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女)和死亡是爱伦·坡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坡笔下的“美”往往与“恐怖”共生并存,甚至到了无美不恐怖的程度。坡要表明的美不是一种性质,而是通过其艺术创作使读者产生一种由恐惧带来的强烈的愉悦感,并感受到理性的“无限”,使灵魂得到升华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哥特 恐怖 心理 效果 壮美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和文艺批评家,是哥特小说的重要作家。他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是“美(女)”和“死亡”。他的创作核心是追求美且表现美。坡在《创作的哲学》中说道:“当死亡和美紧密关联时最有诗意,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的死亡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题材,而这种笼罩在恐怖气氛中的死亡则更有意义”。他认为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目的是通过创造一个恐怖和毁灭的想象世界来寻找慰藉,即作家通过艺术创造能使读者得到某种“刺激”(如恐怖),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的效果。因此,坡的理想美是引起恐怖与敬畏感的那种“壮美”,而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其一生命运多舛和其病态心理所致。
一 “美”与“死亡”实现于恐怖之中
在坡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是爱情的化身。坡笔下的女主人公个个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且这种美是“只应天上有”的“超凡的美”或“神圣美”。在《莱吉亚》中,坡对莱吉亚美丽的容貌的描述可谓至善至极:从洁白宽阔的前额到“黑中透亮”的眼睛,从弯曲适度的鼻子到“柔滑、丰满”的下巴,从“最纯洁的象牙”似的皮肤到完美的四肢,从细节到整体“论美丽,没有一个女子能与她相比。她的美貌如人们吸鸦片后进入梦境时所看到的梦景一样——容光焕发,令人心旷神怡,远比在梦中看到的神仙仕女们的幻影美得多。”而小说《贝蕾尼丝》中的贝蕾尼丝:
啊!她的形象在我眼前是多么生动,她早年是多么轻松愉快!啊!多么神奇的美丽!她是丛林中的仙子!啊!她是溪旁的女神!
而坡的“美”往往与“恐怖”共生并存。坡笔下美丽智慧的女性,或是自身笼罩在令人恐怖的迷雾中,或是直接造成自己或他人的恐怖死亡事件。几乎到了美(女)和恐怖不仅同时出现,而且是非美(女)不恐怖,无恐怖不美(女)的程度。如坡在《贝蕾尼丝》中对“我”美丽的病妻的描述:
额头高突,一片惨白,一动不动;曾经是乌黑的头发散落其上,遮住了深陷的太阳穴;……,眼中失去了生命的光彩,朝她那薄薄的深陷的嘴唇看着。嘴唇分开了,在一声古怪的笑声中,形容大变的贝蕾尼丝的牙齿慢慢地进入了我的视线中。上帝啊,但愿我从来没见过这两排牙齿,居然看见了,还不如立刻死了的好!
如此的美丽让人惊恐不已,“两排牙齿”使人恐怖到了极点。
坡的世界是死神至高无上的世界。坡对死亡有着变态而脆弱的心理,又爱又怕。他渲染死亡,欣赏死亡凄凉的美,表现人对死亡的无奈与向往。坡尤其擅长对恐怖的描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对血淋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的描述,对“变态心理”人物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所作所为的刻画,直接诉诸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恐惧感,以达到从恐怖中获得快感的心理倾向。如坡所说:“领受最难耐因而也是最甘美的悲哀,从而经历到一种发了疯似的喜悦”(《创作哲学》),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达到了坡在美的原则中所强调的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莱吉亚》中,大而暗的五角形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停放着一口从历代王墓中取出的巨大的黑色石棺,铅灰色的玻璃透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光线,阴暗穹形天花板上怪诞的图案,挂毯上那虚构的怪物随着光线的明暗而变幻不定。故事中的“我”听到的是帷幔后面那永不停息的大风和尸体上传来的哭泣声,“我”被吓得“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四肢僵硬……感到一种用人类语言难以表达的恐惧。”就在这样一个阴森可怕的房间里,“我”孤独一人守着罗伊娜的尸体,听着时而传来的哭泣声。最后,罗伊娜竟变成了早已死去的莱吉亚站了起来。故事描写虽然荒诞无稽,但其恐怖的魅力紧紧攫住读者的心,令人不寒而栗。
在《厄歇尔府的崩塌》中,马德琳女士的尸体“……胸部和脸上留下一抹淡淡的嘲弄性的红晕,并把一丝可疑的微笑凝固在她嘴唇上,这种死人的微笑尤其令人不寒而栗。”随后便是“棺材的破裂声”马德琳身穿“浸满鲜血的白色尸衣……低沉而悲惨的叫声……兄妹倒地而死”。
坡之所以沉溺于美丽与死亡主题,其目的是通过创造一个恐怖和毁灭的想象世界以唤起理性的无限、想象力的无限和生命力的超绝,从而导致生命体验的升华与崇高。
二 哥特小说的心理机制与美学基础
在美学中,人们通常把美分为秀美(the beautiful)和壮美(the sublime)。一般来说,秀美是指那些精致、和谐、小巧、漂亮的事物,它给欣赏者心中带来的是温馨甜蜜、喜爱、舒适的愉悦和激动。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与恐惧相关的壮美即崇高感。它给予读者的审美感受不是纯粹的恐怖,而是一种带着愉悦的恐惧和战栗。这源于它所特有的心理机制,即生俱来的恐惧感。这种心理情感是双重的,即非现实世界的恐怖感和现实世界的安全感。托多洛夫阐述说“这是一种矫饰的、混合的感情。读者在两个世界间徘徊,进出……,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非现实的世界中去,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最终可以从那儿出来。”也就是说,读者既能在幻觉中置身于险境与恐怖之中,又能清楚地意识到危险不会真正地降临自己的身上,这时读者就会产生一种由恐惧带来的强烈的愉悦感。
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的崇高感进行辩证的心理分析。他认为,崇高感在心理上首先是由数量的无限大、力量的无限大以及“绝对”和“无上”神的神性的对象,在我们的心理感受中摧毁了我们的感性经验形式,使我们的感性形式和尺度无法立刻把握他们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恐惧感和恐怖感,此时的“无限”与“绝对”在心理上立刻诉诸内心中理性的无限和想象力的无限,把我们提升到超越这些引起恐惧、恐怖压迫的对象之上,使我们产生一种理性的力量并感受到理性的“无限”,进而使我们获得了崇高感。唤起崇高感的形式是巨大的、粗犷的、无限的,甚至是恐怖的;表现崇高的形式往往是扭曲的、变形的、象征的。崇高感虽然夹杂着痛感、恐怖和可怕,但感受者并没有因此而被对象击垮,而是抛却他的自然感性力量,诉诸他的理性的力量、文化的修养和生命力中超绝的力量,从而超越对象的巨大和压迫,把生命升华至一个超绝的、至高的境界。这时,人不仅获得极大的快乐,进入一种比优美感更高的沉醉中,而且对象的巨大和无限、恐怖和变形等,也都成了表现这生命力的超绝和理性、想象力的无限的象征。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场面,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连绵起伏的山脉、浩瀚无垠的沙漠、暴风骤雨或电闪雷鸣,这时我们心里会充满了庄严、崇高、敬畏,甚至是恐惧,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然力量的震撼所带来的愉悦。“那是一个暴风肆虐的夜晚,但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严酷美的夜晚,它因其特有的恐怖和壮美而非同寻常的怪异。” “既使最为孤绝险恶的自然环境,也常常令人感到诗意盎然、心潮澎湃,就此滋生出几分喜悦。”《圣经》里就有许多引起人们敬畏和恐惧的壮美的场面,如开天辟地、洪水滔天、耶稣死亡、古罗马起义壮士被屠杀等,这些正是哥特小说能给读者带来的与恐惧相关的强烈的愉悦,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感悟人生的扭曲画卷
坡的创作风格表现其病态特征,他着力描写死亡、邪恶的题材,擅长分析人的变态、阴暗的心理。他故事中多是破旧的古屋、阴暗的环境、恐怖的形象,堕落与走向自我毁灭是不可抗拒的命运,字里行间都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恐怖感,这与他坎坷多难的人生是分不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作品的主人公即是本人无意识中自我的化身。
坡出生在一个流浪艺人的家庭。母亲伊丽莎白才貌双全,能歌善舞,是一名出众的演员。父亲原学法律,后改行演戏,此后夫妻奔走江湖,勉强糊口。在坡的记忆中,一家人总是不停地搬迁,生活极为贫困且动荡不安。由于不堪忍受家境困苦,父亲常借酒浇愁,在坡一岁时弃家出走,母亲一人拖着三个孩子随剧团四处流浪。坡三岁时母亲终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后来,坡被一名叫约翰·爱伦的商人收养,但未办理收养手续。1815年,坡随约翰·爱伦夫妇去英国,并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他出身卑贱,经常遭到歧视,受到冷落。
幼年痛失双亲,长期寄人篱下,原本敏感的坡过早地体验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滋味。养父拒绝帮助,情人的背叛使坡极度绝望,离家出走,浪迹天涯。1830年,他进了西点军校学习,但因违校规而被学校开除。这时他与养父的关系也彻底的破裂,做财产继承人的希望也成了泡影。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一边写诗,一边做报纸杂志的编辑工作,靠微薄的酬金和稿费勉强度日。后来妻子得了肺结核,终因无钱医治而死去,这对身心欠佳且一直在穷困中与命运搏斗的坡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自己后来也得了重病,且嗜酒如命。由于感情受到刺激,曾一度伤心绝望,企图自杀。1849年的一天,人们发现他烂醉如泥,人事不醒地倒卧在巴尔的摩的街头。几天后,他因脑溢血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岁,结束了悲惨潦倒的一生。
弗洛伊德认为,小说的爱情主题是童年被压抑情结的回归。在坡看来,世界上美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有限的个体生命根本无法挽留住美的脚步,只能于匆匆中窥见美的瞬间,使处于黑暗和绝望中的人在天使的抚慰之下,心灵得到片刻的慰藉。由于从小失去母爱,出于对年轻美丽的母亲的怀念和对爱的渴望,坡创造出美丽的女性、爱情来弥补无法得到的母爱,而这个美丽的女性,总是因有某种疾病而死亡,而这也正符合坡所谓的由“死亡”所带来的“忧郁美”的美丽与死亡的主题。“某种对作家产生了强烈影响的实际经验唤起他对早先、通常是孩提时代经验的回忆,这回忆于是促发一个在作品中得到满足的愿望……”。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如莱吉亚、莫里娅、贝蕾尼丝以及《椭圆形肖像》中“豆蔻年华的少女”等,都可能是对母亲最后的记忆的再现。玛丽·波拿巴在她的作品中运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坡后指出,只有把坡的生活和著作同他幼年时热烈的“子——母情结”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理解他作品的内涵和威力。
人生的屡遭磨难,使坡对社会怀有敌意。他只能在作品中通过笔下的主人公再现自己真实的秘密,表现自己下意识的渴求。他和《黑猫》中的“我”一样,饱尝了“人类那种寡情薄义的滋味”。《人群中人》的老人显示出现代城市中一个孤独者的奇怪的举止。老人乍一看上去是一幅寒酸相:他身体矮小瘦弱,衣服又破又脏;然而借着街灯强光,叙述者“我”发现他的衬衫虽赃,但质地美。一副十足的“堕落的贵族”相。这便是坡的自描,与老人一样,坡一生虽处“人流”之中,但很少感到人际交流的快乐。《威廉·威尔逊》是坡的内心自我剖析,直到最后自我完全解体。当作恶的威尔逊战胜了道德意识的威尔逊时,自己也毁灭了。《泄密的心》是坡内心世界崩溃的外化。《黑猫》体现了坡理性崩溃的变态心理。正如心理学家波拿巴认为坡作品的意义在于,它是作家本人心理活动的外化,而这一活动又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坡在作品中以情节、人物等置换了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应经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坡的小说作为他的“心理自传”来解读。
参考文献:
[1] 刘象愚编选:《爱伦·坡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爱伦·坡:《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三联书店,1995年版。
[3] 爱伦·坡,肖伯翰译:《爱伦·坡哥特小说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郑世华,女,1964—,长春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朗晓松,女,1974—,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哥特 恐怖 心理 效果 壮美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和文艺批评家,是哥特小说的重要作家。他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是“美(女)”和“死亡”。他的创作核心是追求美且表现美。坡在《创作的哲学》中说道:“当死亡和美紧密关联时最有诗意,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的死亡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题材,而这种笼罩在恐怖气氛中的死亡则更有意义”。他认为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目的是通过创造一个恐怖和毁灭的想象世界来寻找慰藉,即作家通过艺术创造能使读者得到某种“刺激”(如恐怖),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的效果。因此,坡的理想美是引起恐怖与敬畏感的那种“壮美”,而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其一生命运多舛和其病态心理所致。
一 “美”与“死亡”实现于恐怖之中
在坡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是爱情的化身。坡笔下的女主人公个个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且这种美是“只应天上有”的“超凡的美”或“神圣美”。在《莱吉亚》中,坡对莱吉亚美丽的容貌的描述可谓至善至极:从洁白宽阔的前额到“黑中透亮”的眼睛,从弯曲适度的鼻子到“柔滑、丰满”的下巴,从“最纯洁的象牙”似的皮肤到完美的四肢,从细节到整体“论美丽,没有一个女子能与她相比。她的美貌如人们吸鸦片后进入梦境时所看到的梦景一样——容光焕发,令人心旷神怡,远比在梦中看到的神仙仕女们的幻影美得多。”而小说《贝蕾尼丝》中的贝蕾尼丝:
啊!她的形象在我眼前是多么生动,她早年是多么轻松愉快!啊!多么神奇的美丽!她是丛林中的仙子!啊!她是溪旁的女神!
而坡的“美”往往与“恐怖”共生并存。坡笔下美丽智慧的女性,或是自身笼罩在令人恐怖的迷雾中,或是直接造成自己或他人的恐怖死亡事件。几乎到了美(女)和恐怖不仅同时出现,而且是非美(女)不恐怖,无恐怖不美(女)的程度。如坡在《贝蕾尼丝》中对“我”美丽的病妻的描述:
额头高突,一片惨白,一动不动;曾经是乌黑的头发散落其上,遮住了深陷的太阳穴;……,眼中失去了生命的光彩,朝她那薄薄的深陷的嘴唇看着。嘴唇分开了,在一声古怪的笑声中,形容大变的贝蕾尼丝的牙齿慢慢地进入了我的视线中。上帝啊,但愿我从来没见过这两排牙齿,居然看见了,还不如立刻死了的好!
如此的美丽让人惊恐不已,“两排牙齿”使人恐怖到了极点。
坡的世界是死神至高无上的世界。坡对死亡有着变态而脆弱的心理,又爱又怕。他渲染死亡,欣赏死亡凄凉的美,表现人对死亡的无奈与向往。坡尤其擅长对恐怖的描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对血淋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的描述,对“变态心理”人物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所作所为的刻画,直接诉诸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恐惧感,以达到从恐怖中获得快感的心理倾向。如坡所说:“领受最难耐因而也是最甘美的悲哀,从而经历到一种发了疯似的喜悦”(《创作哲学》),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达到了坡在美的原则中所强调的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莱吉亚》中,大而暗的五角形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停放着一口从历代王墓中取出的巨大的黑色石棺,铅灰色的玻璃透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光线,阴暗穹形天花板上怪诞的图案,挂毯上那虚构的怪物随着光线的明暗而变幻不定。故事中的“我”听到的是帷幔后面那永不停息的大风和尸体上传来的哭泣声,“我”被吓得“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四肢僵硬……感到一种用人类语言难以表达的恐惧。”就在这样一个阴森可怕的房间里,“我”孤独一人守着罗伊娜的尸体,听着时而传来的哭泣声。最后,罗伊娜竟变成了早已死去的莱吉亚站了起来。故事描写虽然荒诞无稽,但其恐怖的魅力紧紧攫住读者的心,令人不寒而栗。
在《厄歇尔府的崩塌》中,马德琳女士的尸体“……胸部和脸上留下一抹淡淡的嘲弄性的红晕,并把一丝可疑的微笑凝固在她嘴唇上,这种死人的微笑尤其令人不寒而栗。”随后便是“棺材的破裂声”马德琳身穿“浸满鲜血的白色尸衣……低沉而悲惨的叫声……兄妹倒地而死”。
坡之所以沉溺于美丽与死亡主题,其目的是通过创造一个恐怖和毁灭的想象世界以唤起理性的无限、想象力的无限和生命力的超绝,从而导致生命体验的升华与崇高。
二 哥特小说的心理机制与美学基础
在美学中,人们通常把美分为秀美(the beautiful)和壮美(the sublime)。一般来说,秀美是指那些精致、和谐、小巧、漂亮的事物,它给欣赏者心中带来的是温馨甜蜜、喜爱、舒适的愉悦和激动。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与恐惧相关的壮美即崇高感。它给予读者的审美感受不是纯粹的恐怖,而是一种带着愉悦的恐惧和战栗。这源于它所特有的心理机制,即生俱来的恐惧感。这种心理情感是双重的,即非现实世界的恐怖感和现实世界的安全感。托多洛夫阐述说“这是一种矫饰的、混合的感情。读者在两个世界间徘徊,进出……,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非现实的世界中去,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最终可以从那儿出来。”也就是说,读者既能在幻觉中置身于险境与恐怖之中,又能清楚地意识到危险不会真正地降临自己的身上,这时读者就会产生一种由恐惧带来的强烈的愉悦感。
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的崇高感进行辩证的心理分析。他认为,崇高感在心理上首先是由数量的无限大、力量的无限大以及“绝对”和“无上”神的神性的对象,在我们的心理感受中摧毁了我们的感性经验形式,使我们的感性形式和尺度无法立刻把握他们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恐惧感和恐怖感,此时的“无限”与“绝对”在心理上立刻诉诸内心中理性的无限和想象力的无限,把我们提升到超越这些引起恐惧、恐怖压迫的对象之上,使我们产生一种理性的力量并感受到理性的“无限”,进而使我们获得了崇高感。唤起崇高感的形式是巨大的、粗犷的、无限的,甚至是恐怖的;表现崇高的形式往往是扭曲的、变形的、象征的。崇高感虽然夹杂着痛感、恐怖和可怕,但感受者并没有因此而被对象击垮,而是抛却他的自然感性力量,诉诸他的理性的力量、文化的修养和生命力中超绝的力量,从而超越对象的巨大和压迫,把生命升华至一个超绝的、至高的境界。这时,人不仅获得极大的快乐,进入一种比优美感更高的沉醉中,而且对象的巨大和无限、恐怖和变形等,也都成了表现这生命力的超绝和理性、想象力的无限的象征。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场面,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连绵起伏的山脉、浩瀚无垠的沙漠、暴风骤雨或电闪雷鸣,这时我们心里会充满了庄严、崇高、敬畏,甚至是恐惧,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然力量的震撼所带来的愉悦。“那是一个暴风肆虐的夜晚,但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严酷美的夜晚,它因其特有的恐怖和壮美而非同寻常的怪异。” “既使最为孤绝险恶的自然环境,也常常令人感到诗意盎然、心潮澎湃,就此滋生出几分喜悦。”《圣经》里就有许多引起人们敬畏和恐惧的壮美的场面,如开天辟地、洪水滔天、耶稣死亡、古罗马起义壮士被屠杀等,这些正是哥特小说能给读者带来的与恐惧相关的强烈的愉悦,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感悟人生的扭曲画卷
坡的创作风格表现其病态特征,他着力描写死亡、邪恶的题材,擅长分析人的变态、阴暗的心理。他故事中多是破旧的古屋、阴暗的环境、恐怖的形象,堕落与走向自我毁灭是不可抗拒的命运,字里行间都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恐怖感,这与他坎坷多难的人生是分不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作品的主人公即是本人无意识中自我的化身。
坡出生在一个流浪艺人的家庭。母亲伊丽莎白才貌双全,能歌善舞,是一名出众的演员。父亲原学法律,后改行演戏,此后夫妻奔走江湖,勉强糊口。在坡的记忆中,一家人总是不停地搬迁,生活极为贫困且动荡不安。由于不堪忍受家境困苦,父亲常借酒浇愁,在坡一岁时弃家出走,母亲一人拖着三个孩子随剧团四处流浪。坡三岁时母亲终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后来,坡被一名叫约翰·爱伦的商人收养,但未办理收养手续。1815年,坡随约翰·爱伦夫妇去英国,并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他出身卑贱,经常遭到歧视,受到冷落。
幼年痛失双亲,长期寄人篱下,原本敏感的坡过早地体验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滋味。养父拒绝帮助,情人的背叛使坡极度绝望,离家出走,浪迹天涯。1830年,他进了西点军校学习,但因违校规而被学校开除。这时他与养父的关系也彻底的破裂,做财产继承人的希望也成了泡影。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一边写诗,一边做报纸杂志的编辑工作,靠微薄的酬金和稿费勉强度日。后来妻子得了肺结核,终因无钱医治而死去,这对身心欠佳且一直在穷困中与命运搏斗的坡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自己后来也得了重病,且嗜酒如命。由于感情受到刺激,曾一度伤心绝望,企图自杀。1849年的一天,人们发现他烂醉如泥,人事不醒地倒卧在巴尔的摩的街头。几天后,他因脑溢血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岁,结束了悲惨潦倒的一生。
弗洛伊德认为,小说的爱情主题是童年被压抑情结的回归。在坡看来,世界上美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有限的个体生命根本无法挽留住美的脚步,只能于匆匆中窥见美的瞬间,使处于黑暗和绝望中的人在天使的抚慰之下,心灵得到片刻的慰藉。由于从小失去母爱,出于对年轻美丽的母亲的怀念和对爱的渴望,坡创造出美丽的女性、爱情来弥补无法得到的母爱,而这个美丽的女性,总是因有某种疾病而死亡,而这也正符合坡所谓的由“死亡”所带来的“忧郁美”的美丽与死亡的主题。“某种对作家产生了强烈影响的实际经验唤起他对早先、通常是孩提时代经验的回忆,这回忆于是促发一个在作品中得到满足的愿望……”。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如莱吉亚、莫里娅、贝蕾尼丝以及《椭圆形肖像》中“豆蔻年华的少女”等,都可能是对母亲最后的记忆的再现。玛丽·波拿巴在她的作品中运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坡后指出,只有把坡的生活和著作同他幼年时热烈的“子——母情结”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理解他作品的内涵和威力。
人生的屡遭磨难,使坡对社会怀有敌意。他只能在作品中通过笔下的主人公再现自己真实的秘密,表现自己下意识的渴求。他和《黑猫》中的“我”一样,饱尝了“人类那种寡情薄义的滋味”。《人群中人》的老人显示出现代城市中一个孤独者的奇怪的举止。老人乍一看上去是一幅寒酸相:他身体矮小瘦弱,衣服又破又脏;然而借着街灯强光,叙述者“我”发现他的衬衫虽赃,但质地美。一副十足的“堕落的贵族”相。这便是坡的自描,与老人一样,坡一生虽处“人流”之中,但很少感到人际交流的快乐。《威廉·威尔逊》是坡的内心自我剖析,直到最后自我完全解体。当作恶的威尔逊战胜了道德意识的威尔逊时,自己也毁灭了。《泄密的心》是坡内心世界崩溃的外化。《黑猫》体现了坡理性崩溃的变态心理。正如心理学家波拿巴认为坡作品的意义在于,它是作家本人心理活动的外化,而这一活动又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坡在作品中以情节、人物等置换了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应经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坡的小说作为他的“心理自传”来解读。
参考文献:
[1] 刘象愚编选:《爱伦·坡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爱伦·坡:《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三联书店,1995年版。
[3] 爱伦·坡,肖伯翰译:《爱伦·坡哥特小说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郑世华,女,1964—,长春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朗晓松,女,1974—,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方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