应该多想想可以给拓展环节创设哪些情境,设计哪些练习。在教学实践中,更需要教师是个“有心人”,留意每一种情境创设得是否合理、是否有趣、是否有效,只有有效的情境创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其他文献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nvestigated by American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 2011, there are 46.3% American women are still in spinsterhood. Similarly, in China, the number of single ladies in Beij
【摘要】当前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要求培养专业语言技能与交际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交际教学法为例,阐述其理论基础,并结合商务英语的教学特征,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交际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既通晓外语又深谙国际商务规则并且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目前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换句话说,
【摘要】中国文化大背景下,典籍文化翻译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首先回顾了典籍英译的意义,再简要描述了阐释学的定义和发展,剖析了选择林语堂及其作品的原因,最后简要指出典籍英译的方向。  【关键词】典籍英译 林语堂作品 阐释学  一、中国文化大背景下的典籍文化翻译  中国梦—诠释崭新中国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典籍是一种历经历史浓缩,负载大量文化信息的语料。在“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典籍
路上又遇到一个人,手里拿着猎猫器。我敏捷地跳上垃圾桶,再轻松地跃过墙头,钻进灌木丛,摆脱了他的追捕。虽然灌木上的刺在我身上划了好几道口子,可这比起被人猎杀,又算得了什么呢。  孩子们还等着我的食物呢!脚步不停,急奔我的家——“#8”餐馆的地下室。妻子开口便问:“没遇到人吧?”我不屑地说:“遇到不少,但都被我甩掉了,真想看看他们失望的表情。”亲了亲我的孩子们,看着他们饥饿的样子,我知道我的归来就是他
“当我们谈论5G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小编刚在学生座谈会上抛出这个问题,就获得很多积极的回答——   “5G的‘感人网速’呀!”   “虚拟与现实相连!现实版‘头号玩家’就要上演了!”   “5G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到时候我们可能真的啥都不带就可以走天下!”   “等等,你们谈论的都很美好,可我怎么嗅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   在一片祥和的5G赞歌声里突然插入了一个“违和”的声
林光出殡的那天,林晓光趁乱从家里溜了出来。他手里捏着从装钱的盒子里偷偷掏出来的两个硬币,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地走进了王大的理发铺。  “哟,小兔崽子。”王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报纸,从柜台后面抬起头看他,“你不在家里好好守着你妈,来我这儿做什么?”  林晓光只把手里的钱用力地按在柜台上,故作老成地吆喝着:“老板,光头一个!”  王大被他炸雷一样的大嗓门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他坐正身子扶了扶眼镜,上上下下地
记者: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同学总是距离“好学生”这几个字比较近一些,这话你们同意不同意?  答:坚决不同意!  记者:那以前还有中学生跟我说过,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但是好学生一定得成绩好。  答:拜托!成绩好才是王道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啦!  记者:那什么才是王道?  答:人气!  记者:……  答:就是你受人欢迎的程度!  记者:这些都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标准吧?老师和家长恐怕不一定完全同意吧
【摘要】泛在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泛在学习环境的建设依赖于一定的技术环境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资源是基础。要推进泛在学习资源的建设,需要在学习方式、学习模式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探索适合泛在学习特性的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模式。  【关键词】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资源 建设模式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理论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泛在学习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
你有什么理想?  小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并非难以回答。  ——我的理想是登上舞台,让全世界听到我的歌声。  ——我的理想是写出伟大的小说,赢得诺贝尔奖。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能够治好所有的病。  ——我的理想是成为科学家,解开一切未解之谜……  而现在,我们提到“理想”这个词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不是因为“丧”,而是觉得它太高、太远、太大,我们告别了幼稚的“狂妄”,开始把行动聚焦在更现实、更具体
【摘要】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接收继续教育是成年人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翻转课堂成为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有力保证。在《开放英语2》翻转课堂中将教学理论付诸于实践,开展因材施教,不简单拘泥于知识因素的导学活动,以课程为媒介,发现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学员解决问题,从而在成人教育中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 实践 《开放英语2》课程  教育可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