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ml/h;右美托咪啶0.25 μg·kg-1·h-1组(D1组)和右美托咪啶0.50μg·kg-1·h-1组(D2组)于15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然后分别以0.25 μg·kg-1 ·h-1或的0.50 μg·kg -1·h-1速率静脉输注至拔除气管导管.麻醉诱导: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1.0μg/ml,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 ng/ml,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ng/ml,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0.1 mg·kg-1·h-1,TCI异丙酚,调节其血浆靶浓度,维持Narcotrend指数37 ~ 46.记录术中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异丙酚的用量、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苏醒时间、术中和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间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的用量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烦躁、呕吐、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D2组异丙酚用量减少(P<0.05);与D1组比较,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和麻醉恢复期烦躁、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0 μg·kg-1·h-1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利用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质量控制采取事前预防、指导、动态控制、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处理,做到这儿点施工质量必定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Taura等在2010年的Hepatology中公布了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在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肝细胞没有上皮-间质转化(EMT).该结论对既往肝纤维化中EMT的发生提出了质疑.Wells随后发表了对这
患者男,41岁.手足反复脓疱和脱屑1年,左足趾肿物4个月.体检:双手拇指、食指为主及掌侧大鱼际肌部位、双足趾及双足跖前1/3处可见不规则淡红色斑片,表面有小片状白色鳞屑,局部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TET)中QT滞后指数在冠心病无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100例因疑诊冠心病在我院行TE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的患者.根据SCA结果分为阳性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通货膨胀、人口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面临的技术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分析了中国经济不需通过减速来解决问题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与学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稳定关系及教学过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
目的 探讨不同HBeAg状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ACLF患者临终前29~56d、15 ~ 28d和0~ 14d血清HBeAg、抗-HBe和
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使得我国小城镇建设进入高潮,通过GIS在小城镇规划设计当中的应用,合理确定公共设施的选址,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小城镇发展.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注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8例,
微耕机技术运用是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一部分,而农机推广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靠技术保障.结合工作实际,对通海县微耕机技术运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