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那边独好”,入景方能景入。学生通过外部环境的启迪实现自我改变,才是教育的真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源泉,必须进入相应的情境。人生时时处处有情景,如果置身其中,不将自己的身心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就不能有效启发思考。当孩子心中所需要的、所向往的情景出现在眼前时,孩子们的眼神会格外明亮,不知不觉就能置心其中,思维飞速转动,触景生情而人景合一。对于适合孩子们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需要求,学生亦能曲径通幽;对于不适合孩子们的内容,纵是万般强求也无济于事。心为景悦,景为心亮,此为“看景还是景”的境界。
  出景方能景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临其境可以让孩子们眼前一亮,怦然心动,可是如果一味迷恋眼前的风景,那并是“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此时不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体验,由眼前之景触发的思考无穷无尽。不知不觉,此景为那景,实景为虚景,旧景为新景,当孩子们的思考不再是所见实物的表象,跳出景物看风景,透过现象看本质,眼前所呈现出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虚景。心不在景,景从心出,此为“看景不是景”境界。
  化景方能景化。无边无际的想象,层出不穷的虚景,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倘若孩子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主观感受之上,就不能为孩子们的人生增添实实在在的风景。人是現实中的人,生活就是最大的现实,将孩子们的思考紧密联系生活现实,联系更为广阔的自然空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随之而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举一反三而触类旁通,何愁孩子们的创新不涌现?
  化用想象之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学生能够为心中的虚景想方设法、积极操作、反复试验时,学生的创造发明指日可待。景中有心,心外有景,此为“心景造实景”境界。
  心由景生,景由心生。从眼前实实在在的风景入手,从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需求开始,把孩子们带到一个适合他们的风景之处,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干涉,一切都将水到渠成。由景而生动力,由动力而生想象,由想象而生实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生命因个性的张扬而活力四射,创造因无尽的探究而层出不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这将会是教育最好的归宿。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
其他文献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在我看来,心灯就是心中的仁爱之灯。为师者,需怀一颗仁爱之心,爱生如子,这是任何一名从教者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仁爱,是以“仁心”为底色,再以“博爱”的笔绘制出的图画。我们面对的学生,或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或乖巧懂事、不善言辞……他们都是父母的希望,更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而,我们应当理性对待,以心中的仁爱来包容、接纳他们,并尽自己所能教育、感化他们。  点亮心灯,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春去秋来,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她”变成了“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德服人,孩子的模仿成了真。  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颗心感动另一颗心。老师的言传身教,德爱为先,赠人玫瑰之手,必久留余香。  “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亦师亦友、以礼相待……最初孩子们可能不懂或似懂非懂老师的这些言谈举止,但经过人生旅途的艰辛跋
一群灰心丧气的班主任参加沙龙活动,不约而同地相互诉苦。  一个班主任说,她没有放弃教育,可教育抛弃了她。她每天都认真备好课,热切地去上课,但课堂上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交头接耳的、传递纸条的……让她忍不住想发脾气,一种不可名状的挫败感令她发狂。  一个班主任说,他喜欢机灵的孩子,无法忍受那些流着眼泪、温顺孱弱的孩子——如果他们受到欺凌,总会来找他哭诉,让他烦躁得几乎想反问:“为什么不擦干眼泪,然后
天空是白云的坚守,大树是绿叶的坚守,春天是小草的坚守。坚守是对信念的一种执守,是对信仰的一种执着。  坚守也是一种幸福, 是坚持真实的自己,坚持生命中所不愿放弃也不能放弃的种种。有一位大山里的老师,她叫支月英,是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她19岁那年放弃城里的生活,走进大山,与山里的孩子为伴。这一来就是三十六年,她就像一棵大树守护着那片深山,陪伴深山里的孩子,为那片贫瘠的土地播撒希望。刚参加工作时,
风在水上写诗,云在空中写诗,灯在书上写诗,而班主任则在黑板上写诗,在学生心灵中写诗。如果说班主任的教育生活是一首诗的话,那么“写”就是这首诗的两支笔。  一支笔写学生,一支笔写自己。班主任应该写学生的梦想、学生的价值、学生的收获、学生的生命灵性;班主任也应该写自己的梦想、爱心、经历、辉煌。写学生是班主任的本职,写自己是为了让职业生涯更辉煌。  一支笔写成功,一支笔写失败。在班级管理中,成功与失败会
1从国家档案观向社会档案观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的档案研究人员逐步坚信档案应反映其产生的社会,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即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
此刻,是春天。  这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充满生机活力和拥有自由的季节。万物生灵都在这个季节里勃发,欣欣向荣。“欣欣”就是活力和自南,“向荣”应是张望的美好。  是的,因为春天本就是让人张望的季节。我张望班主任工作的美好春天,渴望我班里每个孩子都充满生机活力、拥有自由,如这个季节里的万物生灵。人也是万物生灵中的一员啊,可孩子们在教室里有活力和自由吗?  教育属于服务业,可作为“顾客”的孩子们到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