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奖价值转向与定位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渐清晰的价值理念
  有必要将兰亭奖与国展的价值理念拿来做一番比较,以期在比较与辨析过程中,对于兰亭奖价值观念的塑造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兰亭奖是书法界综合类的最高奖,包括了创作、理论、编辑出版、教育、艺术、终身成就奖,后来精简为创作与理论两个奖项。
  先说创作方面。回顾前面几届兰亭奖,在书法创作方面确实很难看到清晰的价值追求,所以不断有人给兰亭奖做类比,兰亭奖像新人展、兰亭奖就是全国展等。兰亭奖的创作评奖和国展的创作评奖,从第一届到第五届,在我看来是重合的,并没有多大的区分,不论是投稿方式,还是考核方式和评选方式。首届兰亭创作奖不分等级,评了30名,其中有个别成长为名家,大部分都被时光淹没了。第二届推出了等级奖,一等奖、二等奖的获奖作者比较有说服力,并且大多都成长为名家,比如一等奖:王忠勇、张维忠、陈海良、吴行、韦斯琴,二等奖:李啸、龙开胜、李双阳、宇文家林、李有来、樊子阳等。但从第三届始,一等奖在书坛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可以说严重影响了兰亭奖的权威形象,也因此兰亭奖被类比为新人展。第四届、第五届影响力同样没有多少改变。兰亭奖进入困境,价值理念模糊。一系列反思文章发表,如《观第五届兰亭的大草创作——正视展厅内外的大草创作状态》《对第五届兰亭奖评审制度的反观》等。
  第六届兰亭奖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从征稿开始,要求3件作品,其中1件为自作诗文,将来现场考试也要自作诗文。征稿要求启动了创作的变化,开始考验一位作者整体的创作能力,评审也开始转向对作者综合实力的评价。这与国展中以1件作品定胜负的价值观念不同,开始分野出来,更倾向于书法家创作能力的考评,创作实力的价值追求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定位,所以在第六届兰亭奖里出现了一批沉潜以久的书坛老将。
  第七届兰亭奖,征稿启事里有更多新规定,比如说把以往的成绩的相加作为考核项目之一,兰亭奖作为综合权威的大奖分量感就慢慢地凸显了出来。原来的兰亭奖价值观念一直处于被动地作品评审,单一的作品衡量,处于变化和不定的处境,它还没有一个最高奖项具有稳定的价值理念。从第六届开始,到第七届,价值理念的追求渐渐明显了,以作品为基点,以重要书家为核心理念凸现了出来。可以说现在兰亭奖不可能会是新人奖。3件作品,表达能力、塑造能力,能深度考察一个书法家的实力。第二,把以往成绩相加作为重要的参考,也是突出兰亭奖对当代重要书法家的推崇。这是非常好的举措,要不然名家、老将就不愿意参加,都是年轻的作者参加。
  还有,兰亭奖越来越重视书法家的文化修养,第七届的征稿中明确规定3件作品中至少有1幅为自撰类作品。所谓对书法家“文”的修养要求,这几年来都在提,但是问题还是很突出,对“文”的要求也有些偏离,认为“文”更多局限在古典诗词上。很多人古文功底不扎实,填词作诗押韵都成问题,还硬要在这里面下苦功夫。浪费那么多时间,绝大部分都是无病呻吟,了无新意,不贴合时代。我们不是生活在古代,没有必要用古人的语言来说话、行文,现代诗也同样可以写。现代文与当代书写的融合,也必然带来一些书法形制上的变化,这些自然而然的变化都将成为时代的烙印。
  评审理念的转型是必然
  兰亭奖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清晰,这会带动作者的创作热情。在3件作品里面,如何使作品不重复,抛开单一的技术习惯,需要有多种技法贮备,需要风格多样的创作思路,这些会促使书法家在艺术探索中做出积极的应对。第六届兰亭奖的楷书作者用心良苦追求变化,3件里从大楷、中楷写到小楷;或者楷书以帖派、碑派各写1件,或者碑帖融合;要么再带1件其他书体。这很能体现书法家的创作能力。从第七届兰亭奖的名单中,我看到许多熟悉的作者,他们都有很强的创作能力,并且对多种书体有高水平的创作能力。
  注重书法家创作综合实力,必然会向注重书法表达能力转向。现有的评审经验和理念,评审的眼光和考量方式都必须要变化。从评审一件作品的好坏,到评审一位作者表达能力的强弱,这是一个关键的变化。对书法表达能力的判断与考核应该是对新一代评委的要求。比如说楷书里面对精细控笔能力的判断,起笔处驾控锋毫的能力,转折提按处的调锋能力,以及在小楷中结构变化意识的表达。比如行草书中瞬间笔锋转换的调控能力,线条连带能力,在复杂的线条变化中节奏控制的能力,行草结构的想象能力,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多样性等,这些才能真正见到一位行草作者的实力。比如篆书稳定平衡的控笔能力,中锋、匀速、精准的力道把握,篆书高手不论小篆大篆都有着比常人更为稳健的控笔节奏。比如隶书控笔铺毫中,如何带有生涩而厚实的笔触,如何捕捉铺毫中微妙的力道变化,如何营造隶书结构与整体静穆氛围,都可以体现一位作者的实力。仅仅凭个人的创作经验还不足以整体认知这种复杂的能力体系,这种判断只有通过长期而微观的辨析,才有可能积累到一定高度——这应该是专业评审标准,而不是说一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以写得像某一经典而视为功底扎实、有出处,也不是以取法獨出机杼富有新意而受到保护,也不以个性张扬、形式冲击力来判断作品好坏。从作品中洞察到作者书法表达的能力将会是对下一代评委的内核要求。
  如果以能力衡量为标准,那么以前的兰亭奖作者要淘汰一半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将赵之谦放大书写,将何绍基放大书写;将苏东坡写得很像苏东坡,米芾写得很像米芾。他们的表达能力是不是很强?在这里看到的恰恰是书法表达能力的苍白。这样的评审的眼光与要求,并不能将有实力、有能力的书法推选出来,只会引导书法创作从一种取法转向另一种取法的技术平移。如果从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各种控笔能力、结字能力、连带能力,那种千篇一律的毫不变化的堆积式小楷会被一下子排除在外。这种模拟式的创作,这种单一的能力都不足以在高端人才的选拔中出现。对作者而言,只有经过多种表达能力的专业训练,才能够在未来的书坛真正立足。当然,表达能力不仅仅是技术能力,其实也包括风格表达能力,甚至个人的审美能力。从第七届兰亭奖的名单是能看出来的,不是从原来评审经验与机制中选出作品,而是从考核作者的技术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来出发,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给书坛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   如果把创作風格和个性放到更高层面的表达能力考核上来衡量,现在年轻一代他们所谓的个性都不是真正的个性。他们的艺术风格基本上就是传统本身。他们的所谓风格,是策划出来与众稍有不同的新奇。但是老一辈的书家里面,他们的个性要比现在年轻人更真实、更动人,所以更突出。我们可以看看林散之、白蕉、沙孟海的作品,什么叫风格;后一辈可以看看华人德、储云、陆家衡。所以个性要能在内心里打动人,才有价值。风格要有真性情,从传统体系里生发出来的个性,以这种标准衡量年轻一代,他们还在成长当中,很多的个性是一种“作”。
  理论研究成果的评审要往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方向上引导
  第七届兰亭奖·理论奖中,获奖课题都是书法史考据类的,入选的10件课题中,只有3个是理论和评论类。七届兰亭理论奖,15个课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史类考据。我们一直说当代书法评论没有好文章,当代书法评论为什么滞后,这跟学术体制有关系。在文学方面,很多高校最出色的理论家就是文学评论家,而不一定是文学史专家。但在我们的书法方面,高校教师不愿意去做书法评论和理论研究。这显然是与对当代书法批评的漠视和偏见有关,有人认为理论与评论无法上升到学术层面。实际上专业评论面对前沿创作的敏感度要求极高,对思潮与现象的追踪严谨而艰辛,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一些真知灼见。评论是对当代、当下的关注,这种专业视角与要求和书法史考据类不一样。如果要扶持书法评论,就要大大提高理论和评论类文章获奖的比例。当评论作为兰亭奖重要的科研成果,在高校得到认可的时候,高校教师就有人愿意去做。
  虽然,现在很多的评委都认为史学类做得扎实,文风也比较规范,但是从现实角度和社会价值角度看,现在的学术研究已经严重脱离现实,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要重新反思兰亭理论奖的评奖价值和方向是什么?书法史上像王羲之、颜真卿这样一流的书法家,有太多的博士、硕士在研究。现在有些人研究书法史上的小名家,将研究资源消耗在没有多少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研究上,这样的学术文章即使发表在核心刊物上,阅读量也不超过6个人——作者、导师、编辑、校对、评委、个别有兴趣同行。像这样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哪里?这对书坛产生的影响太小了!我们把历届获奖的学术文章拉出来做一个分析,它对当代书法整体的现实意义有多大?所以,要从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来要求我们兰亭奖的理论导向。
  我们要看重评论切入的观察深度、思考深度,并非褒贬的态度。近些年来,还是有一些学理深度、逻辑深度的书法评论,并非学界认为的“即兴感想类”。我们可以跟文学奖评选做一个参照,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在评审之前,要求评委们对参评的著作都要认真通读。其实文学奖评委的阅读量很大,对当代文学的作品相对比较熟悉。我们的书法学术委员会,有没有在平时对最新的史料、理论研究、评论文章有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取整体的、最新的书法理论研究成果。平时只关注自己学术领域的一亩三分地,关注一个非常狭小的研究点,对别人基本不了解。学术委员本身不及时关注当代的理论成果,轻易否定当代书法评论是一种非常大的缺憾。理想中的学术委员,应该是对那些报刊上发表的重要成果,做到心中有数。
  兰亭奖书法理论的评审导向应该向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方向上做一些引导。
其他文献
李哲  1974年生,斋号兰亭会馆,安徽利辛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皖军书法楷书二十家、安徽皖新书画院院长。作品曾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作品展、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获优秀奖)、“冼夫人奖”全国书法艺术大赛、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览(获优秀奖)、“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赛(获优秀奖1、纪念
期刊
金石、砖瓦拓片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好,好事者题咏做跋大多以释图、考古为能事,有佼佼者,亦难免其学究习气。岂知文物(拓本)一旦离开原本的“地理、位置、空间关系”等“原生地”,原始的“历史、人文气息”基本消失殆尽,拓片则以其独立的審美图式再现。  “无意图文相契,但开构成新风”,这是著名书画家曾宓对拓片题跋、着文、重构空间的别开蹊径的创作理念。这是一种默契自慰的“隔空对话”,曾先生不想听古人叙说宏大或凄美
期刊
江南风光旖旎,钟灵毓秀,人才荟萃,名家辈出,书画艺术名人数不胜数,如浙江的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江苏的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谢稚柳等更是撑起了中国艺术天地的半壁江山。“江南自古多才子,宝应而今有俊贤”,生于宝应,显于江南的谢少承,便是我有缘相识的当代江南才子之一。  记得2004年3月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在古都西安隆重举办,展览结束后我去碑林某书店购书,恰与一军人同购一书,书名为《皕明楼金文考
期刊
顾炫  1978年生于上海。随父顾潜馨学习工笔花乌画,后师从画家张渊。现为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画家、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上海翰青雅集艺术总监。  顾炫系当下海上画坛中有名气的青年花鸟画家群体中的佼佼者,亦是我同道挚友。  顾炫兄性格豁达,仗义敢言,爽气干练中亦有江南才子之灵秀精致气息,故优秀豪杰之士皆愿交之。其家学深厚,乃父顾潜馨为吴湖帆弟子张守成嫡系学生。顾炫自
期刊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祜二年(1254),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他是一位集诗文、书法、绘画及理论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元代“文入画”的开创者和推动者,被后世称为“元代冠冕”,具有崇高的文化历史地位。  现如今,赵孟頫存世书画作品散落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公众很难全面了解他的艺术
期刊
2 0世纪初,中国画向西方写实绘画学习,继而促成了1950年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兴起,并在此后数十年间,构成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传统。徐展以藏族同胞为主体的水墨人物画,在艺术语言上具有极明显的写实特点,特别是一些参加重要展览的作品,因其鲜明的主题性和叙事性,很容易被人们视为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发展。但这种认识,很难概括徐展作品的全部真义。现实主义绘画中,人物的身份识别和叙事性的情景几乎是作品最
期刊
内容提要:张旭是唐代杰出的草书大家,其主要成就是:一改草书起笔的方头侧入为圆头逆入,使锋居中,以筋为主,筋骨兼备;二改湿润的用墨为焦墨,燥以取险,燥润相杂;三是变今草为狂草,开创狂放大胆的书风,其《肚痛帖》就是这一书风的典型代表。本文重点将其《肚痛帖》艺术特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张旭;草书;“肚痛帖”;艺术构成  对张旭的书法,历来多有极高的评价。看他的传世楷书《郎官石柱记》就不难看出对传统的学
期刊
字乐弦,号章草。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市南岸区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重庆市南岸区文化馆艺培中心书法教师、《翰墨涂山》和《书法家园》總编辑。首届重庆市中青年文艺骨干和巴渝新秀文艺作品(项目)创作资助签约艺术家。2004年被国内专业书法杂志《青少年书法》评为全国青年书法家200人之一。作品曾入选纪念傅山诞辰4
期刊
一  “有一种画,初入眼时,粗服乱头,不守绳墨,细视之则气韵生动,寻味无穷,是为非法之法。唯其天资高迈,学力精到,乃能变化至此。”(清·王昱)  把这句一百多年前的画论拿来品评曾宓的字画,是再恰当不过了。  宿墨苍莽,歪歪斜斜的物体走势,幽暗,厚重,水渍弥漫,墨气夺人。然而又有一股特殊的笔墨气质在吸引着我们:那隐显在宿墨里沉静幽深的形态、色调、意趣、韵律、线质,朴素稳定而又灵动多变, 那种凌空蹈虚
期刊
20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为中国山水画的复兴带来了新机遇。对西学的取舍与融会,对传统的开掘与整合,导致了山水画的非线性发展,形成了在艺术形态方面以借古开今为主或以引西入中为主的两种取向。两种取向的山水画家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扭转山水画脱离生活的高蹈远引,改变公式化概念化套路的因袭模仿。而改造公式化走向生活自然的重要途径,便是拾回师造化的传统,特别是对景写生,进而在写生的基础上复兴中国山水画的家国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