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电量一直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经济走势。近日,国家电网发布2020年GDP百强城市用电数据,结合此前公布的各省数据,全国最新用电版图基本明朗。
哪个省份、城市用电最多?谁用电量增长最快?谁的单位GDP用电量最高?这些数据背后,与各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差异不无关联。
总体来看,全国各省份中,山东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940亿千瓦时,广东紧随其后,用电量为6926亿千瓦时,江苏以6374亿千瓦时位居第三。
这也是近年来山东首次超过广东、江苏,排名跃升两位至全国第一。尽管排序有调整,但用电量最高的粤苏鲁依然为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三个省份。
2020年,广东GDP首次超过11万亿元,以110760.94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江苏GDP首破10万亿元大关,以102719亿元位列第二;山东GDP为73129亿元,排名第三。
此外,浙江、河北、河南三省全社会用电量均超过3000亿千瓦时,分别以4830、3934、3391.86亿千瓦时位列全国第四、五、六位。
在2020年全国城市用电量榜单中,上海、苏州、重庆、北京分别以1575.96、1523、1186.5、1140亿千瓦时用电量居GDP百强城市前四位。
除上述四座城市外,其他GDP百强城市全社会用电量均未超过1000亿千瓦时。
广州、深圳、天津、东莞、唐山、鄂尔多斯紧随其后,分列全国第5至10位。其中,东部沿海经济强市和北方传统工业城市各占一半。
用电量是贴近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每个城市用电量排名与走势的不同,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产业结构乃至生产方式的差异。
一般而言,某个产业的产值与其用电量呈正相关。不过,不同产业单位用电量所创造的GDP有着明显差异,不同地区也因其产业结构不同,在单位GDP用电量上表现不一。
大多数城市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都高于其贡献的GDP占比,第三产业反之。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单位GDP用电量比第三产业更大。
放到一个省或城市来讲,第二产业GDP占比越高,单位GDP用电量就越多;反之,第三产业占比越高,单位GDP用电量越少。
比如,山东去年用电量超过广东和江苏跃居第一,很大原因在于粤苏鲁三省产业结构调整程度的不同。
跟据当地统计公报,2020年,广东第二产业比重下调1.3%、第三产业上调1%,江苏第二产业比重下调1.3%、第三产业上调1.2%。相比之下,山东第二产业比重下调0.8%、第三产业比重上调0.8%,调整幅度在三省中最小。
再看城市。2020年,23座万亿GDP城市用全国近23%的电量,贡献了全国37.7%的GDP。这些城市中,绝大多数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GDP的“半壁江山”。
仔细比较,也有一些明显偏差。
比如,刚刚迈入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济南六座城市,GDP最高的泉州是最低的福州1.01倍,但用电量最高的泉州却是最低的济南1.76倍。
苏州和上海用电量相差无几,二者GDP差距却高达1.8万亿元——2020年,上海GDP为38700.58亿元,苏州GDP为20170.5亿元。
这就涉及每个城市单位GDP用电量的差异。
以苏州和北京两个典型代表为例——后者万元GDP用电量不及前者的一半。
数据显示,苏州第二产业用全产业85.56%的电,贡献了46.53%的GDP;北京第三产业则用全产业64.68%的电,贡献了近83.87%的GDP。
显然,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城市,其单位GDP所消耗的用电量更少。也可以说,其用电量转化为GDP的效率更高。
不过,总体来看,得益于第三产业高速发展以及各地制造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高端制造业占比逐步提升等,大多数万亿GDP城市单位GDP用电量都呈下降趋势。
以苏州为例,自2011年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以来,10年间,其单位GDP用電量从1060.6千瓦时/万元下降至756.8千瓦时/万元,工业制造业中,六大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占比从2011年49%下降为2020年41%。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5G商用进程加快等,在线经济去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也直观反映在用电量的行业表现中。
数据显示,2020年,国网供区19个省级电力公司用电量增速排在第一位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站用电、互联网服务用电等门类均包含其中。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建设内容,“充换电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速同样惹眼——几乎所有国网供区省(区市)该行业用电量都在高速增长。
那么,哪些省份和城市增势最猛?
从省份来看,四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速均居第一,分别增长75.72%、125.32%。其制造业用电量增速中,“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速排名第一,达到43.38%。
事实上,电子信息作为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
四川省经信厅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6957.5亿元,同比增长28.1%,总量居全国第四,增速在总量前四省份中位列第一。
从城市来看,万亿GDP城市中,有18个城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14个城市该行业包揽增速第一(不含广州、深圳、泉州、佛山)。
其中,长三角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南通增长73.31%、苏州增长47.95%、上海增长31.54%、无锡增长30.1%。
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契合的同时,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用电数据。
比如,在“住宿与餐饮业”方面,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用电量呈负增长情况下,仍有一些省份在去年实现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河南“住宿与餐饮业”用电量增长5.88%,拿下2020年“干饭王”第一名,青海、西藏、甘肃分别以4.59%、1.63%、0.46%的增速位列其后。
(据“城市进化论”)
哪个省份、城市用电最多?谁用电量增长最快?谁的单位GDP用电量最高?这些数据背后,与各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差异不无关联。
总体来看,全国各省份中,山东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940亿千瓦时,广东紧随其后,用电量为6926亿千瓦时,江苏以6374亿千瓦时位居第三。
这也是近年来山东首次超过广东、江苏,排名跃升两位至全国第一。尽管排序有调整,但用电量最高的粤苏鲁依然为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三个省份。
2020年,广东GDP首次超过11万亿元,以110760.94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江苏GDP首破10万亿元大关,以102719亿元位列第二;山东GDP为73129亿元,排名第三。
此外,浙江、河北、河南三省全社会用电量均超过3000亿千瓦时,分别以4830、3934、3391.86亿千瓦时位列全国第四、五、六位。
在2020年全国城市用电量榜单中,上海、苏州、重庆、北京分别以1575.96、1523、1186.5、1140亿千瓦时用电量居GDP百强城市前四位。
除上述四座城市外,其他GDP百强城市全社会用电量均未超过1000亿千瓦时。
广州、深圳、天津、东莞、唐山、鄂尔多斯紧随其后,分列全国第5至10位。其中,东部沿海经济强市和北方传统工业城市各占一半。
用电量是贴近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每个城市用电量排名与走势的不同,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产业结构乃至生产方式的差异。
一般而言,某个产业的产值与其用电量呈正相关。不过,不同产业单位用电量所创造的GDP有着明显差异,不同地区也因其产业结构不同,在单位GDP用电量上表现不一。
大多数城市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都高于其贡献的GDP占比,第三产业反之。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单位GDP用电量比第三产业更大。
放到一个省或城市来讲,第二产业GDP占比越高,单位GDP用电量就越多;反之,第三产业占比越高,单位GDP用电量越少。
比如,山东去年用电量超过广东和江苏跃居第一,很大原因在于粤苏鲁三省产业结构调整程度的不同。
跟据当地统计公报,2020年,广东第二产业比重下调1.3%、第三产业上调1%,江苏第二产业比重下调1.3%、第三产业上调1.2%。相比之下,山东第二产业比重下调0.8%、第三产业比重上调0.8%,调整幅度在三省中最小。
再看城市。2020年,23座万亿GDP城市用全国近23%的电量,贡献了全国37.7%的GDP。这些城市中,绝大多数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GDP的“半壁江山”。
仔细比较,也有一些明显偏差。
比如,刚刚迈入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济南六座城市,GDP最高的泉州是最低的福州1.01倍,但用电量最高的泉州却是最低的济南1.76倍。
苏州和上海用电量相差无几,二者GDP差距却高达1.8万亿元——2020年,上海GDP为38700.58亿元,苏州GDP为20170.5亿元。
这就涉及每个城市单位GDP用电量的差异。
以苏州和北京两个典型代表为例——后者万元GDP用电量不及前者的一半。
数据显示,苏州第二产业用全产业85.56%的电,贡献了46.53%的GDP;北京第三产业则用全产业64.68%的电,贡献了近83.87%的GDP。
显然,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城市,其单位GDP所消耗的用电量更少。也可以说,其用电量转化为GDP的效率更高。
不过,总体来看,得益于第三产业高速发展以及各地制造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高端制造业占比逐步提升等,大多数万亿GDP城市单位GDP用电量都呈下降趋势。
以苏州为例,自2011年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以来,10年间,其单位GDP用電量从1060.6千瓦时/万元下降至756.8千瓦时/万元,工业制造业中,六大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占比从2011年49%下降为2020年41%。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5G商用进程加快等,在线经济去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也直观反映在用电量的行业表现中。
数据显示,2020年,国网供区19个省级电力公司用电量增速排在第一位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站用电、互联网服务用电等门类均包含其中。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建设内容,“充换电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速同样惹眼——几乎所有国网供区省(区市)该行业用电量都在高速增长。
那么,哪些省份和城市增势最猛?
从省份来看,四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速均居第一,分别增长75.72%、125.32%。其制造业用电量增速中,“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速排名第一,达到43.38%。
事实上,电子信息作为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
四川省经信厅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6957.5亿元,同比增长28.1%,总量居全国第四,增速在总量前四省份中位列第一。
从城市来看,万亿GDP城市中,有18个城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14个城市该行业包揽增速第一(不含广州、深圳、泉州、佛山)。
其中,长三角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南通增长73.31%、苏州增长47.95%、上海增长31.54%、无锡增长30.1%。
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契合的同时,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用电数据。
比如,在“住宿与餐饮业”方面,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用电量呈负增长情况下,仍有一些省份在去年实现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河南“住宿与餐饮业”用电量增长5.88%,拿下2020年“干饭王”第一名,青海、西藏、甘肃分别以4.59%、1.63%、0.46%的增速位列其后。
(据“城市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