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11日到13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应泰国政府的邀请,对泰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三日之行分为两段,前一天半在泰国首都曼谷,后一天半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这也是《泰囧》这部疯狂喜剧风格的中国公路片的两个外景地。随着经济增长,许多中国人开始出国旅行,路途较近而且充满异域风情的泰国成了中国人最早、最经典的国际旅行目的地。尽管这部电影的情节并无让人印象深刻之处,但因为对泰国风光、文化和不断升温的中国人赴泰旅游热有着令人捧腹的刻画,在中国引发了轰动。当李克强11日在位于曼谷的泰国国会发表的演说里提到这部电影时,他其实是第二个高度评价这部电影的政府首脑。在今年3月,泰国总理英拉就接见和勉励过导演团队,并感谢他们对泰国旅游做了有力的推介。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细节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和泰国之间的关系:距离很近,互相抱有亲切的好感,但在国际关系层面上,双方的认知似乎更多来自流行文化中的刻板印象。李克强在演讲中提到的另一些事实: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游客来源国,在贸易、文化交流和防务合作方面,泰国和中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往往很少为双方的民众所知。
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给泰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第一位在泰国国会发表演讲的外国政府首脑,而且在演讲一开始就提到他年轻时曾访问过泰国——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员。这让他随后列举的数字和政府间协议显得更有说服力。
抗议团体主动清场
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标题为《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新硕果》。多位泰国商界大亨,如正大集团掌舵人谢国民、盘谷银行董事长陈有汉、泰国黄金贸易协会主席等陪同李克强一行进入国会。李克强在全体议员热烈的掌声中在议会主席的席位上入座。
在演讲中,李克强强调,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中泰建交30多年来,两国稳定友好的关系体现在从国家领导到普通民众的诸多层面。中泰一家亲不仅是一句口号,也具体落实在经济贸易合作、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双方应相互信任,真诚往来,并进一步提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建议,两国间应加强文化交流,高层间要多走动。
经济大国的总理到访泰国,政商各界,包括泰华人士均予以重视,连在总理府前安营扎寨,连日举行反政府示威的民众团体,也与警方达成协议,为迎接中国总理的来访而主动清场,日后再来继续抗议。
执政的为泰党对李克强此次访问评价颇高。该党副发言人阿努逊·边萨阿先生称,泰国民众喜迎中国总理,他不仅带来了中方的友谊,更带来了两国经贸、投资、农产品、海洋、科技、能源等多份谅解备忘录和合作计划,特别是两国铁路基础设施的合作意向,如能实现,定会惠及两国民众以及东盟多国。
事实上,目前泰国国内的政治气氛对于执政党和内阁,特别是英拉总理并不十分有利。英拉上任后试图修宪为哥哥谋求赦免的举动,几项民粹政策的负面影响,以及日益严重的通胀,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等等状况,使得泰国民众对政府不满的怨声越来越多。副发言人先生说,感谢总理先生,在泰国的多事之秋为我们一扫阴霾,带来了欢乐的气氛。相信这位先生的话是出自肺腑的。
在演讲中,李克强称两国的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撑,将力争在2015年实现两国贸易总额1000亿美元。他承诺今后5年内会向泰购买100万吨大米和更多的橡胶,并为两国间农作物贸易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英拉总理在送别李克强之后向媒体透露,中方同意将原先承诺的今后5年购买100万吨泰国大米提高到每年采购100万吨。而此数字似乎至今未得到中方的正式确认,各家媒体的报道也都采用中粮“或将”每年进口100万吨泰国大米等类似字眼。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约17.5万吨,今年截至目前购入了13.5万吨。如果5年采购100万吨,则较以往每年平均数字并未有多大增幅。泰国大米出口协会名誉主席初杰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泰国大米库存非常高,如果中国能大量采购无疑可大幅提振泰国稻米出口量。
事实上,泰国政府自2011年10月起实施政府收购大米计划,以高于市场价近一倍的价格从稻农手中收购大米。这些大米如今因价高而无人购买,政府因此损失数十亿美元,泰国因此失去保持了几十年的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
更让泰国政府振奋的是,中泰的大米交易将采取政府间易货贸易的方式进行,而大米贸易的对象,是中国引以为豪的高铁技术。
大米换高铁
高铁显然是李克强泰国之行中最抢眼的词汇。在国会演讲中,李克强着重讲到了泰国的高铁项目。中国愿将高铁建设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泰国,相信高铁可以惠及泰国及东盟其他国家民众的生活。他希望两国的高铁合作项目可以尽快落实,希望在座的各位议员们能在审议时举手通过与此相关的法案,为两国合作投出赞成票。演讲中有一句话为泰国媒体广为引用,称李总理希望议员们Vote for China——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希望“为中泰友谊投票”。
李克强第二天的行程颇为紧凑,在会见诗琳通公主之后,又与英拉总理共同出席在曼谷诗丽吉王后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高铁展开幕式。李克强指出,中国高铁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竞争力等多项优势。中泰铁路合作不仅可造福两国民众,还可为地区性互联互通做出贡献。这似乎在暗示,中国的铁路修造技术能够为中国力推的泛亚铁路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米换高铁”随后成为泰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足迹遍及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中国经济研究学者Aksornsri Phanishsarn博士指出,她曾多次乘坐中国高铁,非常快捷舒适。她完全支持在泰国建设高铁。中国最感兴趣的曼谷-廊开线可通往老挝首都万象,古都琅勃拉邦,并继续北上进入中国境内。而从曼谷亦可南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将成为一条贯通东盟数国的枢纽线路。
《曼谷邮报》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总理在泰国议会演讲中所表达的对泰国高铁项目的意向是强烈的,他坦率地说出了中国政府的真实想法,令人欣赏。评论认为,中泰双方政府应该更多地向民众解释选择中国合作修建高铁的理由。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细节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和泰国之间的关系:距离很近,互相抱有亲切的好感,但在国际关系层面上,双方的认知似乎更多来自流行文化中的刻板印象。李克强在演讲中提到的另一些事实: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游客来源国,在贸易、文化交流和防务合作方面,泰国和中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往往很少为双方的民众所知。
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给泰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第一位在泰国国会发表演讲的外国政府首脑,而且在演讲一开始就提到他年轻时曾访问过泰国——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员。这让他随后列举的数字和政府间协议显得更有说服力。
抗议团体主动清场
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标题为《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新硕果》。多位泰国商界大亨,如正大集团掌舵人谢国民、盘谷银行董事长陈有汉、泰国黄金贸易协会主席等陪同李克强一行进入国会。李克强在全体议员热烈的掌声中在议会主席的席位上入座。
在演讲中,李克强强调,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中泰建交30多年来,两国稳定友好的关系体现在从国家领导到普通民众的诸多层面。中泰一家亲不仅是一句口号,也具体落实在经济贸易合作、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双方应相互信任,真诚往来,并进一步提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建议,两国间应加强文化交流,高层间要多走动。
经济大国的总理到访泰国,政商各界,包括泰华人士均予以重视,连在总理府前安营扎寨,连日举行反政府示威的民众团体,也与警方达成协议,为迎接中国总理的来访而主动清场,日后再来继续抗议。
执政的为泰党对李克强此次访问评价颇高。该党副发言人阿努逊·边萨阿先生称,泰国民众喜迎中国总理,他不仅带来了中方的友谊,更带来了两国经贸、投资、农产品、海洋、科技、能源等多份谅解备忘录和合作计划,特别是两国铁路基础设施的合作意向,如能实现,定会惠及两国民众以及东盟多国。
事实上,目前泰国国内的政治气氛对于执政党和内阁,特别是英拉总理并不十分有利。英拉上任后试图修宪为哥哥谋求赦免的举动,几项民粹政策的负面影响,以及日益严重的通胀,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等等状况,使得泰国民众对政府不满的怨声越来越多。副发言人先生说,感谢总理先生,在泰国的多事之秋为我们一扫阴霾,带来了欢乐的气氛。相信这位先生的话是出自肺腑的。
在演讲中,李克强称两国的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撑,将力争在2015年实现两国贸易总额1000亿美元。他承诺今后5年内会向泰购买100万吨大米和更多的橡胶,并为两国间农作物贸易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英拉总理在送别李克强之后向媒体透露,中方同意将原先承诺的今后5年购买100万吨泰国大米提高到每年采购100万吨。而此数字似乎至今未得到中方的正式确认,各家媒体的报道也都采用中粮“或将”每年进口100万吨泰国大米等类似字眼。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约17.5万吨,今年截至目前购入了13.5万吨。如果5年采购100万吨,则较以往每年平均数字并未有多大增幅。泰国大米出口协会名誉主席初杰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泰国大米库存非常高,如果中国能大量采购无疑可大幅提振泰国稻米出口量。
事实上,泰国政府自2011年10月起实施政府收购大米计划,以高于市场价近一倍的价格从稻农手中收购大米。这些大米如今因价高而无人购买,政府因此损失数十亿美元,泰国因此失去保持了几十年的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
更让泰国政府振奋的是,中泰的大米交易将采取政府间易货贸易的方式进行,而大米贸易的对象,是中国引以为豪的高铁技术。
大米换高铁
高铁显然是李克强泰国之行中最抢眼的词汇。在国会演讲中,李克强着重讲到了泰国的高铁项目。中国愿将高铁建设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泰国,相信高铁可以惠及泰国及东盟其他国家民众的生活。他希望两国的高铁合作项目可以尽快落实,希望在座的各位议员们能在审议时举手通过与此相关的法案,为两国合作投出赞成票。演讲中有一句话为泰国媒体广为引用,称李总理希望议员们Vote for China——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希望“为中泰友谊投票”。
李克强第二天的行程颇为紧凑,在会见诗琳通公主之后,又与英拉总理共同出席在曼谷诗丽吉王后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高铁展开幕式。李克强指出,中国高铁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竞争力等多项优势。中泰铁路合作不仅可造福两国民众,还可为地区性互联互通做出贡献。这似乎在暗示,中国的铁路修造技术能够为中国力推的泛亚铁路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米换高铁”随后成为泰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足迹遍及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中国经济研究学者Aksornsri Phanishsarn博士指出,她曾多次乘坐中国高铁,非常快捷舒适。她完全支持在泰国建设高铁。中国最感兴趣的曼谷-廊开线可通往老挝首都万象,古都琅勃拉邦,并继续北上进入中国境内。而从曼谷亦可南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将成为一条贯通东盟数国的枢纽线路。
《曼谷邮报》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总理在泰国议会演讲中所表达的对泰国高铁项目的意向是强烈的,他坦率地说出了中国政府的真实想法,令人欣赏。评论认为,中泰双方政府应该更多地向民众解释选择中国合作修建高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