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12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1.0ug/kg或舒芬太尼0.15ug/kg复合丙泊酚行静脉全麻,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丙泊酚+舒芬太尼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丙泊酚+芬太尼组,P<0.05;两组术中知晓、肢体扭动、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芬太尼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能缩短苏醒时间、有效降低呼吸抑制、头晕等副反应,使麻醉更加平稳。
   【关键词】 无痛胃镜;麻醉;丙泊酚;舒芬太尼
   无痛胃镜检查能提供给患者更舒适的检查环境,也给内镜医师提供更安全的操作视野,因此目前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中应用已久,是目前临床较为认可的麻醉方法【1】。同样作为阿片受体激动剂的舒芬太尼因其起效快、安全性大等优点,已在无痛人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中应用仍有争议【2】。为探讨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或住院患者。120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6±9.2)岁,体重47-74kg,平均(58.8±5.6)kg。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全身状况分级I级81例,II级39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芬太尼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及ASA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禁食、禁饮、建立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以利多卡因行咽喉喷雾舌咽部表麻。术中连接监护仪。丙泊酚+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1.0ug/kg静脉注射,然后静注丙泊酚1.5-2.0mg/kg;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先以舒芬太尼0.15ug/kg静脉注射,然后静注丙泊酚1.0-2.0mg/kg。于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胃镜检查,术中体动时酌情追加丙泊酚20-30 mg。
  1.3 观察指标 整个过程连续监测血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02),记录胃镜操作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的总量,观察术中知晓发生率、肢体扭动、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头晕等情况。术毕以呼之睁眼作为意识恢复的标准,能按指令准确执行指鼻动作作为定向力恢复的标准【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舒芬太尼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丙泊酚+芬太尼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术中知晓、肢体扭动、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芬太尼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本文配伍丙泊酚使用的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是目前芬太尼家庭中镇痛作用最强的新型u阿片受体激动剂,研究表明舒芬太尼给药后2.7h后仅有2.5%的药物残存于体内,再吗啡化的可能性很小【4】,与芬太尼比较,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很小,因而术后安全性大大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舒芬太尼的受检者苏醒时间大为缩短,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麻醉过程平稳。由于等效价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作用时间短,苏醒也更快,而少量麻醉镇痛药不影响意识的恢复,因此舒芬太尼组的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亦缩短。值得注意的是静注推药丙泊酚速度过快可能产生呼吸抑制及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中要吸氧和加强呼吸管理,备有各种抢救设备和药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能更好地满足胃镜无痛术的需要,且安全性更高,对临床提高胃镜诊断的正确性和操作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孙彭龄.李永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8,8(6):520-522.
  [3]文清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69-2070.
  [4]管忍,李伟彦,林宁,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漉产的临床现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10):709-710.
   表1 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n%)]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为及早采取措施,努力降低其发生并及时治疗挽救产妇生命提供依。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病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观察。结果 2029例产妇中,有135例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8%,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原因为主要因素。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减少产
期刊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执行前后使用情况分析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 博乐,83340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在《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执行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住院患者在“整治活动”执行前1个月(2011年7月)、《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70例181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颗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一周复诊,对照组91颗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即根管预备,封药一周后,再行根管充填,观察两组1周内疼痛急症反应和1年的总有效率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一周复诊检查,对照组与实验组出现急性疼痛反应的比例分别为5.4%,5.6%,(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1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99例,西医组应用硝酸甘油10mg,静脉滴注,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每12h一次;中西医结合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60mg+5%葡萄糖250ml,每日一次,疗程为14天,同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结果:丹参硐Ⅱ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分析从2004年8月~2009年8月61例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1例死亡,无1例术后感染,术后平均随访12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率99.1%。结论 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在无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充分术前准备,行手术治疗,术后合理治疗可以恢复良好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及致残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 34 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 24 例(占 70.6%),大部分切除6 例(占 17.6%),部分切除 4例(占 11.8 %) 。并发视神经损伤致右眼视力下降 1 例,其余术前视力损害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并发尿崩 10 例 ,多数 1~2 周内恢复;并发皮质醇及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盘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6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79例患者中,效果明显55例(70%),有效20例(25%),无效4例(5%),总有效率为95%。结论:联合注射胶原酶溶解术的疗效与其适应证和CT精确定位缺一不可,选择绝对适应证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协同沙丁胺醇治疗轻度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慢性左心衰竭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次伴轻度喘息型慢支患者的慢性左心衰竭中使用了倍他乐克协同沙丁胺醇干预心室率。22例次伴轻度喘息型慢支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室率未给予干预。结果:适当剂量范围内倍他乐克协同沙丁胺醇可以有效地控制大部分伴轻度喘息型慢支患者在慢性左心衰竭康复过程中的心室率,减轻了此类患者的心衰症状,有效提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与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表现,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成像方法在肋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肋骨创伤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诊断骨折类型、部位、数量的情况。结果:在30例肋骨创伤患者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三维重建后显示56处骨折,骨折患者确诊29例,1例未骨折,轻微创伤,骨折诊断率96.7%;CR发现骨折42处,骨折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