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形象与名人气质结合:1+1>2
自2001年开始,灵诺与21金维他进行全面合作,到2004年,整整走了3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3年来,在民生决策层的正确决策和扎实执行下,21金维他的销售额从2001年8000万元逐年跃升——2002年1.5亿元,2003年5.1亿元.2004年8亿元,成为中国复合维生素的第一品牌。随着销量3年来奇迹般地增长,到2005年,21金维他广告必须注入新的活力。
21金维他的定位是适合中国广大百姓的健康品,面向的是中国最广大的消费者,一贯坚持的传播风格正是朴素、亲切、真诚、专业。这与央视头牌女主持倪萍在中国观众中所面对的人群十分吻合,与观众已认可的倪萍气质也严丝合缝。而21金维他21年的精益求精,也完全符合倪萍对好产品、好企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倪萍16年来在广大观众中形成的独特地位和公信力,与民生中国维生素领军品牌地位和成为最好的制药企业之一的定位,也相当匹配。
名人代言,在中国广告界是个用得相当普遍的手法,但很多名人广告并没达到策划者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名人的知名度、影响力固然是选择名人代言极其重要的指标。但选择名人代言最关键的密码是企业品牌业已形成的气质和内涵,要与选择的代言名人的气质和内涵深层吻合,这样才能形成“1+1>2”的效应,而不是简单的拉郎配。
创意:从普赢家的社会心理出发寻找差异化
坦率地说,相当多的名人广告尽管花费不菲,但在创意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没有结合名人特点或者过于迁就名人,搞得不成不淡,毫无特色。企业不满意,观众过目就忘。
名人广告必须要花大力气避免出现这种局面。令人欣慰的是,倪萍和民生药业在这一点上达成了深度共识。在枪毙了初期的二十几个创意以后,灵诺定下了倪萍广告的主要基调:
1.要充分利用倪萍主持人的身份特点,真诚亲和的语言功力,以自述式完成这个广告。
2.要坚决避免目前司空见惯的广告腔,说真话,跟消费者进行最朴素的沟通。
3.要对民生的品牌提升有实质性的拉动。
要完成这三项任务并不简单,必须有一个概念支撑。“爱”是一个不错的词,可惜被用滥了:“健康”同样是一个不错的词,可惜也被用滥了。我们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概念,这个概念应该是既在消费者情理之中,又在消费者意料之外,而且应该是能够准确反映21金维他品牌气质和倪萍特点的概念。
最终,我们想到了两个沉甸甸的字——责任。是的,责任,就是它!这是人们都十分看重,但很多人心里刻意逃避的东西;这是人们永存在心,但又不太愿意提起的东西:这是全社会都在呼唤,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的确相对稀缺的东西。
制药行业最需要责任感、信任感,在目前的社会消费心理下,责任是一个有巨大能量的闪光点。同时,责任也是民生药业、21金维他和倪萍的真实写照。民生79年的坚持,21金维他21年的专业、严谨,对消费者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倪萍代言21金维他广告,对产品和企业的苛刻要求,体现的也是一种责任;而消费者购买21金维他,更是对自己、对家人健康的一种责任。
倪萍代言21金维他广告的创意,就这样顺畅地浮出了水面。
营销传播全程代言 公关与营销相得益彰
在制作上,灵诺给倪萍广告的定位是真实、简约。无论是倪萍的服装、发型、化妆,都力争展示给观众一个与以往熟悉的倪萍完全一样的形象,以确保用足倪萍自身优势资源。在同期录音的制作中,我们设计了如生活一样娓娓道来的台词,而并非流光溢彩的高影调……这些都为广告片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态势下,真实是广告最伟大的力量。你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让消费者相信你说的都是真实的,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任何有可能损害真实性的东西都应该慎重,哪怕它再华美、再前卫、再艺术、再令人激动。“广告就是为了卖货,否则它什么也不是。”奥格威的这句话经常被很多广告人忘记,特别是影视制作人员。但是他们不知道,通常的名人代言广告,往往是拍一两条广告片、搞一批平面就算完毕。我们认为,这样做过于浅尝辄止,对企业是不负责任的,对真正想长期代言一个企业的名人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提出,倪萍代言21金维他,绝不仅仅是几条片、一批平面,而应是全面深入的、真正融入企业营销传播全过程的代言。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倪萍和民生药业的一致认同。在倪萍广告与观众见面后,一系列逐步递延的平面宣传、一系列公关促销活动正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首批平面系列《第一次拍广告——我为什么代言21金维他》已在全国市场发布完毕,《回家》已在全国市场发布完毕。
2005年的5月13日-17日,倪萍首站到民生药业所在地一杭州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公益与营销相结合的活动:她走进工厂,仔细了解21金维他生产全过程,深入了解21金维他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与工人面对面深入沟通;她走进社区,与21金维他十几二十年的老消费者见面、拉家常;她参加经销商年会,与经销商共商发展大计;她到儿童福利院,认领孤儿。倪萍的这一系列深入的后续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名人广告操作手法。
自2001年开始,灵诺与21金维他进行全面合作,到2004年,整整走了3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3年来,在民生决策层的正确决策和扎实执行下,21金维他的销售额从2001年8000万元逐年跃升——2002年1.5亿元,2003年5.1亿元.2004年8亿元,成为中国复合维生素的第一品牌。随着销量3年来奇迹般地增长,到2005年,21金维他广告必须注入新的活力。
21金维他的定位是适合中国广大百姓的健康品,面向的是中国最广大的消费者,一贯坚持的传播风格正是朴素、亲切、真诚、专业。这与央视头牌女主持倪萍在中国观众中所面对的人群十分吻合,与观众已认可的倪萍气质也严丝合缝。而21金维他21年的精益求精,也完全符合倪萍对好产品、好企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倪萍16年来在广大观众中形成的独特地位和公信力,与民生中国维生素领军品牌地位和成为最好的制药企业之一的定位,也相当匹配。
名人代言,在中国广告界是个用得相当普遍的手法,但很多名人广告并没达到策划者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名人的知名度、影响力固然是选择名人代言极其重要的指标。但选择名人代言最关键的密码是企业品牌业已形成的气质和内涵,要与选择的代言名人的气质和内涵深层吻合,这样才能形成“1+1>2”的效应,而不是简单的拉郎配。
创意:从普赢家的社会心理出发寻找差异化
坦率地说,相当多的名人广告尽管花费不菲,但在创意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没有结合名人特点或者过于迁就名人,搞得不成不淡,毫无特色。企业不满意,观众过目就忘。
名人广告必须要花大力气避免出现这种局面。令人欣慰的是,倪萍和民生药业在这一点上达成了深度共识。在枪毙了初期的二十几个创意以后,灵诺定下了倪萍广告的主要基调:
1.要充分利用倪萍主持人的身份特点,真诚亲和的语言功力,以自述式完成这个广告。
2.要坚决避免目前司空见惯的广告腔,说真话,跟消费者进行最朴素的沟通。
3.要对民生的品牌提升有实质性的拉动。
要完成这三项任务并不简单,必须有一个概念支撑。“爱”是一个不错的词,可惜被用滥了:“健康”同样是一个不错的词,可惜也被用滥了。我们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概念,这个概念应该是既在消费者情理之中,又在消费者意料之外,而且应该是能够准确反映21金维他品牌气质和倪萍特点的概念。
最终,我们想到了两个沉甸甸的字——责任。是的,责任,就是它!这是人们都十分看重,但很多人心里刻意逃避的东西;这是人们永存在心,但又不太愿意提起的东西:这是全社会都在呼唤,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的确相对稀缺的东西。
制药行业最需要责任感、信任感,在目前的社会消费心理下,责任是一个有巨大能量的闪光点。同时,责任也是民生药业、21金维他和倪萍的真实写照。民生79年的坚持,21金维他21年的专业、严谨,对消费者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倪萍代言21金维他广告,对产品和企业的苛刻要求,体现的也是一种责任;而消费者购买21金维他,更是对自己、对家人健康的一种责任。
倪萍代言21金维他广告的创意,就这样顺畅地浮出了水面。
营销传播全程代言 公关与营销相得益彰
在制作上,灵诺给倪萍广告的定位是真实、简约。无论是倪萍的服装、发型、化妆,都力争展示给观众一个与以往熟悉的倪萍完全一样的形象,以确保用足倪萍自身优势资源。在同期录音的制作中,我们设计了如生活一样娓娓道来的台词,而并非流光溢彩的高影调……这些都为广告片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态势下,真实是广告最伟大的力量。你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让消费者相信你说的都是真实的,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任何有可能损害真实性的东西都应该慎重,哪怕它再华美、再前卫、再艺术、再令人激动。“广告就是为了卖货,否则它什么也不是。”奥格威的这句话经常被很多广告人忘记,特别是影视制作人员。但是他们不知道,通常的名人代言广告,往往是拍一两条广告片、搞一批平面就算完毕。我们认为,这样做过于浅尝辄止,对企业是不负责任的,对真正想长期代言一个企业的名人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提出,倪萍代言21金维他,绝不仅仅是几条片、一批平面,而应是全面深入的、真正融入企业营销传播全过程的代言。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倪萍和民生药业的一致认同。在倪萍广告与观众见面后,一系列逐步递延的平面宣传、一系列公关促销活动正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首批平面系列《第一次拍广告——我为什么代言21金维他》已在全国市场发布完毕,《回家》已在全国市场发布完毕。
2005年的5月13日-17日,倪萍首站到民生药业所在地一杭州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公益与营销相结合的活动:她走进工厂,仔细了解21金维他生产全过程,深入了解21金维他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与工人面对面深入沟通;她走进社区,与21金维他十几二十年的老消费者见面、拉家常;她参加经销商年会,与经销商共商发展大计;她到儿童福利院,认领孤儿。倪萍的这一系列深入的后续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名人广告操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