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不久的2019年“618”购物狂欢节中,数据显示,电商平台天猫仅开场16个小时,中国的304座城市就已收到当天购买的商品。为了尽快将包裹从电商交到消费者手中,今年不少快递公司大出奇招:菜鸟网络推出7种“新式武器”加码物流速度;申通快递则在智能分拣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绿色寄递”服务……
同时,有不少快递公司表示,在经过多年“双十一”的考验和能力提升后,面对今年“618”购物狂欢节所产生的快递“威力”,逐渐变得游刃有余。而在这场运输“拉力赛”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正是当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物流這个词汇开始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实,中国的物流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和1996年,原中国国内贸易部分别提出《关于商品物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规划》后,中国市场开始出现了类型繁多的物流服务企业,物流业初具雏形。1993年,“快客达”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1994年,广东宝供储运有限公司开始布局全国储运网络;此外,还有许多个体车主在“货多车少”的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了各类城市物流/配送中心。
进入21世纪后,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物流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各省市纷纷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广泛成立,加速了物流业的发展。其中,2001~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就高达23%。
而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物流企业也开始涌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如中远物流、中邮物流、中海物流、诚通物流、中储物流、中铁物流、德邦物流、京东物流、顺丰速运等,他们通过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目前有的已经或正在融入国际物流市场。
与此同时,在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取得了许多发展成果。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与物流业相结合,发展空运、铁运、海运等物流业务;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完善;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物流业,改变了物流业“靠苦力”的刻板印象,并涌现出无人机、无人仓等物流智能设备。
而在这些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物流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据中国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月11日,中国电商企业全天一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达13.52亿件。这意味着,中国快递物流进入一天10亿的新时代。同时,10亿时代的来临也预告着中国物流业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成长路上的“烦恼”
过去10年,伴随着资本进入,互联网发展,消费升级,中国物流业借风驶船,确实取得了许多重大发展成果。不过,成长与磨难总是相伴相随。近年来,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成长的“烦恼”。物流成本过高、行业效率低,企业多、小、散,区域物流一体化缺失,专业物流人才缺乏,“最后一公里”障碍、物流和安全问题突出等瓶颈都在制约着新时期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就物流行业效率而言,尽管近年来中国物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东莞驿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于物流app研发与运营的互联网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凯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中国物流业仍以公路运输为主,占据70%以上的运输市场份额,预计2019年全国公路运输货运量同比增速达18.9%,至500亿吨。不过,由于大多数公路运输的司机习惯行驶固定单线,而各地货源规模差异大等因素,自2012年起,中国公路货运量呈现高速增长,但空驶率高于国际水平,行业效率存在大幅改进空间。目前,中国的空驶率达到37%,远高于德国的13%和美国的10%。而这也造成中国物流成本较高,2018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整个GDP的14.8%。
“中国货物运输过度依赖公路,而且货车集装箱化率低,公路、铁路、水路衔接枢纽数量少,跨方式装卸标准化设备不足,信息化水平低,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世界银行交通和通讯技术全球发展实践局副局长任斌如是表示。
事实上,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物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货物流通,而是向以金融、商业、物流、大数据为支撑的泛物流综合服务生态转型升级。因此,在时代的推动下,如何提升物流企业延伸服务、增值服务,如何对物流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以实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体验,以及建立健康诚信的物流平台,是当下中国物流业升级的需要,更是物流企业突破发展困局的生存之道。
企业的破解之道
2018年4月27日,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服务企业——怡亚通发布公告,与东方嘉盛、飞马国际、华南城、顺丰投资等8家中国国内领先的供应链企业或其子公司签署《关于设立超级大数据合资公司之股东协议》,以建立高效协同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自身在物流市场乃至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当中国物流业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新阶段,相对于各自为战,这些企业强强联合不仅展现了企业互利双赢的理念,同时对中国物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也是其向良好趋势转变的一个缩影。
根据“十三五”规划,未来很长时期中国物流业要朝着安全、高效、便利、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都在频频出招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降低成本,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在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是物流业进行深度转型的一大举措。除了政府层面推出降低公路收费标准、减少物流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等举措外,企业也通过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等,降低配送成本。其中,京东物流在过去十多年就成功打造了强有力的B2C(企业对个人)物流体系,将物流成本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提升了70%以上。
联接诚信,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随着企业及消费者对建立信用档案、共享信用数据、创新信用服务的意愿日趋强烈,物流行业也迫切需要建立起信用体系。其中,2017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团体标准,组织了23家物流平台企业签署联合惩戒备忘录,共同制定《物流平台黑名单共享体系标准》等机制,并已顺利实施。
加强技术创新,向智慧物流迈进。近年来,科技创新对提升物流业运营效率的贡献越来越大。在科技的驱动下,新技术应用密集涌现,自动分拣系统、分拣机器人、无人仓逐渐规模应用。而顺丰、圆通、中通、申通、德邦等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投入各项智慧物流建设,提升运作效率。
可以看到,在过去30年里,中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在探索中砥砺前行,并在许多领域和环节持续发力。尽管这一次次改革和变化只是中国物流业发展道路上小小的一步,但汇聚起来,就成为推动中国物流业向前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对于与中国有着相似发展历程的东盟国家来说,这些发展经验或许也颇为值得借鉴。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同时,有不少快递公司表示,在经过多年“双十一”的考验和能力提升后,面对今年“618”购物狂欢节所产生的快递“威力”,逐渐变得游刃有余。而在这场运输“拉力赛”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正是当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物流這个词汇开始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实,中国的物流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和1996年,原中国国内贸易部分别提出《关于商品物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规划》后,中国市场开始出现了类型繁多的物流服务企业,物流业初具雏形。1993年,“快客达”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1994年,广东宝供储运有限公司开始布局全国储运网络;此外,还有许多个体车主在“货多车少”的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了各类城市物流/配送中心。
进入21世纪后,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物流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各省市纷纷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广泛成立,加速了物流业的发展。其中,2001~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就高达23%。
而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物流企业也开始涌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如中远物流、中邮物流、中海物流、诚通物流、中储物流、中铁物流、德邦物流、京东物流、顺丰速运等,他们通过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目前有的已经或正在融入国际物流市场。
与此同时,在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取得了许多发展成果。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与物流业相结合,发展空运、铁运、海运等物流业务;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完善;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物流业,改变了物流业“靠苦力”的刻板印象,并涌现出无人机、无人仓等物流智能设备。
而在这些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物流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据中国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月11日,中国电商企业全天一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达13.52亿件。这意味着,中国快递物流进入一天10亿的新时代。同时,10亿时代的来临也预告着中国物流业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成长路上的“烦恼”
过去10年,伴随着资本进入,互联网发展,消费升级,中国物流业借风驶船,确实取得了许多重大发展成果。不过,成长与磨难总是相伴相随。近年来,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成长的“烦恼”。物流成本过高、行业效率低,企业多、小、散,区域物流一体化缺失,专业物流人才缺乏,“最后一公里”障碍、物流和安全问题突出等瓶颈都在制约着新时期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就物流行业效率而言,尽管近年来中国物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东莞驿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于物流app研发与运营的互联网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凯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中国物流业仍以公路运输为主,占据70%以上的运输市场份额,预计2019年全国公路运输货运量同比增速达18.9%,至500亿吨。不过,由于大多数公路运输的司机习惯行驶固定单线,而各地货源规模差异大等因素,自2012年起,中国公路货运量呈现高速增长,但空驶率高于国际水平,行业效率存在大幅改进空间。目前,中国的空驶率达到37%,远高于德国的13%和美国的10%。而这也造成中国物流成本较高,2018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整个GDP的14.8%。
“中国货物运输过度依赖公路,而且货车集装箱化率低,公路、铁路、水路衔接枢纽数量少,跨方式装卸标准化设备不足,信息化水平低,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世界银行交通和通讯技术全球发展实践局副局长任斌如是表示。
事实上,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物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货物流通,而是向以金融、商业、物流、大数据为支撑的泛物流综合服务生态转型升级。因此,在时代的推动下,如何提升物流企业延伸服务、增值服务,如何对物流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以实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体验,以及建立健康诚信的物流平台,是当下中国物流业升级的需要,更是物流企业突破发展困局的生存之道。
企业的破解之道
2018年4月27日,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服务企业——怡亚通发布公告,与东方嘉盛、飞马国际、华南城、顺丰投资等8家中国国内领先的供应链企业或其子公司签署《关于设立超级大数据合资公司之股东协议》,以建立高效协同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自身在物流市场乃至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当中国物流业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新阶段,相对于各自为战,这些企业强强联合不仅展现了企业互利双赢的理念,同时对中国物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也是其向良好趋势转变的一个缩影。
根据“十三五”规划,未来很长时期中国物流业要朝着安全、高效、便利、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都在频频出招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降低成本,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在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是物流业进行深度转型的一大举措。除了政府层面推出降低公路收费标准、减少物流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等举措外,企业也通过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等,降低配送成本。其中,京东物流在过去十多年就成功打造了强有力的B2C(企业对个人)物流体系,将物流成本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提升了70%以上。
联接诚信,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随着企业及消费者对建立信用档案、共享信用数据、创新信用服务的意愿日趋强烈,物流行业也迫切需要建立起信用体系。其中,2017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团体标准,组织了23家物流平台企业签署联合惩戒备忘录,共同制定《物流平台黑名单共享体系标准》等机制,并已顺利实施。
加强技术创新,向智慧物流迈进。近年来,科技创新对提升物流业运营效率的贡献越来越大。在科技的驱动下,新技术应用密集涌现,自动分拣系统、分拣机器人、无人仓逐渐规模应用。而顺丰、圆通、中通、申通、德邦等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投入各项智慧物流建设,提升运作效率。
可以看到,在过去30年里,中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在探索中砥砺前行,并在许多领域和环节持续发力。尽管这一次次改革和变化只是中国物流业发展道路上小小的一步,但汇聚起来,就成为推动中国物流业向前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对于与中国有着相似发展历程的东盟国家来说,这些发展经验或许也颇为值得借鉴。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