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许多家长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纷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经商,而其子女却大多留在家乡,或交于年迈的父母看管,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看管,形成留守儿童。据调查:本年度我校“留守学生”共有216人,占在校学生数的21.2%。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在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时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他们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孤独,他们的成长陪伴着寂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他们非正常化的生活情境。这种非正常化的生活情境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发展。
一、主要心理问题
1.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变化、社会认知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这时需要有情感倾诉的渠道,需要有成长经验的指导,父母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代养人(受孩子父母的委托,在家帮助照顾孩子的人)忙于自己的事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与家人交流的机会,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卑往往是由比较引起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就少了一种关怀,少了一种依靠,在和其他享受完整家庭温暖的孩子比较时就少了一种资本,再加上学业不良,又受到各种轻视。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以一种猥亵形象出现,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存在着深深的自卑心理,不敢和别人靠的太近。
(2)被遗弃感(安全感缺失)
在农村,有的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离,一年也见不了父母几次面,有的孩子甚至连父母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众所周知,儿童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他们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庇护,需要父母的帮助和鼓励,需要温情和体谅。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有人相伴随,父母的呵护是他们停靠心灵的港湾。如果在孩提的时候,父母就不在身边,孩子就不会体会到亲情的存在,心灵也就少了寄托,没有安全感,就不可能放手的去做事,感受不到受人关注的快乐。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心里永远会有一种缺失的阴影。
(3)怨恨感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会认为父母抛弃了他们,父母远离他们,是别有用心的,是没有责任心的,是为了抛弃他们这个累赘。看到身边其他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样子,心理的不平衡感就会加剧。一旦他们这种心理形成,他们就有可能背叛家庭、背叛社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
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但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逐步积累,愈演愈烈,引起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上升为心理疾病。
2.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弗洛尹德认为成人的阴影都能在童年中找到影子。在个性的塑造上,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而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给孩子的却是残缺的个性影响或教育,这样势必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1)封闭性格
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自卑、怯懦、不善言谈、孤僻、敏感、多愁善感、凡事小心谨慎等等,他们通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不愿和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表现出厌恶,戒备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的快乐,整日忧心忡忡、消极颓废,永远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2)攻击性格(破坏性格),由于家庭关爱的缺失,学业表现差,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注视,只有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口,我行我素、目无尊长、态度粗暴、惹是生非、欺负弱小、散漫无纪,极尽标新立异之能事,常常是同学“告状”的对象,成为众人心中的坏小子。
(3)缺乏生活上、学习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这是由于家庭教育的残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生活上的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加上父母不在的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的信心。他们长时间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下生活,受到的成功刺激太少,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即便偶然有了一点成绩也不会有人重视,做事也就越来越糟,甚至陷入一种一做事就做坏的怪圈,因此他们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信心去支撑他们的行为。由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立情绪与行为的反社会因素比较严重。
二、原因探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
1、“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
各中小学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各中小学普遍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建立了“学生之家”,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定期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出学校的主导作用。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训练,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4、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上好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儿童”心理的阴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
5、多形式培训委托监护人
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进行至少三至四次培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会议,并通过家长学校加强对监护人开展正确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渠道,以便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校内校外情况,并与“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6、从多层面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资源,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水平。
对于数目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单靠少数的社会工作专家和学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从多层面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资源。譬如,高校在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作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个案追踪调查与辅导来有效化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疾患;同时,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的家庭监护人和父母定期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相关知识培训,从家庭层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水平;同时还应积极介入到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一方面由社会工作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治疗;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动员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能力。在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资源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人员还应尽可能动员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增设社会工作辅导员岗位,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疏通长效运作渠道。可以说,社会工作人员在此不仅是专业辅导人员,还是资源的动员者。为此,社会工作人员还可以嫁接起城乡沟通的渠道,一方面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来争取城市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援助;另一方面还可以从社会政策层面呼吁社会更多地去关注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最后,社会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工作模式,以更好地化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疾患,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
总之,“留守儿童”是学校成员中的一部分,师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习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儿童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
2、 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21-124.
3、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
4、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 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
5、焦荣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及教育策略.学术论文[D].2007,(1):196-197.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许多家长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纷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经商,而其子女却大多留在家乡,或交于年迈的父母看管,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看管,形成留守儿童。据调查:本年度我校“留守学生”共有216人,占在校学生数的21.2%。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在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时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他们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孤独,他们的成长陪伴着寂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他们非正常化的生活情境。这种非正常化的生活情境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发展。
一、主要心理问题
1.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变化、社会认知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这时需要有情感倾诉的渠道,需要有成长经验的指导,父母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代养人(受孩子父母的委托,在家帮助照顾孩子的人)忙于自己的事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与家人交流的机会,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卑往往是由比较引起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就少了一种关怀,少了一种依靠,在和其他享受完整家庭温暖的孩子比较时就少了一种资本,再加上学业不良,又受到各种轻视。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以一种猥亵形象出现,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存在着深深的自卑心理,不敢和别人靠的太近。
(2)被遗弃感(安全感缺失)
在农村,有的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离,一年也见不了父母几次面,有的孩子甚至连父母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众所周知,儿童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他们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庇护,需要父母的帮助和鼓励,需要温情和体谅。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有人相伴随,父母的呵护是他们停靠心灵的港湾。如果在孩提的时候,父母就不在身边,孩子就不会体会到亲情的存在,心灵也就少了寄托,没有安全感,就不可能放手的去做事,感受不到受人关注的快乐。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心里永远会有一种缺失的阴影。
(3)怨恨感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会认为父母抛弃了他们,父母远离他们,是别有用心的,是没有责任心的,是为了抛弃他们这个累赘。看到身边其他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样子,心理的不平衡感就会加剧。一旦他们这种心理形成,他们就有可能背叛家庭、背叛社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
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但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逐步积累,愈演愈烈,引起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上升为心理疾病。
2.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弗洛尹德认为成人的阴影都能在童年中找到影子。在个性的塑造上,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而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给孩子的却是残缺的个性影响或教育,这样势必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1)封闭性格
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自卑、怯懦、不善言谈、孤僻、敏感、多愁善感、凡事小心谨慎等等,他们通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不愿和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表现出厌恶,戒备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的快乐,整日忧心忡忡、消极颓废,永远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2)攻击性格(破坏性格),由于家庭关爱的缺失,学业表现差,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注视,只有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口,我行我素、目无尊长、态度粗暴、惹是生非、欺负弱小、散漫无纪,极尽标新立异之能事,常常是同学“告状”的对象,成为众人心中的坏小子。
(3)缺乏生活上、学习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这是由于家庭教育的残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生活上的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加上父母不在的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的信心。他们长时间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下生活,受到的成功刺激太少,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即便偶然有了一点成绩也不会有人重视,做事也就越来越糟,甚至陷入一种一做事就做坏的怪圈,因此他们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信心去支撑他们的行为。由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立情绪与行为的反社会因素比较严重。
二、原因探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
1、“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
各中小学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各中小学普遍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建立了“学生之家”,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定期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出学校的主导作用。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训练,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4、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上好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儿童”心理的阴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
5、多形式培训委托监护人
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进行至少三至四次培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会议,并通过家长学校加强对监护人开展正确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渠道,以便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校内校外情况,并与“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6、从多层面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资源,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水平。
对于数目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单靠少数的社会工作专家和学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从多层面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资源。譬如,高校在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作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个案追踪调查与辅导来有效化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疾患;同时,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的家庭监护人和父母定期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相关知识培训,从家庭层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水平;同时还应积极介入到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一方面由社会工作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治疗;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动员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能力。在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资源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人员还应尽可能动员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增设社会工作辅导员岗位,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疏通长效运作渠道。可以说,社会工作人员在此不仅是专业辅导人员,还是资源的动员者。为此,社会工作人员还可以嫁接起城乡沟通的渠道,一方面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来争取城市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援助;另一方面还可以从社会政策层面呼吁社会更多地去关注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最后,社会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工作模式,以更好地化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疾患,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
总之,“留守儿童”是学校成员中的一部分,师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习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儿童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
2、 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21-124.
3、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
4、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 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
5、焦荣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及教育策略.学术论文[D].2007,(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