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引领下的高三一轮复习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kun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对于高三一轮复习,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学习识记性知识的过程大大简化、时间大大缩减,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高质量的学习、研究活动。
  关键词: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硫及其化合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6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22
  高三一轮复习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三复习课时间紧、内容多,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复习是提升高三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其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托尼·布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开始时它作为一种新的记笔记的方法出现,后来经过演变运用,思维导图已经在教师备课、上课等方面崭露头角。本文就思维导图复习法在“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专题复习中的应用开展了一节县级公开课,得到同行的认同。
  一、教学案例——“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专题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考纲中的重要内容,该节内容包括硫化氢、硫单质、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盐、三氧化硫、硫酸、硫酸盐等内容,涉及到的物质多,化学方程式多,学生难以记忆。高三复习课时间紧,课堂容量大,能力要求高,如何帮助学生快速、牢固地记住这些知识点,是我们每位高三化学教师最关心的,也最头痛的问题。思维导图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福音。如图1所示,图中列出了主要的含硫物质及其转化关系。
  该图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和含硫物质的类别两个维度对含硫物质的转化关系进行了梳理,学生一目了然。通过观察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关系,知道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从低价态向高价态转化需要加氧化剂,从高价态向低价态转化需要加还原剂。知道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这样学生在记忆方程式的时候就有理可依了,就不用机械地死记硬背。
  抓住图1,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推测或记住图中各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一,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推测物质的化学通性,落实分类观。如,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应该具备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即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这样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就记住了。再如,稀H2SO4属于酸,应该具备酸的通性,即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以此类推,图中其他典型的含硫物质也可以用此法推测化学通性。
  第二,根据物质中硫元素的价态推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落实得失观,如SO2,硫元素 4价,是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当SO2遇到还原剂(如H2S等)则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成硫单质,当SO2遇到氧化剂(如H2O2、O2、卤素单质、MnO4-等)则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成含 6价硫元素的物质,如SO3、H2SO4、SO42-。再如,浓硫酸,硫元素为 6价,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态,不能再升高了,只有氧化性,当它遇到还原剂时,发生还原反应,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到 4价,甚至更低价态。以此类推,图中其他典型的含硫物质也可以用此法推测其氧化性、还原性。
  第三,记住化学特性。普遍性中有特殊性,物质除了通性,还可能具有某些特性,物质的化学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预测,但是物质的特性就没办法推测了,只能记住。如,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通过预测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牢记特性,我们就掌握了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学习记忆新知识,即在旧知上生长新知,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又学习了新的知识。要是我们高三化学老师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复习,必定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拿下元素化合物知识。
  除了元素化合物知识,考纲中的其他知识点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复习,如,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可以采用图2进行复习。
  二、教学反思
  高三一轮复习教学需要解决“对路和到位”问题。“对路”即复习内容必须是确有必要,“到位”即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升。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既要懂得取舍,又要为课堂内容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是一线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性尝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三一轮复习,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化学的负担,还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到“学会学习”。思维导图是教学手段的一大创新性探索和实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优化了复习课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6
  [2] 安牧冰.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101-105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小实验使得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有着课堂实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实验形式最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升了化学的亲和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选择;实施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3-005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3.021  这是一节融法制教育于化学教学的电化教学课。共有14个视频内容,占21分多钟,教学幻灯片22张。在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没有实验的。为了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准备能够饮用
摘要:基于“阅读—探讨—应用—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为内容,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方式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阅读;探讨;应用;反思;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8-006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
摘要:文章展现了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团体赛的情况,阐述了这次活动意义,同时透过某些现象论述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金钥匙;CESL活动;纪实;观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0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
摘要: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依托化学史,根据逐步递进的演示实验链提出假设及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在现代科技前沿与经典实验赏析、课堂实验探究的反思对比、分析归纳过程中完成守恒观的构建,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经典;实验;观念;方法;化学反应;质量关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8-007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
摘要:利用注射器、软胶管、大试管等组成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装置,实验设计巧妙,实验现象明显。  关键词: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创新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95-0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36  按照现行化学课本中介绍的方法制备的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很难得到白色絮状
摘要: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但实验中却发现只有黑色的固体生成。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本文通过引导学生从钠燃烧异常现象出发,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主动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方案不断进行改进,由此学生获取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并且提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钠;燃烧;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活动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
摘要:从“校园池塘里的天然水”入手,运用生活化的实验仪器“TDS水质测试笔”,设计多组“对比实验”,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将抽象概念“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进行了具体化构建。  关键词: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概念具体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9-007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Section A  一、从B栏中找出与A栏句子相对应的答语。  二、根据句意填写单词,首字母已给出。  1. Don’t f . You two should be friendly to each other.  2. Every day my mother does the d after meals.  3. All the students should follow the schoo
摘要:以“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复习课教学为例,从实验制备合成、分离提纯、纯度测定三个角度进行探讨,渗透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思、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实验;复习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5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