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应收及预付款项"、"预付及预收款项"教学实际中学生的错误账务处理,分析了学生账务处理出错的原因,并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更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教学
一、学习“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知识中常见错误
“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应付及预收款项”相关科目是会计日常核算中最常见到的科目,但是往往因为最普通,也就最容易被忽略。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做题中经常会混淆会计科目,笔者从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此部分教学中常出现以下的错误。
例1:光华企业向宏远企业购入原材料,买价1000元(不考虑税费),款项尚未支付。
综合以上错误账务处理,不难看出学生在进行账务处理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概念理解不透彻,因此容易将相近的几个概念相混淆使用;例如:对于都有“应收”意思的两个科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经常会被学生用错,对于包含有“应付”含义的两个科目“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也常常混用。二是学生的主体观不明确,常常导致学生做题出现混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
二、讲授概念有方法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概念的本质。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概念自身的前提、内涵与外延的追求、研究、分析与探索,达到认识概念的本质,从而把某事物(概念)同非某事物(概念)严格的区别开来。其次,教师应当将书面的概念用让学生更能接受的通俗语言进行表述或者使用一些更加形象的图表来理解概念。再次,让学生明确概念的重要性。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经常犯“轻概念而重核算”这样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学习通常跳过或不注意概念性的知识,急于学习各种账务处理的编制。教师应让学生明了,账务正确处理往往都是源于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概念理解得透彻了,那么会计核算的难点就解决了。对于以上账务处理中容易出错的几个相近科目,可以在讲授概念时采用对比法加深对各相近概念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
学生经常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相混淆,就是因为其账务处理时没有主体观或不明确会计主体所导致的错误。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实际工作中,会计主体一般是指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明确了会计主体,也就明确了解在会计核算中应采取的立场。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作业题,学生通过大量地练习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又称合作式“教学” 或“协助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也就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学习、培养的目的。在参与式教学方式下,老师讲授不能是传统的“满堂灌”,而是要采用启发式的讲授法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实感觉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了解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并且更好的树立会计主体观,较好的理解“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最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陈强.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关键词】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教学
一、学习“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知识中常见错误
“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应付及预收款项”相关科目是会计日常核算中最常见到的科目,但是往往因为最普通,也就最容易被忽略。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做题中经常会混淆会计科目,笔者从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此部分教学中常出现以下的错误。
例1:光华企业向宏远企业购入原材料,买价1000元(不考虑税费),款项尚未支付。
综合以上错误账务处理,不难看出学生在进行账务处理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概念理解不透彻,因此容易将相近的几个概念相混淆使用;例如:对于都有“应收”意思的两个科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经常会被学生用错,对于包含有“应付”含义的两个科目“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也常常混用。二是学生的主体观不明确,常常导致学生做题出现混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
二、讲授概念有方法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概念的本质。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概念自身的前提、内涵与外延的追求、研究、分析与探索,达到认识概念的本质,从而把某事物(概念)同非某事物(概念)严格的区别开来。其次,教师应当将书面的概念用让学生更能接受的通俗语言进行表述或者使用一些更加形象的图表来理解概念。再次,让学生明确概念的重要性。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经常犯“轻概念而重核算”这样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学习通常跳过或不注意概念性的知识,急于学习各种账务处理的编制。教师应让学生明了,账务正确处理往往都是源于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概念理解得透彻了,那么会计核算的难点就解决了。对于以上账务处理中容易出错的几个相近科目,可以在讲授概念时采用对比法加深对各相近概念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
学生经常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相混淆,就是因为其账务处理时没有主体观或不明确会计主体所导致的错误。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实际工作中,会计主体一般是指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明确了会计主体,也就明确了解在会计核算中应采取的立场。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作业题,学生通过大量地练习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又称合作式“教学” 或“协助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也就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学习、培养的目的。在参与式教学方式下,老师讲授不能是传统的“满堂灌”,而是要采用启发式的讲授法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实感觉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了解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并且更好的树立会计主体观,较好的理解“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最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陈强.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