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3
【摘要】目的 观察和研究中暑致高热危象的急救效果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且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急救措施与预防措施,同时对56例患者急救与预防效果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治疗总有效55例(98.21%),平均住院时间(8.00±1.00)d,且随访半年后,无反跳现象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及时有效且综合性的急救与预防措施是降低中暑致高热危象发生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暑;高热;危象;急救
中暑是一种在高温或是伴随高湿度环境中,由于机体散热功能异常、水盐代谢紊乱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造成的一系列热损伤性疾病[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暑的死亡率高达20%~70%[2],所以临床对其极度重视,笔者本次对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予以相应急救措施且对预防方法研究如下,其效果满意,现报告与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随机抽取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所有患者符合以下相关入选条件[3]:高热、体温>40.5°、脉搏100~135次/min、血压在85~115/60~90mmHg,同时患者出现急性病容、周身汗出、面色苍白;56例患者男42例、女14例,年龄21~48岁、平均(32.00±4.50)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电解质:K+3.3~4.0mmol/L,Na+130~147 mmol/L,且心电图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发病原因:环境高热(>35°C)、从事体力劳动者53例,无明显诱因者3例。同时患者家属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患、语言障碍等因素造成无法正常交流沟通;②心肺肝肾功能明显异常;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④依从性差。
1.3 急救措施及预防
急救措施,包括现场急救,即快速转移高热环境至通风阴凉处,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给予4~6L/min氧气吸入;同时解开患者衣裤,给予5%~10%酒精的冰水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擦拭,同时于患者头部、颈部、腋窝等部位放置冰袋(严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并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以平衡盐液为主,1000~2000ml)等,血压未回升时,可加用多巴胺升压处理;同时快速转移至院内进一步抢救处理,包括转入空调室内,室温控制在22~24°C,头部给予冰帽降温,必要时给予冰盐水1000ml灌肠,加用氯丙嗪25~50mg静脉点滴且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另外在入院后建立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保持内环境稳定,以及给予甘露醇脱水控制颅内压且加强颅内压监测,保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后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
预防措施,包括①控制环境温度,例如工作场地设置风扇或空调、露天工作场地提供遮挡物遮挡阳光、隔离热源等;②降低工作强度,例如降低人员工作劳动强度、缩短高温湿热环境下工作时间,以减少体内热量的产生;③配备清凉解暑品,例如清凉油、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水等;④掌握中暑处理知识,例如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告知同事,且给予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等救护措施。
1.4 急救效果评价标准
参考《内科学》[3]加以评价,分为显效:神志转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且无后遗症发生;有效:神志转清,体温下降至39°C以下,但仍存在低热或中等热;无效:昏迷,体温无下降趋势,且仍在39°C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X2检验,检验标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相应急救后,治疗总有效55例,住院时间6~18d、平均(8.00±1.00)d,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p<0.05,且随访半年后,无反跳现象且无后遗症发生,见表1。
3.分析
研究显示中暑的发生多是在高温环境且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保证下,进行长时间工作或是强体力劳动后,引起高热造成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等而造成患者全身系统功能严重异常;尤其是中暑致高热危象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严重异常,体温在短时间内异常升高,造成机体细胞蛋白酶发生变性、线粒体功能受损、影响细胞膜稳定性且破坏了氧依赖代谢途径,从而造成组织缺氧使得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以及出现循环障碍[4],所以,此类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往往异常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调现象尤为明显,一旦处理不当,极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高热危象者死亡率更高且高热持续时间与死亡率具有正相关性[5]。
鉴于此种情况,对中暑致高热危象者给予及时、有效且合理的急救措施尤为重要,对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由此,笔者本次对56例患者给予相应急救措施,其对其加以分析与总结,其结果显示本次急救及预防措施得当,总有效率高达98.21%,仅有1例患者无效死亡。因为本次急救与预防措施,是总结了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及时抢救、合理用药且给予对症处理所致,例如在急救中,快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给予一系列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保证了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功能、缓解了脑血管的扩张、减轻了脑水肿的发生;并且本次根据失液失盐量及时给予大量液体加以补充,有助于呼吸性酸中毒的改善;另外此次还加强了脑、肝肾等脏器的保护避免了多脏器衰竭的发生。
总而言之,中暑致高热危象是一种急危重症,及时有效且综合性的急救与预防措施是降低此类急症发生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肖华.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3531-3532.
[2]刘凯,张勤.中暑35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4,32(3):267-268.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58-961.
[4]陶红,张立新.重症中暑20例临床治疗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1):2142-2143.
[5]钱吉琴,李芳,鲁靖,等.昏迷人院的重症中暑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11,6(5):464-465.
【摘要】目的 观察和研究中暑致高热危象的急救效果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且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急救措施与预防措施,同时对56例患者急救与预防效果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治疗总有效55例(98.21%),平均住院时间(8.00±1.00)d,且随访半年后,无反跳现象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及时有效且综合性的急救与预防措施是降低中暑致高热危象发生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暑;高热;危象;急救
中暑是一种在高温或是伴随高湿度环境中,由于机体散热功能异常、水盐代谢紊乱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造成的一系列热损伤性疾病[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暑的死亡率高达20%~70%[2],所以临床对其极度重视,笔者本次对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予以相应急救措施且对预防方法研究如下,其效果满意,现报告与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随机抽取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所有患者符合以下相关入选条件[3]:高热、体温>40.5°、脉搏100~135次/min、血压在85~115/60~90mmHg,同时患者出现急性病容、周身汗出、面色苍白;56例患者男42例、女14例,年龄21~48岁、平均(32.00±4.50)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电解质:K+3.3~4.0mmol/L,Na+130~147 mmol/L,且心电图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发病原因:环境高热(>35°C)、从事体力劳动者53例,无明显诱因者3例。同时患者家属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患、语言障碍等因素造成无法正常交流沟通;②心肺肝肾功能明显异常;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④依从性差。
1.3 急救措施及预防
急救措施,包括现场急救,即快速转移高热环境至通风阴凉处,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给予4~6L/min氧气吸入;同时解开患者衣裤,给予5%~10%酒精的冰水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擦拭,同时于患者头部、颈部、腋窝等部位放置冰袋(严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并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以平衡盐液为主,1000~2000ml)等,血压未回升时,可加用多巴胺升压处理;同时快速转移至院内进一步抢救处理,包括转入空调室内,室温控制在22~24°C,头部给予冰帽降温,必要时给予冰盐水1000ml灌肠,加用氯丙嗪25~50mg静脉点滴且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另外在入院后建立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保持内环境稳定,以及给予甘露醇脱水控制颅内压且加强颅内压监测,保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后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
预防措施,包括①控制环境温度,例如工作场地设置风扇或空调、露天工作场地提供遮挡物遮挡阳光、隔离热源等;②降低工作强度,例如降低人员工作劳动强度、缩短高温湿热环境下工作时间,以减少体内热量的产生;③配备清凉解暑品,例如清凉油、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水等;④掌握中暑处理知识,例如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告知同事,且给予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等救护措施。
1.4 急救效果评价标准
参考《内科学》[3]加以评价,分为显效:神志转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且无后遗症发生;有效:神志转清,体温下降至39°C以下,但仍存在低热或中等热;无效:昏迷,体温无下降趋势,且仍在39°C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X2检验,检验标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56例中暑致高热危象者相应急救后,治疗总有效55例,住院时间6~18d、平均(8.00±1.00)d,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p<0.05,且随访半年后,无反跳现象且无后遗症发生,见表1。
3.分析
研究显示中暑的发生多是在高温环境且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保证下,进行长时间工作或是强体力劳动后,引起高热造成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等而造成患者全身系统功能严重异常;尤其是中暑致高热危象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严重异常,体温在短时间内异常升高,造成机体细胞蛋白酶发生变性、线粒体功能受损、影响细胞膜稳定性且破坏了氧依赖代谢途径,从而造成组织缺氧使得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以及出现循环障碍[4],所以,此类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往往异常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调现象尤为明显,一旦处理不当,极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高热危象者死亡率更高且高热持续时间与死亡率具有正相关性[5]。
鉴于此种情况,对中暑致高热危象者给予及时、有效且合理的急救措施尤为重要,对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由此,笔者本次对56例患者给予相应急救措施,其对其加以分析与总结,其结果显示本次急救及预防措施得当,总有效率高达98.21%,仅有1例患者无效死亡。因为本次急救与预防措施,是总结了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及时抢救、合理用药且给予对症处理所致,例如在急救中,快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给予一系列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保证了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功能、缓解了脑血管的扩张、减轻了脑水肿的发生;并且本次根据失液失盐量及时给予大量液体加以补充,有助于呼吸性酸中毒的改善;另外此次还加强了脑、肝肾等脏器的保护避免了多脏器衰竭的发生。
总而言之,中暑致高热危象是一种急危重症,及时有效且综合性的急救与预防措施是降低此类急症发生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肖华.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3531-3532.
[2]刘凯,张勤.中暑35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4,32(3):267-268.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58-961.
[4]陶红,张立新.重症中暑20例临床治疗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1):2142-2143.
[5]钱吉琴,李芳,鲁靖,等.昏迷人院的重症中暑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11,6(5):46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