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营医院目前在医疗服务市场的份额很小,但随着投资环境持续好转、投资种类不断多元化,其增长势头非常强劲。
外资虽然刚进入该领域,但发展势头很强劲。他们更倾向选择专科医院,尤其是整形、妇产科、骨科医院等。
欲进入该市场,投资者需要制定全面的评估计划,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整体模式(PPP、全资民营还是政府参与的公立医院改革)、市场进入模式(收购、投资、合作、新建)、战略导向(综合还是专科、地理位置倾向等)。
我们认为,首次进入该领域的机构需要找到强大的潜在合作方,或者考虑入股现有(成功)运营商。
同时,投资者还需要系统的尽职调查流程,同时重点关注运营提升、人才吸引保留、品牌建设与差异化的投资后业绩提升方案。
中国民营医院近年发展迅猛。2012年,民营医院数量占全国40%,2005年仅为17%。
民营医院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不断上升,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运营的公立医院在不断私有化。
虽然现在民营医院数量有所增加,但其业务仍不到总量的10%,主要原因是规模小、使用率低。民营医院面对的主要挑战包括:患者认可度低、有资质的医生不足、医保覆盖率低,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在土地使用、缴税和政府补贴等方面支持不足。
民营医院的未来前景如何?我们认为最可能发生的趋势包括:
规模扩大,服务质量提升。主要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大型先进医院为投资目标,而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由于政府监管加强、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小型低端民营医院将逐渐被淘汰;
新型连锁医院兴起。过去十年,连锁医院市场已见雏形,如爱尔眼科医院。未来,随着患者认识提高、医生队伍逐渐稳定以及成本优势,连锁医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拓展新的专科方向。私人投资的传统热点包括牙科、眼科等,经过数年发展,这类专科医院市场已饱和。外资以及私人投资将转向其他科室,如住院康复因为这些领域对医生的依赖程度不高可以与大型公立医院形成互补,但市场需求又非常大。
罗兰贝格调查发现,中型连锁医院往往是投资者的目标领域及市场切入点。康复科、妇产科以及肿瘤科是最受欢迎的三个专科领域。
监管政策也呈放松趋势。中国针对民营医院投资的政策法规一直在改进,为公立医院改革也带来长期机遇。
2010年,国务院58号文放宽了民营医院的准入条件,明确民营形式是新型医疗机构的优先所有制结构形式。58号文指出,公立与民营医院应享受平等的专业资格评估与培训;民营医院组建过程中鼓励资本多元化,对公立、私人或外国资本一视同仁。2011年,国务院又明确民营医院应承担全国医疗服务与床位总量的20%。同时,一系列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前景具有深远影响。
未来,以病种预付制为基础的新医院支付系统,会继续推动公立医院的重组,为民营医疗机构和私人资本提供参与公立医疗机构重组的机会,而这个过程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例如,德国实施病种预付制时,暴露了公立医院效率低的问题,大幅推动了私有化进程。2010年,德国私立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数量。
商业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将为民营医院带来更多與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机会。现在,保险覆盖率与医疗服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多数国际医院管理集团在中国还未站稳脚跟,但正积极制定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国企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扎根时间更长,因此在投资公立医院上具有优势。希望在价值链各环节进行扩张的大型药企在该领域也很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实体机构仍不被允许全资持有当地机构股份,也不能建立全外资所有的医院。
进入该领域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包括如下几类:
机构投资者。如鼎晖投资(CDH),投资了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慈铭体检集团、安琪儿医疗集团以及博盛医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了瑞慈健康体检、Pai Group以及其他机构;
具有海外背景的投资者。如美中互利医疗(Chindex),他们重点关注高端市场,已经在北京、上海、无锡、天津和广州建立了医院与诊所;
外资运营商。如和睦家国际医疗集团;
国企与大型民企。如华润集团投资神经科、儿科专科医院,并收购转型了一家公立综合医院;复星集团投资合肥和宿迁两家综合医院以及岳阳一家专科医院。此外,复星还与德州太平洋集团(TPG)一起向美中互利医疗投资;
药企。如马应龙,运营着五家连锁肛肠医院。
投资者与希望进入市场的各方,更倾向选择专科医院。如整形、妇产以及骨科医院市场,均由民营医院主导。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专科医院的临床能力不需要大而全,因此不需要像综合医院一样的大额投资。其次,专科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大部分不能报销,因此需要提供更多定制化、利润高、公立医院不具有优势的服务。
虽然现在投资民营医院很常见,但公私合作/托管制结构的效果还不明朗,这一点不可忽视。
有意投资民营医院者,需要分三步制定市场进入战略。
第一是战略选择。进入市场前,需要考虑几个战略维度,其中包括:
城市发展水平:高端医疗服务、品质、性价比、可获性、可承担性以及便利性等需求是否满足的关键标准;
目标患者分类:需要考虑市场潜力、高端市场以及大众市场的增长动力;
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需要评估专科门类的发展前景、竞争、进入障碍以及可复制性;
地理位置:需要分析“奖励级别”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环境;
投资模式:即PPP、新建,还是改革后的公立医院。 就城市发展水平及目标群体而言,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品质及不同领域服务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未被满足。
一线城市对治疗领域的强大需求,不仅来自当地居民,还有外地的重症患者。公立医院在声誉与医疗资源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因此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他们的效率与服务质量通常都较低。民营医院在高端市场以及某些专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次级市场主要的需求是定制服务与治疗方案。
在二线城市,当地以及周边城市的中产阶级对高品质医疗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一些人会去一线城市,大多数患者由于报销原因只能留在本地。整体而言,领先的公立医院规模在扩张,而民营医院则在服务以及护理品质上寻找差异性。“性价比”与服务品质,是这一次级市场关键的制胜标准。
在低线城市,可获性与性价比是关键考量因素。虽然外资成功进入这些市场的例子相对很少,长远机遇也不明显,但潜力巨大。现在县级医院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因此民营医院发展空间有限。
至于是投资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可以做如下考量:
首先,综合医院的目标是主流市场,从规模经济中获益,但利润较低,难于复制。专科医院通常利润较高,易于复制。具有特色专科的综合医院,旨在将综合和专科医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如果决定进入专科医疗服务领域,那么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眼科、妇产科、儿科以及骨科可优先考虑,这些市场的规模超过50亿元,增长率也很高。
在选择地点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民营医院的发展程度不同,政策环境也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
罗兰贝格建议将市场分为三类:“第一轮实施医改的城市”、“现行医改试点城市”,以及“公立医院主导的城市”。
对于第一轮实施医改的城市而言,如江苏省宿迁市,民营医院的市场份额很高,其综合与专科服务质量也很高。政策环境已经非常成熟,基础设施也更先进,但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最大。
现在的“医改试點城市”,如昆明和洛阳,也许是打开市场的最佳选择。在这些城市,相当大一部分综合医院是民营医院,民营专科医院发展迅速,而公立医院改革也在大力推进。
对于“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而言,当地的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丰富,医改也是重点项目,但民营医院(尤其是民营专科医院)在推出可持续发展模式时,会面临很多挑战。
投资者在考虑地点时,还应考虑“需求”。现在以及未来的发病率、保险政策、患者认知都是关键因素。
第二是投资前的尽职调查。罗兰贝格建议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以对关键城市地区的目标机构进行优先排序。
尽职调查需包括目标机构所在地的市场吸引力、发病类型、内部能力、竞争环境、法规环境以及战略协同性。
第三是投资后的业绩提升。投资完成后,提升业绩需要考虑的重点领域是运营提升、人才管理以及品牌建设。
运营提升的关键是服务流程优化、内部流程设计(医疗与行政),以及组织结构优化(如取消多余岗位)。
人才管理的关键,是吸引、发展并保留人才,以及制定激励机制。民营医院现在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与3A医院还有差距,因此需要与大型公立医院合作,以同时使用行业意见领袖(KOL)和顶尖医生的技术。
最后需要考虑的是,品牌建设。虽然我们不建议大型线上广告,但是有针对性的品牌建设却是非常奏效的方法,如与行业机构(如高端体检机构)合作、在相关杂志出版物刊登小型广告等。
作者为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
外资虽然刚进入该领域,但发展势头很强劲。他们更倾向选择专科医院,尤其是整形、妇产科、骨科医院等。
欲进入该市场,投资者需要制定全面的评估计划,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整体模式(PPP、全资民营还是政府参与的公立医院改革)、市场进入模式(收购、投资、合作、新建)、战略导向(综合还是专科、地理位置倾向等)。
我们认为,首次进入该领域的机构需要找到强大的潜在合作方,或者考虑入股现有(成功)运营商。
同时,投资者还需要系统的尽职调查流程,同时重点关注运营提升、人才吸引保留、品牌建设与差异化的投资后业绩提升方案。
民营医院四大趋势
中国民营医院近年发展迅猛。2012年,民营医院数量占全国40%,2005年仅为17%。
民营医院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不断上升,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运营的公立医院在不断私有化。
虽然现在民营医院数量有所增加,但其业务仍不到总量的10%,主要原因是规模小、使用率低。民营医院面对的主要挑战包括:患者认可度低、有资质的医生不足、医保覆盖率低,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在土地使用、缴税和政府补贴等方面支持不足。
民营医院的未来前景如何?我们认为最可能发生的趋势包括:
规模扩大,服务质量提升。主要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大型先进医院为投资目标,而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由于政府监管加强、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小型低端民营医院将逐渐被淘汰;
新型连锁医院兴起。过去十年,连锁医院市场已见雏形,如爱尔眼科医院。未来,随着患者认识提高、医生队伍逐渐稳定以及成本优势,连锁医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拓展新的专科方向。私人投资的传统热点包括牙科、眼科等,经过数年发展,这类专科医院市场已饱和。外资以及私人投资将转向其他科室,如住院康复因为这些领域对医生的依赖程度不高可以与大型公立医院形成互补,但市场需求又非常大。
罗兰贝格调查发现,中型连锁医院往往是投资者的目标领域及市场切入点。康复科、妇产科以及肿瘤科是最受欢迎的三个专科领域。
监管政策也呈放松趋势。中国针对民营医院投资的政策法规一直在改进,为公立医院改革也带来长期机遇。
2010年,国务院58号文放宽了民营医院的准入条件,明确民营形式是新型医疗机构的优先所有制结构形式。58号文指出,公立与民营医院应享受平等的专业资格评估与培训;民营医院组建过程中鼓励资本多元化,对公立、私人或外国资本一视同仁。2011年,国务院又明确民营医院应承担全国医疗服务与床位总量的20%。同时,一系列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前景具有深远影响。
未来,以病种预付制为基础的新医院支付系统,会继续推动公立医院的重组,为民营医疗机构和私人资本提供参与公立医疗机构重组的机会,而这个过程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例如,德国实施病种预付制时,暴露了公立医院效率低的问题,大幅推动了私有化进程。2010年,德国私立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数量。
商业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将为民营医院带来更多與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机会。现在,保险覆盖率与医疗服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谁在投资民营医院
多数国际医院管理集团在中国还未站稳脚跟,但正积极制定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国企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扎根时间更长,因此在投资公立医院上具有优势。希望在价值链各环节进行扩张的大型药企在该领域也很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实体机构仍不被允许全资持有当地机构股份,也不能建立全外资所有的医院。
进入该领域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包括如下几类:
机构投资者。如鼎晖投资(CDH),投资了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慈铭体检集团、安琪儿医疗集团以及博盛医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了瑞慈健康体检、Pai Group以及其他机构;
具有海外背景的投资者。如美中互利医疗(Chindex),他们重点关注高端市场,已经在北京、上海、无锡、天津和广州建立了医院与诊所;
外资运营商。如和睦家国际医疗集团;
国企与大型民企。如华润集团投资神经科、儿科专科医院,并收购转型了一家公立综合医院;复星集团投资合肥和宿迁两家综合医院以及岳阳一家专科医院。此外,复星还与德州太平洋集团(TPG)一起向美中互利医疗投资;
药企。如马应龙,运营着五家连锁肛肠医院。
投资者与希望进入市场的各方,更倾向选择专科医院。如整形、妇产以及骨科医院市场,均由民营医院主导。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专科医院的临床能力不需要大而全,因此不需要像综合医院一样的大额投资。其次,专科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大部分不能报销,因此需要提供更多定制化、利润高、公立医院不具有优势的服务。
虽然现在投资民营医院很常见,但公私合作/托管制结构的效果还不明朗,这一点不可忽视。
三步走投资建议
有意投资民营医院者,需要分三步制定市场进入战略。
第一是战略选择。进入市场前,需要考虑几个战略维度,其中包括:
城市发展水平:高端医疗服务、品质、性价比、可获性、可承担性以及便利性等需求是否满足的关键标准;
目标患者分类:需要考虑市场潜力、高端市场以及大众市场的增长动力;
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需要评估专科门类的发展前景、竞争、进入障碍以及可复制性;
地理位置:需要分析“奖励级别”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环境;
投资模式:即PPP、新建,还是改革后的公立医院。 就城市发展水平及目标群体而言,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品质及不同领域服务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未被满足。
一线城市对治疗领域的强大需求,不仅来自当地居民,还有外地的重症患者。公立医院在声誉与医疗资源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因此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他们的效率与服务质量通常都较低。民营医院在高端市场以及某些专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次级市场主要的需求是定制服务与治疗方案。
在二线城市,当地以及周边城市的中产阶级对高品质医疗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一些人会去一线城市,大多数患者由于报销原因只能留在本地。整体而言,领先的公立医院规模在扩张,而民营医院则在服务以及护理品质上寻找差异性。“性价比”与服务品质,是这一次级市场关键的制胜标准。
在低线城市,可获性与性价比是关键考量因素。虽然外资成功进入这些市场的例子相对很少,长远机遇也不明显,但潜力巨大。现在县级医院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因此民营医院发展空间有限。
至于是投资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可以做如下考量:
首先,综合医院的目标是主流市场,从规模经济中获益,但利润较低,难于复制。专科医院通常利润较高,易于复制。具有特色专科的综合医院,旨在将综合和专科医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如果决定进入专科医疗服务领域,那么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眼科、妇产科、儿科以及骨科可优先考虑,这些市场的规模超过50亿元,增长率也很高。
在选择地点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民营医院的发展程度不同,政策环境也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
罗兰贝格建议将市场分为三类:“第一轮实施医改的城市”、“现行医改试点城市”,以及“公立医院主导的城市”。
对于第一轮实施医改的城市而言,如江苏省宿迁市,民营医院的市场份额很高,其综合与专科服务质量也很高。政策环境已经非常成熟,基础设施也更先进,但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最大。
现在的“医改试點城市”,如昆明和洛阳,也许是打开市场的最佳选择。在这些城市,相当大一部分综合医院是民营医院,民营专科医院发展迅速,而公立医院改革也在大力推进。
对于“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而言,当地的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丰富,医改也是重点项目,但民营医院(尤其是民营专科医院)在推出可持续发展模式时,会面临很多挑战。
投资者在考虑地点时,还应考虑“需求”。现在以及未来的发病率、保险政策、患者认知都是关键因素。
第二是投资前的尽职调查。罗兰贝格建议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以对关键城市地区的目标机构进行优先排序。
尽职调查需包括目标机构所在地的市场吸引力、发病类型、内部能力、竞争环境、法规环境以及战略协同性。
第三是投资后的业绩提升。投资完成后,提升业绩需要考虑的重点领域是运营提升、人才管理以及品牌建设。
运营提升的关键是服务流程优化、内部流程设计(医疗与行政),以及组织结构优化(如取消多余岗位)。
人才管理的关键,是吸引、发展并保留人才,以及制定激励机制。民营医院现在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与3A医院还有差距,因此需要与大型公立医院合作,以同时使用行业意见领袖(KOL)和顶尖医生的技术。
最后需要考虑的是,品牌建设。虽然我们不建议大型线上广告,但是有针对性的品牌建设却是非常奏效的方法,如与行业机构(如高端体检机构)合作、在相关杂志出版物刊登小型广告等。
作者为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