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立足于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将管理体系的运行与工作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工程质量?本文着重介绍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如何与标准结合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并提出了标准体系与工程质量管理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质量管理;策划;过程控制;改进
1.“质量"及“建筑工程质量"的定义比较
GB50300—200l《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建筑工程质量”是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是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的综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准体系的宣贯推动了工程质量的迅速发展,并使其日趋规范和完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程质量已不再满足于工程质量的成品情况,而更多地关注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过程,毕竟,没有良好的工程质量控制过程,是无法交出令人满意的产品的。
2.先期策划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第一,工程质量目标和合同要求。每个工程的合同要求和质量目标不同,因此,策划的具体内容所依据的要求也不同。实践证明,在工程开工之前,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和合同的所有要求,才能够对工程的总体质量方向有所把握,不至于偏失。同时,在工程质量目标已定的前提下,将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至各分部分项工程,使各项工程在具体的操作期间也有据可依可查。不仅便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有利于更为协调的管理。
第二,在工程质量目标已确定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分部分项的控制和管理过程,每个过程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文件准则,以及为完成某项工序所必需的资源。例如:主体分部中钢筋分项的工程施工,首先应确定的工艺流程是:钢筋加工一钢筋连接_钢筋安装三部分。其中,以钢筋加工为例,还可将工艺细化为钢筋调直钢筋切断一钢筋弯曲成型。施工工艺确定后,应了解所依从的文件情况,如钢筋加工,则应获得技术交底和钢筋制作加工表等文件;所需资源则包括钢筋加工人员、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钢筋扳手和钢筋剪断钳等。同时,应获取钢筋已入场复验,可以使用的信息。这样将每一工艺流程不断细化分解之最末端,并积极找寻其配套的资源(包括文件信息等),才可以从施工的源头予以控制,以达到最终工程质量良好交付的目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工程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的方向。仍以钢筋分项为例:在钢筋的连接形式上,就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搭接焊以及机械连接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工程实际,所选择的连接形式也不同,应当分清实际,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第三,确定工程各阶段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明确产品每一道工序的接收准则。仍以钢筋分项为例,钢筋入场需经过外观验证验收及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同时,应查对其随车的合格证以确认,各项均符合后方可接收。钢筋分项施工完毕后,同样要进行对其安装位置、数量、型号等方面的验收和确认,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一系列的过程检验的先期策划,为后来的施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确定各类纪录的形式、格式、要求以及签字情况的认可。
策划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输出的形式为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等。
3.与顾客相关的信息
在工程开工伊始了解顾客的相关信息非常重要,即俗语所说的“有的放矢”,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标准条文中,还有一条不可忽视,即顾客满意与否。当然,顾客满意的统计分析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数字上,其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将统计分析后所得的数字和分析应用在新的工程施工中,则有望带来更为完美和质量更好的工程。
4.使用合格的人员和材料
标准条文中将使用合格的人员和材料项目,列入“采购”一条,包括两个方面:
4.1合格的劳务分包公司(人员)
一是对工程所需的作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和熟练程度等应做要求,必要时,要求其提供工作经历证明。在前期的策划中,施工工艺应当被详尽的分解至最末端工艺,而每个工艺的完成所需要的人员和其应当达到的等级也应在事先的策划和事中的控制中予以重视。
二是劳务分包应经过相应手续的批准。对劳务分包的控制应有计划性和整体一致性。建筑工程单体工程多,一个工程自开工至竣工,需要涉及到多个劳务分包队伍,而其中随意一个队伍的选择失误,则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整体一致性。
三是劳务分包队伍应注意事后的评价与跟踪。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用工体制,劳务公司中大多数的操作人员是农民工,人员的流动性大,本身的组成不够固定,因此,在单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应注意对其进行在该处施工的总结与评价,并应建立年度评价制度,以保证劳务公司工作水平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也能有效保证对其进行控制的目的。
4.2合格的物资材料
由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地域,、资质、设施以及在生产中所依据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建筑市场中同一种材料名称下可能会出现数十种材料现状。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则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及供货单位的生产实力,是材料采購人员重点应考虑的因素。因此,大多数施工企业会列出一些生产或供货商的俄范围,已达到保证采购质量的目的。同理,对其每年的供货信息评价必不可少。该评价不仅是对供应商或生产厂家提供产品性能的综合指标,也是对供应商和生产厂家供货和生产能力的综合评价,为能够长期有效地获取合格的材料来源奠定了基础。而这一点,又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的“互利的供方关系”相一致和呼应。
5.过程控制应贯穿始终
一是获得混凝土施工工的相关信息,即提前了解该分项的相关信息,如尺寸、标高、浇筑总量、标号等;二是应获得技术交底或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或特种混凝土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三是使用计量器具、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棒,必要时使用混凝土输送泵;四是使用经纬仪保证其轴线位置的正确,使用水准仪保证其标高的正确,使用钢尺保证其尺寸的正确;五是在过程实施中,使用以上设备或设施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监控,并保证所有的设备或设施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六是混凝土浇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则予以放行。由于混凝土工程的特殊性,可以考虑进行两次交付和验收。即拆模时和强度达到时:外观质量无严重缺陷、无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则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混凝土强度单体及总体评定值符合要求,即可进行该分项的验收。
6.工程施工过程的确认、监视和测量
一是了解某施工过程的概况、工艺、放行、交付要求,为其提前编制的技术交底或施工方案已被审批;二是对施工过程使用的人员资格及设备性能进行鉴定和认可;三是实施交底或方案中的施工工艺;四是记录所有的实施情况;五是对所有记录在进行再次确认。
7.质量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在施工企业具体的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将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同时,质量管理的结果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项目部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另一类是在公司的总体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则贯穿管理的始末。企业通过各种监视和测量手段收集各个单体工程的监视和测量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并由此确定质量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进行不断的调整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与总体质量目标的偏离。
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施工企业才能不断的进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改进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而改进是永无止境的,也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永远的目标和永恒的活动。
【关键词】质量管理;策划;过程控制;改进
1.“质量"及“建筑工程质量"的定义比较
GB50300—200l《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建筑工程质量”是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是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的综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准体系的宣贯推动了工程质量的迅速发展,并使其日趋规范和完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程质量已不再满足于工程质量的成品情况,而更多地关注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过程,毕竟,没有良好的工程质量控制过程,是无法交出令人满意的产品的。
2.先期策划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第一,工程质量目标和合同要求。每个工程的合同要求和质量目标不同,因此,策划的具体内容所依据的要求也不同。实践证明,在工程开工之前,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和合同的所有要求,才能够对工程的总体质量方向有所把握,不至于偏失。同时,在工程质量目标已定的前提下,将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至各分部分项工程,使各项工程在具体的操作期间也有据可依可查。不仅便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有利于更为协调的管理。
第二,在工程质量目标已确定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分部分项的控制和管理过程,每个过程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文件准则,以及为完成某项工序所必需的资源。例如:主体分部中钢筋分项的工程施工,首先应确定的工艺流程是:钢筋加工一钢筋连接_钢筋安装三部分。其中,以钢筋加工为例,还可将工艺细化为钢筋调直钢筋切断一钢筋弯曲成型。施工工艺确定后,应了解所依从的文件情况,如钢筋加工,则应获得技术交底和钢筋制作加工表等文件;所需资源则包括钢筋加工人员、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钢筋扳手和钢筋剪断钳等。同时,应获取钢筋已入场复验,可以使用的信息。这样将每一工艺流程不断细化分解之最末端,并积极找寻其配套的资源(包括文件信息等),才可以从施工的源头予以控制,以达到最终工程质量良好交付的目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工程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的方向。仍以钢筋分项为例:在钢筋的连接形式上,就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搭接焊以及机械连接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工程实际,所选择的连接形式也不同,应当分清实际,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第三,确定工程各阶段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明确产品每一道工序的接收准则。仍以钢筋分项为例,钢筋入场需经过外观验证验收及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同时,应查对其随车的合格证以确认,各项均符合后方可接收。钢筋分项施工完毕后,同样要进行对其安装位置、数量、型号等方面的验收和确认,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一系列的过程检验的先期策划,为后来的施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确定各类纪录的形式、格式、要求以及签字情况的认可。
策划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输出的形式为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等。
3.与顾客相关的信息
在工程开工伊始了解顾客的相关信息非常重要,即俗语所说的“有的放矢”,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标准条文中,还有一条不可忽视,即顾客满意与否。当然,顾客满意的统计分析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数字上,其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将统计分析后所得的数字和分析应用在新的工程施工中,则有望带来更为完美和质量更好的工程。
4.使用合格的人员和材料
标准条文中将使用合格的人员和材料项目,列入“采购”一条,包括两个方面:
4.1合格的劳务分包公司(人员)
一是对工程所需的作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和熟练程度等应做要求,必要时,要求其提供工作经历证明。在前期的策划中,施工工艺应当被详尽的分解至最末端工艺,而每个工艺的完成所需要的人员和其应当达到的等级也应在事先的策划和事中的控制中予以重视。
二是劳务分包应经过相应手续的批准。对劳务分包的控制应有计划性和整体一致性。建筑工程单体工程多,一个工程自开工至竣工,需要涉及到多个劳务分包队伍,而其中随意一个队伍的选择失误,则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整体一致性。
三是劳务分包队伍应注意事后的评价与跟踪。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用工体制,劳务公司中大多数的操作人员是农民工,人员的流动性大,本身的组成不够固定,因此,在单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应注意对其进行在该处施工的总结与评价,并应建立年度评价制度,以保证劳务公司工作水平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也能有效保证对其进行控制的目的。
4.2合格的物资材料
由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地域,、资质、设施以及在生产中所依据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建筑市场中同一种材料名称下可能会出现数十种材料现状。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则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及供货单位的生产实力,是材料采購人员重点应考虑的因素。因此,大多数施工企业会列出一些生产或供货商的俄范围,已达到保证采购质量的目的。同理,对其每年的供货信息评价必不可少。该评价不仅是对供应商或生产厂家提供产品性能的综合指标,也是对供应商和生产厂家供货和生产能力的综合评价,为能够长期有效地获取合格的材料来源奠定了基础。而这一点,又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的“互利的供方关系”相一致和呼应。
5.过程控制应贯穿始终
一是获得混凝土施工工的相关信息,即提前了解该分项的相关信息,如尺寸、标高、浇筑总量、标号等;二是应获得技术交底或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或特种混凝土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三是使用计量器具、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棒,必要时使用混凝土输送泵;四是使用经纬仪保证其轴线位置的正确,使用水准仪保证其标高的正确,使用钢尺保证其尺寸的正确;五是在过程实施中,使用以上设备或设施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监控,并保证所有的设备或设施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六是混凝土浇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则予以放行。由于混凝土工程的特殊性,可以考虑进行两次交付和验收。即拆模时和强度达到时:外观质量无严重缺陷、无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则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混凝土强度单体及总体评定值符合要求,即可进行该分项的验收。
6.工程施工过程的确认、监视和测量
一是了解某施工过程的概况、工艺、放行、交付要求,为其提前编制的技术交底或施工方案已被审批;二是对施工过程使用的人员资格及设备性能进行鉴定和认可;三是实施交底或方案中的施工工艺;四是记录所有的实施情况;五是对所有记录在进行再次确认。
7.质量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在施工企业具体的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将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同时,质量管理的结果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项目部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另一类是在公司的总体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则贯穿管理的始末。企业通过各种监视和测量手段收集各个单体工程的监视和测量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并由此确定质量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进行不断的调整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与总体质量目标的偏离。
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施工企业才能不断的进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改进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而改进是永无止境的,也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永远的目标和永恒的活动。