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色彩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构成教学改革也应不断深化,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探讨了如何立足于民办高校办学理念和特色,通过引入NCD数字色彩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将艺术与科学互融,让学生在理解空间色彩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科学配色的方法与工具。这对学生尽早适应环境设计行业需求,提高色彩应用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环境设计 色彩构成 课程改革 NCD数字色彩体系
民办高校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目前面临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不具备行业实际应用能力、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困境。探索如何提高专业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需要从教育形态上寻求新的路径。教育新形态的本质是办学思维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上。
21世纪可谓进入了数字色彩体系时代,新成果的出现不断推动着各设计行业的发展。色彩构成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上承色彩写生,下启专业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与方法却没能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在传统色彩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早学会利用先进工具,科学、高效地学习空间色彩设计,尽早与市场接轨,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色彩体系与数字色彩体系的含义
传统色彩体系主要指形成于20世纪初,基于反射光的色彩系统,它以颜料色彩为代表。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数字色彩体系而言的。[1]如经典色彩体系中的蒙塞尔(MUNSELL)、奥斯瓦尔德(OSTWALD)、日本的PCCS等色彩体系,都是基于物质三原色的原理,大都以色相、明度、彩度三性为基本构架,是国际通用的色彩交流语言。其意义在于准确描述和定义颜色,从而帮助使用者进行颜色的选择、交流、生产和控制。而配色运用还是要依靠人的感官认识。
数字色彩体系以计算机色彩为代表,基本原理是发射光的计算机色彩体系。[2]数字色彩的概念源于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31年确立的CIE1931- XYZ 系统及色度图标准,至此奠定了现代色度学的基础。“数字色彩”一词中的“数字”具有双重含义。其一,作为颜色实质的电磁波,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数字处理。其二,人眼无法识别的电磁波可以转化为RGB色彩模式信号,通过进一步刺激脑部的不同部位,获取对颜色感官认知的数字化结果。人脑海里浮现出某种形象、对色彩持有某种特定的感觉均可通过数字化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数字处理实现色彩的形象创造,它可以更为精确地运用到配色上。1999年,日本色彩研究所(Nippon Color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Inc.简称NCD)完成了数字色彩体系并出版了基于数字色彩的《色彩形象图典》。
二、我国高校色彩构成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的色彩构成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图案色彩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把色彩教育划归于绘画、工艺美术的视觉范畴,更习惯于从视觉感知和艺术的角度使学生认识色彩、解释色彩。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大构成教学体系的引进,使我国艺术设计受到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色彩构成教育开始关注科学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国内高校分别借鉴德国、美国和日本的色彩构成教育方法,进行色彩构成教学实践。这也成为20世纪后半叶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的色彩教学内容。第三阶段是设计色彩教育提升阶段。1998年,原有的工艺美术教育在新专业目录中被“艺术设计教育”这一名称所代替。因为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大不相同,所以传统的色彩构成教育并不能保证有效地运用色彩设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色彩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数字色彩理论、色彩心理、色彩行为分析、色彩管理为色彩教育增添了新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法。[3]
三、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现状与问题
1.教学理念与民办高校办学宗旨不匹配
色彩构成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对色彩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课程。笔者走访调研了十余所民办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发现大部分院校仍然延续早期现代设计教学模式。色彩构成教学理念以基础理论和表现形式为主,不注重验证性和科学性的色彩设计教学,忽视对色彩设计的真正解读,忽视色彩构成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这些教学现状与要求效率与精准性的市场运作模式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不匹配。
2.教学内容与专业特性不匹配
由于不同專业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色彩设计在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中的介入与应用的方式也不同。譬如服装专业的色彩应用多呈现于面料上;视觉传达艺术专业的色彩应用多呈现于平面或印刷品等出版物的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色彩更多结合电子显示媒介应用;而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应用除了注重空间性、肌理性外,还强调色彩搭配与人的心理、行为的关系。色彩构成的表现与应用方式相比传统的色彩教学有显著不同。[4]在笔者调研的各民办高校中,艺术设计各相关专业仍然采用一种色彩教学内容和应用方式,这显然违背了各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市场趋势。
3.课时量面临压缩
在被调研高校的相关教学计划中,色彩构成课程均作为色彩设计教学的主干课程,甚至是唯一课程。伴随院系教学改革及课程计划的调整,色彩构成课程的课时量基本被压缩至36至48课时,被调研院校中的一半以上将三大构成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合并成构成基础课程,合并后总课时为72至96课时,严重压缩了各门构成基础课程的课时量,相关色彩设计的教学内容无法深度开展。
4.课程作业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民办院校主要以传统手绘方式表现色彩。手绘形式耗时、耗力、耗材,效率低下,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知识的思考、整合和创新以及配色运用的训练减少。 四、NCD数字色彩体系在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1967年,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由小林重顺创立,将色彩心理应用于市场营销,并开始提供咨询服务。主要为产品、住宅、建筑、包装等行业提供色彩研究及方案。其主要成果是利用数字技术的底层逻辑将色彩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果并开发出色彩形象坐标。该形象坐标定义了43个配色色标的形象属性,在色彩测试的基础上根据色标属性对用户进行风格及心理趋向的分析,这种做法清晰明确,无暧昧不明之处,显著缩短了配色工作的时间。[5]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面临的问题异常复杂。过去的色彩体系仅靠感觉配色,无法解决环境设计中面临空间、材质、光线以及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等复杂影响产生的配色问题。而数字色彩体系的诞生无疑让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更加精准与快捷。这样即使一些视觉有缺陷的学生,也能依赖数字技术的成果给出很好的色彩设计方案。
五、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改革策略
1.重设课程内容与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分为色彩构成基础与色彩设计两部分,将传统的色彩体系基础理论与NCD数字色彩体系的成果相结合,重组了色彩构成的课程内容。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性调整课程培养目标。一方面,将传统色彩体系中基本的色彩知识、感性教育、审美认知作为课程基础。目标是夯实理论基础,培养色彩感知及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将NCD数字色彩体系中的配色原理作为重点,加强色彩形象图表认知、测色训练、配色训练,目标是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加强课程与环境设计实践课程的衔接,总学时建议96学时。
2.教学手段的创新
(1)合理结合数字化手段进行空间色彩分析
传统色彩构成训练注重手绘与技巧,学习形式单一,效率低下。而设计类学科的色彩构成課程需要与设计创作有更紧密的衔接与运用。例如Photoshop、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这两个软件的拾色器都能够从优秀空间设计案例中进行色彩提取,通过色标进行配色分析,使学生更准确和有效地学习用色,还可以从概念图中提取色标,结合数字色彩体系形象坐标用于空间色彩配色设计。合理结合数字化手段进行空间色彩分析既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在色彩设计原理及方法上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练习机会。
(2)直观的体验式教学
在色彩感知训练中,通过品尝食物(味觉)、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听觉)、触摸不同质感的材质(触觉)等方式,启发学生将体验到的感受利用色彩进行涂鸦创作,多维度地建立设计师的基本感观素养。
NCD数字色彩体系的突出优势创造了针对用户的色彩测试。引入实际项目,对客户进行色彩测试,能让学生在调研、访谈、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中认知到,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不是设计师单方面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收集用户的需求后,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艺术创作,从而实现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配色方案。
3.重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标准较传统色彩构成教学有较大差异,新的色彩构成课程成果以行业运用技能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对色彩多维度的感知力、环境色彩设计的逻辑分析能力、客户的沟通能力以及空间配色设计能力的评估。
六、小结
民办高校多以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为办学理念。不能因为色彩构成教学是设计基础课程,而固执地恪守传统,一成不变,仍然停留在工业社会的手工设色阶段。数字色彩体系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在数字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寻求适应当代设计样式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优化。由于现阶段数字设备及信息技术的高效性、普及性、经济性,在色彩构成课程中采用数字技术成果及数字化教学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本文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课题项目“民办高校教师转型发展与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MBXH19YB03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田少煦,谭亮.数字色彩[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南云治嘉.数字色彩设计全能书[M].张月,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
[3]徐雷,赵谧.设计色彩教育的新思考[J].美术大观,2018(11):114-115.
[4]潘强.基于不同专业发展的色彩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探索[J].装饰,2016(03):94-95.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环境设计 色彩构成 课程改革 NCD数字色彩体系
民办高校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目前面临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不具备行业实际应用能力、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困境。探索如何提高专业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需要从教育形态上寻求新的路径。教育新形态的本质是办学思维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上。
21世纪可谓进入了数字色彩体系时代,新成果的出现不断推动着各设计行业的发展。色彩构成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上承色彩写生,下启专业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与方法却没能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在传统色彩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早学会利用先进工具,科学、高效地学习空间色彩设计,尽早与市场接轨,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色彩体系与数字色彩体系的含义
传统色彩体系主要指形成于20世纪初,基于反射光的色彩系统,它以颜料色彩为代表。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数字色彩体系而言的。[1]如经典色彩体系中的蒙塞尔(MUNSELL)、奥斯瓦尔德(OSTWALD)、日本的PCCS等色彩体系,都是基于物质三原色的原理,大都以色相、明度、彩度三性为基本构架,是国际通用的色彩交流语言。其意义在于准确描述和定义颜色,从而帮助使用者进行颜色的选择、交流、生产和控制。而配色运用还是要依靠人的感官认识。
数字色彩体系以计算机色彩为代表,基本原理是发射光的计算机色彩体系。[2]数字色彩的概念源于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31年确立的CIE1931- XYZ 系统及色度图标准,至此奠定了现代色度学的基础。“数字色彩”一词中的“数字”具有双重含义。其一,作为颜色实质的电磁波,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数字处理。其二,人眼无法识别的电磁波可以转化为RGB色彩模式信号,通过进一步刺激脑部的不同部位,获取对颜色感官认知的数字化结果。人脑海里浮现出某种形象、对色彩持有某种特定的感觉均可通过数字化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数字处理实现色彩的形象创造,它可以更为精确地运用到配色上。1999年,日本色彩研究所(Nippon Color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Inc.简称NCD)完成了数字色彩体系并出版了基于数字色彩的《色彩形象图典》。
二、我国高校色彩构成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的色彩构成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图案色彩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把色彩教育划归于绘画、工艺美术的视觉范畴,更习惯于从视觉感知和艺术的角度使学生认识色彩、解释色彩。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大构成教学体系的引进,使我国艺术设计受到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色彩构成教育开始关注科学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国内高校分别借鉴德国、美国和日本的色彩构成教育方法,进行色彩构成教学实践。这也成为20世纪后半叶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的色彩教学内容。第三阶段是设计色彩教育提升阶段。1998年,原有的工艺美术教育在新专业目录中被“艺术设计教育”这一名称所代替。因为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大不相同,所以传统的色彩构成教育并不能保证有效地运用色彩设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色彩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数字色彩理论、色彩心理、色彩行为分析、色彩管理为色彩教育增添了新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法。[3]
三、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现状与问题
1.教学理念与民办高校办学宗旨不匹配
色彩构成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对色彩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课程。笔者走访调研了十余所民办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发现大部分院校仍然延续早期现代设计教学模式。色彩构成教学理念以基础理论和表现形式为主,不注重验证性和科学性的色彩设计教学,忽视对色彩设计的真正解读,忽视色彩构成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这些教学现状与要求效率与精准性的市场运作模式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不匹配。
2.教学内容与专业特性不匹配
由于不同專业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色彩设计在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中的介入与应用的方式也不同。譬如服装专业的色彩应用多呈现于面料上;视觉传达艺术专业的色彩应用多呈现于平面或印刷品等出版物的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色彩更多结合电子显示媒介应用;而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应用除了注重空间性、肌理性外,还强调色彩搭配与人的心理、行为的关系。色彩构成的表现与应用方式相比传统的色彩教学有显著不同。[4]在笔者调研的各民办高校中,艺术设计各相关专业仍然采用一种色彩教学内容和应用方式,这显然违背了各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市场趋势。
3.课时量面临压缩
在被调研高校的相关教学计划中,色彩构成课程均作为色彩设计教学的主干课程,甚至是唯一课程。伴随院系教学改革及课程计划的调整,色彩构成课程的课时量基本被压缩至36至48课时,被调研院校中的一半以上将三大构成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合并成构成基础课程,合并后总课时为72至96课时,严重压缩了各门构成基础课程的课时量,相关色彩设计的教学内容无法深度开展。
4.课程作业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民办院校主要以传统手绘方式表现色彩。手绘形式耗时、耗力、耗材,效率低下,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知识的思考、整合和创新以及配色运用的训练减少。 四、NCD数字色彩体系在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1967年,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由小林重顺创立,将色彩心理应用于市场营销,并开始提供咨询服务。主要为产品、住宅、建筑、包装等行业提供色彩研究及方案。其主要成果是利用数字技术的底层逻辑将色彩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果并开发出色彩形象坐标。该形象坐标定义了43个配色色标的形象属性,在色彩测试的基础上根据色标属性对用户进行风格及心理趋向的分析,这种做法清晰明确,无暧昧不明之处,显著缩短了配色工作的时间。[5]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面临的问题异常复杂。过去的色彩体系仅靠感觉配色,无法解决环境设计中面临空间、材质、光线以及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等复杂影响产生的配色问题。而数字色彩体系的诞生无疑让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更加精准与快捷。这样即使一些视觉有缺陷的学生,也能依赖数字技术的成果给出很好的色彩设计方案。
五、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改革策略
1.重设课程内容与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分为色彩构成基础与色彩设计两部分,将传统的色彩体系基础理论与NCD数字色彩体系的成果相结合,重组了色彩构成的课程内容。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性调整课程培养目标。一方面,将传统色彩体系中基本的色彩知识、感性教育、审美认知作为课程基础。目标是夯实理论基础,培养色彩感知及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将NCD数字色彩体系中的配色原理作为重点,加强色彩形象图表认知、测色训练、配色训练,目标是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加强课程与环境设计实践课程的衔接,总学时建议96学时。
2.教学手段的创新
(1)合理结合数字化手段进行空间色彩分析
传统色彩构成训练注重手绘与技巧,学习形式单一,效率低下。而设计类学科的色彩构成課程需要与设计创作有更紧密的衔接与运用。例如Photoshop、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这两个软件的拾色器都能够从优秀空间设计案例中进行色彩提取,通过色标进行配色分析,使学生更准确和有效地学习用色,还可以从概念图中提取色标,结合数字色彩体系形象坐标用于空间色彩配色设计。合理结合数字化手段进行空间色彩分析既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在色彩设计原理及方法上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练习机会。
(2)直观的体验式教学
在色彩感知训练中,通过品尝食物(味觉)、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听觉)、触摸不同质感的材质(触觉)等方式,启发学生将体验到的感受利用色彩进行涂鸦创作,多维度地建立设计师的基本感观素养。
NCD数字色彩体系的突出优势创造了针对用户的色彩测试。引入实际项目,对客户进行色彩测试,能让学生在调研、访谈、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中认知到,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不是设计师单方面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收集用户的需求后,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艺术创作,从而实现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配色方案。
3.重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标准较传统色彩构成教学有较大差异,新的色彩构成课程成果以行业运用技能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对色彩多维度的感知力、环境色彩设计的逻辑分析能力、客户的沟通能力以及空间配色设计能力的评估。
六、小结
民办高校多以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为办学理念。不能因为色彩构成教学是设计基础课程,而固执地恪守传统,一成不变,仍然停留在工业社会的手工设色阶段。数字色彩体系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在数字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寻求适应当代设计样式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优化。由于现阶段数字设备及信息技术的高效性、普及性、经济性,在色彩构成课程中采用数字技术成果及数字化教学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本文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课题项目“民办高校教师转型发展与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MBXH19YB03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田少煦,谭亮.数字色彩[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南云治嘉.数字色彩设计全能书[M].张月,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
[3]徐雷,赵谧.设计色彩教育的新思考[J].美术大观,2018(11):114-115.
[4]潘强.基于不同专业发展的色彩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探索[J].装饰,2016(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