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10例确诊鼻咽癌的患者行CT导向下经皮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分析治疗效果,研究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结果 10例患者共植入粒子760颗。治疗后4周复查,CR 7例(70%),PR 2例(20%),总有效率达到9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周后复查,3例患者出现新病灶,分别补充植入60、30、40粒,1例患者死于肝转移。 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鼻咽癌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晚期鼻咽癌;125I粒子;CT导向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9-211-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rachytherapy with radioactive 125I seeds o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CT guidance
  LIANG Yun  ZOU Xiuzhen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shan County, Yangshan 51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rachytherapy with radioactive 125I seeds o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CT guidance. Methods The 10 patients of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with 125I seeds implantation by CT guidance, then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Totally 760 seeds were implanted in 10 patients. After four weeks, the check result was, in all 10 cases, 7 patients had complete response (CR), 2 patients had partial response(PR), total effective rate (CR + PR) was 90.00%. All patients had no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ight weeks later, new focus was found in 3 patients, and were added into 3 patients with 60, 30, 40 seeds. 1 patient died of liver metastasis. Conclusion Brachytherapy with radioactive 125I seeds o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CT guidance was effective,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125I seeds; CT guidance
  鼻咽癌又稱为广东癌,在广东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早期不易发现,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患者[1]。由于鼻咽周围紧邻脑干、脊髓、视角差、视神经等重要组织和器官,故手术和放疗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常规放疗为其首选治疗手段,但体外照射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导致多种放疗后遗症,如放射性脑病、口干、张口困难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疗效常不理想[2]。组织间内照射是新兴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其中,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是近几年来开展起来的辅助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式。张建国等[4]研究也表明,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效果较好。2013年1月~12月,我科在CT引导下对10例肺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年龄49~75岁,平均61.2岁;10例均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非角化癌,未分化型,其中1例为复发病例。8例为侵入颅底至骨质破坏,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分期为T3-4N2-3M0(按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
  1.2 粒子种植入选条件
  肿瘤直径小于5cm;治疗前生活质量按照KPS评分法评定,为60~80分。
  1.3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肝肾功能、胸片,备齐抢救器材和药物;患者术前常规行CT增强扫描,层后5mm,明确病变的具体范围、坏死区及供血血管与相邻血管的走向。通过胶片扫描法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进针路径,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 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 的125I经验公式:mCi = Da×5,Da 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 ,单位为cm ,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5]。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4 仪器、设备、药物
  飞利浦6排螺旋CT机;放射性粒子源植入器械应用国产的18G放射性粒子源植入针和转盘式植入枪,以及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提供的IM67112 125I型粒子源[药监械临 [(2001) 034 号]。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3.31~29.97MBq,粒子出厂前经检漏实验、活度测量后,合格者按A型包装邮寄到医院。
  1.5 植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并固定头部,把自制栅栏定位器放置于患者病灶所对应的体表位置上进行CT扫描,然后打开CT定位线,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于患者体表做标志,确定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方向及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将穿刺针插至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测量深度时停止进针,穿刺过程中随时行CT扫描调整进针角度及深度,避开颈部大血管及神经,按照剂量分布要求,在靶区均匀植入相应放射性粒子数。根据手术需要,可在皮肤设置多个穿刺点,植入完成后复查CT检查是否出现局部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并评估粒子植入的覆盖范围及满意度。术后X线证实125I粒子分布正常,无丢失或游走情况。
  1.6 术中及术后处理
  术中观察患者情况,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术后采用粒子检测仪对手术区域进行测试,探测是否有粒子丢失,利用CT扫描观察粒子在病灶内的数量和分布。术后常规予以止血、抗感染、镇痛等治疗,同时观察相关并发症并及时进行处理。
  1.7 疗效评价
  粒子种植1~6个月期间复查CT,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粒子分布情况、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及进展( PD)。CR:肿瘤完全消失,影像学上不能显示肿瘤或仅有条索状影。PR :肿瘤减少≥50%。NC:肿瘤比治疗前减少<50%或增大<25%。PD: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为CR+PR。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粒子,植入成功率为100%。10例患者共植入粒子760颗(其中鼻咽部560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200颗)。平均每例植入76颗,最少1例植入50颗,最多1例植入90颗。4周后复查鼻咽部CT,根据疗效判定标准,10例患者中,CR 7例(70%),PR 2例(20%),均未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达到90%。3例患者8周后复查出现新病灶补充植入60、30、40粒,1例患者死于肝转移。
  10例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头痛、复视、面麻等颅神经损伤症状。植入粒子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好转,以头痛、复视改善最明显。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粒子植入后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发热、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以及粒子移位情况等。本组10患者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鼻衄或回吸性血痰,给予止血治疗后症状缓解,无严重骨髓功能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发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3.1 鼻咽癌的治疗情况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恶性肿瘤的78%,是华南、西南各省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高发癌[6]。由于鼻咽癌解剖部位的特点及生物学特性,放射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国内已报告的数千例放疗结果显示,其5年生存率为40%~70%[2],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放疗并发症: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射线照射正常组织和器官,产生干燥性鼻炎、鼻窦炎、神经性耳聋、颈部皮肤僵硬以及放射性脊髓病等顽固性、难治性并发症。(2)效果不理想:某些鼻咽癌病理类型如腺癌、高分化鳞癌对放疗不敏感。(3)残留和复发: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杨善康等[7]报道,鼻咽癌颈部复发率为10%~15%,死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患者约为20%~30%。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治疗鼻咽癌,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对鼻咽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8]。
  3.2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
  自1895年伦琴发现射线以来,人们已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和财力进行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研究,涌现了许多外照射治疗方式。但外照射治疗方式是一次性大剂量,患者的承受能力、肿瘤生长部位的限制等原因使此治疗方法受到限制[9]。20世纪初,国外学者率先提出近距离放射治疗模式,但由于当时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均释放高能量射线而放射防护颇难处理和没有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使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放射性核素了解的深入,特別是成功地研制了释放低能量γ射线的放射性粒子如:125I粒子,从而使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放射性粒子植入为永久性放射源组织间植入,属近距离治疗范畴,其治疗的特点是局部距离高,足以达到根治肿瘤细胞所需的剂量。在粒子植入的靶区内,剂量由多个粒子释放的剂量叠加而成,分布不均匀,近源处剂量较高,离源越远,剂量越低,剂量分布与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靶区边缘剂量应当达到预期的处方剂量。放射性粒子植入后缓慢释放放射线,一般按3个半衰期计算总的剂量。
  采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其主要优势包括物理学和生物学两方面:(1)局部照射可增加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剂量分配比;(2)由于治疗时间缩短而使肿瘤细胞增殖进一步减少;(3)由于剂量率的降低使氧增强比减少,即射线对肿瘤细胞杀伤时对氧的依赖性减少,进而部分克服了肿瘤乏氧细胞对放射的抗拒作用。
  3.3 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晚期鼻咽癌
  放射性125I粒子能量辐射半径小,约1.0~1.7cm,随着距离的增加,其放射能量呈几何数锐减[10],1粒125I粒子,其中心点的放射能量182Gy,在1cm的距离迅速衰减为20%即31.6Gy,在2cm距离上衰减为5%即7.7Gy,可有效避免了鼻咽部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严重放射性损伤,同时其释放低能量光子,穿透力较弱,易于防护,因而还可减少对医护人员的损伤。
  近年来,关于放射性粒子治疗鼻咽癌的报道较为多见[11],如Vikram 等[12]报道,对24 例既往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先行体外照射60Gy, 4 周后粒子植入治疗, 平均粒子数11 个, 平均放射性活度7.5mCi,随访5.5 年,局控率为96%,生存率为74%,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熊锐华等[5]报道,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病灶残留,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杨永峰等[13]报道,CT 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操作简单,创伤轻微,疗效肯定,方便易行,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治疗。在本文中也可以看出,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1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0%,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总之,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晚期鼻咽癌,适形程度高、肿瘤靶区高剂量、周围组织损伤小、无明显全身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肯定,特别是结合125I粒子的物理学特点,进行临床治疗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5-239.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43-482.
  [3] 袁航,任统伟,胡元和,等.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111-112.
  [4] 张建国,张杰,宋铁砾,等.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初探[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8):464-466.
  [5] 熊锐华,田秀荣,王鸿智,等.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病灶残留[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23-324.
  [6] 潘建基,潘才住.鼻咽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现状[J].中国肿瘤,2006,15(12):811-813.
  [7] 杨善康,麦启宝,张有望.522 例鼻咽癌放疗后死亡病例分析[J].肿瘤,1985,14(5): 115.
  [8]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北京: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604.
  [9] 孔琳,Nancy Y. Lee.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9):672-676.
  [10] 李忠勇,高惠波,金小海,等.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放射性粒子研究进展[J].同位素,2011,24(2):118-123.
  [11] 徐志文,王仁生,刘庆龙,等.伽玛刀联合常规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3):363-364.
  [12] Vikram B. Permanent iodine-125 (I-125) boost afterteletherapy in primary cancer of the nasopharynx is safe and highly effective:long-term results[J]. Int J Radiat OncolBiol Phys,1997,38(5):1140.
  [13] 杨永锋,翟福山,刘明.CT 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J].河北医药,2008,30(11):1668-1669.
  (收稿日期:2014-03-1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优化选择冰冻亚型红细胞融化洗涤后的保存条件及使用效期,保证其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从冰冻保存的亚型红细胞中,选择10份储存量较大、弱抗原与抗血清的反应强度为2﹢~3﹢ 的标本,融化洗涤后将压积红细胞各一分为二,分别以AB型血浆和MAP红细胞保存液按1.5倍的比例悬浮,加入终浓度为0.05mg/mL的硫酸庆大霉素混匀后,再各等分为1、2、3、4四组,第1组始终放置2~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和间接血凝法(IHA)在本实验室检测实验用家兔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ELISA和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实验感染弓形虫的12只家兔阳性血清和未感染过弓形虫的30只正常家兔阴性血清中的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比较两种方法敏感性、特异性、检测效率及Youden指数并运用kappa值进行一致性的评价。 结果 IHA法的敏感性41.67%,特异性93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阿霉素加热化疗对人肝癌细胞HHCC及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HHCC及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10%胎牛血清培养液配制成细胞密度5×104/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50mL的培养瓶中,细胞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纯加热、单纯化疗、加热化疗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HHCC及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3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新婚待育夫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在出生缺陷干预应用中的意义,为预防和减少地贫病患儿的出生提供依据。 方法 双方均为潮汕平原地区户籍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12 092例,所有样品均采用MCV法进行初筛,以静脉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作为诊断地贫的阳性参考指标。再应用Gap-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RDB-PCR)对部分样品进行α地贫基因和β地贫基因定型。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宽蒂与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的差异。 方法 选成年的健康新西兰兔30只。采取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每组15只,Ⅰ组设计宽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模型(蒂宽1cm),Ⅱ组设计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模型(蒂宽0.5cm)。 分别于术后2h、术后 1 周、2 周和 3 周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结果 两组皮瓣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腓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55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化疗加康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kps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0%和72%,两组比较,差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临床住院的患儿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分析,为临床住院患儿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日~2014年1月20日我院收治的150例患儿,采用NRS 2002评分系统对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比较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的营养风险检出率以及营养不良检出率。 结果 在150例患儿中营养风险检出率为34%(51/15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8%(42/150)。营养
期刊
[摘要] 通过硝基-L-精氨酸与3-甲基喹啉-8-磺酰氯缩合,再与(2R,4R)-4-甲基-2-哌啶甲酸乙酯缩合,经过酯水解,氢化,精制共五步反应,高收率地合成了抗血栓药物阿加曲班,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工艺稳定,产品纯度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阿加曲班;抗血栓;合成  [中图分类号] R9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41-03  血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需要机械通气的120例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镇静中各时点的呼吸、循环、镇静指标及机械通气总时间、入住ICU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组的呼吸、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的应用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无痛分娩处理,而治疗组采取无痛分娩+缩宫素静脉点滴处理,对比分析两组处理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总产程时间、出血量、有效镇痛率、疼痛评分、剖宫产率、助产率、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等。 结果 治疗组初产妇总产程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