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 机会与风险并存
所谓平行志愿,是这样一种投档录取方式,即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平行填报若干个志愿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其最具实质性的规则调整,就是改变了过去的“志愿优先”原则,重新确立“分数优先”原则。招生录取时,将按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逐分排列,按序逐个检索和满足考生所填报的系列志愿,录完了高分录低分,第一志愿额满逐次检索第二、第三志愿,如此类推,循序渐进。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省、区、市情况不同,平行志愿具体操作模式也有一些差别,归纳起来大致有完全模式和混合模式两种基本类型。
“完全模式”即每个批次中的每个志愿都是平行志愿。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操作模式,湖南、江苏、浙江及上海等省市就属于此种模式。
拿上海方案为例,投档以“分数优先”原则分3个批次进行: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各设置A、B、C、D 4个平行志愿院校;第三批专科(高职),设置A、B、C、D、E、F、G、H 8个志愿院校;各批次每所院校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这些志愿院校和专业都是平行的,在理论上都有均等的机会和几率被录取。
“混合模式”即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但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或者在第三、四志愿中设置一些平行志愿,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安徽、河南、辽宁和天津等省市,近年来采取的大都是这种模式。
显然,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更加维护考生利益,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和被录取机会,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高分考生,使他们因一分之差而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自我定位适当、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轻松、更自主地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与专业。这使家长及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松口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原来“第一志愿定命运”的博弈情绪。
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仍然要面临3种风险:一是投档退档风险,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是按各自招生规模分别设置一定的投档比例,只要院校调档比例大于其计划招生数,必然有相应比例数量的考生自然落榜;二是志愿填报风险,若考生在填报时没有客观审视自身实力,填报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等,也可能高分落榜;三是专业调剂风险,若考生在各校专业填报上不愿意调剂志愿,这样也将可能面临退档。
今后几年与就业趋势
对于今后几年的专业热度和就业趋势,如何才能分析判断得准确一些?这里介绍一个被大家忽略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即国家编制的五年规划(以前称为五年计划),目前所用的就是“十一五”规划。
通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可以知道,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的要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由上可知,与这些国家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相关联的一些专业的“热”,是5年到10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大变的。这是因为,热门专业也有其“热”的规律:一是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会“热”,二是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的专业会“热”,三是与信息化相关的高新技术专业会“热”,四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专业会“热”。
由于“十一五”规划是我国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谋划,所以涉及面非常广,各行各业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那么同样与各行各业相关联的许许多多的专业,也是可以从中找到“答案”的。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目光要长远一些,不能只看眼前。比如,当年因为某种特殊情况急需某一专业的人才,这样的专业要不要报,应谨慎思考,不能追一阵风赶一趟车。
按照“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意见”选专业,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曾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意见。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
意见指出,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因此,与国家重点领域12类紧缺人才培养相关联的学校及专业,也是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首先考虑的。
高考切忌望文生义
好多高校都会在高考前夕到中学做宣传,宣传材料贴满了校园。宣传材料中充满了高科技的名词和专业术语,个个专业都“看上去很美”。但究竟这些专业学的是什么,有多大的发展前景,是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一个专业,很多同学难免“云里雾里”。
五花八门的专业,有的可以从专业名称和院系名称做顾名思义的猜测,大概知道专业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有些专业名称则比较笼统,概念范围又特别大,像安全工程、生物技术、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连老师都不能完全明白其所以然。
一是为提高生源质量,二是国家也要求专业名称规范,于是很多高校在更改专业名称时刻意与“贸易”“信息”“自动化”等联系起来,并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使名称中带有“国际”“信息”等时髦字眼的专业异常火爆。不少高校拼命新增的专业,大部分是被家长因理解有误“捧”出来的所谓热门专业,比如看到工商管理,就以为是能到工商局工作;看到新闻专业,就以为到电视台就业。现在的热门专业在几年后,很可能会变成冷门。由于目前生源过多,这些学生以后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有些专业俗称“新瓶装旧酒”,如“石油勘探”改为“能源工程”。在管理学中,信息管理(或称“信息系统”)专业在很多院校都有开设,有的学校甚至下属的几个院系同时开设。它们中有些名副其实,学的确实是计算机,有的却是将档案学专业移花接木,或是由图书馆学、情报学演变而来,只不过将信息电子化了。
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多了解想填报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同一名称可能是不同专业的情况,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就是上这个学校的网站,看该专业设在哪个院系之下,由院系名字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它到底是什么专业方向了。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可以学到真正想学的专业,不至于“受骗”。
受高考扩招的十大专业
现在大学生就业较难,虽然不能全怪罪于大学的扩招,但也和某些专业在培养规模上的过度扩张大有干系。那么,中国大学里还有没有未受或少受扩招影响,而显得物以稀为贵的专业呢?当然有。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较好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及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能力,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端)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或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2. 保险专业。保险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保险业经营及管理工作,以及相关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与证券部门,或其他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有关咨询服务部门等。
3.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 稀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稀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稀土材料开发与应用、稀土冶金与分析、稀土采矿及矿物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与经营、工程设计、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
5. 言语听觉科学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在特殊学校、康复机构、资源教室、医院的相关科室从事听力、嗓音言语与语言障碍人群的康复、教育及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为己任。
6. 知识产权专业。该专业属于法学专业,主要培养既懂得科技基础知识,又通晓法律和知识产权事务的复合型人才。
7.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该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当前城市地下工程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新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机械基础及工程机械、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高级技术人才。
8.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能从事有关电子设备和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9. 哲学专业。哲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10. 交通工程专业。交通工程是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处理各种道路交通问题,是一门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设计、城市交通的规划、区域交通的规划等工作。
(编辑 蓝 忆)
所谓平行志愿,是这样一种投档录取方式,即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平行填报若干个志愿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其最具实质性的规则调整,就是改变了过去的“志愿优先”原则,重新确立“分数优先”原则。招生录取时,将按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逐分排列,按序逐个检索和满足考生所填报的系列志愿,录完了高分录低分,第一志愿额满逐次检索第二、第三志愿,如此类推,循序渐进。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省、区、市情况不同,平行志愿具体操作模式也有一些差别,归纳起来大致有完全模式和混合模式两种基本类型。
“完全模式”即每个批次中的每个志愿都是平行志愿。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操作模式,湖南、江苏、浙江及上海等省市就属于此种模式。
拿上海方案为例,投档以“分数优先”原则分3个批次进行: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各设置A、B、C、D 4个平行志愿院校;第三批专科(高职),设置A、B、C、D、E、F、G、H 8个志愿院校;各批次每所院校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这些志愿院校和专业都是平行的,在理论上都有均等的机会和几率被录取。
“混合模式”即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但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或者在第三、四志愿中设置一些平行志愿,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安徽、河南、辽宁和天津等省市,近年来采取的大都是这种模式。
显然,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更加维护考生利益,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和被录取机会,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高分考生,使他们因一分之差而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自我定位适当、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轻松、更自主地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与专业。这使家长及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松口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原来“第一志愿定命运”的博弈情绪。
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仍然要面临3种风险:一是投档退档风险,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是按各自招生规模分别设置一定的投档比例,只要院校调档比例大于其计划招生数,必然有相应比例数量的考生自然落榜;二是志愿填报风险,若考生在填报时没有客观审视自身实力,填报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等,也可能高分落榜;三是专业调剂风险,若考生在各校专业填报上不愿意调剂志愿,这样也将可能面临退档。
今后几年与就业趋势
对于今后几年的专业热度和就业趋势,如何才能分析判断得准确一些?这里介绍一个被大家忽略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即国家编制的五年规划(以前称为五年计划),目前所用的就是“十一五”规划。
通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可以知道,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的要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由上可知,与这些国家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相关联的一些专业的“热”,是5年到10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大变的。这是因为,热门专业也有其“热”的规律:一是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会“热”,二是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的专业会“热”,三是与信息化相关的高新技术专业会“热”,四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专业会“热”。
由于“十一五”规划是我国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谋划,所以涉及面非常广,各行各业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那么同样与各行各业相关联的许许多多的专业,也是可以从中找到“答案”的。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目光要长远一些,不能只看眼前。比如,当年因为某种特殊情况急需某一专业的人才,这样的专业要不要报,应谨慎思考,不能追一阵风赶一趟车。
按照“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意见”选专业,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曾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意见。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
意见指出,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因此,与国家重点领域12类紧缺人才培养相关联的学校及专业,也是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首先考虑的。
高考切忌望文生义
好多高校都会在高考前夕到中学做宣传,宣传材料贴满了校园。宣传材料中充满了高科技的名词和专业术语,个个专业都“看上去很美”。但究竟这些专业学的是什么,有多大的发展前景,是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一个专业,很多同学难免“云里雾里”。
五花八门的专业,有的可以从专业名称和院系名称做顾名思义的猜测,大概知道专业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有些专业名称则比较笼统,概念范围又特别大,像安全工程、生物技术、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连老师都不能完全明白其所以然。
一是为提高生源质量,二是国家也要求专业名称规范,于是很多高校在更改专业名称时刻意与“贸易”“信息”“自动化”等联系起来,并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使名称中带有“国际”“信息”等时髦字眼的专业异常火爆。不少高校拼命新增的专业,大部分是被家长因理解有误“捧”出来的所谓热门专业,比如看到工商管理,就以为是能到工商局工作;看到新闻专业,就以为到电视台就业。现在的热门专业在几年后,很可能会变成冷门。由于目前生源过多,这些学生以后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有些专业俗称“新瓶装旧酒”,如“石油勘探”改为“能源工程”。在管理学中,信息管理(或称“信息系统”)专业在很多院校都有开设,有的学校甚至下属的几个院系同时开设。它们中有些名副其实,学的确实是计算机,有的却是将档案学专业移花接木,或是由图书馆学、情报学演变而来,只不过将信息电子化了。
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多了解想填报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同一名称可能是不同专业的情况,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就是上这个学校的网站,看该专业设在哪个院系之下,由院系名字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它到底是什么专业方向了。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可以学到真正想学的专业,不至于“受骗”。
受高考扩招的十大专业
现在大学生就业较难,虽然不能全怪罪于大学的扩招,但也和某些专业在培养规模上的过度扩张大有干系。那么,中国大学里还有没有未受或少受扩招影响,而显得物以稀为贵的专业呢?当然有。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较好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及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能力,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端)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或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2. 保险专业。保险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保险业经营及管理工作,以及相关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与证券部门,或其他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有关咨询服务部门等。
3.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 稀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稀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稀土材料开发与应用、稀土冶金与分析、稀土采矿及矿物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与经营、工程设计、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
5. 言语听觉科学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在特殊学校、康复机构、资源教室、医院的相关科室从事听力、嗓音言语与语言障碍人群的康复、教育及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为己任。
6. 知识产权专业。该专业属于法学专业,主要培养既懂得科技基础知识,又通晓法律和知识产权事务的复合型人才。
7.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该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当前城市地下工程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新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机械基础及工程机械、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高级技术人才。
8.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能从事有关电子设备和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9. 哲学专业。哲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10. 交通工程专业。交通工程是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处理各种道路交通问题,是一门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设计、城市交通的规划、区域交通的规划等工作。
(编辑 蓝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