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4岁的蒋云祥患阿尔兹海默症多年,但有26张面孔,他记得清清楚楚。老伴刘小芳曾说:“老头的脑子不好使,可心里清楚,他是把26个孩子刻在了心底啊!”
2020年6月和7月,蒋云祥、刘小芳夫妇仅相隔二十多天,先后离世。灵堂前,26个“子女”下跪哀悼,泣不成声。
他们只是湖南长沙一对普通农村夫妇,为何会有26个人以子女身份送终?原来,他们都是蒋云祥夫妇儿子蒋忠的同学,蒋忠因病去世后,大家用爱和承诺,尽孝于老人前,撑起这个残破的家。
声音很轻,承诺很重
蒋忠的家在湖南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桥村,2018年3月,才46岁的他不幸被确诊患上黑色素瘤。2018年6月30日,杨健等同学来探望,临别,大家合影留念。瘦弱的蒋忠被众人簇拥在中间,憔悴的面容带着一丝笑意。
谁曾料到,这竟成了蒋忠生前最后一张留影。
这张照片,一直保存在杨健的手机里,他时不时会翻出来看看,美好的回忆历历在目。杨健和蒋忠两家隔着一条河,他们一起读小学、上初中。在双湾小学读书时,蒋忠父母经营酿酒生意,杨健常去他家玩。
毕业多年,同学们通过“鼎功桥中学91届同学会”微信群保持联系,每年举办一场聚会。但2017年的同学会,蒋忠缺席了,他在电话里对杨健说:“我身体不好,你們不用担心。”
2018年3月,杨健听说蒋忠病得不轻,经再三“逼问”,他才吞吞吐吐地承认:“湘雅医院的医生说我得了黑色素瘤。”
杨健和同学们来探望,蒋忠内心五味杂陈:“几个月前,我的左脚脚跟长了一个黑色的瘤,又痛又痒……我本来不想对你们说的,免得大家记挂。”
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来源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重病袭来,这个原本清贫的家举步维艰,蒋忠的父亲蒋云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母亲刘小芳中风瘫痪已有7年,妻子王献萍要照顾老人和10岁的儿子小翼,还要到加油站打零工。生病前,蒋忠是家里的顶梁柱,守着一亩三分地,维持全家人的温饱。有时,姐姐蒋来西会过来帮一把,或者把母亲接过去照顾一阵子。
2018年3月底,当地政府把蒋忠家纳入低保家庭,但比起巨额医疗费,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他的前期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数万元外债。
“我不想拖累别人,早点死,还能省些钱。”蒋忠心情沮丧。杨健、李迎、周大伟和杨青等同学鼓励他:“别放弃,医药费的事,我们来想办法。”
很快,微信群掀起一场爱心捐款,筹得48000元。当地政府也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公益募捐十多万元。
2019年6月底,蒋忠进入长沙市第八医院治疗,微信群又给他募捐1.8万元。然而,蒋忠住院没几天,病情迅速恶化,他费力地对同学们说:“家,家里,爸妈…… ”大家知道,蒋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
“我们会照顾好你爸妈,直到他们百年以后。”“别担心,这个家有我们,垮不了。”声音很轻,承诺很重,在蒋忠耳边,掷地有声。2019年7月4日,蒋忠带着对大家的不舍与感激,离开人世。
细水长流,爱心赡养
悲伤过后,蒋云祥夫妇和王献萍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捐献蒋忠的眼角膜!王献萍说:“阿忠生前得到太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也想为社会做点事,阿忠肯定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
杨健等人帮忙料理完蒋忠的后事,把赡养蒋忠父母的事提上日程。很快,一个由26名同学组成的“与爱同行”微信群成立了,大家决定采取“细水长流”的资助方式,对蒋忠父母进行“爱心赡养”。考虑到蒋云祥每月的优抚和低保加在一起约2000元左右,大家决定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赡养二老。
2019年9月30日,李迎在微信群发起第一次“爱心赡养”筹款:“亲爱的小伙伴们,10月的‘爱心赡养’开始了,每人均捐77元整,麻烦陈红艳同学收集统计好,谢谢。”
2019年10月初的一天,杨健和李迎等人带着水果、鱼肉和营养品等来到蒋云祥老人家。“蒋爸爸、蒋妈妈,我们来看你们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就传了进来。蒋云祥抖抖瑟瑟地出门,“谁呀?谁来了。”杨健把老人扶到门旁的椅子上坐下:“蒋爸爸,我是小杨,蒋忠同学。”
蒋云祥年轻时,曾在沈阳当兵,是一名空军。退伍老兵,流血流汗不流泪,但听到儿子的名字,老人的泪水还是模糊了双眼:“阿忠,阿忠走了……”看到老人难过的样子,大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蒋妈妈,这是2000元,你留着当这个月的生活费,下个月初,我们还给你们送过来。”杨健来到蒋忠母亲刘小芳床边,把钱递到老人手里。
满头白发的刘小芳连连摇头:“不行,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儿媳妇去加油站干活了,我们凑合过过日子没问题。”说完,她朝门外喊:“老头,快进来,给孩子们倒点水。”
“我们自己来,别客气。”李迎去拿热水瓶,却发现倒出来的是冷水。她心头一阵难受:“下次来,一定记得买两个热水瓶。”
这天,杨健他们打扫完屋子,还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家的关爱,悄无声息地治愈着这对老人的伤痛。
“你是小杨,你是小李,还有小周、小张……”蒋云祥挨个看着大家,嘴里念念叨叨,似乎要把他们的长相都烙印下来。
刘小芳笑说:“你记不住的,不要让孩子们看笑话。”蒋云祥一脸不服气:“谁说记不住,我脑子没毛病。”大家被逗笑了,笑声驱走悲伤,屋里仿佛一下子亮堂起来。
临别,杨健提醒老两口:“2000元钱放在蒋妈妈的枕头下,别忘了。”蒋云祥和老伴热泪盈眶,目送他们离去的背影,喃喃道:“都是好孩子,好人呐。”
送走两老,关怀继续
“我们帮蒋忠媳妇找个工作吧,好歹有个固定收入。”杨健把这个倡议发到“与爱同行”微信群。同时,他还联系当地的“渡船头公益组织”,解决了蒋忠儿子的读书费用问题。
2019年11月初,杨健和李迎、罗伟、马华、范向阳、熊军等同学一起,照例给蒋云祥夫妇送来2000元钱。这次,蒋云祥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小杨、小李,还有小马你们也来啦,”大家既惊讶又感动,这名“糊涂老人”居然清楚地记住了这么多人。
细心的李迎看到刘小芳老人的毛毯已破旧不堪,便和杨健一起到附近超市选购新的,“老人用的衣服和床上用品,都要挑最软最舒服的。”
这晚,大家包了一顿白菜猪肉馅饺子,刘小芳一口一个,边吃边对着儿子的遗像说:“阿忠,你放心,这么多孩子经常来看我们,关心我们,我们过得很好。”
杨健把26个同学的名字写在信封上:“蒋爸爸,蒋妈妈,阿忠走了,我们就是你们的儿女,26个同学的名字全在这上面了。”蒋忠祥接过信封,像宝贝一样,放到自己床头。
平日里,同学们只要有空,就会来探望老两口,送上日用品和衣物等,有时还会给蒋忠的儿子买些课外书和学习用具。每当那时,清冷寂静的屋子会格外热闹,蒋云祥夫妇的脸上也会多些笑容。
2020年1月19日,春节临近,这天清早,同学们一到蒋云祥家,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忙开了,贴春联、炖鸡鸭、做糕点……屋里有了过年的热闹气氛。“蒋爸爸,蒋妈妈,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都来陪你们吃团圆饭,一起吃到一百岁。”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居然是大家陪这对老人吃的第一顿,也是最后一顿团圆饭。2020年6月25日凌晨,刘小芳不幸病逝,26个同学按照当地习俗,以子女的身份,为老人料理后事。
蒋云祥因悲伤过度,身心受到重创,7月12日,他也离开了人世,“子女们”强忍悲痛,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这个稍有起色的家,再受重创。王献萍带着年幼的小翼,日子不好过。身为兽医的杨健,鼓励王献萍搞养殖业,给她送来《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手册》等书。王献萍学以致用,养起了五十多只鸡鸭。
父亲和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原本活泼好动的小翼,变得沉默寡言,眼神里充满忧愁。杨健他们时常开导小翼,还会带他出去玩,希望这个少年的内心,能重新阳光起来。
责编/昕莉
2020年6月和7月,蒋云祥、刘小芳夫妇仅相隔二十多天,先后离世。灵堂前,26个“子女”下跪哀悼,泣不成声。
他们只是湖南长沙一对普通农村夫妇,为何会有26个人以子女身份送终?原来,他们都是蒋云祥夫妇儿子蒋忠的同学,蒋忠因病去世后,大家用爱和承诺,尽孝于老人前,撑起这个残破的家。
声音很轻,承诺很重
蒋忠的家在湖南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桥村,2018年3月,才46岁的他不幸被确诊患上黑色素瘤。2018年6月30日,杨健等同学来探望,临别,大家合影留念。瘦弱的蒋忠被众人簇拥在中间,憔悴的面容带着一丝笑意。
谁曾料到,这竟成了蒋忠生前最后一张留影。
这张照片,一直保存在杨健的手机里,他时不时会翻出来看看,美好的回忆历历在目。杨健和蒋忠两家隔着一条河,他们一起读小学、上初中。在双湾小学读书时,蒋忠父母经营酿酒生意,杨健常去他家玩。
毕业多年,同学们通过“鼎功桥中学91届同学会”微信群保持联系,每年举办一场聚会。但2017年的同学会,蒋忠缺席了,他在电话里对杨健说:“我身体不好,你們不用担心。”
2018年3月,杨健听说蒋忠病得不轻,经再三“逼问”,他才吞吞吐吐地承认:“湘雅医院的医生说我得了黑色素瘤。”
杨健和同学们来探望,蒋忠内心五味杂陈:“几个月前,我的左脚脚跟长了一个黑色的瘤,又痛又痒……我本来不想对你们说的,免得大家记挂。”
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来源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重病袭来,这个原本清贫的家举步维艰,蒋忠的父亲蒋云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母亲刘小芳中风瘫痪已有7年,妻子王献萍要照顾老人和10岁的儿子小翼,还要到加油站打零工。生病前,蒋忠是家里的顶梁柱,守着一亩三分地,维持全家人的温饱。有时,姐姐蒋来西会过来帮一把,或者把母亲接过去照顾一阵子。
2018年3月底,当地政府把蒋忠家纳入低保家庭,但比起巨额医疗费,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他的前期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数万元外债。
“我不想拖累别人,早点死,还能省些钱。”蒋忠心情沮丧。杨健、李迎、周大伟和杨青等同学鼓励他:“别放弃,医药费的事,我们来想办法。”
很快,微信群掀起一场爱心捐款,筹得48000元。当地政府也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公益募捐十多万元。
2019年6月底,蒋忠进入长沙市第八医院治疗,微信群又给他募捐1.8万元。然而,蒋忠住院没几天,病情迅速恶化,他费力地对同学们说:“家,家里,爸妈…… ”大家知道,蒋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
“我们会照顾好你爸妈,直到他们百年以后。”“别担心,这个家有我们,垮不了。”声音很轻,承诺很重,在蒋忠耳边,掷地有声。2019年7月4日,蒋忠带着对大家的不舍与感激,离开人世。
细水长流,爱心赡养
悲伤过后,蒋云祥夫妇和王献萍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捐献蒋忠的眼角膜!王献萍说:“阿忠生前得到太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也想为社会做点事,阿忠肯定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
杨健等人帮忙料理完蒋忠的后事,把赡养蒋忠父母的事提上日程。很快,一个由26名同学组成的“与爱同行”微信群成立了,大家决定采取“细水长流”的资助方式,对蒋忠父母进行“爱心赡养”。考虑到蒋云祥每月的优抚和低保加在一起约2000元左右,大家决定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赡养二老。
2019年9月30日,李迎在微信群发起第一次“爱心赡养”筹款:“亲爱的小伙伴们,10月的‘爱心赡养’开始了,每人均捐77元整,麻烦陈红艳同学收集统计好,谢谢。”
2019年10月初的一天,杨健和李迎等人带着水果、鱼肉和营养品等来到蒋云祥老人家。“蒋爸爸、蒋妈妈,我们来看你们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就传了进来。蒋云祥抖抖瑟瑟地出门,“谁呀?谁来了。”杨健把老人扶到门旁的椅子上坐下:“蒋爸爸,我是小杨,蒋忠同学。”
蒋云祥年轻时,曾在沈阳当兵,是一名空军。退伍老兵,流血流汗不流泪,但听到儿子的名字,老人的泪水还是模糊了双眼:“阿忠,阿忠走了……”看到老人难过的样子,大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蒋妈妈,这是2000元,你留着当这个月的生活费,下个月初,我们还给你们送过来。”杨健来到蒋忠母亲刘小芳床边,把钱递到老人手里。
满头白发的刘小芳连连摇头:“不行,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儿媳妇去加油站干活了,我们凑合过过日子没问题。”说完,她朝门外喊:“老头,快进来,给孩子们倒点水。”
“我们自己来,别客气。”李迎去拿热水瓶,却发现倒出来的是冷水。她心头一阵难受:“下次来,一定记得买两个热水瓶。”
这天,杨健他们打扫完屋子,还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家的关爱,悄无声息地治愈着这对老人的伤痛。
“你是小杨,你是小李,还有小周、小张……”蒋云祥挨个看着大家,嘴里念念叨叨,似乎要把他们的长相都烙印下来。
刘小芳笑说:“你记不住的,不要让孩子们看笑话。”蒋云祥一脸不服气:“谁说记不住,我脑子没毛病。”大家被逗笑了,笑声驱走悲伤,屋里仿佛一下子亮堂起来。
临别,杨健提醒老两口:“2000元钱放在蒋妈妈的枕头下,别忘了。”蒋云祥和老伴热泪盈眶,目送他们离去的背影,喃喃道:“都是好孩子,好人呐。”
送走两老,关怀继续
“我们帮蒋忠媳妇找个工作吧,好歹有个固定收入。”杨健把这个倡议发到“与爱同行”微信群。同时,他还联系当地的“渡船头公益组织”,解决了蒋忠儿子的读书费用问题。
2019年11月初,杨健和李迎、罗伟、马华、范向阳、熊军等同学一起,照例给蒋云祥夫妇送来2000元钱。这次,蒋云祥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小杨、小李,还有小马你们也来啦,”大家既惊讶又感动,这名“糊涂老人”居然清楚地记住了这么多人。
细心的李迎看到刘小芳老人的毛毯已破旧不堪,便和杨健一起到附近超市选购新的,“老人用的衣服和床上用品,都要挑最软最舒服的。”
这晚,大家包了一顿白菜猪肉馅饺子,刘小芳一口一个,边吃边对着儿子的遗像说:“阿忠,你放心,这么多孩子经常来看我们,关心我们,我们过得很好。”
杨健把26个同学的名字写在信封上:“蒋爸爸,蒋妈妈,阿忠走了,我们就是你们的儿女,26个同学的名字全在这上面了。”蒋忠祥接过信封,像宝贝一样,放到自己床头。
平日里,同学们只要有空,就会来探望老两口,送上日用品和衣物等,有时还会给蒋忠的儿子买些课外书和学习用具。每当那时,清冷寂静的屋子会格外热闹,蒋云祥夫妇的脸上也会多些笑容。
2020年1月19日,春节临近,这天清早,同学们一到蒋云祥家,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忙开了,贴春联、炖鸡鸭、做糕点……屋里有了过年的热闹气氛。“蒋爸爸,蒋妈妈,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都来陪你们吃团圆饭,一起吃到一百岁。”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居然是大家陪这对老人吃的第一顿,也是最后一顿团圆饭。2020年6月25日凌晨,刘小芳不幸病逝,26个同学按照当地习俗,以子女的身份,为老人料理后事。
蒋云祥因悲伤过度,身心受到重创,7月12日,他也离开了人世,“子女们”强忍悲痛,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这个稍有起色的家,再受重创。王献萍带着年幼的小翼,日子不好过。身为兽医的杨健,鼓励王献萍搞养殖业,给她送来《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手册》等书。王献萍学以致用,养起了五十多只鸡鸭。
父亲和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原本活泼好动的小翼,变得沉默寡言,眼神里充满忧愁。杨健他们时常开导小翼,还会带他出去玩,希望这个少年的内心,能重新阳光起来。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