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传媒文化境域中,艺术中的情感被影像所淡化而趋向于消逝。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新的情感景观在文化产业中被生产出来,供公众消费。鉴于这种情感景观的仪式化和虚假性,不妨将它们命名为“后情感”。在其中,社会历史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被消解了,一切都被削平为形象的表演。于是,文艺情感化成日常生活的表演仪式。
关键词:“后情感”仪式 形象
在现代传媒文化境域中,艺术中的情感被影像所淡化而趋向于消逝。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新的情感景观在文化产业中被生产出来,供公众消费。鉴于这种情感景观的仪式化和虚假性,不妨将它们命名为“后情感”。如果说情感主义是那种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主体本真情感的话,后情感主义则不相信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本质”的存在,洞穿经典情感主义的人为假定实质,转而索性把情感话语碎片用作日常想象、虚拟、戏拟或反讽的原材料,并且成批生产这种替代或虚拟的情感。它追求的不再是美、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快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
就像“美丽”是写在妩媚细腻的女明星脸上的灿烂笑容,“诗意生活”是绿树草地的“水岸名居”,今天,情感由斑斓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装扮得分外撩人。情感被极尽夸张地“视觉化”了,成为一种凌驾于人的心灵体验、精神努力之上的视觉性存在。事实上,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用心体会”之精神努力的“眼睛的美学”,其价值立场已经从人的内在心灵方面转向凸显日常生活表象意义的视觉效应方面。个体在形象的表演和享受中得到一种表演性的,白日梦式的自我满足,自我肯定。在其中,社会历史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被消解了,人生的丰富内涵也被抽象了——一切都被削平为形象的表演。于是,文艺情感化成日常生活的表演仪式。
仪式的基本特征在于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压倒内容。今天,对于都市大众,夜晚看电视是每日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看什么是其次的,首先是必须要“看”。所以,看电视,就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行为,一种生活的表演仪式。“今晚有电视”。某种仪式性的夜生活,变成对一日无始无终的劳动生活的总结和提升,有如宗教的夜间祷告。对于在不断到来的时间潮流中失去锚定的当代人,仪式变成一种希望,一种依靠。
对于当代人,参与仪式的表演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对仪式的选择——参与这个或那个表演仪式。对仪式的非选择性,既与个体的内在性匮乏一致,又与仪式的意义缺失一致。如果对花样翻新的晚会作一比较,就可看到,所谓“花样翻新”,不过是大同小异,冷饭热炒。就此而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尽管是荟萃一国艺坛精英,也难以为继,实在有其内在必然性。归根到底在于,无论对于制作者,还是对于观众,晚会的意义(中心)是无法确定的。就观众而言,观看晚会既是有目的的,又是无目的的。目的在于要“看晚会”,无目的在于无意于“看什么”。“难忘今宵”,不是对某一个特定夜晚的眷恋,而是对每一个仪式之夜的殷勤的期待。生活化的艺术拒绝了情感体验,它成为欲望的表演——一种无情的抒情风格。在普遍的情感丧失中,生活化的艺术要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对情感的欲望:根本性的对情感的怀乡情绪。
所谓抒情已经成为虚构情境中的角色表演,生活化的艺术把个人的片断式存在角色化,并把它们作为精心打扮的形象安置在模式化的生活情境中,形象的愉悦表演代替了无情存在的体验。作为一种无情的抒情风格,生活化的艺术的虚假性就在于它用形象代替了情感,用表演代替了抒情。无疑,今天的流行艺术,尤其是流行音乐,采取从来没有的直白的表达方式。但是,在那些可以说完成是赤裸裸的表达中,在纯粹是掠夺式的直接指称中,如“你是我的爱人”,或“今晚属于我”,与其说表达了一种真切的情感,不如说渲泄了一种空无的欲望。MTV在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同时,进行了对形象的无意识分裂。在画面分割和镜头闪回的变奏交替之间,人被强制地束缚在形象分裂的狂欢中。正是在与形象的片断的关系中,而不是与形象的整体关系中,当代人遭到形象物化力量的打击,并且因为这种打击而进发无限制的形象欲望。可以说,MTV既不是听觉艺术也不是视觉艺术,而是表演艺术——它只是表演。我们看到,不仅流行音乐,而且整个艺术都在无可遏制的生活化中走向表演化,成为表演艺术。艺术的表演化用形象神话掩饰它自身的无内容和整个当代生活的情感虚无。这种虚假的抒情性不仅不能把我们的存在带入一种欲望中的深度,而且,把我们的存在连同欲望本身都抽象为纯粹表演性的虚假仪式。
那么,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形象”是如何变成独立的消费品的呢?“形象”在今天已经成为流行语,但它并不是传统美学或艺术理论所说的“形象”,而是有其特指的含义,与大众传媒的崛起有关。“形象”乃是具有某种表征意味的符号,它所表征的是消费对象,尤其是精神消费的对象,与人们的种种深层欲望相连。总的说来,审美文化现象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能指,一个是所指。“能指”即形象、文本、语言形式。“所指”即通过能指传达出来的意蕴、情感、情怀。在传统的审美文化中,这两者之间一般构成比较紧密的对应协调关系。而现在这种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有三个情况:其一,能指膨胀,所指丧失。如《英雄》一片风靡全国,大家往往看的是热闹,最后揭示和表达的只是非常宽泛、模式化的东西,譬如说劝善惩恶,英雄救美之类的主题。其内涵非常稀薄,是空心的、泡沫式的,人们消费的主要是它的形象,形象在消费中具有独立性。其二,能指与所指相互游离。比如说卡拉OK,画面和声音可以是不一致的,唱的是经典民歌,画面上出现的却可能是时髦的泳装女郎。畅销读物的配图可以与文字无关,在文章末尾或图片下方常常可以读到“此图和本文无关”之类的说明。图像与文字无关为什么还要配发呢?说明它具有某种被消费的独立性。其三,能指扭曲了所指,所指成为能指的附庸。譬如电影《寻枪》,片头的说明文字讲此片揭示了人间的温情,看下来却让人感到似是而非。其实这部电影就是给观众制造一个悬念,情节成为独立的消费对象。
“这是一个花里胡哨的时代——我是就时代特色而言。”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如是评价这个时代。或许也如他所讲现实变得“如此支离破碎”,统一性和确定性都已经荡然无存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无法确定自己和未来的不稳定时期。用费瑟斯通的话说,人们对情感的选择行为的关键是指向了文学商品所传送的抽象概念,而很少是事物本身。情感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形象化和符号化(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在空茫的仪式之夜,只有虚幻的形象才向世界展示它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真实。这就是封面女郎和广告女郎所展现的质感。一位美国广告商说:“你买一件衣服,因为你想你会看上去和这个模特儿一样。你明白,这是一个梦:而且女人总是追逐一个梦……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样一处,那里出售的是唇膏,那里形象是被卖的东西。它说的是‘你也可以进入这个花花世界’”。(转引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105)
作者简介:王国生,男,湖北荆门人,沙洋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人文系,讲师。
关键词:“后情感”仪式 形象
在现代传媒文化境域中,艺术中的情感被影像所淡化而趋向于消逝。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新的情感景观在文化产业中被生产出来,供公众消费。鉴于这种情感景观的仪式化和虚假性,不妨将它们命名为“后情感”。如果说情感主义是那种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主体本真情感的话,后情感主义则不相信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本质”的存在,洞穿经典情感主义的人为假定实质,转而索性把情感话语碎片用作日常想象、虚拟、戏拟或反讽的原材料,并且成批生产这种替代或虚拟的情感。它追求的不再是美、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快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
就像“美丽”是写在妩媚细腻的女明星脸上的灿烂笑容,“诗意生活”是绿树草地的“水岸名居”,今天,情感由斑斓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装扮得分外撩人。情感被极尽夸张地“视觉化”了,成为一种凌驾于人的心灵体验、精神努力之上的视觉性存在。事实上,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用心体会”之精神努力的“眼睛的美学”,其价值立场已经从人的内在心灵方面转向凸显日常生活表象意义的视觉效应方面。个体在形象的表演和享受中得到一种表演性的,白日梦式的自我满足,自我肯定。在其中,社会历史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被消解了,人生的丰富内涵也被抽象了——一切都被削平为形象的表演。于是,文艺情感化成日常生活的表演仪式。
仪式的基本特征在于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压倒内容。今天,对于都市大众,夜晚看电视是每日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看什么是其次的,首先是必须要“看”。所以,看电视,就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行为,一种生活的表演仪式。“今晚有电视”。某种仪式性的夜生活,变成对一日无始无终的劳动生活的总结和提升,有如宗教的夜间祷告。对于在不断到来的时间潮流中失去锚定的当代人,仪式变成一种希望,一种依靠。
对于当代人,参与仪式的表演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对仪式的选择——参与这个或那个表演仪式。对仪式的非选择性,既与个体的内在性匮乏一致,又与仪式的意义缺失一致。如果对花样翻新的晚会作一比较,就可看到,所谓“花样翻新”,不过是大同小异,冷饭热炒。就此而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尽管是荟萃一国艺坛精英,也难以为继,实在有其内在必然性。归根到底在于,无论对于制作者,还是对于观众,晚会的意义(中心)是无法确定的。就观众而言,观看晚会既是有目的的,又是无目的的。目的在于要“看晚会”,无目的在于无意于“看什么”。“难忘今宵”,不是对某一个特定夜晚的眷恋,而是对每一个仪式之夜的殷勤的期待。生活化的艺术拒绝了情感体验,它成为欲望的表演——一种无情的抒情风格。在普遍的情感丧失中,生活化的艺术要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对情感的欲望:根本性的对情感的怀乡情绪。
所谓抒情已经成为虚构情境中的角色表演,生活化的艺术把个人的片断式存在角色化,并把它们作为精心打扮的形象安置在模式化的生活情境中,形象的愉悦表演代替了无情存在的体验。作为一种无情的抒情风格,生活化的艺术的虚假性就在于它用形象代替了情感,用表演代替了抒情。无疑,今天的流行艺术,尤其是流行音乐,采取从来没有的直白的表达方式。但是,在那些可以说完成是赤裸裸的表达中,在纯粹是掠夺式的直接指称中,如“你是我的爱人”,或“今晚属于我”,与其说表达了一种真切的情感,不如说渲泄了一种空无的欲望。MTV在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同时,进行了对形象的无意识分裂。在画面分割和镜头闪回的变奏交替之间,人被强制地束缚在形象分裂的狂欢中。正是在与形象的片断的关系中,而不是与形象的整体关系中,当代人遭到形象物化力量的打击,并且因为这种打击而进发无限制的形象欲望。可以说,MTV既不是听觉艺术也不是视觉艺术,而是表演艺术——它只是表演。我们看到,不仅流行音乐,而且整个艺术都在无可遏制的生活化中走向表演化,成为表演艺术。艺术的表演化用形象神话掩饰它自身的无内容和整个当代生活的情感虚无。这种虚假的抒情性不仅不能把我们的存在带入一种欲望中的深度,而且,把我们的存在连同欲望本身都抽象为纯粹表演性的虚假仪式。
那么,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形象”是如何变成独立的消费品的呢?“形象”在今天已经成为流行语,但它并不是传统美学或艺术理论所说的“形象”,而是有其特指的含义,与大众传媒的崛起有关。“形象”乃是具有某种表征意味的符号,它所表征的是消费对象,尤其是精神消费的对象,与人们的种种深层欲望相连。总的说来,审美文化现象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能指,一个是所指。“能指”即形象、文本、语言形式。“所指”即通过能指传达出来的意蕴、情感、情怀。在传统的审美文化中,这两者之间一般构成比较紧密的对应协调关系。而现在这种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有三个情况:其一,能指膨胀,所指丧失。如《英雄》一片风靡全国,大家往往看的是热闹,最后揭示和表达的只是非常宽泛、模式化的东西,譬如说劝善惩恶,英雄救美之类的主题。其内涵非常稀薄,是空心的、泡沫式的,人们消费的主要是它的形象,形象在消费中具有独立性。其二,能指与所指相互游离。比如说卡拉OK,画面和声音可以是不一致的,唱的是经典民歌,画面上出现的却可能是时髦的泳装女郎。畅销读物的配图可以与文字无关,在文章末尾或图片下方常常可以读到“此图和本文无关”之类的说明。图像与文字无关为什么还要配发呢?说明它具有某种被消费的独立性。其三,能指扭曲了所指,所指成为能指的附庸。譬如电影《寻枪》,片头的说明文字讲此片揭示了人间的温情,看下来却让人感到似是而非。其实这部电影就是给观众制造一个悬念,情节成为独立的消费对象。
“这是一个花里胡哨的时代——我是就时代特色而言。”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如是评价这个时代。或许也如他所讲现实变得“如此支离破碎”,统一性和确定性都已经荡然无存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无法确定自己和未来的不稳定时期。用费瑟斯通的话说,人们对情感的选择行为的关键是指向了文学商品所传送的抽象概念,而很少是事物本身。情感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形象化和符号化(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在空茫的仪式之夜,只有虚幻的形象才向世界展示它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真实。这就是封面女郎和广告女郎所展现的质感。一位美国广告商说:“你买一件衣服,因为你想你会看上去和这个模特儿一样。你明白,这是一个梦:而且女人总是追逐一个梦……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样一处,那里出售的是唇膏,那里形象是被卖的东西。它说的是‘你也可以进入这个花花世界’”。(转引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105)
作者简介:王国生,男,湖北荆门人,沙洋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人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