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建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中心小学内蒙古赤峰025150)
  
  【摘要】本文从小学生作文教学入手,简单地阐述了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作训练中的美的因素,以美引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就跨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除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以外,作为语文教师,还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感知中体会形象美。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的作文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形象感知。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写作对象的形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对写作对象的表面特征逐步深入,从而把握写作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进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意的作文。如笔者布置学生写《春天来了》,做了如下工作:1、带学生到金鹗公园参观游览,充分体会春天的形象美。在参观之前,我事先强调要关注哪些事物,如树木、池塘、小动物的表现等。2、让学生集体讨论本次参观的心得,重点是“春天来到了金鹗公园的哪个地方”。在讨论中,我强调要注意所看到的景物和其它季节的不同。学生畅所欲言,效果显著。3、进入写作阶段。通过具体感知,学生初步学会了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初步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学生借别人的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来培养自己的眼光。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在广泛的涉猎中不断吸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感染。但是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会盲目地、随意地选择读物,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读物。
   1.要根据儿童少年阅读兴趣发展的年龄差异,向各年级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对于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科学幻想故事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兴趣还没有明显的分化。教师在推荐读物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要让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量接触科学普及读物,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的兴趣逐渐分化。
   2.为使学生理解语文、数学等课文,及时向他们推荐有关的优秀读物。
   3.为配合学校或社会的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
   4.为让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识,及时向他们推荐期刊和报纸。
  课内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到优美的字词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胸中的真情实感。
  三、走进自然, 感悟生活之美。
  写作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表现自然、社会生活的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校外活动。如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到桃园中去看桃花等,让学生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诱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想美、创造美,用真挚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参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田野的美景,仔细观察田间农民在忙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并让他们用笔、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自然的可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丰富情感。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
  四、在朗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文章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朗读优秀作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那么,怎样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如《春天来了》,我将优秀作文进行修改,在讲评时进行朗读,朗读时还配以相应的音乐。这样既使学生体验了情感美,对写得好的学生也是很好的鼓励。朗读的形式多样,如学生自己读,教师范读等。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作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途径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抒发出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审美感受力。在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在具体的写作讲评中,可将学生写得好的句子、文段、文章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互相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采取情境教学,融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地使以上几方面得到培养。
其他文献
(仁怀市鲁班镇生界小学贵州仁怀56450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习作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为基础,读写结合,通过理解内容,悟出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
(平和县霞寨中心小学福建漳州36370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重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而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和初步成形阶段,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
(平和县霞寨镇建设小学福建漳州363700)    【摘要】习作是提高小学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显然,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言教学的难点,特别是这些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习作,把习作当作苦差事。同时,进行习作训练又是教师头疼的事。结合实践,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湛江市第二十中学广东湛江524003)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重视实验教学,不仅可增强物理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引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视手与脑的结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新升格本科院校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应运而生的,这类院校底子薄、势力弱,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办学存在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又影响着
(巩义市实验小学河南巩义451200)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教师逐步探索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然而小组合作学
(平和县霞寨镇大坪小学福建漳州363700)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感、思维,提高他们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朗读教学,来促进朗读教学的发展和小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重要性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一个从现实的、简单的双向对话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